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恥辱的熱河抗戰和張學良的下野zt

(2009-06-16 13:03:48) 下一個
老薩的曆史真相檔案之九--恥辱的熱河抗戰和張學良的下野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注明

在東北大部分淪陷以後,日軍暫時無暇進軍關內,而是忙於滿洲國的籌建。為了轉移國際視線,順利建立偽滿洲國,日軍又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變。駐防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中央的命令下奮力抵抗!

當時的國民政府也在內外交困的極端情況下頂住壓力,很快作出反應:把中央軍絕對精銳的三支部隊 德械87師,德械88師和中央陸軍教導總隊派往上海支援。

這仗打的很不錯,一係列失敗逼迫日軍大本營陣前三異主帥,連續更換了三個前線指揮官.

但是畢竟雙方的軍力差距明顯!上海血戰三個月後,以雙方簽訂<淞滬停戰協定>,日軍退回上海租界為結束。

此時偽滿洲國已經建立,關東軍的視線隨即轉向關內。

當年的中華民國東北並非三省,而是包括四個省(黑,吉,遼,熱河)和一個特別行政區(哈爾濱),熱河省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日本早在九一八剛結束的時候就公開宣布:熱河省是滿洲國的一部分!

日本同時宣稱:將要對熱河省的采取的軍事行動,隻是滿洲國處理自己的內部事物!

從軍事戰略上來說,日本如果要進攻中國關內---進一步蠶食中國的華北地區(河北,山西,山東,察哈爾和綏遠),就必然要首先占領 地跨關內外--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熱河省。

在這次熱河會戰中,東北軍再一次遭遇可恥的失敗,甚至出現稍遇日軍打擊就全軍崩潰的局麵.還創造了被日軍一百多個騎兵攻陷原本有二個旅駐守的省會承德的恥辱性記錄.

這種災難性的失敗並非單純戰力上的差距,而是各方麵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會戰中,張學良和東北軍少數高層軍事官員又一次顯示了自己的軍閥本質和能力上的缺陷,加上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在熱河七年時間的倒行逆施,最終導致了熱河抗戰的失敗,華北的全麵危局,也最終讓張學良自己下了野。

這篇文章就是圍繞著熱河抗戰和張學良的下野來說的。



背景

自從張學良公然違抗南京政府的嚴令,擅自從遼寧省的錦州遼西一帶全部撤軍以後,東北的廣漠大地上已經沒有東北政府軍有組織的抵抗。

有的隻是不願意作亡國奴的無數不願意逃跑的東北軍戰士,愛國學生,工人,農民,還有地方民團,保安隊,甚至還有地下秘密結社和土匪武裝.他們組成數百股抗日義勇軍,誓死抵抗日軍。

到了1932年4月偽滿洲國建立的時候,抗日義勇軍數量已經達到20萬人!他們四處出擊攻擊日偽的據點。一年內,義勇軍攻打遼寧和吉林的各大城市就有30多次,其中攻打沈陽11次,攻打長春6次,哈爾濱也被襲擊了3次。其中沈陽和哈爾濱的日軍機場,撫順的發電廠都被義勇軍摧毀。東北的眾多鐵路和航運路線都被義勇軍破壞和切斷。義勇軍還占領了東北相當一部分的區域,其中遼寧省大部分縣城都被義勇軍占領,吉林的也有約18個縣城被義勇軍控製。

據時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崗村寧次回憶,他在視察北滿的4天內,就在飛機上三次看到大隊行軍的義勇軍戰士,還看到了二名被義勇軍重傷的日軍高級軍官。

由於義勇軍勢力強大,當時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大部分地域內,都隻敢龜縮在少數據點和大城市,連白天也不敢隨意外出。

關東軍因為要對付數量眾多的義勇軍,暫時無力繼續執行他們的“中國征服戰”。

義勇軍雖然在當時勢力很大,氣勢也很猛,但是自身存在比較嚴重的缺陷,很難和日軍長久對抗

一. 義勇軍的成分複雜,沒有統一的指揮機構,各自分散作戰.

義勇軍成分複雜,除了原屬東北軍沒有退往關內的成建製的軍隊,訓練有素的東北武裝警察以外,還有大量民眾的自發武裝組織(如民眾自衛軍,抗日救國軍),地方民團武裝,秘密社團(大刀會,紅槍會),關內愛國青年組織的義勇軍(以東北籍學生居多),甚至還有不少土匪武裝。

這些部隊分成數百股,每股從幾百人到上萬人不等.他們分散在東北四省各地,基本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指揮,互相甚至不知道其他義勇軍組織的存在!

這樣一來,每股義勇軍最多能夠和日軍一二個聯隊(日軍一個聯隊標準配置為3800人)對抗.而日軍往往使用一二個旅團(一個旅團一般包括二個聯隊,加上旅團屬部隊,大約1萬人)配合大量偽軍的強大兵力,集中攻擊某股義勇軍,義勇軍怎能抵擋?這樣一來極容易被日軍各個擊破.

很難和訓練有素的日本數萬正規軍對抗.


二. 戰鬥力普遍較弱

從戰鬥力來說,義勇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是原東北軍正規軍,他們的武器裝備較好,彈藥也比較充足,士兵訓練有素,戰力較強.老薩附語:這個強也是相對而言,其實裝備不過一些步槍機槍手榴彈之內,火炮之類基本是0.

而其他的義勇軍裝備較差,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往往五六百人才有幾十支槍,彈藥嚴重不足。

至於紅槍會,大刀會,民團,土匪等武裝,幹脆連槍都沒有幾支,主要使用土槍土炮和冷兵器作戰.

另外,相當一部分義勇軍由普通老百姓組成,不要說士兵,就是連軍官也沒有什麽作戰的經驗,沒有受過正規軍事訓練,連作戰地圖也看不懂。

有些義勇軍作戰非常勇敢,敢於正麵和日軍硬拚硬打,誓死不退!但是卻沒有什麽戰術素養,一遇到日軍戰術包抄或者側擊,就全線崩潰!



三. 沒有可靠的後援

當時因為東北三省已經淪陷,義勇軍的後援補給主要靠自己籌劃和關內援助.

當時東北的情況比較特殊,地域廣大,但是人口稀少.

在戰爭初期義勇軍多在人口密集地區活動,自籌補給難度較小.

後期在日軍打擊下,被迫退往人口稀少的邊遠地區,加上日本又采用戰略村集群化居住,往往幾十裏沒有一個村子,義勇軍很難生存下去.

另外張學良和關內各大愛國團體還有對義勇軍的援助渠道,主要通過熱河省把大量的槍支彈藥現金醫藥等交給義勇軍.

但是這些通道並不可靠,而且要在戰鬥中送到地處敵後的義勇軍手中也非常困難!


所以說,這些義勇軍如果能夠團結起來,借助東北的有利地形和人民群眾的支持,采取長期遊擊戰的形式,還是能夠和關東軍對抗的.

但是,他們大多采用了錯誤的策略和戰術,互相沒有 有效的協助,甚至還有相互火拚的現象.結果必然被日軍集中優勢部隊各個擊破了.

而日本方麵則由豐富的對待非正規軍隊的經驗,他們采取了相對正確的戰略.

日本方麵為了消滅義勇軍,在一年的時間內使用了3萬多關東軍精銳,配合偽滿軍隊約5萬人,發動了數次規模空前全麵的 “勘定作戰”,對手是義勇軍中兵力最為雄厚的幾支部隊.

雖然義勇軍總數是圍剿日偽軍的2,3倍,但是他們分成幾百股,最大的一股也不過一,二萬人。

日軍集中局部的優勢兵力,采取各個擊破的方式,首先擊敗了幾股戰鬥力最強的義勇軍武裝,然後進行拉網式的清剿。

各自為戰的義勇軍各部在日軍精銳部隊的打擊下,損失嚴重.

