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光輝歲月滄桑大地為你一生奉獻-史家和史人的責任與良知

(2009-10-03 14:37:50) 下一個

中華文明之所以曆經五千年風雨滄桑而連綿不絕,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有一部連綿不斷的詳盡曆史,把我們的文明象銀線穿珍珠一樣地穿成了閃光奪目的璀璨項鏈。而這串耀眼奪目的珍珠項鏈就是我們那詳盡記錄五千年風雨滄桑的史書,即,信史。書寫這些信史的人們被稱之為“史家”,而熱愛並閱讀這些信史的人們可以被稱之為“曆史學人”或簡稱“史人”。

我們中國人現在已經“不作大哥很久了”,很多人早已忘記了不少偉大祖先傳下的優秀家當,連對自己的信史和書寫信史的能力都時常產生懷疑。而我們隻要放眼這個不大的地球,就會發現信史對一個國家的形成、發展、崛起、救亡和複興的偉大意義,而中國能夠成為連續不斷成長發展的既古老又現代的偉大國家,我們的信史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當年與我們中國並存於世的幾個文明古國,要麽早已國滅史毀,如巴比倫;要麽朝代更替、人民死走逃亡或被同化,其信史被毀,如古印度、古波斯、古印加和古瑪雅;要麽是信史雖未被毀,但因朝代更替人民改宗改化而無法辨認,如埃及(其部分信史因近代考古技術的發展而被破譯)。而西方日耳曼蠻族後代最為吹捧的、並借屍還魂的希臘曆史,在上古部分很大程度是靠一部《荷馬史詩》而非信史來記載,其神話色彩很濃,另外往往隻突出雅典的曆史。而其他未開化民族更是十分地可憐,隻靠口耳相傳來記錄自己的曆史,因為沒有書寫信史的習慣和手段(文字、筆墨、紙張卷櫝),曆史逐漸變得模糊,所以很多民族連自己從哪裏來的都不知道。

但無論是海外的文明勢力或野蠻勢力,都知道曆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極端重要,所以一旦攻破一個敵國,通常要大肆焚燒和毀滅這個國家的信史。這一惡劣的行徑一直持續到西方列強攻占美洲(我從不承認什麽狗屁“發現新大陸”,人家都發現和居住上萬年了,用得著你來發現嗎?)。當時的西班牙殖民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掌握民族和國家曆史的印第安巫師們通通殺死,以此斷絕他們的後人對他們的曆史和文化的傳承和認同。這樣的悲劇在幾千年的人類曆史中是屢屢發生的,你今天占我的國滅我的史,明天我再占你的國滅你的史,直鬧到現在,海外諸國都十分羨慕我們中國有一部唯一一脈相傳的信史。並由羨慕導致嫉妒,於是乎流傳著隻相信現代考古而不承認中國信史的風氣。然而人是高級生命,其最重要的標誌是有高級發達的大腦,即大腦意識的重要性遠遠大於人體的生理結構和擁有物品的外在特征。墓中考古發現了某民族的物品也不能一定就證明該墓的主人就是該民族,那物品可能是他買來的、搶來的、或仿製的。當然,考古並不是不重要,而是要在二者沒有重大衝突時給予信史足夠的重視。而往往現代考古、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會反過來證明我們自己信史的可靠和偉大。

例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就確鑿轉述了上古記載的關於匈奴是源自中土華夏人的一支的史料,而近幾年飛速發展的DNA分子生物分析首先證明了古代的匈奴人與現在的蒙古人是血脈傳承的關係,又證明蒙古人的血統與漢人的血統有將近一半是彼此重疊的,而剩下的不同部分,蒙古人的更為多樣和更為古老,漢人的則更為單純和更為新近,因此是華夏人在古代流散到了漠北與當時的本地土著混居而形成了後來的北方遊牧民族。另一個史書記載但被近現代“半瓶子醋”專家動搖的是南北漢人的關係。以前的北人南渡、南征、南遷的事實是史不絕書,而各自家族的家譜也是曆曆在目,可被某些近現專家以某種政治和文化目的批為“偽史”。而近年的DNA分析證明南北漢人的血統無論父係或母係都幾乎是高度一致 (參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510/21/60698_3449060.html),也說明了我們的國家史書和家族史書是多麽的嚴謹和可信。

