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戰史上罕見的圍追堵截

(2009-09-15 16:59:25) 下一個
一九四一年的五月二十四日,一場海上的激戰正在大西洋北部的丹麥海峽不期而至,甚至遠在冰島的首都都可以聽到隆隆的炮聲。交戰的雙方似乎是勢均力敵:一方是德國的最新戰列艦俾斯麥號與重型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另一方則是英國的驕傲戰列巡洋艦胡德號與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戰鬥僅僅進行了六分鍾,典型的短兵相接。然而, 就在這短短的六分鍾的時間裏,世界震驚地看到,德國首次戰場亮相的俾斯麥號一炮便擊沉了前來攔截他的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胡德號!創造了海戰史驚人的記錄!就連英國首相丘吉爾都不得不承認:俾斯麥號是一艘威力無比的戰艦。正因為此,引發了海戰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觀:英國從世界各大洋調集了四十二艘軍艦,從四麵八方圍追堵截這一可畏.的龐然大物,誓言:一定要擊沉他! ( 讓我們尊重俾斯麥號艦長林德曼的意願,用“他”而不是用“她”來稱謂這艘著名的戰列艦。)

德國“俾斯麥”號戰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戰列艦, 他的排水噸位為五萬零九百三十三噸,艦身長為251米,寬為三十六米,總噸位對外是四萬三千噸,可實際上是五萬三千噸,超過當時國際條約所許可的標準,最大吃水為十點一七米。他的主要特點是裝甲厚,速度快,炮火猛,活動半徑大。

先說他的裝甲,“俾斯麥”號的裝甲非常厚,最薄之處的裝甲也有五十毫米 。而在重要的與核心部位,如:輪機機艙、炮塔、彈藥庫、司令塔等,他的裝甲厚度達三百二十至三百六十毫米,超越同期其他戰列艦。同時,俾斯麥號裝甲的材料也非常優質,其抗彈性能據說是美國“愛荷華”級A裝甲的百分之一百十五至百分之一百二十。

第二,俾斯麥號以十二座瓦格納式高壓重油專燒鍋爐和三座布魯姆福斯式蒸汽渦輪引擎三軸推進為動力,最大功率可達十五萬匹馬力,使其最高時速可為三十節,在當時是速度最快的戰列艦。

第三,“俾斯麥”號擁有威力強大的火力配係,他有四個主炮塔,分為前主炮和後主炮共為八門口徑為三十八厘米大炮,最大射程為三萬六千二百米,約三十六.二公裏,可發射840至960發重為798公斤的炮彈,主炮射速很高,為每分鍾三發,這是同期戰列艦的最高水平。此外,“俾斯麥”號有十二門口徑為十五厘米的大炮,分設在六座測炮塔中,最遠射程為二萬三千米,約二十三公裏,艦上還配備有防空火炮,分為重、中、輕三種火炮,重型火炮為十六門,口徑為十點五厘米快速火炮,最大射程為一萬八千米,約十八公裏,還有十六門口徑為三點七厘米的自動火炮組成中型防空係統,輕型防空係統則由十八門口徑為二個厘米的火炮組成。由此可見,俾斯麥號實際上是一座海上移動的火炮平台。

最後,“俾斯麥”號還具有活動半徑大可長期在海上滯留的特征。“俾斯麥”號最大載油量為8,700噸,時速17節可行駛8,900海裏,這在當時渦輪機為動力的情況下,這是相當可觀的。

此外,俾斯麥號在工藝和技術上也較先進,如:他艦體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采用了焊接技術。

“俾斯麥”號於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投入建造,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四日下水,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四日正式服役。經過多次的海上試航、海上實彈演習等,一九四一年四月下旬“俾斯麥”號接到海軍北部集團命令,參加北大西洋代號為萊茵行動的戰役。當時他的任務是摧毀敵人的海上運輸線,而不是與敵人的戰艦對壘。四月一日海軍部給他的命令特別強調了這一點:首要任務是摧毀敵人的海上運輸線,如與敵艦遭遇,在萬不得已和確保艦艇安全的情況下,才可與敵艦交戰。

