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學熱度不減,回國發展升溫 zt

(2009-06-26 10:25:42) 下一個
留學熱度不減,回國發展升溫
2009-06-01 17:06:37  來源:中國網  



  出國深造或“鍍金”,在起跑線搶占先機,一直是學子和家長們最熱門的選擇之一。記者調查發現,即便是在金融危機陰影下,留學市場也沒有“降溫”跡象,而與“出國熱”相映成趣的是,海外學子選擇“回國發展”也前所未有地升溫。
  去(2008)年出國留學人數創新高

  近期的留學市場,盡管旺季尚未到來,但各種“吆喝”動作已開始預熱:5月16日,江蘇國際預科學院2009年招生說明會報告廳人頭攢動,盡管大雨下個不停,前來谘詢者卻絡繹不絕。前不久,美國8所高校招辦主任聯袂來到江蘇,在南京、徐州、揚州、南通等地舉行招生說明會,場麵空前火爆。而此前的第14屆中國國際教育巡展北京展會,短短兩天就吸引了5萬人次前來谘詢,比往年多出20%。據了解,200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17.98萬人,創下曆史新高,其中90%為自費出國留學。“2009年將迎來又一個出國留學高峰。”業內人士預測。

  金融危機下留學市場溫度不減,“經濟杠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國內留學服務旗艦企業、新通國際南京市場部經理陳寶君介紹,今年赴英國留學的學生,與去年同期相比,學費和生活費下降了約1/3。以全球排名第29位的曼徹斯特大學研究生課程為例,去年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加起來需要38萬元人民幣,而今年隻要27萬,匯率的變化使留學生一年可節省10萬元左右。澳大利亞同樣如此,攻讀名校商科類研究生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已經從以往的24萬元左右人民幣,降低到現在的16萬元左右。

  “去年英、法、加等國頒布留學新政,中國留學生移民及工作機會增多,也帶動了留學市場人氣增長。”啟德教育南京分公司市場主管郭曉暉介紹說,加拿大政府放寬了留加學生的工作簽證,從以前的兩年延長至三年。從2008年6月30日起,在英國獲得畢業工作類簽證的國際學生,申請留英的時間可達兩年,而此前隻有一年。

  回國發展同比增長55.95%

  南京大學日語係畢業生小羅,目前正在日本東京大學從事攝影理論研究。他介紹,“今年大環境不好,日本人找工作也困難,留學生找工作就更加困難了。”他的一位同學求職簡曆投了50多家無一中標,這位同學上的還是名校。小羅告訴記者,他周圍的同學大多選擇回國了,留下的和回國的,大概四六開吧。

  “我很快就會回來,我早就想回來了。”在南理工上本科、留學英國考文垂大學、目前正在英國工作的楊耀,毫不掩飾想回國的心情。他所在的城市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金融危機的寒冷,“酒吧門口現在一片蕭條,而酒吧在英國是很重要的文化啊!”他周圍的中國留學生,有一些試圖留下來尋找機會,很多人已經選擇回國。

  據了解,近兩年,留學人員回國熱情空前高漲,2008年我國回國留學人員達6.93萬,同比增長55.95%。對於留學人員“回國發展”,有關人士分析,一方麵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在國外找工作很難,另一方麵則是受“中國魅力”吸引。中學就讀於南師附中、目前正在從事理論物理研究的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王磊,去年從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歸國。他舉例說,最近回來的兩個做凝聚態物理實驗的頂級人物,年薪上百萬,總的經費過億。時間不長,就在鐵基超導研究上起了推動作用。2008年,國內幾個超導研究小組相繼在鐵基超導領域發出了“中國聲音”,震驚了國際物理學界,也讓他們這些海外人才受到感召。“不會單純為了錢而回來的,尤其是做到他們那個地步。”

  “兩頭翹”引出多元思考

  國內學子“想出去”,海外學子“思歸來”,金融危機下留學市場“兩頭翹”現象,耐人尋味,更發人思考。

  留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現在南京從事房地產工作的朱海峰介紹說:“國外特別是歐洲一些國家,就業是很分三六九等的,常規是先歐盟國家的人,然後才輪到中國人、印度人。這些地方一旦本國經濟衰退,你根本沒有就業機會。”有識之士認為,對於那些正在準備出國的學子們而言,及早謀劃“學有所用”很有必要,一個重要選項,就是以未來國內人才需求為導向,確定留學方向和專業,而不是“一窩蜂”地選擇某些專業,以免將來海歸變成“海待”。

  留學市場“利多”與“利空”並存,需要家長們理性權衡。安生教育市場部負責人張鷹飛等表示,匯率就像股票,漲跌是常有的事情,家長不要因為目前人民幣升值就片麵地認為一定有能力供養在國外學習的子女,還是要量力而行。同時,隨著出國留學人員不斷增多,留學市場“魚龍混亂”問題凸顯,國外一些資質很差的學校也被介紹給不明真相的家長和學生。此類“忽悠”行為,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海外學子“回國發展”升溫,是吸引和貯備海歸人才的良機,如何抓住機遇?留英海歸、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信力健等人士認為,相關政策還需適當放寬。如稅率過高問題,大部分海歸的薪水起點較高,而國家的征稅點一直沒有較大幅度提高,影響到一些海外人才回國的熱情。此外,我國至今仍未采用允許國民擁有多國國籍政策,使得不少帶有外國國籍的精英人才對回國創業猶疑不決。相關人士還建議,對於“候鳥式”海歸人才,有關方麵也應該持開放包容態度,盡可能“放眼長遠,為我所用”。(記者蔣廷玉 陳曉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