同時,日軍還采用之後對付八路軍的所謂三光政策,在義勇軍控製的地區到處燒殺奸淫.在1932年到1934年二年內,被日本人勘定作戰中 殺害的無辜百姓有明確記錄的就有7萬人之多。除此以外還采保甲製度和連坐法,在東北建立了大量的無人區,從而來削弱義勇軍的群眾基礎。

這樣的戰鬥進行了一年時間,義勇軍大部分主力被擊潰,傷亡14萬人,4萬人投降或者被俘,還有5萬人退往熱河省,約1萬人退往蘇聯境內.剩下大約15萬人退往山區和邊遠地區繼續作戰(部分義勇軍一直堅持作戰到1945年,但是他們對滿洲國已經夠不成大的威脅了)。

在基本消滅了義勇軍對滿洲國後方的威脅以後,關東軍開始把眼光盯往關內。

前奏



重要的熱河

熱河省這個名稱大家也許比較陌生,它其實是中華民國時期的東北四省其中的一個省份。

它的麵積19萬平方公裏,和現在的江蘇省差不多大,人口有450萬。當時的熱河省包括現在的河北省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遼寧省的南部,該省在195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撤銷。

熱河省最有名的自然就是省會承德,它在清朝時期是滿清皇帝的行宮--避暑山莊所在。據說避暑山莊內有一條僅有數十米的河流,是由地下溫泉形成,終年溫熱,四季不結冰,熱河省的名字由此而來。

熱河雖然麵積不小,但是省內多是高原地帶,物產貧乏,經濟比較落後。

雖然經濟上一般,但是熱河省的地利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外熱河省內各個城市都是塞外的軍事重鎮,全省地跨內蒙古高原和東北的鬆遼平原,是東北和華北的最後門戶和戰略樞紐,千年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曆史上的大宋,大明和滿清都在熱河建立眾多防禦要塞,用以作為關內的屏障。

同時,熱河地帶多為高原的山地,到處是崇山峻嶺,高山險隘,從戰術上來說是絕對的易守難攻之地。對於中國來說,華北地區多為平原地帶,從平津往北隻有熱河省一塊高地的防禦優勢地形。

如果能夠保住熱河,那麽中國對待東北的日軍就保有戰略進攻的態勢,一旦有機會可以隨時反擊,收複東三省。同時可以利用熱河省,對關外的堅持戰鬥的義勇軍進行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援,對東北的日軍是一個很大牽製。

但是,如果中國丟失了熱河,那麽華北平津一帶就無任何地理屏障,隻剩下古代的萬裏長城而已。磚石結構的萬裏長城對於冷兵器時代的遊牧民族來說,可能還是防禦的利器。但是一戰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現代化的新式軍隊來說,殘破的長城根本是沒有什麽防禦能力的.一頓重炮或者幾個工兵攜帶一個大型炸藥包就可以炸出長城的缺口。

自古以來,無論盤踞在東北的異族如契丹,女真,滿清等入侵,必須首先攻占的就是熱河省,一直打到長城邊。熱河地區一旦失守,定都在北京的眾多王朝如北宋,大明幾乎都滅亡了。

對於熱河的重要性,中日二國當然都是心知肚明。



日本方麵

日本方麵在1932年3月建立偽滿洲國的時候就把毫不客氣的把熱河省劃入滿洲國的國境內,多次公開宣布熱河省是滿洲國的領土。

九一八事變占領錦州以後,關東軍精銳第八師團就駐紮和熱河近在咫尺的綏中一帶,並且頻繁騷擾熱河省邊境!

1932年7月,日本在剛剛獲得對義勇軍的取得初步勝利以後,就借口權四郎事件(石本權四郎為關東軍的特務,接受任務前往熱河策反當地軍閥叛變。結果石本在火車上被得到情報的義勇軍李海峰部士兵捕獲,隨後被義勇軍以間諜罪槍決),用裝甲部隊配合數百日軍攻擊熱河東部城市朝陽,還出動飛機零星轟炸熱河各大主要城市。當地義勇軍堅決抵抗,以遊擊戰四處襲擊進攻朝陽的日軍.日本沒有占到什麽大便宜,很快被迫後撤!

這隻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目的是看看熱河省東北軍的實力和抵抗意誌.

此時日本國內確發生了重大的政治事件.5月,日本軍部一派少壯軍官發動了五一五血腥政變,殺死了包括首相犬養毅在內的眾多內閣重要成員,襲擊了首相官邸,日本警視廳,政友會本部和三菱銀行等重要部門,從而摧毀了日本現有資資產階級民主內閣的基礎.

日本軍部借機很快宣布緊急狀態,建立了由軍部控製的新內閣,由海軍一派人物擔任內閣首相.自此,日本政治開始完全由軍部控製.強硬的軍國主義份子控製了國家的一切,軍國主義國家也正式全麵形成.

日本軍部隨即對眾多的軍政崗位進行調整,由軍部一派的心腹人員上任.8月,日本軍方的著名將領武藤信義接任那個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本莊繁 任關東軍司令.

武藤上任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貫徹軍部的所謂東亞聖戰計劃,第一個目標必然是熱河省!

關東軍此時兵力已經擴張到6個師團,4個混成旅團,2個騎兵旅團,約10萬人.而偽滿洲國軍隊在日軍扶持下擴大到15萬人,主要是九一八時叛變投敵的東北軍士兵,還有一些地方流氓土匪武裝.

日軍重新調整部屬開始在熱河邊境和山海關一帶大量集結部隊,熱河形勢十分危急!



中國方麵

此時中國方麵又是什麽情況呢?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廣東一派以無能賣國的罪名迫使蔣介石辭職下野。之後,一直宣稱要和日本斷交決戰的廣東一派政府---終於發現自己麵臨內憂外患的可怕局麵,而這種局麵是蔣介石麵對了十多年的.

除了經濟財政麵臨可怕的崩潰以外,各地軍閥一麵高喊著抗日,實際根本不把中央命令放在眼裏,也不願意出一兵一卒.中共已經在江西腹地建立國中之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並且迅速相外擴張,嚴重威脅中華民國的心腹之地.蘇聯占領外蒙之後,垂涎於內蒙和新疆,並且在這些區域扶持自己的勢力.日本占領東北以後繼續向關內虎視眈眈。

之後,一二八事變很快爆發,日本進攻上海,各地軍閥坐視旁觀.此時廣東政府感覺再也無法支持下去,宣布集體辭職。蔣介石重新上任掌握軍權,行政權力由廣東一派的汪精衛負責。

在一二八事變成功阻擋日軍的進攻以後,蔣介石繼續執行既定的長久抗戰計劃。

當時的中國幾乎所有高層軍事政治人物(包括毛澤東)都認為,衰落分裂的中國在當時無力和日本全麵開戰。

關鍵原因是由於滿清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和中華民國初期的分裂和內戰.中國從清朝末期開始長期積弱,經濟政治軍事各個方麵發展都停滯甚至倒退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中日甲午戰爭期間,雙方的國力總體相差不大,但是軍力已經有了較大的差距.甲午以後的日本卻是埋頭發展了幾十年,而中國陷入崩潰,內戰幾十年.一正一反,到了1930年,雙方無論綜合國力,工業,農業,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等,都已經相差很大!

除了各方麵的差距以外,更慘的是中國當時還沒有真正的統一。蔣介石的北伐隻是形勢上統一全國,並且消滅和改編了實力最強大的幾大軍閥。之後的中原大戰中,除了東北張學良以外,蔣介石已經成功的擊潰了中國當時的大軍閥!剩下的軍閥實力大損,他們一般隻能控製一個或者半個省份,軍力和財力都無法再和中央對抗。中央擊跨他們隻是時間問題,中國離真正的全國統一並不遙遠了!

