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記一位特別的張涵網友

(2011-09-02 04:35:56) 下一個
記一位特別的張涵網友
    檳郎
    
    昨天下午在高鐵南京南站,將一位網友送上了回天津的高速動車,我的心情很激動。在我近十年的網絡生活中,認識的網友很多,由網絡交往發展到現實中見麵的也有一些,但我不能不說,這是我的一位特別的網友,本名叫張涵。她七十歲了,隻能靠兩條拐杖行走,說“走”實際在別人看來隻是很艱難的挪步。我們有長達八年的網絡交往,這次卻是第一次見麵。相會短暫,情誼久長,我將永遠難忘。
    我和張涵初相識在我自己辦的網絡社區,那時她的網名叫“網以載道”。2002年我到韓國大田外教,異域工作餘暇的寂寞中,我將精力投入祖國的網絡活動中。以寫雜文和時評為主,活躍在一些論壇的我終於也自辦了網絡社區,吸引了相當多的網友來活動。我在中文網絡上發現了一家在廣州的互動社區係統,可以免費申請使用,但容量很小,不能個性設計,並且有商家的廣告。要想升格為沒有廣告的真正的個性社區,就必須交一定的使用費。我請國內在徐州的網友錫兵幫我先墊錢寄款,我回國後還他。錫兵代我交了費後,已經申請使用的社區便有了個性化的特色。這個網絡社區名稱很長,叫“檳榔園文學書院社區”,簡稱“檳榔園社區”或“檳榔園”。得名的由來,是由我的網名同音的檳榔和我的專業文學兩方麵組成的。
    我製定了社區的總旨“利大眾載大道,方稱真思想;含熱淚凝熱血,始是好文學! 堅守人文關懷,弘揚魯迅精神;麵向全球華人,繁榮民族文藝!”分類了幾個論壇,又請一位東北的網友“朋友隻在乎你”按照我的構思製作了長條形的GIF動畫的站標或站徽,橫在網頁的頂上頭。它以綠色的茂密的檳榔樹為背景,“詩意棲居地,相會檳榔園”一行字動態地出現。還有其他一些設計特色,已經記不大清楚了。社區的存在時間大概隻有一年的時間,2004年我回國後,國內的各種壓力使我不得不關閉它。它存在時間雖然短暫,在當時影響卻很大,許多當時的老網友一定都會記得。社區裏活躍著許多有成就的網友,如黃喝樓主、皮介行、東海一梟、湘山居士、劉路、淚眼看人、鬥誌、石勇等。今年二月,張涵曾寫過《檳榔園回憶》,使我激動地回想過。
    張涵以“網以載道”名進入檳榔園社區,非常活躍,寫文章不多,但熱心跟帖,與別人交流,很快被我看重,做了版主。由於她的頭像是男的,無其它性別特征,我們一直認為是個男士。社區關閉後,檳榔園的基本管理人員和網友多分散得失去聯係,張涵卻一直在別的社區論壇與我保持聯係。去年她到南京來,想與我在現實中見麵,我也答應了,但她到南京以後打電話給我,我才知道是個女的,又不知道年齡,便嚇得不敢去見她了。之後仍在網絡上聯係,她寄給我一張照片,我才發現她額頭已有銀發,拄著兩條拐杖站在燕子磯禦碑亭前。我便說,再有機會來南京,我一定會招待你了。
    今年八月初,她說月底來南京看望我,我便激動地期待著。我一直關注她的行程,得知她由天津到上海,又到蘇州,28號能來南京。那天自然聯係不斷,最終落實為她被其他朋友接站並安排在長樂路一家旅館,第二天到我學校來參觀,兩人見麵。我說主城區離江寧大學城很遠,但乘地鐵一號線很方便,但她說身體的原因,隻能打出租車來。29號一早,我便趕到我的學校等她,十點鍾終於在西麵大門口等到出租車來。等張涵挪步出車門,我不由得大吃一驚,一頭銀發的七十歲婦女,小時候病的小兒麻痹症使她腿腳重度殘疾。她兩條拐杖拄在腋窩下,小腿萎縮,穿著皮鞋的兩隻腳都是外側落地,個子便顯得矮短,一步一挪地緩慢地移動,但上身壯實,精神旺盛。
