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中

我是一本打開的書,......
正文

林譯小說

(2013-06-02 17:13:57) 下一個

中國早期翻譯家中,有一位奇人, 此人對外語渾然不識,竟然也能把外國名著翻譯得有生有色、婦孺爭誦。


這個人便是林紓,又名林琴南。

林琴南原本是前清舉人、極其保守的國學大師,對外文一竅不通,但他卻別出心裁,和一些精通外文的留學生通力合作,用文言文翻譯了一批世界名著,共計
200多種,創造了一種獨立特行的翻譯體裁林譯小說。

他將《湯姆叔叔的小屋》翻譯成《黑奴籲天錄》,把《大衛
.科普菲爾》翻成《塊肉餘生記》,《唐吉珂德》譯為《魔俠傳》,還有什麽《天女離魂記》、恨縷情絲》等等,一概文言,也以此擁有了一大批粉絲,我先前估計大約是前清的遺老遺少, 現在看來是大錯特錯了。不過本人多年前倒是用中英文對照的方式讀過這類小說,於文言文和英文的提高都獲益匪淺,一舉兩得。

當年著名的反體製作家魯迅先生對林琴南頗為感冒,對林譯小說的態度更是前後出入,判若兩人。比如讀到林琴南《巴黎茶花女遺事》中“拂袖而去”的譯文時,魯迅拍案而起, 大聲叱責“西裝短袖,如何拂之?”。雖然兩人曾經同校執教,林對魯又有知遇之恩,但魯迅還是緊追不放。此事聽上去有失厚道,但魯迅就是魯迅,是鬥士,是六親不認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據說林琴老的操作方式是這樣的:請一位外文純熟的留學生將故事用口語告之,林氏則當場揮筆,瞬息成文,
從來不假修飾。有點像現代的同聲翻譯,隻不過是在外文-白話文-文言文之間轉換而已。

翻譯本來就有直譯和意譯之爭。從意譯來看,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更為傳神,但西人袖短也是真的。孰對孰錯隻能是無頭公案了。

同時代另有一翻譯大家嚴複,《天演論》就是他的手筆。嚴氏留學英倫,外語了得,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千古佳句,不但一語道盡自然奧密,還順便給萬人景仰的胡適先生取了名。相比之下,老嚴就寬厚很多,對於老林不諳外語,不但不以為意,
還竭盡溢美之詞,欣然落筆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

林琴南出名後收入頗豐,卻傾囊而出,資助眾多學生出國留學,以致晚年窮愁潦倒。那些洋學生學成歸來,個個有心接濟恩師,都被其斷然回絕。後來學生們按照洋辦法,成立了基金會,以一種比較婉轉的方式達成了心願,也算是一段傳奇式的師生佳話了。

民國初年,民生平平,文史領域倒是百花齊放,精品不少。蔡東藩以文言文寫的《中國曆代通俗演義》可算一株,林譯本小說更是其中的異卉奇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增長了知識,謝謝你,週末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