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學語文課文:從魯迅的雞肋到含淚的三聚氰胺

(2009-08-13 21:15:09) 下一個
雖然現在的中小學教材有了不同的版本,但是哪怕一個省的版本,影響的也是好幾千萬
  人的後代們的集體記憶。這些教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點人人皆知。
  
  為了教小兒習中文,我就抓起小學課本來看。發現有了很多變化。比如,圖漂亮了。可
  是有一點沒有變,就是三聚氰胺依舊不少。有個帖子說,如今魯迅的文章變成了雞肋了
  。在我看來,就算是雞肋,肉還是有一點的。但是三聚氰胺就不一樣了,那是要害人的。
  
  三聚氰胺的來源之一,就是對政治人物的歌功頌德。一個政治人物,不管多偉大,總會
  有些爭議性。有的政治人物的爭議性特別大。把政治人物放到曆史書裏去討論,理所當
  然。在語文課本裏,複雜的政治人物卻被簡化的麵目全非。
  
  三聚氰胺的來源之二,就是政治人物自己寫的文章。確實有政治人物也是文人,文采飛
  揚,選上一兩篇佳作無可厚非。但是把過時的或者虛偽的政治文宣放進課本裏去做教化
  的材料,弄不好是適得其反。
  
  其實關於政治人物的三聚氰胺,孩子們大了一點,很多都會分辨出來。這些文章字裏行
  間的含義一目了然,有的時候還可以當成幽默的資料。可怕的是文人,尤其是輕浮的文
  人,製造出來的三聚氰胺。這些三聚氰胺就不容易認出來了。具體的文章,就是某位哭
  鼻子大師寫的,據說有的進入課本,有的被當成了閱讀材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