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油價跳水背後的原因

(2009-07-11 13:35:58) 下一個

    去年7月初$145/桶的瘋狂油價已成曆史,而一年之後,人們在徘徊於60美元上下的油價中尋找複蘇的信號。

    造成近期油價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而華爾街日報評論員Spencer Swartz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供大於求——第二季度以來OPEC持續開采石油,過多的供給導致價格走低。歐佩克名義上大幅減少了石油開采量,但是像伊朗和安哥拉這樣的成員迫切拯救它們陷入衰退的經濟,於是自然地把主意打到了多賣幾桶石油身上。根據國際能源組織(IEA)的數據,今年六月,歐佩克11個成員國承諾的限額降到68%(不包括伊拉克),而今年早些時候這一數字是80%

    從曆史數據來看,這個比例基本上維持了正常水平。不過,這意味著自從今年四月以來,歐佩克平均每天的產出大約增加了330000桶,IEA稱這些多出來的石油從其他途徑進入了市場。盡管現在需求走弱,這些多開采的石油還是在勉強支撐著石油的熊市。

    這些多開采的石油來自很多地方,除了成員國在定額限製下的小動作以外,不受定額限製的伊拉克在四月到六月間把日產量提高了130000桶,並在接下來幾個月打算再挖100000250000桶石油。

    即使非歐佩克國家也在挖出更多的石油。據預測今年來自歐佩克之外的石油供給將平均每天增加20萬桶——在之前預測的減少10萬桶的基礎上,而明年可能會再增加40萬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