但是此時卻有出現了另外一股強大的新勢力出現,就是中共。

對於當時的蔣介石來說,軍閥多是為了個人私欲的草頭王,他們既沒有什麽明確的政治主張,也沒有什麽嚴明的組織和機構,並不足為懼。

中共卻是有鮮明政治主張和精煉有效的組織機構,馬列主義這一套對中國這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中國曆史上沒有政治主張的起義軍都不難對付,即使政府軍隊不作進剿,這些起義軍往往都會在內鬥和腐敗中瓦解.但是有政治主張或者宗教色彩的起義軍隊都是很難對付的。

遠的不說,太平天國以拜上帝教作為主要宗教在滿清腹地江南一帶割據十多年,還有和滿清作戰長達幾十年之久的白蓮教,另外還有堅持鬥爭幾十年,前仆後繼不畏生死的中國國民黨人!

所以說,中共和軍閥不同,他的威脅要大的多.況且當時世界上還有一個強大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在給予各國的共產黨強有力的支持和援助,它們實在不是各地的土軍閥可以比擬的!

而當時的情況來說,對於國民政府來說,不管占山為王的地方軍閥,還是要救勞苦大眾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威脅國家統一的分裂割據勢力.如果不能收編招安,就要立即斬盡殺絕,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和動搖.因為外麵還有日本這個惡狼時刻的盯著,如果不能迅速解決內亂,是根本無力和強大的外寇作戰的!

況且中共的蘇區在離南京不遠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並且相外迅速擴張,用蔣介石的話說:一不小心就打到南京來了!

這樣形式如果是在今天的中國,恐怕每個中國網友都是無法容忍的,比如說現在正在搞台獨的台灣.

至於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老薩會之後再說,但是中國的曆史告訴我們,這個政策是毫無疑問的正確。

我們中國人確實有一些合作方麵的問題,用外國人的話來說就是:中國人習慣沉溺於內鬥.

如果中國一旦團結起來,消滅內部的分裂和動搖,就是一個可怕的強大國家.

但是如果相反,那麽中國就會是一個人人可欺的弱小國家.

曆史上如果是統一的中國,哪怕是腐敗文弱的南宋,也可以集中兵力民力抵抗當時無敵於世界的超級軍事帝國--蒙古達到四十多年!

但是,如果是分裂的國家,是很容易被外族擊破的。

遠的不說,大明亡國就是執行了先攘外後安內的錯誤政策的好例子,這也是抗戰時期周恩來自己分析過得!

大明始終使用一流部隊防禦東北的滿族人,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雖然大明軍隊對滿清少有勝跡,但是直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滿清仍然被阻擋在山海關外,不敢全麵入侵中國。

可惜大明雖然防禦外族比較成功,但是崇禎隻能使用二三流部隊對付李自成,被李自成戰鬥力差勁的農民軍一路擊潰。結果是雖然防禦住了強大的外族,但是被李自成的闖軍攻陷了北京.大明皇帝自殺,中國自己失去了統一的指揮,民族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結果是,山海關的大明軍隊在進退維穀下,很快獻關投降滿清軍隊,戰鬥力低下的李自成部隊很快被滿清打敗。而此時明朝的南方半壁江山仍然在漢人手中,還有幾十萬的軍隊,如果使用得法還是可以劃江而治的.可惜由於大明皇帝已經自殺,大明中央政府被摧毀.南方的明朝地方政府分裂成好幾個勢力,根本沒有統一指揮,最終被滿清輕鬆的各個擊破!人口是滿清幾十倍的大明在短短一二年內迅速亡國!

曆史是一麵鏡子,這些告訴我們抵禦外寇必先統一中國的重要性.

另外,中國的曆史還告訴我們,在和外寇決戰之前,必須消滅地方割據勢力的另一個意義.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又有統一的文化傳統。如果單憑武力,是很難被外族滅亡的.但是,如果有大量的叛變作為內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滿清就利用吳三桂,洪承疇等大量熟悉中國內情的,或是打頭陣,或是出謀劃策,進展都是出人意料的順利!

三國時期,張飛利用四川降將嚴顏,居然取得了比諸葛亮還大的功績,這些都可見一斑.

而在抗戰的很多戰役中,的叛變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王勁哉小王國的毀滅,東北抗聯的覆滅等等.

所以包括德國顧問在內的所有軍事專家都認為,中國抗戰是持久抗戰,而抗戰之前必須先消滅割據各地的軍閥,防止出現大量的投敵的情況(實際上六十萬汪偽軍隊基本都是地方軍閥部隊投敵,並沒有什麽中央軍)。

事實上中國就是按照這種方法去做的,也比較成功.

抗戰八年內,二十二次主力會戰中,並沒有出現偽軍作為主力和國軍對抗的局麵.

汪偽的部隊數量雖然也不少,但大多是一些流氓匪類,無力和國軍正規軍作戰.汪偽軍隊隻有在和非正規軍,比如八路軍和新四軍交手中才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作為持久抗戰,還要把中國的中部和西部這些複雜的地形作為持久抗戰的基地,就必須消滅割據在此處的地方軍閥勢力.

所以說,中國和日本的戰鬥如果要想獲勝,就必須是全麵開戰,之後把日本拖跨!

但是,作為一個對民族負責任的政黨來說,這個全麵開戰的時機必須好好選擇!

如果選擇錯了,就會讓無數優秀青年多餘的喪失生命,讓民族承受不應該有的損失.

這些人都有家庭,都有父母妻子,每一條生命都是寶貴的,國家的領袖應該對其負責!

就當時中國內部來說,如果在內部還沒有統一的情況下擅自開戰,分裂的各省就很容易被日本策反分裂.日本會像在東北一樣,扶持中國人對付中國人(用偽滿軍隊對付義勇軍),以華製華,事倍功半!


同時為了和日本的對抗中取勝,還必須至少建立一支較為現代化的中央軍隊,建立基本的國防軍工和動員體係,還有戰時的經濟和財政基礎製度。這一切都是現代戰爭最基本的基礎!

一戰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落後且沒有戰爭基礎的國家有可能取得一二次戰役的勝利,但是是無力贏得整個戰爭的.現代戰爭,說到底就是綜合國力的碰撞和對抗.後期美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垮瘋狂的日本和納粹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要善於把握外部的環境,最大程度的獲得外援。

在1933年前後,隨著希特勒的上台,歐戰已經似乎難以避免了。德國迅速的複興,意大利獨裁政權建立。當時日本的目的就是稱霸東亞和東南亞,而這些地盤都是英美法荷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地盤(他們都是同盟國一方),而德意所謂的軸心國在這些地方都沒有任何利益點!簡單的說,日本的未來的選擇隻有二個:

一是被迫放棄在東亞和東南亞的霸權野心(1941年美國就以日本從中國撤軍為條碼,對日本開始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的製裁),二就是站在軸心國一方向英美法宣戰。

期間沒有中間道路可以選擇!

當時英法二國的國力相加已經和德國意大利基本相當,更不用說英法身後還有強大到可怕的美國蘇聯!

日本一旦加入軸心國行列,是很難有什麽勝機的!

所以中國抗戰最終必然會勝利,也必然會受到英美等國的支持,連蘇聯出於戰略目的也會支援中國。如果日本不能短時間出人意料的滅亡中國,那麽中國抗戰長期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所以,對於中國的最好選擇就是,一方麵盡可能的把日本阻擋在華北,一方麵迅速消除內部軍閥和中共割據勢力,並且建立現代國家的雛形。還必須盡可能的等待歐戰的爆發,從而趕上同盟國的順風班車,最終擊潰日本侵略者,收複失土!更重要的是,借此實現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複興!

實際上,中國軍隊在1945年獲得部分美國的裝備和製空權以後,從戰鬥力上已經並不比日本差多少。裝備部分美軍老式裝備的國軍(參戰國軍隻有大約不到一半部隊裝備美式裝備,而裝備也是美軍二戰前的老裝備,這些裝備在美軍自己序列中已經淘汰),在人數占優勢的情況下,獨立擊潰了十萬日軍,獲得了湘西會戰的全麵勝利!

