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產於雲南普洱一帶,味苦而澀,氣香而溫,能解酒,去油膩。為清胃生津、消食化痰之良品,其中以綠色者效果最佳。清代王土雄<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普洱產者味重力峻,善吐風痰,消肉食,凡暑穢痧氣腹痛、霍亂、痢疾等症初起,飲之輒愈。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稱: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涪,逐痰下氣,刮腸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大尤大也。清代吳大動《滇南聞見綠》稱,團茶產於普洱府屬之思茅地方,其茶能消食理氣,去積滯,散風寒,最為有益。
《武夷茶本草綱目拾遺》稱,武夷茶,出福建崇安,其茶色黑而味酸,最消食下氣,醒脾解酒。諸茶皆性寒,胃弱食之多停飲,惟武夷性溫,不傷胃,凡茶辟停飲者宜之。
顧渚紫筍《本草綱目拾遺》稱:顧渚紫筍出浙江長興,味甘、氣香、性平,滌痰清肺,除煩消臌脹。
雨前茶產於杭州,性寒而不烈。治風寒無汗,三陰瘧疾,偏正頭痛,風痰癇病,噫氣腹脹,五色痢,遠年痢,羊兒瘋,獨癲,楊梅瘡。
鬆蘿茶產於安徽休寧,《本草綱目拾遺》稱,鬆蘿茶可以治療病後大便不通,頑瘡不收口,羊兒瘋,水臌氣脹,繡球風,黃病,一切頭風兼熱者,還可以消積滯油膩,消火下氣除痰。
雪茶產於雲南永善縣,色白味甘,性大溫,能祛寒疾,《本草綱目拾遺》稱,功效治胃氣積痛,療痢如神。
雲芝茶產於山東蒙陰縣,性冷。《本草綱目拾遺》稱,或治胃、熱之病,性寒,能消積滯。
寶洪茶產於雲南宜良。存放二年後的陳茶,煎後衝泡能清火解熱。
水沙連茶產於台灣,色綠如鬆蘿,《本草綱目拾遺》稱,性極寒,療熱症最有效,能發痘。
紅毛茶產於台灣,《本草綱目拾遺》稱,治時氣腹腫,或鬱悶不舒。
梅岩白茶產於福建永泰縣,據《永泰縣誌》記載,“梅岩,東離縣四十裏,有寺日梅岩寺,住持僧雲:寺後半岩有茶數株,葉色純白,焙幹則微黃,沸湯泡之,色清如水,啜之清冽可口,又治脹滿及小兒痘疹發熱諸症”。
樂昌白毛茶產於廣東樂昌,據1777年範瑞昂《粵中見聞》記載。樂昌有毛茶,茶葉多白毛,味微苦,消食積除煩熱”。
雲霧茶餅產於廣東省雲浮縣,據1935年《廣東通誌稿》記載,“雲霧茶餅,以一片煎水飲之,茶色鮮紅似血,入口甘涼,功能消暑清熱,止渴生津,如染山嵐瘴氣,飲之即解,誠珍品也”。
浮山雲霧茶和甜茶產於廣東浮山,據1842年《浮山新誌》記載,“雲霧茶,能去腥膩、除煩惱。甜茶是另一種,解暑毒,消積滯,確有奇功”。
清遠茶產於廣東清遠縣,據1935年《清遠縣誌》記載,“生於石坦凹中,性清涼,治大熱咯血諸症有奇效”。
苦登茶產於廣西龍州、容縣、桂平等縣,據1949年《廣西通誌稿》記載“苦登茶,清明前采取嫩芽曬幹,泡飲味苦,少頃回甘,性涼,可解熱毒酷暑。口渴以一葉含口中,則津液泉湧,並有去痰強胃之功,初患痢者,濃煎服之,輒有奇效”。
容美茶產於湖北當陽,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作《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五言詩,在該詩序言中,以誇張的手法讚譽仙人掌茶的特殊神效:“處處有茗草叢生,枝葉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80餘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
說起飲茶長壽,錢希白《南部新書》中記載了一個僧人飲茶長壽的故事,說的是唐代宣宗紀在大中三年,在東都進有一智僧,年130多歲,仍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宣宗知道後便詢問他服何靈丹妙藥所致,僧對日,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惟嗜茶,凡屬至處,惟茶是求,或百碗不厭。宣宗因此賜茶50角力,令其居保壽寺。事實也是如此,我國長江以南不少佛門聖地,名山寺廟都種有茶樹,僧人自采自製,飲茶念佛,修身養性,高齡僧人無數,究其長壽之原因,與長期飲茶有密切關係。
唐代《本草拾遺》早就作出過總結性評價:“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百病之藥。”日本榮西禪師所著的《吃茶養生記》也說過:“茶乃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山若生之,其地則靈。人若飲之,其壽則長”。
中國、日本古代如此,現代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廣泛的社會調查都證實,凡長壽者幾乎都與愛好飲茶有關。
英國是一個飲茶相當普遍的典型國家,住在倫敦這樣一個老工業城市裏,環境汙染嚴重,然而卻有不少的長壽者。曾經對年齡超過100歲的665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他們幾乎都是茶葉嗜好者,人均每年茶葉消費量達4—5公斤。現代科學研究已經探明,茶葉中富含多種抗衰老成分,既含有特別多的兒茶素類茶多酚,也富含維生素E,同時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因此科學家們一致認為,茶葉是極有效的延緩衰老飲料。難怪日本靜岡縣茶葉會議所的福島敬一先生稱:“茶葉是長生不老的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