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鄉黨”一詞說起

(2010-02-11 12:41:51) 下一個
亞特蘭大有個“陝西鄉黨團”。他們不用同鄉會,而是用“鄉黨”稱呼同鄉。其實,“鄉黨”一詞在中國古代是用得比較多的,而“鄉”、“黨”都是周朝的戶籍製度中的一個單位,也就是周朝時的保甲製。這在《周禮·地官·大司徒》中有明確定義(不過《周禮》本身的真偽就有許多爭論,就不在這裏聊了):

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lǘ),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賙(zhōu);五州為鄉,使之相賓。

意思是:
每5家連在一起成為"比",讓5家彼此關注相保(也相互監視)。“天涯若比鄰”中的“比”就是來自這裏。
每25家(5x5)成為一“閭”,如果誰家宅舍有故,可以相受寄託;
每100家(5x5x4)形成一"族",如果一家有了喪事,其他99家都要去助葬。
每500家(5族)為一“黨”,一家有難五族之人都要去幫助。繁體“黨”字下方是“黑”,在古代本義有晦暗不明的意思,為多貶義,與今天不同。
每2500家(5黨)為一“州”,有難時可以周濟救助他人。
每12500家(5州)為一“鄉”,大家都不認識,應該相敬如賓。
因此,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合而稱“鄉黨”。隨著時代的變遷“鄉黨”一詞逐漸地演化成老鄉,同鄉的意思。鄉黨”一詞遠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論語》、《史記》、以及《漢書》中。而且先秦時,鄉長可比州長大。

可見中國的戶籍製度可是曆史悠久。居委會都存在3千多年了。在美國叫Home Owners Association。
也許是因為陝西曾經是13代帝都王朝的風水寶地,所以隻有陝西人保留了將自己的老鄉,同鄉稱之為“鄉黨”的這個稱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