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養生

上古聖人之教下也, 皆謂之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 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正文

也談中醫--當務之急是繼承

(2009-07-13 09:43:19) 下一個
最近論壇裏關於中醫的論述不少, 很多網友對中醫的基本概念模糊, 對中醫的誤解很多.所謂中醫學, 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預防治療疾病的醫學.給大家舉個例子.在你感冒時, 會出現以下一組症狀:頭痛, 發熱, 怕冷, 流清涕,打噴啼, 不出汗,舌苔薄白, 這時候你到醫院去看醫生, 你又不想吃西藥, 於是西醫甲給你複方板藍根衝劑, 並告訴你這藥能抗病毒治療感冒; 中醫乙查舌驗脈後, 給你銀翹解毒衝劑, 並告訴你這藥可清熱解毒治療外感; 中醫丙查舌驗脈後, 給你麻黃湯加減湯藥, 並告訴你這藥能發汗散寒治療外感. 治療的結果是, 甲乙兩醫生的藥愈吃愈重, 遷延一個多月勉強痊愈, 但留下了慢性鼻炎或咽炎, 或延變成哮喘. 並且感冒頻繁發作. 吃了中醫丙的中藥, 發了一陣汗後, 神清氣爽, 身體康複.這三個醫生都使用中藥給你治療感冒, 但結果相差懸殊, 原因何在? 西醫甲是在西醫理論指導下使用中藥, 他就不是中醫, 結果無效或產生種種副作用, 又賴到中醫中藥頭上,中外的例子已經不少; 中醫乙想當然地將發熱的感冒認為是風熱外感(實質是風寒外感), 而給你清熱解毒治療外感的中藥, 自然愈吃愈重, 他就是個偽中醫(與是否中醫科班出身無關), 偽中醫在現時社會中所占的比例不小, 有些還是所謂的名醫, 中醫的名聲就毀在這些人手裏.社會上對中醫的爭論一部分原因就是由這些人的無效治療造成的. 中醫丙認證準確, 是風寒外感, 應辛溫解表, 發汗散寒, 麻黃湯就是辛溫解表的方子, 藥證相對,自然效好, 這是個真中醫.這裏要強調的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如果你使用中藥,針灸給人治療, 但不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 你仍然不是中醫.要成為一個真中醫,並不是困難的事, 但在中國的目前的醫療體製下,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醫院要謀利, 醫生要收入, 同樣一個外感, 三副中藥, 也就十塊錢, 而三個吊瓶, 五百元也下不來, 利益的驅使下, 中醫也會給你打吊瓶, 久而久之, 這中醫也就不會開中藥了.再開出的中藥不管用, 連他自己也就不相信中醫了. 其次是中醫學院的教學與臨床嚴重脫節, 教學一線的老師缺少臨床經驗.我五年中醫學院畢業後, 在國內一三甲中醫院工作了十四年, 現在倫敦又工作八年了, 由一個偽中醫蛻變為一個真中醫是深有體會.中醫自古至今也有數千年曆史, 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的寶貴經驗, 在理論上沒有突破之前, 還是應該好好的把這些經驗繼承下來, 以利於將來的發展.當然, 中醫理論的科學性是不容質疑的, 這也就是數千年來難以突破的原因. 這不是淺薄之徒所能理解的. 那些詆毀中醫的人常拿魯迅來說事, 難道說魯迅的話都正確? 且不說魯迅對中醫的認識偏頗, 大家來看看魯迅對漢字的詆毀, 你就知道這人的話還是很有商榷之處的.中醫之所以延續到現在, 之所以發展到世界各地, 那是因為確鑿的療效, 因為無數的疾病現代醫學束手無策,而中醫又有很好的療效.中醫不會過時, 中醫也不會消亡, (內經)和(傷寒論)同樣適應於現代疾病和現代的人, 因為我們的人體在近幾千年沒有什麽變化, 地球和宇宙也沒有什麽變化, 吃的,呼吸的還是那些東西,隻不過是更髒了一些罷了(這都拜現代科技之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