如果能夠在抗戰初期就達到這種水平,中國是可以獨立獲得抗戰的勝利的。至少不至於損失如此慘重!

但是,不要說1931年的中國到處都是一片混亂,和日本全麵開戰恐怕是百分之百的失敗.

就算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的中國還遠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

當時蔣介石把紅軍趕出中央蘇區後,就立即開始新式軍隊的整編工作.原本計劃是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利用德國陸軍普通二類師的標準裝備,建立80個現代化步兵師(大約100萬人),用以將來收複東北.

當時的德國因為出於地緣戰略(需要牽製蘇聯和涉足遠東)和垂涎中國的豐富礦產資源(中國有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軍事工業所必須的稀有礦藏儲備,這是資源匱乏的德國國防軍的複興道路上急需的)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到了1937年七七事變時候總共才編組了55個師,而且德式裝備還大多沒有運到,部隊主要還是以國械為主有很少量的德械,隻有不到30個師的中央直屬部隊裝備了一部分部分德械裝備,其中3個師裝備了真正全部的德械!這些部隊仍然在抗戰中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中央軍不過80萬人左右,中國還有多達100多萬的軍閥和地方保安部隊.1939年到1944年前後,這些中國絕大部分軍隊的裝備,訓練,兵源素質,按照西方標準甚至稱不上是民兵武裝.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頂多相當於武警部隊.

過早開戰的結果是,到了1945年,中國已經損失了300萬的軍隊(其中頭四年損失就近2百萬人),元氣大傷!無力全麵擊敗侵華的日軍了!結果是抗戰勝利以後,虛弱的中國無力和列強對抗,仍然丟掉了外蒙古和東北的一些特權.

又扯遠了!言歸正傳!



戰前準備

所以此時的蔣介石一方麵勒令張學良務必集中兵力防守熱河省,一方麵試圖使用江西剿共前線的六個主力師的中央軍前往熱河增援。

同時根據德國顧問的建議,采用新式戰術,集中優勢部隊,準備發動第四次圍剿,要在1933年1月前徹底擊潰中共,消除內部分裂勢力!

但是張學良對於中央部隊的進駐顧慮很多,對於他來說,中央軍和日軍沒有本質的不同。

中央軍如果進入熱河和日軍開戰,無論最後誰獲勝,熱河的地盤最終也不會落到他張學良的手裏,這是他極其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一番討價還價後,張學良最終允許宋哲元,商震等人的晉軍,西北軍開入華北平津一帶作為支援。因為熱河不是他們的地盤,這些戰鬥力較弱的雜牌軍隊短期是無法站住腳的!

但是張學良對待熱河抗戰的態度是非常矛盾的!

一是張學良自然也明白熱河省的重要性

即使不談國家民族,就說說張學良出於自己考慮,如果丟了熱河,張也是自身難保的的,日本占領熱河以後必然會很快進攻張學良在華北的地盤。此時的東北軍已經丟掉了東北四省中的三省富饒地域,還丟掉了相當數量的武器裝備和大量的財富,東北軍的戰鬥力也大大削弱,目前兵源糧餉都無法有效保障!如果再進一步丟了華北的地盤,張學良自己也就要玩完!所以熱河保衛戰對於張也是必須要打的!

二是東北軍方麵

東北軍士兵當時聽從張學良的命令從東北逃到關內,立即被國內媒體罵得體無完膚!作為軍人不能保護自己的鄉親,連普通東北軍士兵也覺得無臉見人.東北人本身就是性格火爆,此時軍內更是群情激憤,都要求馬上回師和日軍決戰,打回老家去!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由於丟了東北的地盤,東北軍的糧餉都無法有效保障。基層官兵的薪水減少了三分之一,還不能按時發放,官兵自己生活都成問題,養家更是別想了,軍心浮動,怨聲載道!

張學良如果不打恐怕無法在東北軍內服眾!

三是輿論方麵

當時國內輿論針對張學良的也很多,紛紛要求他守住熱河省,將功贖罪!鋪天蓋地的輿論的壓力,張學良也無法不重視!

四是熱河確實是防守的好地方

熱河的地形特殊,山地眾多,易守難攻.日軍的重炮和坦克比較難以發揮威力,飛機的空中掩護也比較困難,很適合東北軍在這裏打防禦戰.

但是相反的是,張學良又認為熱河保衛戰不好打

一是張學良知道認為熱河一帶的地形雖然適合防守,但是這類高寒高原地帶是最適合日本關東軍發揮威力的地方(關東軍的最初的目的就是對付西伯利亞的蘇聯軍隊,特長就是在高寒高原地帶作戰).後來關東軍曾經和蘇聯軍隊在哈桑湖和張鼓峰交手,並沒有落絲毫下風。

東北軍之前因為收複中東鐵路曾經被蘇聯打的全線崩潰,真的打起來恐怕不是關東軍的對手!

況且用何柱國將軍的話來說:熱河雖然山多利於防守,但是山隘也多,無法麵麵俱到.日軍很容易從各處突進合圍.這就要求指揮官有比較高的戰術素養.如果指揮不好,或者過於戀戰,就很有可能被日軍繞路到後方合圍殲滅.

如果張學良把本錢全部投進去和日本拚光了,最終熱河又沒有守住。自己就是雞飛蛋打,丟了地盤又丟了本錢(軍隊)。所以張對到底投入多少部隊去打,還是比較猶豫的。

二是張學良知道熱河的土皇帝,他爸爸張作霖的老弟兄湯玉麟除了年老昏庸以外,還和日軍秘密勾結,很不可靠!但是出於各種自私的目的,張學良又不想根據中央的命令撤換湯玉麟或者把湯玉麟幹掉!

因為在張學良看來,湯玉麟還有利用的價值.況且湯是熱河的地頭蛇,並不太好對付!他和日軍的勾結還可以作為張學良和日本的緩衝。

三是張學良始終對中央保有戒心!一旦自己和日本拚了本錢,實力大損!而中央軍又以增援為名,乘虛而入的進入他的地盤。他到時候恐怕是無力抵擋的!如果真是這樣,怕就是赤壁之戰的曹孫互拚的結果,二國各自損失大量兵力以後,反而被劉備乘機興起奪取了荊州.

綜上所述,張學良認為熱河抗戰要打,但是自己不應該投入過多的部隊,也不應該把自己的部隊突入熱河腹地。因為如果日軍進攻熱河的部隊進攻迅速,自己的部隊如果突入過深,有可能被日軍合圍在熱河北部中部殲滅,這是張學良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張決定把湯玉麟的部隊和部分義勇軍放到熱河北部一線來打頭陣,自己的部隊則在中部和南部設防。部隊應該節節抵抗,以較小的損失退到熱河南部和長城沿線!

之後就是利用晉軍,西北軍或者中央軍為主力進行反擊,或許有可能獲得熱河抗戰的勝利!

這樣既對全國有了交代,又保住了東北軍實力,同時還有獲勝的可能。

出於以上的原因,張學良對於熱河抗戰總體比較消極,他的主力部隊遲遲不進入熱河!同時拒絕了蔣介石六個中央軍師開進熱河的支援要求.


序幕


日軍要進攻熱河,就必須首先進攻地處關內外重鎮,也是扼守關內外鐵路樞紐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山海關地處熱河,遼寧,河北交界處,是萬裏長城的東部起點,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且此處多是陡峭的山地,非常適合防守。大明以此處作為抗拒滿清的最後支點,抵抗了滿清十多年。

當時從關外進攻關內有二條通道:一是經過山海關,二是經過熱河省.

日軍如果要進攻熱河省,就必須首先攻占山海關,控製關內關外的交通樞紐,同時消除進攻熱河的側翼威脅.

山海關戰略地位雖然重要,但是此時中國軍隊已經根本無法有效防守這個“天下第一關”!

