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總統大選難產--新總統三輪才定出勝負

(2010-06-30 13:17:28) 下一個
西方的民主,充滿著政黨之間的尖銳鬥爭。德國總統今天大選,從下午一點開始到現在,才選出新總統,曆史六個多小時。電視全程轉播了選舉的過程,真是透明,對我這個來自社會主義權力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不解。幾十年來我們習慣了“一致通過”的選舉方式,人大選舉如此,工會選舉亦如此。不是不允許反對票,而是因為種種原因,大家早就學會了放棄主見,一切“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服從大局”。這種體製,造就了我們的政府領導和黨的高層絕對的“和諧”,沒有任何機會讓其他黨派有空子可鑽和說三道四,改朝換代篡黨奪權比登天還要難!讓我們再看看德國的總統大選。 德國前總統霍斯特·克勒(Horst Köhler )今年5月31日出任意料地辭去總統職務,不是出於任何醜聞,而是因為在視察海外阿富汗軍事基地時,說了一句“必要的時候也會出兵阿富汗”,這句話來自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總統,當然不妥。於是訪問回國後,自動辭去總統職務。他的辭職,讓德國上下吃驚,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深受德國公民歡迎的總統,也是一個稱職的總統,因此得以連任二屆。他的辭職,任何黨派都感到惋惜!無奈但他去意已定,德國各黨派不得以物色新的候選人——執政聯盟的共同候選人克裏斯蒂安·伍爾夫,社民黨和綠黨推出的共同候選人約阿西姆.高克,右翼政黨國家民主黨候選人弗蘭克·倫尼克,。按照德國基本法規定,德國聯邦大會必須在一個月內選舉出新總統。聯邦大會由622個聯邦議員和同等數量的來自16個州議會的選舉代表組成。今天中午,聯邦大會進行的第一輪總統選舉投票結果是,執政聯盟的共同候選人克裏斯蒂安·伍爾夫隻得到了600票,而當選需要達到絕對多數,也就是至少623票。社民黨和綠黨推出的共同候選人約阿西姆.高克(Joachim Gauck)首輪得到499票,左翼黨候選人盧克·約希姆森(Luc Jochimsen)獲126票;右翼政黨國家民主黨候選人弗蘭克·倫尼克(Frank Rennicke)獲3票。根據現行選舉法,如在兩輪投票後,仍無候選人獲絕對多數,則進行第三輪投票,獲簡單多數者當選。德國時間下午15點,聯邦大會進行了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大約兩個小時後的記票結果是,伍爾夫得615票,高克得490票,左翼黨候選人約希姆森得123票,右翼黨候選人倫尼克得3票。對於在聯邦大會上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黑黃聯盟來說,首輪投票結果已經有些意外,第二輪結果則是沉重的打擊。德國總統一職傳統上一直被認為應該具有超黨派性,總統選舉中選舉人"倒戈"投票給政治對手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在選舉前,黑黃執政聯盟對他們的候選人勝選雖然有相當大的把握,但卻沒有絕對的把握。特別是一些自民黨的州選舉代表選前就放出風聲說,他們願意投票給高克。前兩輪投票結果也表明,聯盟黨和自民黨陣營中有不少人"變節",沒有投本陣營候選人的票,而社民黨與綠黨共同候選人高克則從本陣營之外得到了選票。伍爾夫能否當選檢驗默克爾凝聚力聯盟黨和自民黨從去年開始聯合執政以來,在很多政治議題上內部爭吵一直不斷,自民黨的民意支持率也下降到曆史低穀,總理默克爾的權威也不斷受到挑戰。前總統克勒的意外辭職也被看作是打擊了默克爾的威信。在新總統候選人的人選問題上,一開始聯盟黨和自民黨內出現了幾位熱門人選,如現任勞動部長的女強人馮德萊恩。最後,時任下薩克森州州長的伍爾夫在默克爾的大力推薦下,出任執政聯盟的總統候選人。選前人們普遍認為,伍爾夫如果意外敗給高克,默克爾的威信和領導能力必將大打折扣。第一輪投票結果公布後,馬上就有專家評論說,這是對默克爾的打擊,說明她沒有能夠讓執政聯盟內部協調一致。社民黨和綠黨共同推選出來的總統候選人高克可以說一出馬就是匹"黑馬",給本來應該沒有懸念的選舉帶來不小的變數。高克在前民主德國時期是著名的自由民權人士,兩德統一後曾多年負責調查前東德國家安全部曆史。高克的獨特政治經曆和人格魅力使得他不僅更受公眾歡迎,甚至在黑黃陣營也口碑不錯。第三輪投票在晚上九點鍾,投票結果高克獲票469票,伍爾夫獲得625票,當然後者成為了德國新一屆總統---德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