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美利堅

書為天下英雄膽,善是人間富貴根。
個人資料
正文

你在我心中依然美麗(3)

(2009-08-04 17:47:07) 下一個
市場經濟的道路開通了。在我們工廠,我們開始根據市場的需要開發產品。對外開放,我們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同時,從生產管理到企業管理一步一步上等級。管理體製等方麵也開始了改革;黨政分開,廠長負責製,分配拉開差距等。就在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已不算年青的年青人,仍然覺得不爽,認為改革還是沒有動到根子——所有製上。於是,我們下了決心,要辭職,要下海,要做時代弄潮兒,搏一回人生。
  企業裏的領導和同事為我擔憂,那些業務幹部、技術人員辭職,他們手上有業務和技術,也許可以馬上接手做,而我做了多年的政工幹部和管理工作,我憑什麽在商海立足呢?我沒有對你講很多,我也知道你心中有擔憂;但你卻給了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於是,最後一次按時拿了工資,我輕輕地揮了揮手,作別了工廠的門樓。
  創業之初是艱難的,流動資金嚴重不足,進貨渠道不暢,新開的商店還談不上有什麽信譽。敞開式的店堂,冬天的寒風穿來穿去,我無法坐在寫字桌前,隻能披著大衣不停地走動。為了一個蠻大的客戶願意和我們建立業務關係,宴請他們時,我高興的不拿酒當酒,至今也想不起來那晚是怎麽回家的。感謝朋友們,在我大醉的那夜,幫我卸了一大卡車的貨物。後來,一位原來工廠裏的女部下,利用她的職務方便,幫我拿到了一批熱銷商品,而且支付的是期票。我終於掘得第一桶金。公司從此開始拾級而上,我繼續開了第二家、第三家店,並在經營中逐步確立了連鎖經營的理念。
  一路開到第六家連鎖店的時候,左傾冒險主義在我的心裏抬頭了,完全不能客觀冷靜地評估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公司實際的管理水平,夢想分兩步到三步,最終開出象靜安寺上海第九百貨那樣規模的商廈,全然不顧“智囊團”的朋友們的反對。於是,第一步就開出了一家一千多平方米的小型購物中心。
  做家用電器生意營業額比較大,但利潤很薄,資金的大進大出往往會給人一種生意很大的感覺。那時公司的年營業額已經過億,我有時就想利用資金進出的時間差,來加快公司發展的規模和步伐。
  購物中心開張初期的良好形勢,堂皇的店麵氣勢以及接踵而來的讚揚聲,使我失去了更多的理智和冷靜。
  與此同時,兜裏的錢,為我鋪就了一條歧路,我沿著這條歧路走向驕奢、走向放縱。
  在多少次的晚餐等不到我以後,你和我達成了口頭協議,周一到周六我都不回家吃飯,說是忙於生意應酬,更多的是流連於飯店、歌廳和桑拿浴,一個情人節,分別約會三個女人。
  而你總是找不到和我說話的機會,冷落和孤獨天天糾纏著你,更有甚者,常在夜半醒來,當你仍覺孤枕時,憂鬱使你無法入睡。每一次窗外車輪碾過地麵的聲音,總是先給你希望爾後是失望;而偶爾一陣輕微的腳步從樓梯處傳來以後,你盼望的鑰匙插進鎖孔的聲音卻始終沒有出現,牆頭時鍾的滴噠聲聲都是心痛的感覺,淚濕的長夜被輾轉的格外漫長。
  你給我留過悲傷的字條,你曾經哭著向我訴說夜半不能入睡的悲苦。我真不知道,我當時怎麽這般的混帳、這般的冷酷,竟無動於衷,依然故我。如今我知道,這些年來,中國人的心中似乎沒有神仙皇帝,誰會記著上帝的律法;而當神話隨著主席而去,中國走上商品經濟的道路,黨紀黨規一時顯得蒼白無力,便有眾多的大官小吏及各色人等弄權奪利放縱人慾,沒見這大中國有多少人醉生夢死,有多少地方繁榮“娼”盛。我自有人性的弱點和束縛,踏入這汙波濁流,我既無自覺,又何來自拔。
  你是一個偉大的小女人,如今我這麽認為。在那最痛苦的日子裏,你竟然能夠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把痛苦轉到學習上去。你告訴我,為了分散心中的痛苦,你要用業餘時間,去讀你喜歡的專業——服裝設計。從那以後,你幾乎不再向我流露,而是把所有痛苦埋在心底,除了工作,便是讀書。天天如此,年複一年,終於,四年以後,你拿到了畢業證書。
  而我卻在歧途上越走越遠。在公司的發展方麵,我已經習慣支油門而不是踩刹車。一家接著一家的開店,全然不顧整個大上海的商業形勢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農工商、易買得、歐尚等大型超市相繼開業,一大批中小型傳統商店紛紛關門。形勢已經變得十分嚴峻,我仍然一意孤行,又拿出一大筆錢購買辦公樓,再加上部分貸款資金被銀行收回,結果,造成了公司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熱銷商品的貨源常常跟不上,公司內部管理又不紮實,眼見著整個公司十五家連鎖店的零售營業額一滑再滑,公司批發部的銷售一跌再跌,虧損開始和我月月照麵。
  終於在一個早上,一個陽光一如往常的明媚、辦公桌上的插花也依然鮮豔的早上,我如夢初醒:輝煌不再,大勢已去!我開始清理公司,關店賣店。我曾經有多驕奢,如今就有多少窘迫。轎車賣了,現金交給了出納。作為我親戚的出納,竟然悄悄地拿走了部分現金,導致公司在銀行的帳戶第二天吃空票,遭罰款。他為什麽要這樣做?是怕他在公司的集資款以後可能拿不到。公司一位財務偷偷地把公司的帳冊帶回家,然後要求我以支付她一個月的欠薪來換回公司的帳冊。個別連鎖店的經理,也開始陽奉陰違,不顧公司利益,而為自己安排退路。眾叛親離,牆倒眾人推,這些成語讀過千百遍,而今這一次,才真正有了刻骨銘心的理解和感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