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是怎麽來美國的?(1)----舉債出國

(2010-02-14 20:36:18) 下一個

這個問題,我的孩子和我的博客讀者都問過我。簡而言之,我是坐飛機來的美國,不是偷渡來的。那你具體的出國步驟呢?

美國有幾十萬華人,每個人出國的動機和方式各有千秋。這就如同一種米養一百種人一樣。時值2010年的新春佳節,我的內心一直在翻騰著對往事的回憶。想起自己的出國之路,我深深地明白,沒有他的鼓勵,我來不了美國。沒有她的讚助,我隻能望洋興歎。我到底是怎麽來美國的?可以這麽說吧,除了我自己的努力,是我的親人和朋友們托起了我的出國夢。

先撇去我的出國考試申請等步驟不談。在我收到美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錄取通知書之後,如何辦理出國手續就讓我有了狗咬泰山之感。

我這人幾乎沒別的優點,就是會念書。因故我在國內的學業一直像自來水一樣流暢順利。具體來說,我大學一畢業就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一畢業就被美國大學錄取。我在學業上的極大順利,曾經令我的親人們自豪無比。大家興奮過後,問題接踵而至。我工薪階層低收入的父母,該如何為我籌集那筆高額的出國費用?

在美國飄泊了這麽多年,我一直珍藏著我出國前的欠帳單。在九十年代初期,這筆欠帳單無異於工薪階層的巨款支出。賠償五年大學和三年研究生的培養費,賠償我就職單位的北京戶口費,機票,購物,等等。這麽一加,為了辦出國,我大約需要三萬五千元左右的人民幣現金。

三萬多現款,在現在也許算不了什麽,但在全民低收入的九十年代初期,這絕對是個大數目。我看過一部李陽導演的電影“盲山”。這部反映九十年代初期鄉村生活的電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基本數據。那時候,農村男花7000人民幣就可以買個老婆。這樣一算,我的出國費用,相當於為五個鄉下男人買老婆的花銷。

我家不是銀行,父母更不是印鈔機。這三萬多塊錢,幾乎讓我的父母愁白了頭。為了給我集資,我的父母,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大伯二伯,幾乎全部傾囊相助。一次次的家庭會議,一封封的信函和一個個的求助電話,終於有一天,我的親人們為我湊足了這筆錢。當所有的現金全部到位後,望著我眼前的那一打打人民幣,我感動的幾乎落淚。

為了從家鄉取回這筆巨款,他陪著我日夜兼程。為了防止錢在火車上被盜,我們把這些錢分別藏到鐵飯盒和我的身上。那夜的火車,如同跨世紀一樣漫長。我困得東倒西歪,他累得強忍倦意。為了保護那一飯盒錢,他時不時要和座對麵那位麵帶歹意的人對望。

三萬多的現金,就是這樣從東北小城被帶到了北京,再轉手交給了國家的“吸錢機器”。這筆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像石頭一樣壓在我心上。為了盡快還債,剛來美國時,我不敢亂花一分錢。隻要一收到當月的獎學金,我在扣除必要的花銷後,會馬上將餘額寄回國。出國前,我幾乎把全家人拔得一毛不剩,父母窮得幾乎連利息都沒有了。一想到這些,我在美國怎敢不對金錢敬畏?

不久前,我家孩子在美國過十六歲生日。隨便一花,一千多美金就沒了。想當年,為了能借到一千美金,我的父母不得不卑微地求人相助。當我對孩子進行家史教育時,她是否能理解我當年的困窘?

2/14/10  10:24PM

希望我能有耐心把這個流水帳寫完,以便為今天的學子們提供一些信息和鼓勵。謝謝關注。

 已經接到通知,孩子們星期一,二都不上學。哎呀,這可咋辦哪。美國家長也在抱怨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dewatdawn 回複 悄悄話 特理解你。我當年也差點要賠巨款給我的在職單位。隻因他們沒有律行合同在前,我也就沒按合同還全部的款。我是留校後考的研。由於那時師資缺乏,雖考高分,也不讓我去外校讀研。 除非,簽合同,作委托代培的師資人員。合同要求,校方培養完後,10年不許提調動。讀研兩年後,我申請來美留學,並成功地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可我卻要回原校申請出國。。。未成後,還被原校提前終止合同回校。最後,我終於於兩年後出國,但離開時,還是被原校無理要求賠款(因為,他們並沒有律行完合同,讓我提前回校了)。 我隻好先付了我能付得起的一小部分,再與他們簽了一份培款合同。但我後來也不想律行合同了。。。還好,我的擔保人是當時的係主任。知道他們對我兩年前的處理不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lusha 回複 悄悄話 作者身在東北小城,卻能這麽出色,說明他是個人才!應該來美國,前途無量。報答父母和鄉親,月薪已輟輟有餘了!
心靈泉 回複 悄悄話 可能孩子們不能理解,但還是要寫出來,讓他們慢慢地在現實生活去理解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I paid RMB6600 for coming to the US as I only worked for 3.5 years (missing 1.5 yrs). I have no problem to pay the charge as I all got free allowance to complete education. The ridiculous thing was that in early 1990s, you need to have an overseas relationship (non-direct) to be allowed to pay to go abroad. Never forgot such things.
iam007! 回複 悄悄話 If you had transformed your oversea relationship from indirect to direct one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the permision required, you would have avoided the big financial burden or cgarge you paid. To think that the policy that time was irrational to citizens like us. How could the Ministry of the NAtioanl Education classify people based on their birth relationship or blood? That was a setback to civilization. As such, I beleieved that the discriminating policy should be denounced and overcome by a society acceptable tactic to counteract. I did it and paid nothing. Unfortunately, discriminating policies have continued in China despite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 system there needs long-term efforts to modify or imporve with a goal of achieving equality and freedom; otherwise, more people will be traumatized in different ways.
方方頭 回複 悄悄話 很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無奈的現實。出個國那麽不容易,能在美國紮下了根,是要有本事的。支持你繼續寫下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