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人生

寫寫自己作為人活在地上的感想,感恩造物主的一切恩典。
正文

蒙校?公校?

(2011-10-19 18:59:19) 下一個
在文學城看到一位媽媽的煩惱:以前讀蒙校的兒子到了公校之後,社交方麵出現問題,需要見counsellor。在這之前,我看到過好多篇類似的文章,都是在講關於蒙校與公校的事情。所以,在這裏我想把我能貢獻出來的資訊跟大家分享一下:(隻是我知道的資訊哦,不是我創造發明的。)



1.在北美,不要輕易決定選擇蒙校。 很多家長覺得蒙校出來的孩子學習技巧好、成績優秀、智商較高。這的確是蒙校的優勢。但有我不知道多少家長研究過蒙校的創立過程和宗旨?這是一個長於挖掘人的最大潛能的教育方式,起初蒙特梭利女士創立這個模式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有智力障礙或者學習障礙的殘疾孩子。她是個偉大的女子,她的創立的這一個蒙式教育幫助了很多“被人遺忘的角落”裏的孩子,使他們得到了更好的、最大程度的發展。她的方式後來被歐洲各國研究擴展,覺得這是一種使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智力發展的好方式。於是有了普通意義上的“公立蒙校”。

但是,後來現代心理學發展的中心轉移到了北美。北美很多的教育心理學家更多傳承了Eric Erikson的“人生八台階”。世界上標準智商測試隻衡量語言和邏輯數理的能力,但是人卻有三類天才:智商、創意和實踐能力。現代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在7歲左右時已經生長完成,而智商的高低多數是取決於基因。因此北美的心理學、醫學、教育學都有對蒙式教育的爭議。而且他們認為蒙校的模式過早挖掘孩子的智商潛能,造成他們的智商與他們自己的社會角色不匹配,反而使孩子們出現行為反常,問題多多。因為智商多數取決基因,數據表明蒙校出來的聰明孩子到成年以後與其他孩子表現差不多,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優勢。因此北美的公立學校排除了以蒙特梭利模式為他們的主要模式(歐洲有些國家仍然在公校使用蒙式教育)。

北美更崇尚讓孩子的大腦自然發展,並且注重孩子在社會角色中的自我認同感(也就是常常說起的social啦)。幾乎所有從蒙校出來到公校的孩子,都會被老師告狀說“social”不好,或者“too quiet”,或者“misbehaviour”什麽的,但是成績都很不錯。在公校訓練一段時間,可能會改變,但也可能會傷及孩子的心理——因為孩子會覺得無所無所適從,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得不到肯定。有的孩子就被推薦到gifted班——那是天才兒童班,也是特殊教育班,為一些social方式顯稍劣勢的孩子設立的。在初級教育時段選擇蒙校,等轉入公校時會遇到一些麻煩——這就是為什麽我說家長們不要輕易決定選擇蒙校的原因。不是說蒙校不好,而是著重點不同,而且公校似乎更占“大多數”的便宜(這似乎不公平)。如果選擇了蒙校,家長就要有心理準備去接受一個“被不同”的孩子,所以,我個人沒有為我兒子選擇蒙校。

2.貼標簽的問題。我前個星期還在痛恨動不動給人貼標簽的做法,並且寫信罵教育廳的頭兒(這是真的,不是誇張哦,真的痛恨!)。但是上個星期我有了點新想法。是一個ADHD孩子的媽媽跟我說,加拿大的心理健康服務係統由於資源有限而設立了一個“門坎”——沒有正式診斷書的(就是標簽啦),就不能得到一紙referral。得不到referral,就很少能得到免費的、正規的幫助。要自己看心理醫生或者心理治療師?參加一個療程組?見谘詢師?人家要referral。不然資深的谘詢師有的要300刀一個小時哇!看不起啊!所以,站在了這個角度,我終於有點明白,老師們為什麽會要求要家長帶孩子做測試,或者叫評估,在他們的立場上,這是一種幫忙的方式。就算老師們這樣幫忙,能拿到diagnosis和referral的,能帶著“標簽”進入加拿大的心理健康服務係統的孩子隻有20%!

“貼有標簽”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份個人教育計劃書(IEP),憑著這份東西,給孩子的標準就不同。比如,孩子閱讀有困難的,給他們的書麵考試時間會延長,讓他們能得到展現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這才是與別人“平等”。拚寫有困難的孩子可能會因為總是寫錯字而“成績不好”,但是有一份IEP,給他成績的標準會不同,他照樣可以一直讀到博士。(我的心理學教授的拚寫就很嚇人......嗬嗬)所以我們不要害怕“標簽”。當然我們不會莫名其妙“歡迎”標簽,但如果有需要,不要因為害怕、不知道會怎麽樣而退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