由於前朝滿清的腐敗無能,慈禧太後老佛爺以無法想象的弱智觀點,和當時世界主要的十幾個強國同時宣戰!最後自然落到了慘敗的命運,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中國被迫簽訂最為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

根據這個條約,中國軍隊不得在山海關建立任何永久工事(這一點讓中國守軍非常的不利)!

同時根據條約,北京到山海關一線的重要戰略據點(比如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地)都有英法日俄等十一國駐軍。

其中日軍從1902年開始就在北京到山海關駐軍約2000人。之後的30年內,日本又通過日俄戰爭等條約,逐步增加駐軍的數量。

到了1933年,日本在山海關常駐守備隊有300人,並且修築了堅固的永久性工事,貯備大量的軍火物資。離山海關不遠處還有駐有裝備飛機重炮的日軍4000多人.日軍還在山海關海域部屬強大的聯合艦隊,隨時可以給予地麵部隊火炮支援。

而當時山海關南邊的秦皇島也被日軍控製,日本海軍陸戰隊可以隨時登陸秦皇島,從側後方增援山海關的日軍守備隊,也可以輕鬆切斷山海關守軍的退路。而山海關的東北方向也有日軍的據點。

至於山海關內,日本守備隊和東北軍守軍各占領一部分,據負責山海關等地區總體防禦的指揮官旅長何柱國將軍回憶: 我當時的司令部所在地臨山海關城,南門外車站就駐有日本的守備隊,車站南不遠則是日本兵營,東門外不遠又是關東軍,因此山海關的南門和東門都在日本駐軍的監視下,我們隻有北門和西門可以自由出入。……山海關既在沿海日本海軍的大炮射程之內,西南不遠又有秦皇島的日本駐軍可以隨時切斷我們的後路。同時,山海關東北有五眼城至吳家嶺之線掌握在關東軍手中,這一線地形高於長城之線,居高臨下可以控製山海關。

何柱國認為,當時山海關日軍已經占有絕對優勢,又從後方切斷了東北軍援軍的路線,從軍事上來說是山海關基本是守不住的.

老薩簡單來說,山海關已經是中日共同占領,中國軍隊其實處於日本的包圍中,防禦優勢喪失殆盡!

除了軍事上的問題以外,張學良對部下提出的是不戰、不和、不守、不走 八字戰略,還有就是所謂 排除萬難,避免衝突的方針,希望和日本保持相對的和平,能拖就拖,不希望盡早和日本開戰.

這些莫名其妙的命令,讓東北軍前線指揮官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是打還是走,要不要做戰鬥準備!

而山海關作為扼守關內外的交通要道,是日軍誌在必得的首要戰略據點。

中國軍隊在山海關的守軍是東北軍第9旅 旅長是何柱國將軍,其中626團以一個團的兵力防守山海關(2000人左右,該團裝備較差,隻有2門迫擊炮)!

日軍采取二種策略對付山海關的中國軍隊,一是用誘降的手段,派出山海關守備隊長試圖收買何柱國將軍。由於何將軍曾經在日本陸軍軍官學校就學,所以日軍派出何的校友,試圖以重金(一次給200萬日元)和滿洲國的高位收買他。但是何將軍有很高的民族氣節,對這些軟手段不屑一顧。

日本見收買不成,開始轉而采用軍事打擊和威脅的手段。日軍守備隊早在1932年5月就開始向中國守軍挑釁!

12月初,日軍借口城內藏有義勇軍戰士,從裝甲列車上開炮轟擊山海關的中國守軍!中國守軍開槍還擊,日本隨即調集一個團的增援部隊向山海關附近靠攏。不過此時日軍的軍事準備還沒有完畢,所以沒有向中國守軍全線進攻。雙方交涉一通後停戰!

12月底,日軍已經在山海關附近集結了近一個旅團的部隊3000多人,配備重炮30多門,坦克20輛,還有裝甲列車2輛!山海關的日本守備隊已經控製了山海關的二個主要城門,拒絕讓中國士兵在這二個門進出!

1月1日,日軍密令山海關的日本僑民全部撤離該城,同時駐天津日軍司令中村發表《告同胞書》,無恥之極宣布大日本皇軍要嚴懲和平之暴敵---駐守山海關的東北軍(侵略者居然還有臉說什麽和平,老薩非常佩服日本人臉皮之厚)!當夜日軍火車滿載2000多名士兵趕到山海關,山海關日軍總數達到3000人!

當夜日軍向山海關守軍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軍隊立即撤離山海關!中國山海關守軍為石世安的第626團士兵,石團長嚴詞拒絕。該團士兵也都決定和日軍拚了,絕不走九一八不戰而逃的路.其中防守南關的營長保定人安德馨,更是發誓與城共存亡.

2日,日軍在飛機和重炮掩護下,向山海關中國守軍全線進攻!守城的東北軍一個團當時隻有二個營在城內,他們誓死抵抗。日軍在炮火掩護下,架起木梯攻城。中國守軍用一捆捆手榴彈把木梯炸斷,攀登的日軍士兵大多被炸死。日軍見登城不行,隨即集中3000兵力從三麵攻城.日本軍隊裝備非常精良,除了大量的機槍以外,還有平射炮榴彈炮30多門,坦克20多輛,日軍飛機也飛來投彈支持.東北軍用機槍,步槍,手榴彈和幾門迫擊炮誓死抵抗.雙方激戰一日,人數火力都占有絕對優勢的日軍居然沒有任何進展!

3日,張學良發明申明,指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同日,日軍改變戰術,集中全部重炮坦克飛機不分目標的猛轟山海關內和城牆,山海關全城幾乎全部被摧毀,城內中國平民遭受嚴重傷亡!

沒有什麽堅固防禦工事的東北軍在炮火打擊下損失慘重!日軍主攻的南門的東北軍安德馨營守軍,更是傷亡殆盡,三個連長(關景泉、劉虞宸、王宏元)全部陣亡殉國。日軍已經用重炮把南門轟出一個很大的缺口,並且集中兵力衝擊,終於占領南門. 安德馨營長在一個連的預備隊的增援下拚死反攻,又把日軍從南門打了出去.

到了中午,再次集中幾輛坦克配合步兵猛攻南門.當時安德馨營長僅剩二個班可用,又沒有反坦克的武器.但是安營長遵守之前與城共存亡的誓言,他對部下說道:人在陣地在,要是日本兵要從南門過去,除非從我的屍體上壓過去!

隨即安營長率領十幾個部下手持炸藥包和手榴彈向日軍坦克撲去,日軍坦克見勢不好趕快後退.安營長就和蜂擁而上的日軍肉搏,激戰中安營長的刺刀捅彎了,他就用槍托去砸.但是日軍數量很多,安營長部下很快傷亡殆盡,安自己被一發機槍子彈擊中頭部,壯烈殉國.

在安營長殉國的同時,南門,北門和西門也相繼被日軍攻陷,日軍優勢軍隊在坦克的掩護下衝入城內.石團長指揮剩下的幾百名東北軍士兵和日軍展開巷戰.激戰一小時以後,日軍已經占領山海關城內幾乎所有據點,石團長認為堅守已經沒有必要,下令剩餘的東北軍守軍從西關撤退.

3日晚,中國軍隊被迫撤出山海關主要陣地,山海關被日軍占領。

該戰,日軍以3000主力攻擊東北軍守軍1000多人,在這種絕對優勢下,日軍仍然傷亡400多人,東北軍傷亡800多人(陣亡400多人,傷300人)。

防守的東北軍第626團稱得上十分勇敢,全團傷亡過半,其中安德馨機會全營300多人幾乎全部傷亡.

戰鬥中,除了士兵異常勇敢以外,東北軍軍官也能做到身先士卒,不懼生死.二天戰鬥中,營長安德馨,二連長劉竇宸、三連長關景泉、四連長王宏元,五連長謝鎮藩全部殉國, 一連長趙壁連負重傷!

需要說明的是,除了中國軍人的傷亡以外,由於日軍對山海關城內胡亂開炮,造成中國平民傷亡3000多人,全城成為一片廢墟.