信史的重要性就首先在於它應可信。這樣才能為後世提供有價值的研究資料。所以中國曆來的優秀政治家和軍事家都很重視讀史和學史,幾乎人人都是曆史學人。當然,由於當時的觀念和技術手段的局限,要想百分之百的絕對正確是很難的,但應該盡量的可靠和相對的可信。史家著史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責任和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而曆史學人讀史也要以史家著述的客觀公正性以第一重要的審核和評價標準,對好的官修史書或私編史書就不遺餘力的讚揚,對不好的就除惡務盡地唾棄批判。要把那些為當時年代的政治利益服務的當權派的禦用史書槍手和國內外反對派的敵用史書打手都通通歸類為文史的政治門客和食客,而非信史史家。其重要標準就是看他寫史的生活來源是什麽?是共產黨的工資?獎金?還是XX功、某某教、某某國的讚助。所以維梁主張在史家寫史或曆史學人對別人談論曆史的時候,要首先指著燈籠對自己祖宗或自己相信的神靈發誓:我說這番話隻代表我個人的曆史見解而未因此受任何政治、文化和宗教勢力的支配。

其實這種顧慮在中國的上古時代是十分多餘的。那時的華夏人民對曆史的真實性有一種近乎迷信的虔誠,認為神鬼不可欺。所以曆史被專門的史家在相對獨立的環境下予以客觀著述,為此有的史家是不惜犧牲性命的。

《春秋》記載了“齊崔杼弑其君”的典故:崔杼殺掉了齊王,史官(好像叫太史伯)直書,崔杼殺了史官,史官的二弟繼續這麽寫,崔杼不敢殺了,因為就算殺掉二弟還會有三弟上來接著這麽寫。就在這時候,又有一個南史氏自備紙筆趕了過來,說是準備等史官一家全部犧牲之後再接著這麽寫!

後來的史家雖不一定都象那個太史伯家那樣視死如歸,但也要想盡辦法把曆史準確記錄,藏於深山、並傳於後人,而當時的統治者以及他們的後人們也通常是雖心有不甘,但一般都不會與有獨立人格的史家們糾纏,認為與自己的身份不妥。最著名的情況就是如司馬遷和漢武帝的關係。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可以說有不少對漢武帝、漢高祖的人格和豐功偉業的“詆毀”,有些“憤青式的批判”甚至用現在的觀點看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漢武帝傾全國之力打垮匈奴的偉大曆史意義,西破大宛找尋良種寶馬的軍事意義,都被司馬遷忽略了。但這部個人著述的史書作為一家之言,還是被一字未刪地流傳了下來,曆經西、東兩漢而沒有被查禁,隻能說明當時的中國從上到下有一種視信史如神明、視偽史為糞土的崇高精神。

後來直到唐初,受胡化影響很深的李世民殺兄弟全家、逼父親退位,為防後人指責其如隋煬帝同樣為人,所以有意無意地開始幹涉史家著史,加入了一些春秋筆法以掩蓋對自己不利的史實,以後史家著史的外部環境就逐步惡化,到宋太祖、宋太宗時,因為二人皆靠篡位得天下,忌憚儒教正統史家的記載,更加深了對官修史書中對自己不利史實的掩蓋,但總的來說凡是與自己衝突不大的史實都能得以記錄,這與另一個文明古國印度的情況完全不同,那裏隻有傳說、故事、經文,沒有詳盡的年代、人物和對曆史事件的詳細記載。當然,以唐、宋為轉折,我們也可以看到有時在曆史的土壤上麵,甜果和苦果是同時種下的,李世民雖開貞觀之治,但是其靠身邊軍人的鐵血擁立,結果唐朝也是先衰於軍閥的安史之亂,後毀於軍閥的朱溫之廢。而北宋開國二主靠軍人而擁立,反怕軍閥自替,所以削武人軍權以自弱,結果兩宋皆毀於軍力虛弱,看來一切曆史皆非偶然。

