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08)
2021 (289)
2022 (129)
2024 (83)
南方人吃早點離不開米,米粉、米線、腸粉還有餌塊。這些主食的原材料都離不開米漿,或成帶狀或成線裝或成塊狀。 配上蔬菜、各種肉類製品再加上當地的特色調料,或煮或蒸或炒。
早上起來來上一盤或者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讓人的心情立刻變好。
汪曾祺在《昆明的吃食》中提到雲南餌塊,是將米粉揉成小枕頭狀的一坨,然後蒸熟。其實地道的餌塊的做法更為複雜,應該是把米蒸熟後再搗為米糕然後再整成米片形狀晾幹。所以餌塊也叫做雲南大米年糕。
有關餌塊,他提到了一個故事,藍婆婆覺得十分有趣。
據說明永曆帝被吳三桂追趕逃往緬甸,到了騰衝這個地方,餓得走不動了,有人送給他一盤炒餌塊,他狼吞虎咽,吃得精光,吃完後他說:“這可救了駕了!”
因此騰衝人把炒餌塊叫做“大救駕”。
傳統餌塊的做法比較複雜,平日裏在自家吃早點可以自作炒米塊,味道也是極其美味。
方子一如下:
200克小磨米粉、100克澄粉、1/4TSB鹽、200克開水和麵,最後加少許油把麵團調潤。
將米團和好後上開水蒸,大火蒸25分鍾。然後冰箱冷藏過夜。
方子二如下:
150克澄粉、150克土豆澱粉、350克的開水和麵,最後加少許油把麵團調潤。
將麵團和好後上開水蒸,大火蒸25分鍾。然後冰箱冷藏過夜。
第一個方子米的味道更濃,第二個方子口感更筋道。
切片炒後效果都是很好的。
配個軟件美圖,喜歡水彩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