四月二十五日,“俾斯麥”號接到命令,與重型巡洋艦“歐根親王”號一起,於二十八日夜間出發,由第六驅逐艦擔任護航,出北海,經過挪威海,穿過丹麥海峽,進入北大西洋,襲擊和阻截敵人的海上運輸線。

由於種種原因,直到五月十九日的淩晨兩點,精心偽裝好的“俾斯麥”號起錨,開始了自己首次參戰的航行。按照海軍傳統,德國海軍大將呂特傑恩斯(Lutjens)隨艦坐鎮指揮。大家知道,德國並不是一個瀕臨大西洋的國家,因此,他的艦隊要走向大西洋,必須經過斯堪迪納維亞半島,人多眼雜,因此,艦隊行動的保密所以很難做到萬無一失。但由於瑞典的中立和挪威戰役的成功,“俾斯麥”號順利地通過了這一地區。一切似乎順利。

可是,他卻沒有料到,五月二十日晚間,瑞典情報機關違反國際中立法,將“俾斯麥”號出發的情報透露給了英國情報局,同時,挪威地下抵抗組織人員也將有關情報報知了英國情報局;更不知曉二十一日當艦隊在格裏姆斯塔時,被一架英國高空飛機偷拍了照。這些情報立刻引起了英國政府的警惕和擔憂。早在五月初,英國海軍部已派遣軍艦嚴密監視北大西洋。接到瑞典方麵的情報之後,二十一日,英國海軍將領托夫爾(Tover)判斷德國艦隊有可能通過丹麥海峽,進入北大西洋。因此,他命令已在那一帶的重型巡洋艦“諾福克”號、“薩福克”號加強對海峽的巡邏,同時他將自己的艦隊一分為二:“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為一組,由副海軍大將赫蘭德率領,另一組有他自己負責,親率“喬治國王”號、“Repulse”號和“維多利亞”號航空母艦。

五月二十二日,德國海軍大將呂特傑恩斯命令擔任護航的驅逐艦返航,“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繼續原定的航程。

五月二十三日俾斯麥號進入丹麥海峽,當晚七點之前,“俾斯麥”號進入浮冰區域,左舷方向是一片霧茫茫。晚上八點三十分,“俾斯麥”號發現英艦“諾福克”號在其左舷相距非常近的地方。先下手為強,“俾斯麥”號上的主炮立即揮向“諾福克”號。“諾福克”號自識不是其對手,立刻加速離去,遁入濃霧之中,隻是遠遠地監視“俾斯麥”號。雖然炮彈並沒有擊中目標,可卻使自己受了傷:“俾斯麥”號主炮的巨大震動震落了覆蓋在上麵的冰塊,冰塊砸壞了“俾斯麥”號艦首的雷達裝置,因此,迫使呂特傑恩斯大將調換了“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號前後位置,命令“歐根親王”號在前,為其提供前方的敵情搜索。

