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81)
2011 (207)
2012 (226)
2015 (1)
中國媽媽挨了美國媽媽的兩磚頭
總有讀者問我,中國人去美國到底值不值?美國人到底有哪些方麵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人去美國到底值不值?對這個問題,我是這麽看的。人這一生,無論是出國還是出醜,隻要是你想做的事兒,假如你做了,那就很值。扭扭捏捏,瞻前顧後,不僅會誤了你的大好光陰,也會磨掉你的銳氣。與其彷徨,不如出場。即使失敗了,又能怎樣?重頭再來唄。
至於美國人有哪些方麵值得我學習,這事兒值得好好聊聊。在美國漂泊了二十年,我見識過形形色色的美國人,也領教到了美國普通百姓的普通品質。在美國人所有的優點中,美國普通百姓對人的寬容之心,最值得我學習。
我們剛到美國時,說話結結巴巴,走路東張西望,完全是一副鄉下人進城時的落魄模樣。在我就讀的俄亥俄大學生物係,美國教授和係裏的那些工作人員們,不僅不歧視我們的踉踉蹌蹌,還能耐心地聽我們講那些語法兼用詞錯誤的中國式英文。美國人的這種耐心和寬容,確實值得我學習。記得我在中國上高中時,曾經私下惡意模仿過物理老師的重慶普通話,當時我完全沒有對老師的尊重。這事兒讓我至今依然覺得非常慚愧。
美國人對人比較寬容,並不意味著他們毫無瑕疵。我們中國人到了美國之後,是否一定要時時追隨美國人的腳步,那也不一定。不過,入鄉隨俗總不是什麽壞事吧。今天我遇到一件事兒,就可以說明一下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思維差異。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在我兒子就讀的小學三年級,最近開了個樂器班。美國學校特別開明,孩子想學什麽樂器,完全自主選擇。有的孩子學小提琴,有的孩子學中提琴,有的孩子學大提琴和各種各樣的管弦樂器。樂器花樣多,孩子們就有了五花八門的樂器夥伴。有的孩子隻需輕輕鬆鬆地拿個小笛子,有的孩子則要氣喘籲籲地背個大提琴上學。
我兒子的音樂老師是個美國年輕媽媽,她早就想到了孩子們的具體困難。開學初,她便把哪天帶樂器哪天讓樂器在家休息的時間表,認認真真地交給了孩子們。這個老師在兩個學校教好幾個音樂班,她的學生們一大堆,她的時間表每周都不一樣。我讀她的時間表,好像比讀座山雕的聯絡圖都難。比如有一天我就讀錯了時間表,本來那天並沒有音樂課,我卻讓兒子背著個大提琴進了校門。瞧,一對一都能出錯,由此可見,老師指揮一幫學生,該有多難。
這兩天,這位音樂老師的孩子得了重病,她為了照顧病中的幼兒,不能到學校上班。為了她班級裏的那些小學生們,昨天她特意給學生家長發了一封信(大意):我家孩子病了,我今天不能到校上班。因故今天的音樂課暫停,請告訴您的孩子們,今天不要帶任何樂器上學。
讀了這封信後,我心裏非常感動。多好的老師啊,自己的孩子病了,還能在手忙腳亂中想到自己的學生,不容易呢。大概這位老師的孩子確實病得不輕,今天我們又收到類似的一封信(大意):對不起,家長們,我的孩子繼續發燒,我今天還是不能上班。請轉告孩子們,今天不要帶樂器上學。讀了這封信後,我的感覺和昨天一樣。這是一位負責任的老師,我真心祝願她的孩子能早日康複,也希望她的學生們能早日拿起樂器。
就這麽簡單的一件事,今天卻在電子信箱裏激起了一陣漣漪。音樂老師發出此信後不到一小時,一位中國媽媽就有了嚴肅的反應(大意):下次有類似情況時,請你提前通知我們,我的孩子今天已經帶著樂器上學了。那麽大的樂器,你讓孩子白拿了一趟。
中國媽媽剛一回複,一位美國媽媽便忍無可忍了 (大意):我簡直是不吐不快啦。這有啥啊。孩子即使把樂器帶到學校,也沒什麽吧。孩子從小就應該知道,生活有時候就是會發生意外的。老師,我理解支持你。家庭和孩子最重要。好家夥,這位美國媽媽的話剛一落地,另外一位美國媽媽也趕緊跟上,也表達了類似的情緒和對中國媽媽的不解甚至是不滿。
我個人認為,中國媽媽挨的這兩個悶磚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中國媽媽說的那些話,搞不好會讓美國人看扁了我們中國人。自己孩子吃點兒小虧,就要表達一下不滿,何必呢?咱們都曾經是年輕媽媽,都因為孩子生病請過假。誰不知道,孩子生病時大人是否能上班,主要取決於孩子的病情,而不是取決於大人是否懶惰。你讓老師昨晚就發通知,老師哪能預測到孩子今晨還是高燒未退呢?在很多事情上,我們不都是在最後一刻時才說“不”的嗎?
