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姻啟示錄(三):由薑岩之死想到的

(2009-06-17 22:07:31) 下一個

看媒體報道,薑岩的身後事已經得到妥善安排,死者終於可以入土為安了。塵囂散盡,我們這些看客也許永遠不知道這件事的是是非非如何,隻能祝福薑岩和她的家庭能夠得到平靜。我想說的是從這件事上我到的啟示和一點想法。

 

在媒體的報道中,有一個細節,大概是說薑岩當年工作供丈夫上學。我想,會不會這樣深重的恩情在婚姻中成了王某無法承受的重量?會不會因此王某去追求更輕鬆的愛情?

 

記得我小的時候,父親總用兩句話來教育我,一句是:施恩不圖報;另一句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時少不更事的我總覺得困惑,一麵對別人好還不求回報,一麵別人對自己好要加倍回報,這麽辦不是裏外裏虧大了?經曆過了許多事後,才明白這真是要緊的人生哲理,讓我人生受益不淺。施恩不圖報,就是“施比受有福”,能夠給予,樂於給與也是快樂的。因為“不圖報”,所以當沒有回報的時候也不會太難受,容易保持心境的平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以結一段善緣,讓施恩的人更快樂,更樂於助人。愛情也是如此,“你快樂所以我快樂”,試想,當你把精心準備的禮物遞到愛人的手中時,愛人驚喜交加的表情不令你快樂嗎?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會都這樣對待對方,這樣的愛情才炙熱甜蜜。所以,我認為,愛情,最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愛情,應該是沒有你我快樂,有你我更快樂,把“single happiness”變成“double happiness”。“相濡以沫”固然讓人感動,但後麵還有半句“不如相忘於江湖”。前者隻是活著,為了生存;後者卻是真正的自由和快樂。所以真正相愛的人可以做到相濡以沫,但是相濡以沫的卻未必是真正的愛人。愛情,在必要的時候,會讓人做到奉獻和犧牲,但是不要希圖對方的回報,因為這樣的奉獻和犧牲是你心甘情願的付出。如果對方為報恩而以身相許,這樣的愛情實際上是有雜質的,有雜質的東西自然變味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婚姻則是不同的,愛情固然是婚姻中的因素,但是婚姻作為經濟共同體,雙方的投入就是要求回報的。(參見我的《婚姻啟示錄》第一篇)在薑岩的情況下,可能薑岩在愛的同時就已經將彼此的關係納入婚姻的範圍了。而王某可能是沒有真正愛薑岩就進入了婚姻,而在婚姻中又去他處尋求愛的感覺。雙方對彼此的期望完全錯位。在極端失望的情況下,薑岩選擇了結束生命,沒有給自己任何機會和希望。也許在古代,這是一種楚霸王式的慘烈,而今天,則成為一個家庭的悲劇。再重新審視我的《婚姻啟示錄》第一篇,我曾說過婚姻最壞的結局無非是婚姻這個經濟共同體解體,破產清算。然而我錯了,婚姻最壞的結局是這個經濟共同體的投資人認為自己輸光了一切,放棄翻身的機會,選擇自殺。

 

總之,希望每個人能夠在愛別人的時候更愛自己。幸福快樂不能靠別人給與,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死者已逝,留給家人的傷痛卻是永久的。口占一首七律《詠草>,就算祭奠薑岩,希望她的靈魂可以安息:

 

生來不曾解風情,

雨露沾染益淒清。

綠在寂寞憔悴後,

淚掩喧囂搖曳中。

夢回去年枯榮事,

不恨野火恨春風。

春風終送浪子去,

野火燒盡離別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理智和情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Chynna的評論: 確實沒有看過薑岩的博客,說的隻是我自己的
一點猜想。隻是覺得選擇自殺太可惜了。
Chynna 回複 悄悄話 SIS如果看過了薑岩的BLOG就不會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她了.
http://orionchris.spaces.live.com/
還有網站http://orionchris.c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