五月二十四日早上五點四十五分,“俾斯麥”號正以二十八節的高速在丹麥海峽行駛。突然在其左舷方向的地平線上出現了濃煙,漸漸地,兩艘軍艦談出濃煙,向“俾斯麥”號駛來。“俾斯麥”號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同時密切監視敵艦的動向。他們發現敵艦幾乎與“俾斯麥”號同速。兩艦的距離在不斷縮短,五點五十三分時,距離從三萬米降至不足兩萬米。由於德國海軍北部集團軍的命令,雖然第一炮火指揮官施耐德不斷地請示開炮,可呂特傑恩斯沒有下達開炮的命令。但這時,敵艦首先向俾斯麥號開了炮,施耐德一再請示開炮還擊,呂特傑恩斯仍然保持沉默。這時,英艦稍稍轉向左舷,現出前麵艦艇那特別修長的艦身(她比“俾斯麥”號長,但“俾斯麥”號比她寬)和其雙座重型炮塔,這揭示了她的身份:“胡德”號!從敵艦開炮到此刻,兩分鍾過去了,呂特傑恩斯依然沉默著。英艦“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的出現,是呂特傑恩斯所沒有料到的,根據他所掌握的情報,她們應該還在斯卡帕灣。此刻,艦長林德曼再也摁耐不住了,他毅然下達了開炮的命令。德國的兩艘軍艦同時向“胡德”號開炮,而“胡德”號此時轉而進攻“歐根親王”號,因為她見“歐根親王”號領先於“俾斯麥”號,按慣例,領先的一般是主力艦,加之偽裝之後的“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號的大小毫無二致,而且薩福克的情報也是說俾斯麥號在前,赫蘭德自然認為他是主力艦。可跟隨“胡德”號的“威爾士親王”號立刻意識到“俾斯麥”號的正確位置,她不顧海軍大將赫蘭德的命令,集中所有火力向“俾斯麥”號攻擊。一、兩分鍾後,“胡德”號糾正了錯誤,集中火力攻擊“俾斯麥”號。但僅僅六分鍾,“俾斯麥”號第五輪炮火擊中了“胡德”號的彈藥庫,炮彈穿透裝甲,引爆了裝有一百噸炮彈的彈藥庫,頃刻之間,隨著巨大的爆炸聲,巨大的濃煙直衝雲霄,“胡德”號斷成兩截,很快沉入海底。1418名官兵隻有三名幸存者。

“胡德”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四萬三千噸。消息傳到英國,舉國震驚。六小時之內,英國政府決定調兵遣將,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擊沉俾斯麥號。英國人從四麵八方調集了十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兩艘航空母艦,三艘重型巡洋艦,十艘輕型巡洋艦,二十一艘驅逐艦,共計四十二艘龐大的艦隊,對“俾斯麥”號形成圍追堵截的態勢。這在海軍史上是空前和罕見的,這不僅僅是要報一箭之仇。試想,他居然一炮擊就將英國人的驕傲送入大西洋底,還有什麽樣的艦隻會在他的話下?對於英國人的海上生命線來說,他是一個致命的威脅!

冰島戰役中,雖然擊沉了“胡德”號,但“俾斯麥”號也三處受損,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損壞了前艙油箱,造成一千噸油的損失,本來啟航時,“俾斯麥”號的油就沒有滿載,後又沒有在格裏姆斯塔fjord加油,或從Weissenburg上加油。這一千噸油的損失致使“俾斯麥”號無法以最高的速度在未來的航程中行駛。呂特傑恩斯意識到“俾斯麥”號如不修理受損部位將無法繼續完成任務,所以,他決定俾斯麥號駛往法國的聖納澤爾。

五月二十四日傍晚,呂特傑恩斯決定讓“歐根親王”號單艦出發,繼續執行萊茵作戰計劃。 與“歐根親王”號分手之後,呂特傑恩斯開始計劃如何甩掉跟蹤的敵艦。五月二十五日淩晨三點,乘監視他的英艦“薩福克”向西南方向運動的當口,“俾斯麥”號在呂特傑恩斯的指揮下,開始轉向右舷方向,接著繼續向西轉動,然後向北,最後折向南,來了個金蟬脫殼(記得嗎?這是三十六計中第四套計策“混戰計”裏的第三計)。這一計果然奏效,等“薩福克”號重新回到原來的航向時,她雷達上的“俾斯麥”號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此刻的“俾斯麥”號已甩掉了跟蹤他的敵艦,開始了新的航向:東南方向的聖納澤爾。

之後,“俾斯麥”號脫離敵人的監視達三十六小時,也就是說,英國人有三十六個小時不知“俾斯麥”號的去向,直到五月二十六日。

如果呂特傑恩斯保持無線電靜默,英艦恐怕完全無法在茫茫大洋上重新找到他的方位。但是此時呂特傑恩斯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他在當晚九點兩次向西方集團發報,匯報了戰況和俾斯麥號的現狀。雖然十點開始無線電靜默,可是,還是給敵人再次找到自己的方位提供了信息。

