頓號

飛出掌心 滑過天空 傷痕處湧出一場雪 這味道 隻能淺嚐即止 相信 終會有一種方式 在未來的某個角落 安放一個頓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餃子》

(2009-09-09 05:42:38) 下一個
把最後一個餃子包完,已經是十二點多了,我讓父親和母親去睡覺,明天早上看春節聯歡晚會,自己則收拾好後坐在電腦前來寫幾個字。

想來,現在吃到餃子絕不是什麽難事,超市冷藏櫃裏各種口味的餃子頗多,但在這樣特殊的節日裏,那種快樂,幸福與期盼,還是應該自己動手包起來的。

來加拿大以後,朋友們總會在中國年歡聚在一起。我家每次都會包餃子,一來是北方人,二來亦覺得這個像極了元寶的東西是最好的祝福。

然而,今年我決定和二老一起分享這個時刻。 安排孩子們入睡之後,從十點到子夜,我負責擀著皮兒,媽媽和爸爸則一邊包著餃子,一邊閑扯家常。

媽媽說起在我四歲的時候生過一場大病,住院治療。父親天天用一倆自行車在幼兒園,家,醫院,單位的線路上來回奔波,個中辛苦,都寫在父親現今消瘦蒼老的麵容裏。他聽著媽媽的敘述,最後隻淡淡地說:這都過去了。而我卻什麽都不記得。

媽媽回憶起我小時候,大年三十早上他們總會給我和姐姐先換好新衣服,然後他們就忙乎著剁肉,磨兒,和麵。一切準備停當,午後開始一家幾口包餃子,父親還會準備六碟小菜為佐。我那時最幸福,除了貼吊錢兒和福字,不用幹什麽事。自己總是一旁用麵團捏小人,還不時去偷吃桌上的火腿片,想著十二點的圓圓的盒子(也是餃子)流口水。

爸爸近來很高興,因為不久前聽說他的退休工資長了,雖然可能還趕不上物價上升的幅度,但他很知足。

媽媽抱怨我總不給姐姐打電話,我說今天剛剛收到姐姐發來的新年賀卡。 媽媽還說自從我離開了家,他們每年都會先到姐姐家去吃餃子,然後再回自己家為我們守夜過年。她語氣裏沒有抱怨,我心裏卻滿是愧疚。

日間,她還為孩子們準備了壓歲的紅包,並一再提醒我明天穿紅色的內衫。 看到老朱回到了母親的身邊,嫵媚也將飛回到親人的身旁,歪歪的一家三代同堂,還有什麽比這更值得高興的事情呢?

人至中年,有許多事情應該去做,能和長輩們一起吃頓中國年的餃子絕對是其中最應該去做的一件。 所幸中國年,好像還是屬於我的,即使我名義上不再是個中國人,但骨血裏還是那子夜炮竹的硫磺和桌上臘八醋混合的味道,這種味道已經無法抹去,更不忍抹去。

對於我,相信也對於許多和我一樣的移民來講,中國年的餃子是一種懷念,一種情結,甚至是一種靈魂。 累了,這幾個字也居然敲了一個多小時,想的多以至於寫的慢。 今天中午,相信大家也會和親人們一起吃頓暖暖的餃子,祝你們牛年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