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雲南麗江納西族的姓

(2009-07-08 14:00:05) 下一個

以前我有位同學去雲南麗江旅遊後,發來一張與當地納西人合影的照片,並開玩笑讓我猜那位納西人的姓。我馬上回說姓“木”,結果讓同學大吃一驚。

 

其實這一點都不難:因為納西人以前沒有姓,明朝時才有了“”,“”兩個姓,都是朱元璋賜的。那裏官姓木,民姓和,我估計與我同學合照的人是富人子弟,所以才會“炫耀”一下。

 

原來,統治雲南麗江納西族的土司家族曆經元、明、清三個朝代,一共因襲相傳二十二代。當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派出30萬大軍於公元1381年征討雲南。當時統治滇西大理的段氏政權被明軍一舉擊破。遠在麗江的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主動於公元1382率從歸順大明。為此,朱元璋大為賞識,欽賜其姓。取自朱元璋的“朱”姓的一部分,但沒了“朱”頭上那“一撇一橫”的皇冠,意思是朱元璋把土司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還有一點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到過,就是朱元璋的兒子的名都帶“木”旁,如大兒子朱標,四兒子朱棣(下一位明朝皇帝),等等。

 

光有土司的姓還不夠,老百姓也需要姓呀!於是朱元璋又根據納西百姓頭戴鬥笠,身背竹簍的形象,賜姓“和”與納西百姓:“禾”字如同一個人頭戴鬥笠,“口”就像是身後背的竹簍。

 

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製得以改從漢姓名字。而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後。經過幾百年時光的教化,曆代土司對儒家文化的崇敬使他們在文化上同中原文化保持一致。這種一致性使其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都獲益匪淺。

 

今天,麗江木氏土司府是旅遊的必到景點之一。有人說:北有故宮,南有木府。這已有五六百年曆史的木氏土司府,就是納西民族的紫禁城。據《麗江府誌》記載,從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嚴謹,僅中軸線就有369米長,中軸線上分別有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等大殿,兩側房屋羅列,樓台亭閣,數不勝數;花園回廊,風格別致。其總體建築風格為仿紫禁城而建。木氏土司家族曆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占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髒所在。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裏,就寫了雲南大理國鎮南王之子段譽和冷美人木婉清。而這兩個姓的出現可是有根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