五月二十五日,托夫爾的英艦隊在“俾斯麥”號前方一百海裏之處橫越俾斯麥號的航線,兩小時後,在“俾斯麥”號身後的英艦“維多利亞”號和另四艘巡洋艦也橫越過俾斯麥號的航線,“羅德尼”號和她的驅逐艦錯過俾斯麥號達五十海裏,巡洋艦Edinburgh錯過“俾斯麥”號四十五海裏,英國驅逐艦隊則在距離“俾斯麥”號僅達三十海裏處橫越俾斯麥號。不僅如此,英巡洋艦“薩福克”號和“諾福克”號此刻也遠離“俾斯麥”號,在向西搜索。

二十六日,一架英國偵察機出現在俾斯麥號的上空,準確地說,這是一架美國的飛機 Catalina,是美國通過現金購買、運輸自理法賣給英國的,駕駛飛機的正駕駛員是英國人,而副駕駛卻是一名美國人。據國際法專家說,美國飛行員當時是違反國際法的,因為當時雖然有現金購買運輸自理法案,但美國並沒有取消一九三六年的中立法 ,也就是說,美國仍然是中立國(其實,據記載,在美國正式參戰前,美國海軍已多次在大西洋違反國際法,直接參戰,幫助英國人。德國海軍嚴格遵循希特勒不惜任何代價避免與美國人衝突的命令,一再容忍克製,不與計較。或許這是美國以此 逼德國首先開第一槍、從而擺脫國內強大的反戰主義的束縛、為其參戰製造一個合理理由的企圖?)。偵察機發現了機翼下的“俾斯麥”號。至此,從英國人視線裏消失了整整三十六小時的“俾斯麥”號又重新被發現了!

可此時追擊和圍堵“俾斯麥”號的英國艦隊在什麽位置上呢?英艦“喬治五世”號在離他一百三十五海裏外的北邊,“羅德尼”號位於一百二十五海裏以遠的東北方向,Renown號則處於一百一十二海裏遠的偏東-東南方向。而“俾斯麥”號距離聖納澤爾還有七百海裏。對於英國人來講,這樣的格局,加之“俾斯麥”號的高速優勢,僅僅靠艦隊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俾斯麥”號了!或許Renown號可以,但她勢單力薄,遠不是“俾斯麥”號的對手,說不定又是第二個“胡德”號。

唯一的辦法是讓“俾斯麥”號能夠停下來,至少讓他的速度慢下來,這樣才能給艦隊贏得時間。啊!上帝保佑!我們還有空軍!托夫爾隻能把希望放在Ark Royal航空母艦上飛機上,希望航空母艦上的飛魚機的魚雷能夠擊傷“俾斯麥”號的方向舵,使其成為“跛子”。可第一批飛機抓錯了目標,要不是英國軍艦Sheffield閃得快,差點就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了!托夫爾接到這一報告,非常沮喪。實際上,英國艦隊追堵“俾斯麥”號已經四天四夜了,從丹麥海峽幾乎追到比斯開灣了,行程達到兩千多海裏了。艦艇已出現油料不足的現象,有幾艘英艦由於此已經被迫退出了圍追堵截的行動。就連“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的油已到了極限。如果第二批飛機再出現失誤、無功而返,他就隻有命令“喬治五世”號返航加油,而讓“羅德尼”號繼續跟蹤“俾斯麥”號。他估計,如果那樣的話,“俾斯麥”號多半會突圍成功,因為,第二天中午,“俾斯麥”號就將位於距離海岸二百海裏的海域,進入德國潛艇和德國空軍保護區了。