寬容,寬容,時時刻刻想著寬容他人。即使自己吃虧了,也要寬容對手。這種胸懷,值得我一生一世修行。在這方麵,我應該承認,今天支持音樂老師的這兩位美國媽媽,就具備了基本的寬容之心。她們像那些包容我爛英文的美國大學教授一樣,包容了這位音樂老師的略微不足。
為了安慰這位音樂老師,又不想再給中國媽媽一個悶磚頭,我回複如下:Wish your little one can recover soon.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you sent to us.我這中性的問候,立刻得到了美國老師的反應:Thanks for your kind words.我估計那位中國媽媽的確讓這位美國老師覺得很不舒服。
10/5/11 11:24AM
I have the simular experience and thoughts: a few weeks ago, I flew from Los Angels to North Carolina. It was an overnight flight, departed from LA at 10:55pm,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passengers were planned to sleep through the flight for sure. Unfortunately, two babies in the airplane did not plan so. They just cried one after another. More than 4-hr flight, I did not hear any of the 300+ passengers complain or show anger. The moms of the babies tried to sooth the babies but I did not hear any harsh in their voice either.
to ecocitymeng:
我氣的吃不下? 我一氣吃更多!.. lol...
沒法穩重, O型血, 愛憎分明, 血有肉的, 性情中人...
你還能笑得出來,飯可沒有招惹你,別拿美食出氣.
後麵的那句可就不怎麽樣了, 完全是在為自己的不當言行找借口, 而且還不忘自我肯定再外加自我表揚.
"ecocitymeng 評論於:2011-10-06 15:47:44 [回複評論]
美國人的素質俺有領教,所以俺不崇洋,也不小看同文同種的人.怎麽說呢,人要活的有尊嚴,有趣味.雖然人人都有自私心,但不能太過." --> 等於沒說, little boy!
啥叫等於沒說? 還小男生? 你有多大,老太婆嗎? ... 俺不能再刺激你了, 不然你一氣猛揣自己的小肚,最後再鬧減肥,那樣豈不是我的罪過?!
說起美國人的素質,其實你比俺更有發言權.反正我每次在看那些大學生的作業和考試卷的時候總感到不是滋味.要是在國內,我早把他們都掛了.可這是在美國呀,人家講"民主""公平"不是嗎.狗屁...欠下的債看最後誰還?
你可別又給俺上綱上線,說俺不負責. 知道你好這口, 其實俺很有責任感的.
再就作者的小文來說,其實人家也是一家之言,沒有什麽不對的.有些用詞也有可以商榷的餘地,那也不能打擊人家積極性吧.要鼓勵為主,人都喜歡聽好聽的,你也一樣.不然就不會跟我急了.再說,沒有這文章,能給你我帶來這場戰爭??這就是生活.
反正俺有點感想,感覺你天天在美國人堆裏有點憋得慌,對吧?
作為女人這麽多髒話,俺還是第一次領教.
