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檳郎與魯迅

(2016-05-30 08:49:10) 下一個

檳郎與魯迅
  14中文師範 龔紫萱

  (一)檳郎其人
  初識檳郎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基礎課上。第一節課,檳郎的自我介紹就與別人與眾不同。隻見一個個子不高,一副略微顯大的眼鏡架在不高的鼻梁上,穿著黑色外套,灰色長褲,腳上一雙黑色皮鞋,非常普通的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上講台,打開投影儀和電腦中的word。說聲先自我介紹,便點了一位同學上去讀文章。最初我們以為隻是作品賞析。
  幾篇文章下來,同學們發現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一位叫檳郎的人,我在腦海中拚命搜索有關於檳郎的任何信息,無奈我才疏學淺,實在不知道這個檳郎是誰?最後隻見這位中年男子再次走上講台,揭開謎底:“同學們好,在下李檳,有個筆名叫檳郎,不是水果檳榔。”同學們恍然大悟也同時哈哈大笑。悟的是終於知道檳郎是誰,笑則是因為檳郎老師的幽默感。
  第一節課,並不算完全了解檳郎老師,但是第一印象就是檳郎老師是一位詩人。這個年頭,大家對詩歌的漠不關心,顯得詩人位置有些尷尬。如果一個人敢自稱自己努力去做詩人,說不定會遭到大家的嘲笑,當然這也並不完全是因為讀者的無情,而是如今好的詩人和作品實在太少。檳郎卻敢於稱自己想做詩人。一方麵是他自己對於詩歌的熱愛,另一方麵是他自己也有非常多的詩歌作品。作為學生,我不敢妄稱自己懂得現代詩,一竅不通說的就是我這種笨人,但是我卻為檳郎老師工作繁忙之餘,依然筆耕不輟,堅持寫詩的精神所感動。
  檳郎老師的詩歌總是和生活實際聯係起來,有的是他的生活心得,有的是他感歎時事,還有的是在遊覽時的詠歎詩。記得一位曾選修過檳郎老師開設的選修課“旅遊文學”的學長跟我說過:“如果你對南京的旅遊景點不太了解,那就去檳郎老師的博客看看他寫的關於南京景點的散文和詩歌。保證南京大大小小的每一個景點,檳郎老師必定都過去,而且肯定去過不止一遍。凡去過的景點一定會留下作品。最重要的事別人去景點遊玩隻是圖個熱鬧,但是檳郎老師去看的事曆史。”雖然這是一位快畢業的學長跟我說的,但是上過檳郎老師課後的我,更能理解檳郎老師的專業和認真。
  大多人會覺得檳郎老師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是隻要談到詩歌和文學,檳郎老師就會抬起頭,眼鏡變得亮晶晶的,神采飛揚,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檳郎老師上課從來不用PPT,每次上基礎課總是拿起一本書就講,講到每一位作家,可以講出很多書上沒有講到的內容,甚至是八卦和秘聞,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佩服檳郎老師的知識淵博,能夠旁征博引。如果他上課不用書本,隻要給他一個作家的名字,他一定能夠細致全麵的把這個作家介紹給我們,而且一定比書上寫得精彩很多。
  (二)檳郎是魯迅的超級粉絲
  在上學期的時候,我們在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上學到了魯迅,但是當時由於課時限製,魯迅並沒有展開來講,隻是簡要打發。這讓檳郎老師頗為遺憾,在課堂上不止一次感歎道:“我是魯迅先生的超級粉絲。可惜了,魯迅先生沒有好好講。”這對我們確實來說是一件極其可惜的事情。學期結束的時候,檳郎老師高興地對我們說:“這學期沒有好好講魯迅先生,太遺憾了。我下學期特地向院裏申請了開設一門《魯迅研究》的選修課,歡迎同學們選擇這門課。”同學們歡呼,我也是其中一個。