但第二批飛機不辱使命,他們找到了正確的目標,雖然,“俾斯麥”號立即予以有力地還擊,趕走了敵機機群,與此同時,艦長不時發出:“全速向前!”“停車!”“全速倒車!”等命令,躲避敵人投下的魚雷的攻擊,但依然被魚雷炸壞了艦艇的方向舵(據說,這也是奇跡,因為方向舵被炸壞這隻有十萬分之一的機率!)。盡管“俾斯麥”號上的官兵竭盡全力搶修,最後還是未能成功。沒有了方向舵的“俾斯麥”號就像一片樹葉一樣,隻能在大洋上隨波逐流。此時的風向是西北風,所以,在風力的作用下,他調轉船頭,漂向西北方向,漂向敵人為他設下的的包圍圈!這是連英國人都沒有料到的結果,因為畢竟是十萬分之一的機率!所以當他們在其雷達上發現“俾斯麥”號向他們“主動送貨上門”時,他們都有點傻眼了:?!真的嗎?不可能吧!直到這時,英國人才明白飛魚機的傑作。

五月二十七日早上大約八點三十四分,英艦隊緊趕慢趕,終於“追上”了“俾斯麥”號。英國人卻不能不用欣賞的的目光注視著這個美與力量完美結合的產物:“她的確非常美!但是,我們別無其他選擇,隻能擊沉她!”一位當年參加過圍殲“俾斯麥”號的英國海軍軍官幾十年後接受采訪時依然動情地說。

對於“俾斯麥”號來說,這是他最後的一仗,也是他生死存亡的一仗。而對於他的對手來講,他必死無疑了。到場參加圍殲“俾斯麥”號的英艦有兩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兩艘航空母艦、四艘驅逐艦、五十多架飛機。

與二十四日冰島戰役相反,圍殲“俾斯麥”號的戰鬥進行了九十分鍾。德國水兵在力量懸殊的逆境中與敵人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殊死搏鬥,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棄船。令英國人驚訝的是,九十分鍾內,在離“俾斯麥”號二萬四千米到二千五百米的距離之間,英艦向“俾斯麥”號發射了共計二千八百七十六發炮彈,命中率卻隻有三百到四百發,隻有為數幾發炮彈穿透“俾斯麥”號上厚度達320 毫米的主甲板(而且三十四發魚雷,也隻有四發擊中目標);而九十分鍾後,雖然“俾斯麥”號上的炮火由於炮塔被摧毀而止息了,但是,這個龐然大物居然沒有一點要沉沒的跡象(記得嗎?“俾斯麥”號隻用了九十六發炮彈、六分鍾就擊沉了“胡德”號!),他好象在示威似的,仍然漂浮在大海上!這令英海軍大將托夫爾十分著急和惱火。因為,第一,他的軍艦的油已經超過警戒線了,第二,他擔心德國人的潛艇就在附近。因此,他命令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俾斯麥”號。

直到十點二十七分,“俾斯麥”號才沉入水底。人們目睹他的艦長堅守在艦上,莊嚴地舉起手向軍旗敬禮,隨著他心愛的艦艇一起沉入海底。

英國人認為是最後的魚雷擊沉了“俾斯麥”號,而“俾斯麥”號上的幸存者則告訴世人,“俾斯麥”號是艦艇上的水兵遵照命令開啟了自毀裝置鑿沉的,就如同當年德國帝國海軍趁一戰停戰期間,為了杜絕英國強行霸占德國艦隊的企圖,在英國的斯坎帕港將整個德國帝國艦隊鑿沉在海底(這支艦隊至今還躺在斯坎帕的海底。)。

“俾斯麥”號總共有官兵二千二百名,幸存者隻有一百三十五名。

海水在“俾斯麥”號最後一點消失的地方把大海的裂痕撫平,大海又恢複如常,好象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至此,這場長達五天四夜的海軍史上罕見的圍追堵截的大戲終於落幕了。

英國艦隊的司令官托夫爾在書寫戰鬥報告,可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對德國海軍的敬意,他寫道:

“她(俾斯麥號)無愧於昔日德意誌帝國海軍的稱號,在與數倍於自己的強大敵人進行了最英勇頑強的搏鬥之後,隨著迎風招展的軍旗沉入海底。”