繁榮昌盛、威震四方的時代是國家曆史的光輝歲月,當然要有人如實記錄;而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時代更有眾多仁人誌士挺身而出,去救亡民族和匡扶國家,這段曆史更同樣是我們文明史上的光輝歲月,更要有人如實記載。人都有好大喜功的一麵,那些沒有悠久和輝煌曆史的民族和國家都隻願意記錄自己光榮的曆史,不願意提及自己狼狽的、灰暗的、甚至是不光彩的曆史。就連目前的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在提到自己得以建國的獨立戰爭的曆史時,也是鼓吹全靠自己那“十幾個人和七八條槍”的半民兵武裝取得的決定勝利,而刻意回避了自己的同盟軍:法國正規陸軍在戰爭中所起的決定作用。如果認真讀世界通史你就會發現,別的民族和國家在這個地球上不管曾經有多麽強大,一旦跌倒就很難再次站立起來。而我們民族則不同,對於我們民族和國家來說,如何熬過、挺過最艱難的歲月,才恰恰是我們信史的精華所在。如BEYOND《大地》裏所唱“多少次艱苦的開始,他一樣捱過去”。注意是“捱過去”,不是從勝利走向勝利,那是史詩不是信史,隻讀史詩而不讀信史,一旦跌了跤,這個民族和國家就很難爬起來了。

現在是網絡時代,信息爆炸,寫史、讀史、講史已不再是文史學究們的專利了。而網上眾人又往往都有各自的其他生活來源,不必靠作當權派的吹鼓手或反對派的打手而謀取生活,就更應該拋開一己之私公平地研究和分析曆史。象1949年以後一係列事件的發生,其實都有其內在的自然規律的,而不是一兩個領袖的功勞和罪惡。比如,有心人隻要計算一下1949年後進城的元帥、將軍、校官以及相應級別的地方幹部的總人數,以及後來可供安插的實際工作崗位,就會發現中國當時是好比一條隻能上600輛汽車/每小時的公路,可要跑上去上萬輛的車,那麽到底誰應該下道,以及如何下道就是以後的一個嚴重的問題了。另外,關於三年災害餓死人的問題,確實是嚴重的決策失誤,但那些橫征暴斂而來的糧食也確實是支援了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建設和巨變,現在要想的應是如何盡快讓我們這些城裏人和受益者盡快回饋當年毀了家園支援我們的農村同胞,改善他們的生活和基礎設施,讓他們生活得和城裏人一樣好,才算對得起他們,而不是左、右派各自糾纏的到底餓死了幾千或幾百萬人。

曆史長河,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史家也好,曆史學人也好,都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第一不應把自己當作為了執政黨歌功頌德、順風接屁的吹鼓手-那是禦用門客文人的事;第二不要作逢中必反、見共就批的反對黨憤青-那是敵對勢力的食客打手的事。大凡曆史事件,都往往有其曆史原因和曆史規律,也往往有正反兩方麵的意義和作用,我們就應該客觀和公正地記錄和評價這些正反的經驗和教訓,以留給我們的後人,來傳承我們的信史文化,這才上不負先人,下無愧後代,中間對得起自己的赤血丹心。正如《光輝歲月》裏所唱的“寫下燦爛的詩篇,不管有多麽疲倦、、、迎接光輝歲月,為它一生奉獻”。



維梁 - 歡迎交流: wh276@hotmail.com

大地(國語版歌詞) - (屏幕上歌詞錯誤修正) 多少年向往的日子 總感到古老神秘 多少篇光榮的曆史 我已經記不清 千千萬萬的身影 在大地的懷裏 彎彎曲曲的流水 湧在心底 眼前不是我熟悉地雙眼 陌生的感覺一點點 但是他的故事我懷念 回頭有一群樸素的少年 輕輕鬆鬆的走遠 不知道哪一天才相見 多少段難忘的回憶 他說來並不稀奇 多少次艱苦的開始 他一樣捱過去 患得患失的光陰 隻是從前的命運 奔向未來的憧憬 充滿大地

光輝歲月(國語版歌詞) 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 經過多少年 才能走到終點 夢想需要多久的時間 多少血和淚 才能慢慢實現 天地間任我展翅高飛 誰說那是天真的預言 風中揮舞狂亂的雙手 寫下燦爛的詩篇 不管有多麽疲倦 潮來潮往世界多變遷 迎接光輝歲月 為它一生奉獻 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 經過多少年 才能走到終點 孤獨的生活很需要時間 隻要肯期待 希望不會幻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