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南 案》打碎了蔣經國傳位給蔣孝武的美夢 1

(2009-06-21 22:19:12) 下一個
國民黨退守台灣之後,戒嚴長達38年,隻鼓勵發展經濟,嚴禁人民自由組黨,嚴禁民間辦報辦刊,人民毫無民主權利,政治改革成為禁區,台灣島上,萬馬齊喑。六十年代,蔣經國長期掌控國民黨情報係統,崇尚特務政治。

  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仍任“行政院長”,繼任“總統”的是“副總統”嚴家淦。但此時的蔣經國,已經羽翼豐滿,牢牢掌握著實權,嚴家淦有名無實,“總統”寶座已經非蔣經國莫屬。

  1978年5月20日,年近古稀的蔣經國就任“總統”。

  在上任的最初幾年裏,蔣 經 國仍延續其父的做法,繼續搞“威權政治”,是公認的台灣“政治強人”。

  掌握了極權,那種說一不二、一呼百應的感覺,是令人陶醉的。蔣 經 國如果沉浸於這種陶醉中,即使治下的台灣經濟實現了騰飛,他也隻是偏安於台灣一隅的政治侏儒,是政壇上的匆匆過客,充其量也隻是一個“守成庸主”,離推動曆史發展的偉人不啻相差十萬八千裏。

  在庸才看來,守住前輩留下的“基業”,這是頭等大事。無論怎麽說,不能做“亡國之君”啊!不能讓國民黨在我手裏倒掉啊!退一萬步講,不能失去已經到手的權力啊!蔣經國在掌權之後,不見得就沒有這種想法。其實有這種想法,亦人之常情。

  在他“即位”後的七八年間,台灣仍處於“戒嚴”時期。蔣經國一方麵大力發展經濟,一方麵繼續鎮壓黨外運動,禁錮言論,以鞏固其“威權政治”。

  當時的人們都認為,在蔣經國時代,關於台灣的前途,大約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是堅持與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滿足於偏安一隅,將祖國統一大業留給後人去解決;另一條是與大陸合作,接受“一國兩製”,實現祖國名義上的統一,而他繼續在台灣執政。

  當然,蔣經國沒有也不會走後一條道路,無論大陸如何向他搖晃橄欖枝,他都不予理睬。他仍沿著父親蔣介石定下的方略,走了第一條道路,“以不變應萬變”。

  到了八十年代,蔣經國開始考慮未來的接班人問題和台灣的前途問題。

  大凡獨裁者考慮接班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其次才是自己的忠實追隨者。當時台灣人曾猜測,蔣經國的次子蔣孝武有可能成為“蔣家太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