As for the American moms: "they suck to people who have power, such as their bosses at work if they work. However, they will definitely step on your toes if you aren’t their boss.”
Well, you really look way beyond things.. we don't know that much of details about those two moms, they are aggressive in a way so they might be difficult people to work with, a pain in the butt to their boss or they might be the difficult boss to work for in the real life. Who knows?
I agree with ONE thing PrintonNJ said: "The teacher just did her job. Otherwise, ALL parents would make complaints”
我恰恰認為這是美國人最愛群起而攻之,表麵上道德的典型。中國媽媽做法卻是缺乏理解,但美國媽媽的做法也決不善意。
Agree
即使貼個中國, 美國的標簽, 做個廣告讓人來看看, 也無傷大雅.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血壓上升就沒有必要了.
美國人就是這樣子,得理不饒人,不給對方留一點餘地。法國的教育是寬容教育,你再作錯什麽,沒有人說你就是不nice。對事不對人。我不喜歡跟美國媽媽相處,美國媽媽在法國基本也不被法國媽媽接受,都是自己在自己圈子裏玩,連孩子也很難玩在一起,原因很簡單,美國小孩子不會考慮別人感受,不懂得分寸。我們區的美國人還多是大公司外派過來的工作的美國家庭。而且美國媽媽還很愛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她們認為誰誰不好,如果我要跟她們好,就不能跟這些她們認為不好的人來往,這一點是我最不喜歡的,法國人從來不玩這一套,我愛跟誰做朋友我自己的事,我跟你談得來,不代表我就不能跟你不喜歡的人也談得來,這個世界上還有種態度叫中立。
說實話,你有點太自卑。
鄉下人有什麽不好?歐美鄉下人都很有錢,有什麽不好?
鄉下人進城了落魄的樣子有什麽不好?有錢的鄉下人進了產認識的城就是會失魂落魄的樣子——不認道兒!有什麽不對?
形容一下外鄉人到一個嘈雜的新地方的窘況罷了。
尖子學生就一來什麽都知道?心理落差一定有的,這有什麽好掩飾的?
為什麽人一說鄉下人你就認為在罵人呢?
我覺得我剛來北美時就是鄉下人進城——雖然這城看上去比我來的地方還不象個城!找不著北啊,這不是正常?
你快別那麽激動了,誰罵人誰道歉。
樓主說的主題是寬容,不是中國人美國人。什麽人什麽人隻是不想寫名字的代號而已。誰不知道這抱怨也是跟這兒學來的呢!誰在中國敢抱怨孩子老師?點頭哈腰送東西都來不及。
但是學會了抱怨也得看看什麽情況再抱怨吧?這是我們中國人學習過程中的矯枉過正——還不熟練而已。可是總的看來海外華人是在學習歐美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習慣——你不要學,保持中國的文化傳統,很好。那就呆在那裏試試看囉,see if it works。maybe you can do it, but you still have to respect others' choice.
--那老師還辛苦排了個表,也算盡力了
--就算要complain也應避免Email,尤其忌諱CC所有人,文字上的東西最易落人口實。當麵溝通為佳。
i feel sorry for you. clearly you feel very isolated and angry and probably helpless.
Of course, most of Chinese won't stand up for anything that is not related to themselves.
Chinese live in America are a little better, at least i hope so.
And also, the two mothers will make the same comments had the complaint came from any race.
you don't understand that in American, you cannot just tell people to mind their own business. American love to stand up for unfairness to anyone and for anyone. If it's not for that spirit, blacks are still salves and Chinese are still pigs.
維護孩子的利益當然要緊, 但也要看什麽個事。 就這件事看來, 抱怨的媽媽除了讓自己孩子跟著丟人,還真沒撈到什麽利益。 中國人本來就缺少社區精神, 在異鄉,可能更加沒有歸屬感,對自己社區裏的人和事不問不聞,不關心。 老師孩子病得這麽重,怎麽也要表示一下理解和同情吧?就隻把人家當個打工的, 那麽人家對你孩子的態度也就隻能是個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