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轉貼 來源: 為人父
(2009-08-17 05:31:10)
下一個
見多了朋友間反目為仇的事,讓我對人性的弱點知之甚深。文革時期,我家的鄰居,一對從沒吵過架的恩愛夫妻,因為不同的政治觀點而打大出手,在我的心裏留下深深的印象。早年間總是有些感歎,歎人心的難測和感情的靠不住,而如今已看得開了。
少時的友情純真質樸,好同學、好朋友成天膩在一起從不嫌煩。當然,偶爾也有反目的時候,但友誼很快又會重新彌合。就像地上的小草,被人踏上一腳,也隻是蔫上數日,一場雨水又會讓它鬱鬱蔥蔥。
那時我們還不懂孔老夫子的“近則不遜,遠則怨。”的告誡,因為我們就是“小人”。現在明白了,這句告誡在今天不僅適於女性和小人,也非常適合新時代的“大丈夫”們。
人和人很容易走近,也很容易疏遠,好友最容易變為仇敵,這都是因為靠的太近。太近則怨懟易生。因為把對方視為好友,就容易把對方當成另一個自己。總以為好友就應該心心相印,我思即他思,我恨即他恨,我愛即他愛。於是,不自覺間,就提高了對人的要求。
我們往往很容易被一個共鳴和一句暖心的話感動,如果這個共鳴和話語來自一個認識的人,就成為結為好友的契機。可我們往往也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和人之間共同的東西不一定比相異的東西多。今天因為一個共鳴,讓我們彼此心貼心,明天完全會因為一個觀點的不同而讓彼此感到陌生。所以林黛玉的那句感歎成為至理名言----人生知己最難求。
感情的親密不等於心靈沒有距離。這世上再好的朋友和情侶也不可能做到心靈完全相同。距離創造美感也保持和諧。自然地與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是一種智慧,而懂得人和人之間存在距離也是一種智慧。前者會讓你少添煩惱,後者會讓你不慎遇人不淑時,不至於想不開。
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黨。人和人之間存在觀點差異再正常不過了,如果我們有包容的精神,有眾生平等的覺悟,有通達寬容的胸懷就不會因為觀點的不同而視對方為仇敵。
如果朋友之間保持一點距離,友誼沒準真可天長地久。可如果缺乏這個智慧,不僅友誼不會長久,而且昔日的朋友很容易成為你今天的仇人。距離考驗人的智慧,也考驗人心。向善者,不會因距離而損友;偏執者,會因距離而生怨恨。
翻臉不認人不好。與其說這樣的人心胸狹隘,還不如說他們缺乏智慧。智慧不是心機靈敏,伶牙俐齒。智慧是一種優質的人性,是一種人生的境界。離開精神的境界追求智慧,得到隻能是小聰明或狡詐權謀之術。
有一種人,會讓你與他交往時感覺很舒服。這樣的人不一定讀過很多書,而是懂得與人交往的分寸感。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修養,就是為人處事的分寸感。一個人的高低貴賤很大程度就在於這個分寸感。
謙卑不是姿態,而是心態。把自己放得低點,才會對別人產生由衷的尊敬。因著謙卑,我們或許會有更大的視野。同理,將自己看的輕點,心胸才會大些,慈悲才會厚些。
所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是那種不摻雜相互利用和個人恩怨的純粹的心靈相交。有了這種心靈相交,距離再遠,也不會有疏離感。這樣的友誼才經的起風浪和時間的考驗。
保持點距離,也許你會孤獨,但絕不會煩惱。孤獨會讓人沉思,沉思會讓人明智,即所謂寧靜而致遠。在交友方麵還是我們的古代先賢莊子最有智慧,也最瀟灑。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與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