日軍攻陷山海關以後,由於感到損失慘重,隨即挨家挨戶的進行屠殺!全城的年輕男子大多被日軍開槍射殺,還有一部分日軍在城內奸淫擄掠。

山海關戰鬥雖然是以中國守軍失敗告終,但是東北軍再也不是天皇裕仁口中的太監軍隊,而是無畏生死的中華健兒了.


開戰


日軍攻陷山海關以後,中國和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各方麵也迅速作出反應!

南京國民政府方麵,蔣介石嚴厲譴責日軍的侵略行為,並且勒令何柱國和張學良不得與日軍私下議和: 如有武力收複山海關關之希望,則積極進行……若武力收複及和平交涉困難,則通過外交途徑……與日方正式交涉,皆須中央處理.

而何柱國和張學良則很快發表申明自己沒有和日軍議和,同時張學良提出讓晉軍進入熱河增援.張還說:要以吾人之精神和血肉,抵抗日本的侵略。

國民黨廣州一派則照例指責南京政府無能,要求火速出兵和日軍全麵開戰.

國際上,國聯表示對山海關事變嚴重的不滿,美蘇更是直接發表譴責申明.

日本方麵一方麵照例在外交上以:保護日本僑民,中國軍隊挑起戰鬥等 作為借口.一方麵,則加緊準備對熱河省的進攻!


熱河方麵


說到熱河抗戰自然必須提到一個著名的人物,也就是熱河省主席湯玉麟老先生.

此公1869出生在遼寧一個貧苦家庭,他和張作霖一樣,年輕時候就做了馬匪.

湯玉麟在東北軍中的資曆很老,早在張作霖還是土匪的時候,湯就是張作霖的老部下.

湯玉麟和張作霖的關係挺不錯,二人年輕時候,湯還多次救過張作霖.

不過老湯也曾經和張作霖的敵人馮德麟聯手試圖幹掉張作霖,被張貶職為平民.

但是總體來說,湯玉麟跟隨張作霖三十多年,除了偶爾的糊塗以外,還算是比較忠心的,也為張作霖立過很多汗馬功勞.

從1926年開始,張作霖把戰略要地熱河省交給這位老兄弟把守,任命其為熱河督統!

1928年張作霖掛掉以後,張學良又任命這位湯叔叔為熱河省主席.

到了1933年,湯玉麟已經在熱河當了6年多的土皇帝.

照理來說,湯在熱河省多年,對全省十分熟悉,是地頭蛇和土皇帝,對防禦日本人多少應該有一定的把握,但是事實又是怎麽樣呢?

湯玉麟本人對熱河抗戰根本沒有一點信心,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他知道熱河的老百姓對其恨之入骨,寧可幫助日本人也不會幫助他的.

1.湯玉麟父子在熱河為非作歹

湯玉麟掌握熱河的軍政大權後,隨即橫征暴斂,無所不為.

他創造世界記錄的讓二兒子湯佐輔身兼任熱河財政廳廳長、興業銀行總辦、軍需處長、軍政訓練副監、鹽務局長、墾務總辦、經界委員會委員長、酒煙局長、印花稅局長、財政整理委員會委員長等共十五個職位,一個人控製熱河全部經濟和稅收.

這位湯二公子沒有讓父親失望,在他任職期間,老百姓每年要交幾十種稅,老百姓自己的田也被強製分為四等,不管這些地是否能夠種植東西或者收成如何,全部都要交重稅.除了田地稅收以外,老百姓殺豬宰牛,嫁女娶媳,生老病死,甚至農民養條狗也要繳稅.

而且所有稅收全部預交幾年甚至幾十年,當時熱河部分地區在1932年就收了1972年的稅,創造了世界記錄!

如果老百姓繳不起稅,那麽馬上就會坐牢,挨打,有時候連命都要送掉.

所謂苛政猛於虎,老百姓憤怒稱湯玉麟為湯大虎!

在這種情況下,熱河省老百姓大多窮困潦倒,根本無法生活.很多農民家庭的小孩長到十一二歲還穿不上褲子,臘月寒冬農民連生火的一把稻草都沒有.結果就是整村的老百姓丟下自己的田地逃亡,還有忍無可忍的老百姓組織了多支起義軍,他們還一度攻陷朝陽縣城.

總之,熱河省的老百姓對湯玉麟恨不得食肉寢皮,湯在熱河是沒有一點群眾基礎的.

2.湯玉麟還在熱河大量種植鴉片,為禍一方

湯玉麟任命大兒子為湯佐榮任省禁煙局局長,這個所謂禁煙局長做的是和他的身份完全相反的事情.

湯佐榮通過政府命令熱河農民大量種植鴉片,之後以罰款為由進行抽稅.

到了1927年熱河鴉片種植麵積,有記錄在案的就有九千多頃,造成熱河煙民十多萬人.

老百姓家中一旦有人抽鴉片,一家就基本完蛋,如此算就有百萬熱河老百姓在鴉片下麵遭殃.

除了老百姓以外,熱河省的東北軍也有不少人抽大煙,戰鬥力大為削弱!

3.湯玉麟治軍無能,還和日本人的勾結

湯玉麟年老昏庸,在熱河的時間除了搜刮民脂民膏以外,就是沉溺於抽大煙養姨太太.多年的腐敗奢侈生活早就讓他失去了對部下的控製能力,也讓其部下的戰鬥力削弱到了底點!

湯部由於近十年的和平,部隊長時間不作正規軍事訓練.軍官大多熱衷於酒色鴉片,士兵也有不少抽大煙,戰鬥力非常衰弱!

況且,早在九一八時候,日本人就已經開始策反湯部下眾多將領並且相當成功.

這些情況湯玉麟大多不知道,其實就算知道了湯玉麟也無力去管轄他們.

至於對日本的態度,可以說湯玉麟在東北拚打三十年也不是白打的.

作為一個老軍閥,在幾十年和日本的交往中,湯也深知日本人是什麽東西!

日本對中國軍閥的態度一向不過是利用而已,一旦沒有利用價值或者不聽話,就立即把他除掉.

遠的不說,看看老兄弟張作霖的下場還有什麽好說.

況且成為一個有錢無權的有什麽稀奇,哪有當土皇帝過癮

所以湯玉麟並不願意成為日本人的傀儡,所以日本人在九一八時候把湯玉麟在沈陽的親屬和財產都保護起來,並且送回熱河.同時日本人還派出湯的幹兄弟張景惠、張海鵬等人來勸告湯.

湯玉麟都沒有被這些小伎倆迷惑.

但是,湯認為日本人也得罪不起,所以也同時和準備必要時候和日本人勾結,見風使舵!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的時候,日本任命湯玉麟為滿洲國熱河省省長,湯沒有接受任命,但是也沒有拒絕.

之後,偽滿洲國召開大會,日本人邀請湯玉麟參加,湯派部下張舜卿赴會.

之間日本提出熱河的必須滿洲化的三個要求, 張舜卿也很狡猾,他同時把日本的要求轉告給張學良和湯玉麟.張學良表示拒絕,湯玉麟卻沒有表態!

但是熱河戰前2月18日張學良抵達熱河,湯玉麟卻又和他聯名發表抗日通電。

總之,湯玉麟左右搖擺,很不可靠!


東北軍方麵和張學良的毒癮


山海關戰鬥以後,熱河抗戰一觸即發.

而湯玉麟在熱河的所作所為,張學良蔣介石都非常清楚.湯這種人的不可靠和年老無能,張和蔣也很清楚.

張學良自己在回憶錄中寫到: 湯玉麟乃我父親的舊部,亦係我之長輩,其為人粗野貪昏,我執政東北,就謀將其調換。

從任何角度來看,湯這種人是不可能擔任抗日的重任的!

蔣介石,汪精衛和東北軍將領萬福麟等人都要求張學良更換湯玉麟,蔣介石還提出用部隊秘密解除湯玉麟部的武裝,將其擒獲的的計劃.