    網友在現實中見麵,或有“見光死”現象,我過去與網友見麵便出現過幾次。我與張涵的初次見麵雖使我吃驚,畢竟我們有八年的網絡交往,她如此高齡殘疾而獨身旅遊天下,並專門到南京我校來看望我,隻會讓我感到親切和敬佩。她熱情很高,下車便要我給她在校門口照相,這裏除了門樓外,還有林散之書法集字的塗刻在一塊巨石上的校名,校門正對著的方山她過去遊玩過。我陪著張涵挪步往校園裏走,天偏偏下雨了,我又拿東西又打傘,照顧她很不方便,正好有我的一個學生小鄭假期留校讀書沒回家,我便打電話喊她來幫忙。已經快十一點了,假期學校裏的飯店都不開門,而食堂營業關門早,我們這樣極慢地走向食堂恐怕來不及了,也太累壞了張涵,我便叫小鄭用我的飯卡去食堂買三人的飯菜,我陪張涵先去我在元培樓的辦公室。我們倆緩慢地移到樓下,我拽著她登上台階進入樓內。張涵很高興地聽我介紹,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是陶行知的朋友和同事,也是本校的董事,這棟教學樓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我的辦公室在元培樓三樓,等我們移到一樓樓梯口,小鄭已經打好飯回來了。張涵要坐爬著上樓,校裏的保安和勤雜人員都吃驚地跑過來看,等她挨了一程,我終於說服她不要太固執,便將她馱到三樓我的辦公室放到沙發上。小鄭在電風扇下安排好桌子和飯菜,我們三人便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我和張涵網友回憶在檳榔園社區的美好時光,說到一些兩人都熟悉的網友,如靈兒、夢啊夢、琵琶舟、張青帝、老楓,溫加飽,桃木劍等。她說在天津見過空空追夢,一個東北的有才華的網友;任笑天曾做過檳榔園社區副區長,她也見過,檳榔園關閉使他傷心得從此戒網專心做生意。她到北京見過斯特離譜,在搞建築工程。張涵也抽煙,我們飯後便相互對著煙霧興奮地健談。她說在這樣的雅靜的大學校園的辦公室裏與我們吃盒飯,談隨心的話,對她是莫大的幸福。
    在共同深交的檳榔園社區老網友中,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令狐魚。我2001年開始接觸網絡,很快就在當時著名的西陸社區申請了一個免費小論壇,將自己的一些文章放在上麵,並沒有多少人來點擊,卻有一個家在蘇北的中學生到這裏來與我交流,從此網絡上的聯係一直沒有中斷。受當時和我的社會人文關懷的精神氛圍影響,令狐魚上大學時報考了法律係,大學期間就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畢業後沒有去一般人看作的正規單位,而是北漂到北京,在著名的社會公益救助組織落實了自己的崗位,今年才26歲,已經在行業圈子裏取得了成績,被正規新聞媒體采訪過,還受邀去過美國、台灣等地訪問演講過。最近他到南京工作,在新業伊始,他便主動要來看我。8月1號,我與有十年網絡之交的令狐魚剛剛第一次見麵。這兩天他剛巧到北京去了,所以不能三人一起聚會。張涵應該是在檳榔園社區裏初識令狐魚的,我們都佩服他的理想和才幹,也為他為此受到的社會不正常的壓力而不滿。
