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美建交30周年時見到卡特總統

(2009-12-04 06:31:10) 下一個
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參加了一係列活動,如:今年9月底中國派出的中國煤礦歌舞團在亞特蘭大的演出,10月時中國雕塑家在亞特蘭大的象征和平的永久性雕塑落座典禮,還有就是今天在美國前總統卡特中心舉行的中美建交30周年圖片巡回展的最後一站--亞特蘭大的開幕儀式。不僅見到了卡特前總統(Jimmy Carter),還同他握手合影,並聆聽了他的講座,聽他講述了許多有關中美建交時,他與鄧小平之間的密談內幕。那些照片也很有曆史意義。今天的中美關係既是互相競爭,又是互相得益的複雜,中國與美國之間都是對方第二大貿易夥伴,而且中美之間幾乎沒有什麽不能合作的地方,隻是程度深淺而已。真難想象,30年前,民主黨的卡特總統卻要頂著國內的壓力,完成共和黨的尼克鬆以及他的繼任福特總統都不能完成的建交大業。
 
卡特總統今年已經85歲了,可他和他太太仍然身體健壯,思路敏捷。他說上個月他就走了15個國家!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卡特的叔叔就去過中國,並給他們寫過信。1949年2月,共產黨已經占領了中國大片土地時,卡特作為潛水艇士兵曾在國民黨控製的沿海地區停留過。所以他好像注定會與中國有緣似的,就連他的生日都在10月1日那天(1924年10月1日)。
 
自從共和黨的尼克鬆總統在1972年對中國進行了首次“乒乓外交”的曆史性訪問之後,他以及他的繼任福特總統都還不敢與中國建交。其中的最大原因當然就是台灣問題。當時美國的國會以及媒體都偏向台灣。尼克鬆與中國的接觸主要是處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對付蘇聯。而卡特上台後,他覺定要與中國建交,並全麵展開各領域的交流。
 
1977年,卡特宣誓就職後,馬上就向已經複出了的鄧小平發出希望建交的信息,但北京的回應卻不明朗(我猜想這是因為當時老鄧還需要解決華國鋒的問題)。等到了1978年中,北京明確答複可以討論了。於是,卡特就派了一麵談判高手,繞過了美國國務卿及國會,代表他全權與鄧小平密談。經過幾個來回後,卡特曾經提出三、四項條件,都是圍繞台灣的,如美軍何時從台灣撤軍等等。本來卡特是準備中方提出反駁意見的,結果12月上旬,美方秘密代表打電話告知卡特,鄧小平決定全部接受卡特的條件。這樣就沒有什麽好談的了,於是雙方決定,在1978年12月16日兩國同時宣布中美將於1979年1月1日建交這一爆炸性新聞。當然,卡特馬上要打電話安慰蘇聯的勃日列涅夫,以及日本、韓國的首腦。。。
 
這肯定不是偶然的,3天過後,中國宣布改革開放。看來老鄧的每一步都算得仔細。
 
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訪美。他來過亞特蘭大 -- 卡特的家鄉,也去了德克薩斯。就在這次訪問中,老鄧告訴卡特,他將打越南,給他們一點教訓!卡特警告他,不要像美國一樣進去就出不來了。老鄧說,我們會很快出來。結果老鄧一回到中國,中國就發動了對越戰爭。而且蘇聯也不敢對中國懲罰,因為他以為中美之間有了什麽秘密協議。
 
以後所發生的一切就不用我來說了。不光是越南,也包括中美之間的關係,以及全世界的新布局。
 
卡特總統還提到一件有關中美互派留學生的趣事:1978年秋的一個深夜,他突然被他的北京秘密代表的電話吵醒。對方告訴卡特,他現在正與鄧小平在一起,老鄧問他可不可以向美國派500名留學生。美國代表告訴老鄧他必須先向卡特請示匯報。老鄧就當場讓他馬上打電話問,也不管這時正是美國的深更半夜。卡特總統說當時他還沒睡醒,就同意了,並開玩笑說:“別說來500留學生,就是來個10萬也沒問題。”現在,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肯定超過這個數了。
 
其實,卡特總統是近代美國總統中表現最差的一位。在他的任上,美國經濟一塌胡塗,高利率,高失業率,又遇到伊朗抓美國大使館人質長達400天,中東石油危機使美國百姓都到處找汽油。所以,他隻當了一屆總統就被共和黨的裏根擊敗。不過,在他任上有兩件大成就:一是與中國建交,另一就是促成以色列和埃及這兩個世代死敵達成和平協議,為此卡特也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和平獎。
 
卡特卸任後,一直奔走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美國人說:卡特是最差的美國總統,但也是最好的美國前總統
 
所以,雖然卡特在總統任內對美國本國的貢獻不明顯,但他在中美建交這一問題上確實有其遠見和魄力。用他今天在剪彩儀式上講的話說:“在今後100年,或許1000年,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一定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毫無疑問,中美建交直接關係、影響到我們這些後來到了海外的華人的一生。為此,我們感謝他。
 
 
(注:照片都來自其他朋友)
 
剪彩: 卡特夫人Rosalynn,Bervely Hall(亞特蘭大公立學校總監), 卡特總統,徐匡迪(中美友協會長,原上海市長)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高燕平女士(北大法律博士),卡特總統,徐匡迪正在觀看中美建交公報以及他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時的照片
 
 
 
晚間的中美關係座談。照片從左到右:
劉亞偉博士(卡特中心亞洲部主任,他哥哥是中國空軍少將劉亞洲,曾寫過不少戰爭文章),
埃莫雷大學教授Mary Bullock博士(她曾是Agnes Scott女子大學校長,卡特當年與她討論接收500中國留學生一事),卡特總統李小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李先念的小女兒、劉亞洲的妻子,劉亞偉的嫂子,80年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碩士畢業),研討會主持人(卡特中心副總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戶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上野櫻花的評論:

謝謝!至於和卡特的合影就算了,沒人關心。
上野櫻花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寫得好,有曆史意義,讓大家回顧並更多地了解了中美建交背後的故事!尤其是派留學生那段花絮。隻是cut掉你和卡特前總統的握手照片有點對不起讀者啊!可惜了!哈哈!
上野櫻花 回複 悄悄話 戶人:你好!
很高興認識你!請多關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