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華裔小朋友回國觀感

(2010-03-05 21:48:29) 下一個

在美國出生成長的中國孩子(ABC)回到國內,可能和咱們剛出國時差不多,也會有類似的文化震蕩(CULTURE SHOCK) 吧。俺家目前最懂事的小朋友, 誕生於我們在美國讀學位時的艱苦歲月。在國外,孩子和我們一起經曆過拿學位,辦身份,安家置業的全部過程。平時,我們除了讓小家夥上中文學校,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他灌輸些中國文化。雖然如此,回國探親訪友遊玩度假之餘,俺家的這個小ABC對中國還是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

1
.中國叔叔吃飯時為什麽愛煙酒呢?
為我們已經有許多年沒回國了,回去後,自然少不了要和親朋好友們聚會敘舊。應該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內容。所以,在聚會時,大家自然少不了要大吃大喝。在美國,一般的家庭聚會相對要簡單些,聚會或是家庭自助餐為主的趴梯(PARTY),或是中餐館裏的素食小酌。而國內的情形則大不相同。在孩子們的眼裏,中美飲食最典型的不同,就是在國內滿桌的宴席上,大人們總會有喝不完的酒,吸不完的煙和說不完的話。有一次,俺家的小ABC在聚會時對我悄悄說了句:中國人愛喝酒,愛打嗝。打嗝時,他們不說對不起EXCUSE ME”。哈哈,童言無忌啊。另外,俺家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很見過國內那麽多的海鮮食品,更不用說用雞冠鹿腿等烹製的美食了。好像成了小ABC們在中國每天都要麵對的難題。好在國內有美國的快餐食品,偶而我們可以用麥當勞和肯德雞填飽孩子的小肚皮。

2
.橫過馬路左右看?
在美國,人們在橫過馬路時,一般是車子要先停下來,等到行人通過人行道後,車子再繼續前行。在美國生活若幹年來,就連我們成人,也都習慣了這種過馬路的方式。而在國內,我們去過大大小小的城市有十來個,在每個城市,我們在橫過馬路時,一家人總是會很緊張。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從沒遇到過哪位司機會停下來讓行人先過。每次需要過馬路時,我們隻好緊緊拉著孩子的小手,等著絕對安全時,才會匆匆走過馬路對麵。行人要讓車先通行,也許這是國內的習慣和風俗吧,回國後我們已經慢慢開始適應了。

3
.看不懂的英文
在國內的高速公路,商場和加油站,我們經常會看到中英文對照的路標和說明。每次看到英文,俺家已會識字的小ABC總會很興奮。對他們來說,英文可是ABC們的母語啊。可是,每次讀完各種路標和說明以後,孩子總是要問我上麵說的到底是什麽意思。比如,高速公路上有過這麽一行字:“Thank you for your welcome.”。因為孩子看不懂與之 對 應的中文謝謝您的光臨,我隻好用“THANK YOU FOR COMING”簡單代替。還有,在商場裏,我們經常會看到 “Mind your bag”請注意自己的錢包),這幾個字也難壞了俺家的小ABC,孩子實在是想不出是什麽意思。在美國,去商店,從來不用防賊啊。孩子能猜出的一段英文,就是加油站的“No naked fire.”

 

4。中國店裏的阿姨怎麽這麽愛學英語呢

每次就餐時,因為同行的親屬朋友較多,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會獨立包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嘻嘻哈哈,中英文混著逗趣,真是其樂無窮。在去過的幾個餐館飯店裏,有些好學好奇的服務員,總會拉住孩子們的小手,十分友好地和我家小朋友說說話,並請孩子們和她們講幾句英文。大部分的時間,孩子們和服務員交流,中英文混著說,基本沒什麽大問題。唯一的一次是例外。那次,我們去的飯店可能規模比較小,那裏的服務員英文水平也可能偏低了些。我家孩子用英文脫口說了一句最簡單的:“你叫什麽名字”之後,服務員楞沒聽懂。回到美國後,孩子還記著這事呢。

除了上述所列的幾件事,孩子對高速公路邊休息區的蹲坑式廁所,有逃避和不適的心理。此外,在稱呼姑叔姨舅等親戚時,他的臉上也常會有困惑的表情,搞不清這一大幫人的親屬關係。第一次見奶奶時,孩子在機械地重複我們讓她說的話以後,和我調皮地說了句:奶奶就是MILK MILK,佳佳(女孩名) 就是 PLUS,PLUS這孩子,真該給她一巴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