這是英國海軍的艦隊司令,這位率領英國艦隊五天四夜穿行兩千多海裏殫精竭慮、跟蹤追擊俾斯麥號的英國海軍艦隊司令,對其敗於自己手下的對手的高度評價和敬佩。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七日上午十點三十九分,俾斯麥號在北緯48度10分、西經16度12分的大西洋處沉沒。近七十年來,他一直靜靜地躺在那片海底的海床上。




“俾斯麥”號1941年5月




附錄:

二戰時海戰炮擊小常識:

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中的海戰炮擊技術,與現在的導彈技術完全不同。海戰要射擊的是一個活動的目標,而射擊的主體本身也是行進之中,因為敵艦和我艦都在高速行使之中。由此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要擊中目標有多麽困難。其實,射擊的目標通常不是艦艇此時所在的位置,而是當炮彈落下時她將會所在的位置。當一顆炮彈飛向距離為三萬米的目標時,一艘時速為三十節的艦艇在它到達目的地之前,已經行駛了一千米。由於當時的艦艇一般長不過三百多米,寬不到四十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是很難擊中目標的。海戰中,當發現敵艦時,首先需要測出敵艦的航速和方位,這就需要精確地計算,並推算出敵艦可能采取的防衛措施。如果敵艦維持原來的航向和航速,那麽,或許你的射擊可以命中目標,可如果敵艦采取躲避措施呢?這樣,整個的射擊過程就變成一個猜測的遊戲了。

影響炮擊的主要因素有四項:

第一,是測距的準確性。

那時,沒有電腦,所以完全靠人去計算。二戰中,海軍所用的還是目測儀。這種目測儀是根據它基座的長短、采用三角形計算出物體的距離的。距離越遠,其角度就會越小,因此,哪怕是細微的角度變化,在實際上就會差之千裏。比如:以三萬米的距離來講,胡德號三十英寸的目測儀上如果出現0.02度的誤差,將導致實際上一千米的誤差。

當時有兩種目測儀係列,一種是分圖目測儀,一種是立體目測儀。分圖目測儀技術和操作簡易,為英國人所用;而立體目測儀較為複雜,為德國人所用。事實證明,立體目測儀較之於分圖目測儀優越,因為它測距精確,適合任何天氣,但是它的技術要求高,而且這一級的軍官必須不斷地接收技術培訓。

第二,是炮的瞄準。

這就要求將火炮訓練成能夠按照目測儀測出的目標的距離和方位擊中目標.。實戰中,一旦目標的方位確定之後,炮手立刻將炮轉向鎖定的目標。軍艦上的炮塔的重量都在噸位以上,如:胡德號上口徑四十厘米的炮塔重一千一百噸,俾斯麥號上口徑為三十八厘米的炮塔重一千六百噸。這些巨型炮塔是由電力或氫氣動力轉動,直到其方位角的讀數與目標的方位相吻合。

由於火炮的瞄準受諸多因素的製約,所以,實際上,炮不可能真正直接瞄準目標。如,當艦艇上三、四尊炮塔同時指向同一個方位角時,任何一個相關炮塔之間位置微小的變化,都會增添射擊的誤差。

第三,是彈道的軌跡。

理論上講,距離和彈道運行的時間,是可以通過炮管伸降的角度和彈道拋物線的速度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計算出來,而這些計算的前提是拋物是在真空中穿行。可現實上卻不是這樣,因為,不要忘了,空氣是有阻力的,而且炮彈所經過的軌跡上空氣的密度也不一樣。正是由於這一點,所以,炮彈下落的地方永遠是在理論上彈道終點稍後的地方。

第四,最為重要的是火炮射擊指揮官,他的技術和經驗能夠彌補和客服機器技術上的局限。一位能力強、具有豐富經驗的火炮射擊指揮官能夠正確地識別目標,精確地測出敵艦的航速和航向,準確地判斷出敵艦指揮官的心理,安排出炮火的分解與組合,與艦長保持密切的配合,合時的炮擊在他的手中既是藝術又是科學。而在開炮後他準確而果斷、不斷作出的炮火校正的應變能力,是消滅敵人和保護自己的最為至關重要的保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天涯無芳草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