蔣介石在給張學良的密電中說: 此事如決行,則務須從速,先派三旅用夜間動作,到熱河附近,使倭人與湯皆不及防,一候我軍接近熱河,再調湯至察省(察哈爾省),則湯必遵令,倭人亦無法。請漢卿兄迅照預定計劃解決熱河,以安北局.

照理來說,張學良從自己方麵考慮,也應該盡早解決掉湯玉麟,從湯手中奪取熱河軍隊的指揮權.但是張學良此時已經失去的有效的判斷能力,所以並沒有這麽作----因為他的毒癮已經很深了.

張學良1924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期年開始抽大煙,到了1928年毒癮已經較深.

張學良後來試圖用西藥戒毒的時候,結果用藥不慎,又染上了毒性更為厲害的嗎啡(是鴉片精煉出來的),最後甚至發展到使用少量海洛因.大家都知道,鴉片毒性相對較輕,中國軍閥中吸鴉片的人相當不少,其中以西南軍閥為最多.據說朱德早年做軍閥的時候就抽大煙,後來知道不好果斷戒掉了.就連當時張學良的老婆和偽滿洲國皇後婉蓉也抽大煙.總體來說鴉片癮總體還是比較好戒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宣布禁毒,幾百萬吸鴉片的中國人在國家幫助很快都戒掉了.

但是嗎啡的毒癮要厲害的多,比較難戒,需要長期的藥物幫助治療,另外還要靠個人的堅強毅力.

至於吸食海洛因的人,就幾乎無法戒掉,當時時間上有沒有什麽有效的藥物,吸海洛因上癮就等於判了死刑.

張學良使用嗎啡,說明他的的毒癮已經相當的厲害了!

到了1931年,由於九一八事變的全麵失敗,頹廢的張學良更加借助吸毒來緩解壓力,毒癮更為嚴重.據身邊軍官回憶:張學良一天需要進行數次嗎啡的靜脈注射,如果不能按時注射,就會渾身顫抖,麵部抽搐,坐臥不寧!

此時張學良的吸毒時間已經有7年多,毒品嚴重傷害了他的身心.張的平時精神恍惚,骨瘦如柴,滿臉都是吸毒者特有的麻木表情.他的胳膊由於注射的次數過多,已經全是針眼,部分肌肉也僵化--連針頭都插不進去,心肺功能也已經開始受影響!

當時張學良身體已經無法進行有效的軍事指揮,有一次汪精衛來北平和張學良探討熱河抗戰問題,張學良在眾多高級將領的的會議上,不到一小時就毒癮發作.隻能暫時休會去休息室注射毒品!汪精衛當時還認為是張學良故意冷淡他,非常的不高興!

熱河開打之前,宋子文作為中央代表曾經親自趕赴熱河視察,張學良跟隨陪同.當時二人同坐一輛車,每行40公裏左右,張學良就要停車注射毒品,這讓宋子文大為震驚!

一個如此的指揮官,還能指望他有什麽出色的指揮.

早在汪精衛當時還是行政院長的時候,汪精衛就認為湯玉麟此人是老軍閥--一貫有奶就是娘,極不可靠.多次催促張學良更換湯玉麟,並且希望張學良盡早把東北軍主力部隊派往熱河省,而不是集結在平津察綏一帶!

作為回應,張少帥在1932年7月份了一個長長的後勤帳單和巨額的軍費撥款要求,並且宣布如果中央滿足了這些要求他就可以出兵。

8月初,對張學良忍無可忍的汪精衛發表聲明:列舉張學良的種種自私自利的軍閥行為,指責張隻知道要錢要物,實際消極避戰,根本不抗日的行為。

汪精衛說: 張去年放棄沈陽,再失錦州,致三千萬人民,數十萬土地,陷於敵手,致敵益驕,延及淞滬。此外惟兄擁兵最多,軍容最盛,而敵兵所擾,正在兄防地以內。故以實力言之,以地理之便利言之,抵抗敵人,兄在職一日,斷非他人所能越俎。須知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凡屬族類,皆有執幹戈以衛社稷之義務,當日第十九軍及第五路軍作戰淞滬,實本斯義,豈有他求!及戰事既酣,在中央固悉索敝賦,以供前方;而人民更裹糧景從,以助士氣。今又未聞出一兵,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斂。

汪精衛又說: 張學良轄境中河北、察哈爾各處稅收,迄未有分文解交中央,截留自用,每月至少500萬元。而一有命令,即向中央要款,實屬忍無可忍。今熱河告急,平津危殆,張漢卿擁兵不前,民族危亡,指日可待,故救國唯有去軍閥,統一內政。請中央政府讓張學良辭職,以求打破軍人割據局麵。

同時汪精衛表示自己作為中央最高行政長官也無法左右張學良,願意立即引咎辭職,以說明指責張學良並非是二人的權力鬥爭。此舉一出,全國輿論嘩然,一致指責張學良的軍閥行為。

張學良此時倒是玩了個高明的政治手段,他一方麵在北平聲淚俱下的表示願意和汪精衛一起辭職.另外又讓東北軍將領向中央通電表示全力支持他,不讓他下野。中央鑒於張學良身份特殊,擁有實際軍權,不便於隨意撤換,所以華北的軍政權力還是由他控製。


結果,這個殘局又是蔣介石來收拾,他挽留汪精衛不住,隻得讓行政院副院長宋子文暫時接任行政院長!

同時蔣督促張學良務必率主力進入熱河作戰,張學良被迫把部分主力進入熱河省.

蔣介石又讓宋子文撥款五十萬元給張學良,後又撥款二百萬元,盡量滿足張學良的需要.

此時,日本關東軍已經製定了攻占熱河的計劃,同時把部隊調往熱河邊境,熱河抗戰一觸即發!

此時東北軍在張學良的錯誤指揮下,根本沒有什麽有效的準備,東北軍主力部隊甚至沒有開進熱河省.湯玉麟手下的一部分將領更是加緊和日本特務的談判,商討陣前投降的最後籌碼.另一部分湯軍則是加緊在地方的搜刮,準備將來逃跑時候使用!

總之,東北軍的熱河抗戰總體是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展開的.

當時非東北係的西北軍宋哲元、馮治安、劉汝明、商震、龐炳勳等高級軍事將領,按照他們多年的軍旅經驗,都深感熱河抗戰準備的混亂.他們都認為這樣打必敗無疑,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

這些軍官痛心疾首的要求蔣介石親自北上指揮作戰.

張學良在得知他們要求蔣北上的電報以後,居然還是在提條件,希望老蔣不要自己來,讓宋子文來提供軍餉就行了.張學良在電報中說:鈞座(蔣介石)如能北來,自屬最好。倘若公務繁要,一時不克來北平,最好令子文兄(宋子文)先行來平,代為主持。而轉撥餉項各事,良可就近與之詳商。


戰前淩亂的應急部屬

直到2月19號火就要燒到鼻子,張學良才開始執行以前的製定既定計劃.

把湯玉麟的部隊共一個師,四個旅共2萬多人,編組為第五軍團,放在熱河省北邊,作為和抵抗日軍的第一線.

同時還把非張學良的嫡係部隊組成第六軍團,主力是雖然聽命於張學良但是並非東北軍孫殿英第41軍,共2萬多人,另外還有從東北退過來得各部義勇軍5萬多人的殘部組成的所謂挺進軍.軍團司令雖然是張作相,但是實際上該兵團是各自為戰的.其中挺進軍的戰鬥力較差,之前大多都不是正規軍,後經過簡單訓練,發了一些步槍手榴彈就算是正規軍了.

二支非張學良嫡係的部隊放到抗擊日軍的第一線.

第二線則是萬福麟的第四軍團,這個軍團實力較強,是東北軍的主力部隊,有6個師,一個炮兵團,共4萬多人.主要駐守熱河省中部的重鎮淩源,淩南一帶.

