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小平:人一左,就沒有人情味

(2010-01-24 08:16:24) 下一個
序:

鄧小平這個王八蛋以及他所代表的當今的封建地主,資產階級是有了人情味,但廣大的人民卻遭了秧。鄧小平為一己之私,竟冒天下之大不韋,愚弄共產黨列祖列宗,也讓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的熱血付之流水。中國人民的這本血債,一定要從鄧小平這個家族算起!否則,這個民族永遠站不起來!

*******************************************************************

給大家看一封他在04年寫的信(ZT)

洪林同誌:   你於2004年8月3日寫給我的信、寄給我的書稿,早就收到了。你要我寫幾句話,我必須看你的書,不能胡謅幾句應付差事。可是我的眼隻有一隻,耳朵全聾了,看書費力,就拖了時間。   寫了一條字,老了,眼花,不能自由控筆,留作紀念吧。   跟你說實話,到現在,我也沒有把全書讀個完遍。但讀了序和書的大部分,我敢說:我認識了你,你我同心、同感。   我已九十一了,我完全同意你說的與中央保持一致不能當尾生。如果人民和黨員都當尾生,首先我這個歲數的人就該去信奉三民主義,擁護蔣介石。如果是那樣,中國也不可能有毛澤東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其實這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法問題,一致與不一致總是矛盾的統一體,在二者的矛盾運動中的統一體,也就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中的統一體。事物的現象和內在本質即運行規律總是不一致的,即表與裏總是不一致的,這才需要科學分析,即實事求是,即“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毛主席《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一章第四節)。一切剝削階級口上都掛滿了仁義道德,他們肚裏裝的卻是追求最大的剝削量。一切修正主義者穿的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外衣,賣的都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假藥。從拉薩爾、考茨基、蒲列哈諾夫、布哈林、赫魯曉夫到仨代表都是一本經:否定階級鬥爭,否定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否定消滅私有製、全麵建成公有製。一句話,否定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一條基本原理: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 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付出了極大代價。取得了政權隻是向社會主義前進的開端,資產階級及其幫凶,待我們去消滅,鋪天蓋地的產生資本主義的溫床的小生產,待我們去教育改造。在破舊立新的革命的過程中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大生產,不是私有製的現代化大生產,不是兩極分化的現代化大生產,向共產主義過渡。 這個過渡是一場大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包含著敵我對抗性鬥爭和人民內部的矛盾鬥爭,民族資產階級在其不舉旗反抗社會主義時,可以做為公民,但它必須接受“利用、限製、改造”政策,在此條件下,與它的鬥爭可以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解決;反抗,則做為敵我矛盾解決。小生產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與工人階級結成過鞏固聯盟,在社會主義革命時仍然要結成鞏固聯盟,但必須改變它的“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的境地,改變它的“追求個人致富以自救”的思想,辦法就是教育、示範,引導他們走公有製之路合作化,進入現代化大生產。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主席說得再清楚不過的道理,都丟掉了。 毛主席說“黨內有個走資派”,林彪、四人幫給證實了。在他們之先就已經表明了的,從1949年到1976年一直鬥爭著的代表人物是少奇。逄先知作的《毛澤東傳》,觀點用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六中全會的觀點,但他引用了大量的檔案材料說明毛劉之間的思想差別,頗可參考。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黨內矛盾,持續了二十多年,在走不走公有製道路的問題上,產生了合作社問題、國有工業建設問題、計劃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建設問題多方麵的長期鬥爭,到了最後,毛主席使出殺手鐧文化大革命,他老了,病了,反革命集團鑽了空子,失敗了,他老人家帶著黨內交接班或和平或腥風血雨的問號,辭世了。 1955年10月在合作社問題大辯論時,他曾說:“在五十年到七十五年這個時間內,國際、國內、黨內一定會發生許多嚴重的複雜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   毛主席不是算命先生,是深刻分析國際、國內階級鬥爭形勢看出來的。他走了,曆史真的按他說的樣式在走來了。 社會有分歧,黨內不能沒有分歧,我們黨八十餘年的曆史就是在分歧經過批評自我批評,達到團結中前進,在前進中又分歧,又批評自我批評,又團結前進,這樣走過來的。沒有八七會議,那能推倒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展開正確的武裝起義?沒有遵義會議,那能推倒軍事上的“左”傾機會主義,挽救了紅軍?沒有延安建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那能有新民主主義領導我們取得勝利。勝利之後幹什麽?   少奇:剝削有功,大家努力發財。   毛澤東:走社會主義之路。 這個分歧,屢次批評鬥爭,未解決,我們在前進中便扭秧歌,直到如今。這也是曆史的規律。   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春秋戰國為了推翻奴隸製,進入地主階級為首的封建製,殺了商鞅、吳起,用了荀況,公元前722年到前221年,整整在複辟反複辟鬥爭中過了五百年。從文藝複興到《共產黨宣言》,資產階級革命也在複辟與反複辟中鬥了約五百年。我不是說一個新的曆史階段的創造,以五百年為限,而是說:鬥爭是長期的、反複的,人民不斷總結經驗、人民領袖才會水漲船高,應運而生。沒有太平天囯、戊戌政變、辛亥革命的失敗,便產生不了五四運動,沒有五四運動中的兩種階級思想政治鬥爭,便認識不到十月革命,也就產生不了中國共產黨。建黨後,黨內鬥爭就來了:誰是我們的敵人、朋友、同盟者,這就要階級分析,從此在坎坷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 黨不怕有分歧,差異就是矛盾,避不開的,推動我們前進的唯一辦法是:團結、批評、團結。再分歧、再批評、再團結。這個曆史的辯證法,擺得非常明白。故意視而不見,甘做掩耳盜鈴之輩,其結果:隻有人民在腥風血雨的鬥爭中受苦。   於今的指示中,隻見“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穩定壓倒一切”“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那一切能壓倒麽,那一致能用壓倒來保持麽?連資本家都可以入黨,一切知識分子都成了工人階級,這個用雜貨麵混成的黨能是工人階級先鋒隊麽? 曆史是無情的,耶穌都免不了釘在十字架上,自封如何如何是無濟於事的。  我們不是抽象的,憑個人氣氛搞離經叛道的,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針,以批評自我批評方法,分辯是非的。大是大非明,才有大道可行,行大道奔共產主義,才是最大的為人民服務,與人民一道創造萬世不謝的幸福。所以毛主席極力反對“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之論,今者已不是好行小惠,而是實行大騙也乎!   氣憤不行,要認真讀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書,大量的好教材被拋棄了,要做一次新的啟蒙運動。   我隻就“高度一致”囉嗦了一陣,或可共勉。   敬禮   爾重                                     2004.12.9武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