    我們也相互談到了自己。張涵是天津人,小兒麻痹症使她受了一生的苦,但她頑強地抗拒著命運的不公。她熱愛學習,因為殘疾而不給上大學,卻拿到了幾個專業的自學考試本科文憑,為自己贏得了一家光電單位的從事外文資料翻譯整理的職業,獲得了年老後的一份退休金。她俘獲了一個健康男人的愛情,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又與他分手了,從此一個人過著自強自立的日子。她愛好廣泛,對人文科學非常喜愛,文學修養很高,常在北京天津逛圖書館、聽各種學術講座,認識許多著名的學者文人,如黃繼蘇、張廣天、舒乙和傅光明等。最特別的就是作為殘疾人,她熱心社會公益,一直捐款幫助落後地區的兒童上學,對她周圍的人熱情關心和幫助,被當地媒體報道過,還受邀到大學做勵誌講座。據她自己的回憶,是在2003年的“非典”流行的日子裏,在人們相互隔離的寂寞中,摸索著學會上網的,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很快便找到了檳榔園社區,從此作為自己在網絡上的一個家。比她小27歲的我,這幾年家庭和社會壓力很大,由寫雜文改為主攻詩歌,落落寡交,不似過去強烈的社會批判激情,張涵在一封公開發表的信中批評過我。今天,她卻說羨慕我在這樣的遠離城市喧囂的大學校園裏工作,而我也表示以後由寫詩改為寫散雜文為主,以後更多地為社會人文關懷做些實際具體的事。
    熱心的同學小鄭一直陪同著我們,幫我們做這做那,我們都分別在有“人文學院”四個字的牆前與張涵合影留念。時間不早了,小鄭便和我伴著張涵下樓出去,這次張涵堅持著自己下了樓梯。我們到陶行知先生巨大塑像後麵的水塘邊漫步,一路都由小鄭幫拍照片。楊柳披拂,荷葉盤展,與張涵的綠色上衣融成一色,如圖畫般的風景中的拄著拐杖的張涵很美。她最後在陶行知巨像前照了相後,收起相機,三人坐在像前廣場台階上又聊了很長的一會。到下午四五點了,我們走向學校西大門,小鄭先去大門外弘景大道上找出租車,我陪著張涵慢慢地往前挪步。出租車司機一看到殘疾人,便將車盡可能靠近了我們,我和小鄭緩緩地將張涵扶進駕駛室旁的座位。張涵回主城的旅館去了,我和小鄭目送了很久,我對自己的學生說今天太辛苦你了,非常感謝。
    30號一天下雨,我忙著自己的事。31號,我用手機電話頻繁聯係張涵,她說已訂好回天津的高鐵車票,令狐魚明天上午由北京回到南京,下午送她去高鐵南京南站。我便表示我進城去送她,但她說可能還有別的朋友送她,怕出租車一車坐不下,我便堅持一定到南站送她,她先是說不麻煩我,但終於答應了。小鄭得知消息,也要和我一起送張涵,我倆便在9月1號昨天下午三點多到達高鐵南站。送張涵來的隻有令狐魚一個人,我們四個人在候車室會合。張涵上斜上的自動電梯時,要有車站工作人員停梯,張涵拄著拐杖挪步上梯,我們在前後圍著,再由工作人員開動電梯,到底下後再停梯,我們圍著張涵到站台。車站工作人員同意先行檢票及我們三人陪送張涵到站台,提供各種方便,是應該感謝的。送張涵進了動車車廂坐下,請乘務員沿途關照,我們便目送火車載著她飛速離去,我們三人由原路返回出站回家。
    相會短暫,情誼久長,我將永遠難忘。一位七十歲高齡滿頭銀發的婦人,又是拄著雙拐用腳側挪步,應該在家裏安度晚年了,卻獨自行旅天下,這就是我的網友張涵,網名“網以載道”,八年後終於來與我現實中相會,不能不使我感動。健康人相比她應是多麽幸福啊,可我們一般人卻不如她的激情和堅強。張涵也說,能出來就出來,說不定哪一天就完全癱下來了,被死神拜訪,她要多見見她想見的分散在天涯各處的朋友,要寫一百個人的故事。送過張涵,我和小鄭回江寧大學城,請她在義烏小商品城的蘇尚餐飲店吃晚飯,她一路對我的網友讚不絕口,說她受到了極好的生動的人生教育,當代青年人和大學生應當了解這個人,能從她身上學習收獲到很寶貴的精神財富。晚上我給張涵發手機短信問好,她說已快到天津,她的女兒女婿將去接站,她期待著我們以後還會見麵,我濕潤了眼淚。
    2011-9-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