  檳郎老師不止一次對我們講過,他是魯迅先生的超級粉絲。他曾經在韓國教過書,他當時特地花了幾百元從國內跨國郵寄過去一套《魯迅全集》。檳郎老師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比較激進的小夥子。對於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總是義憤填膺,他將自己滿腔的熱血轉化為文字,在網上發表了很多富有衝擊性的文章,但是我們的社會並不是一個容納批評的高度文明社會。檳郎老師心灰意冷,放棄雜文寫作而專心創作詩歌,然而他的詩歌仍帶有魯迅雜文味。想起了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漸漸檳郎老師變得策略起來,不再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學會冷眼旁觀世界醜惡,就像魯迅先生將我們的國民性看得透徹“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的詩歌比雜文多了一層保護色。
  檳郎老師作為魯迅先生的超級粉絲,不僅讀過魯迅先生所有的作品,肯定有千遍萬遍了,而且還熟知每篇作品的背後的故事。他不但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就連魯迅先生的家人、朋友也是了解得透透徹徹。他會跟我們講魯迅先生和許廣平的戀愛故事,和蕭紅的友誼以及和他弟弟周作人的交惡始末,雖然有些故事令我們大吃一驚,但是通過檳郎老師的講述,這無疑拓寬了我們的知識麵和開闊了我們的眼界。當然,我們最重要的收獲是,檳郎老師帶我們選讀了全部的《野草》文本、部分的詩歌文本,介紹了所有的小說散文和大量的雜文。
  檳郎老師果然不愧是魯迅先生的超級粉絲,他不止熟讀魯迅先生的全部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還根據魯迅先生的作品來創造自己的作品,寫過許多詩歌和一些小說。他曾經在課堂上為我們讀過一篇小說《我四次追殺魯迅》。簡單介紹一下這部有趣的作品:“我”在文革中回憶自己四次追殺魯迅沒有成果,最後魯迅病死與自己無關反而慶幸的故事。雖然以“我”的視角來寫,但是卻從側麵讚揚了魯迅先生的偉大品質。
  檳郎老師對魯迅先生深切的愛,讓我們這些天天追著偶像明星跑的少女無地自容。像檳郎老師這樣才有資格自稱自己是魯迅先生超級粉絲。
  (三)檳郎和魯迅
  檳郎20歲師專畢業走向社會,當過中小學教師,獄警,建築管理人員。1995年重進高校深造,專業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1998年獲得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在多家刊物發表過專業論文。觸網後,致力於隨筆和雜文的創作,後又轉向詩歌。
  檳郎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前半期寫了大量雜文時評和思想評論,思想上取法魯迅,打造“魯迅左派”學派,強調在努力建立現代民 主社會結構的基礎上,維護廣大下層階級的利益,把鐮刀和鐵錘當作自己的十字架,致力於魯迅精神和中國現代左翼思潮的弘揚。曾經在網上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產生了爭論。時過境遷,檳郎老師的這些一百多篇文章已經無法在國內網站存在了,隻能到海外網站去找。檳郎的思想讓我想到了魯迅先生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檳郎老師的學生並不是每一位都能理解他,但是知音不在多,有就夠了。就像魯迅先生,世人並不是人人都愛魯迅,但有人始終都在愛著他,就如同檳郎老師。檳郎老師後來改寫詩也和主流詩壇毫無關係,正如他當初的魯迅式雜文也跟主流散文雜文界毫無聯係。但是他的學生曾經記錄過他說過的一句話:“別人不在意你,自己就必須自戀。”他的雜文和詩風是魯迅精神和七月派的左翼民主主義的現實主義戰鬥傳統的延續,盡管引來陣陣嘲笑,但是他願心不改。上述這段內容引自貼吧裏一位學生對檳郎老師的評價。
  我感動於檳郎老師對文學和寫作的堅定執著,對魯迅先生的深愛和追隨。古語雲:“士為知己者死。”我很遺憾自己的淺薄和無知,不懂得詩歌,我隻希望老師能夠常遇三兩知己,能和你切磋,以文會友。高山流水遇知音,君是伯牙何愁子期呢?
  2016-5-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