也就是說,熱河省駐防的東北軍一共隻有13萬人左右,其中一大半還是不可靠的湯玉麟的軍隊和戰鬥力很差的義勇軍餘部.實話實說,這些用著些部隊擔負側麵進攻或者遊擊騷擾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正規陣地戰中去對付如狼似虎的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簡直就是驅羊入虎口!

至於東北軍主力的第一,二,三,七軍團幾十萬部隊,居然都留在平津察綏一帶作為預備隊!

而早在張學良作出部屬之前的2月17號,日本關東軍就已經下達了進攻熱河的命令.

但是此時國聯正在開會最後討論<李頓報告書>,日本決定還是等到國聯有了明確態度以後在作戰.

當時關東軍早已經準備好了進攻熱河的部隊,有第六師團,第八師團二個精銳師團,共近5萬人.同時,日軍還使用了偽滿洲國的偽軍包括張海鵬,劉桂堂等部5萬多人.

相比起來,日偽兵力達到近10萬人,熱河守軍不過13萬人,日偽軍人數已經不占明顯劣勢.

日軍在裝備和火力上又有很大優勢,加上湯部--還有隨時準備倒戈的一萬多熱河省軍隊,這仗是沒法子打的!

2月23日,日本領事上村向中國外交部麵交備忘錄,進行最後通諜:要求中國軍隊撤出熱河,否則難保戰局不及於華北方麵!中國方麵隨即嚴詞拒絕!

2月24號,國聯以42票對1票宣布國聯各國拒絕承認滿洲國以後,日本宣布退出國聯.隨即日本關東軍在武藤信義司令官的命令下,全線進攻熱河!

需要說明的是,蘇聯當時已經承認了滿洲國,並且允許滿洲國大使進駐莫斯科!

兵敗如山倒的出現

張學良本來計劃是利用湯玉麟的部隊頂在一線.

湯部打的好自然是好,打的不好多少也可以消耗日軍的實力,拖延日軍進攻時間.

自己的東北軍主力在中部和日軍作戰的時候,日軍的就會衰弱的多.如果東北軍在中部堅持住,自己就會派東北軍和晉軍西北軍前往支援,還是有比較打的勝算,至少可以殲滅日偽不少部隊.況且就算打敗了,對各方麵也算有個交待,同時也保存了自己的實力,何樂而不為!

但是出乎張學良意料的是,湯玉麟的很多部下早就和日本方麵達成私下的協議,就等著開戰後投降日軍.

當時日軍第6、第8師等部及偽軍數萬人,在飛機、坦克支援下,分三路開始向熱河發動總攻:北路指向開魯、赤峰;中路指向朝陽、淩源;南路指向淩南,以奪取承德為主要作戰目標。中國駐熱河境內的軍隊也分三路應戰。

剛剛一開打,一線的湯部和非東北軍嫡係部隊果然就亂作一團!

北路湯部駐防開魯的湯部崔興武第七騎兵旅早就和日軍勾結,他們裝模作樣的和日軍打了一下,隨後一個團長李守信打開 開魯城門投降,另外二團逃走,稍後全旅投降日軍!日軍攻占開魯幾乎沒有損失!

日軍隨後集中3000多主力部隊在3月1日進攻重鎮赤峰,守軍孫殿英的一個雜牌旅倒是拚了老命.這位孫將軍連皇帝的祖墳都敢扒,還能害怕日本小鬼子嗎!但是孫殿英部裝備太差勁,實在不是日軍的對手,守了快二天--全旅傷亡慘重,還是丟了赤峰!孫殿英後來有組織幾次反攻,險些端了日軍指揮部,但是終究無法奪回赤峰城.

中路駐守重鎮朝陽的湯部第107旅一個團叛變投敵(據說日軍以給一個日本老婆作為條件,招降了那個團長),該旅措手不及陣腳大亂!結果在日軍多路合圍下,該旅殘餘部隊倉惶撤出朝陽!

日軍機械化部隊輕鬆占領朝陽,之後隨即沿著公路急進.一路上湯部根本沒做任何抵抗,甚至連扔幾個炸彈破壞一下沿路的公路和橋梁也沒有做,而是一味的四散奔逃.

日軍沿著完好的公路,大量的汽車僅用幾個小時就趕到熱河中部戰略重鎮淩源!駐守淩源的萬福麟的130師做夢也沒想到日軍一天就能從朝陽打到淩源,也根本沒有想到湯部敗得如此徹底.

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僅僅一天之內,熱河省中部防禦核心淩源城就被日本攻陷,該師餘部倉惶後撤!

南路,日軍14旅團從山海關方向 向淩南進攻,駐守這裏的不是雜牌部隊,而是東北軍萬福麟的正規軍主力.但是他們表示也是讓人失望的,萬部119師和108師以二個師之眾,在險要的沙帽山陣地僅僅守了2天就全軍潰敗.戰鬥中日軍14旅團並沒有受到什麽嚴重損失,隨即進攻淩南.熱河中部防禦另外一個重鎮淩南很快為日軍占領.淩南一失,日軍可以隨時從側翼突進,切斷熱河中部大部分守軍的退路.也就是說,淩南一失,熱河防禦體係就全麵崩潰了.

到了3月2日,離日軍進攻還不到10天,東北軍一線8多萬守軍全線崩潰,並且影響到中部守軍,各部蜂擁向後奔逃!

此時的張學良已經完全失去對前線部隊的有效控製,甚至連各部現在的具體位置也不知道.

鑒於張學良已經無法指揮熱河作戰,日軍這樣下去不用十天就可以打到平津,3月3日,身在北平著名學者胡適博士,丁文江、翁文翰三人聯名致電蔣介石:“熱河危急,絕非漢卿所能支持,不戰再失一省,對內對外,中央必難逃責。非公即日飛來挽救,政府將無以自解於天下。”

蔣複電說他第二天就北上,但是當天夜裏日軍已經攻陷了熱河省會承德。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戰鬥中,敗退湯玉麟部甚至還遭到了熱河省民團武裝的打擊.當地老百姓早就對湯部軍隊的為非作歹--恨之入骨,遠遠超過對日本人的仇恨,他們拒絕對湯部給予任何幫助.

按照湯玉麟以前的所作所為,湯軍成為過街老鼠,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網友要說,熱河人真沒有民族感情,居然幫助日本人.其實這是不對的,熱河人並非不抗日,從熱河抗戰之後到七七事變之前,熱河人民先後組織了李玉麟的中華民眾抗日救國軍, 孫永勤的抗日救國軍等抗日部隊,他們和日軍作戰數百次,斃傷日偽上萬人,自身也傷亡慘重.

套用劉亞洲將軍的一句名言: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全世界都是這樣!一個獨裁腐敗政府絕對不會受到老百姓的支持,不能期望每一個被政府欺壓的老百姓都能一下變成活嶽飛!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好例子,隻是苦了現代趙括張紹忠將軍!

湯玉麟在熱河的倒行逆施,導致東北軍在熱河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對本身就不利的戰局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張學良能夠遵從蔣介石等人的建議,早點搞掉湯玉麟借以收複民心,並且借此糾正湯玉麟在熱河施行的暴政,熱河抗戰的勝利還是有希望的.可惜張學良這個人實在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日軍攻占中部重鎮淩源和淩南以後,其實已經摧毀了中國軍隊在熱河省中部的防禦體係.日軍隨即向沿著公路向平泉方向推進,準備一舉拿下承德.

當時萬福麟命令從淩源敗退的130師和129師在承德外圍的平泉城會合,利用平泉現有工事阻擋日軍進攻承德的步伐!

但是當時中部張作相的第六軍團和更前方的湯玉麟第五軍團,部分叛變,部分被日軍打散,剩下的都已經全線崩潰.張作相本來就是掛名的司令,無法指揮複雜的第五軍團.

本來要防守平泉的萬福麟的這二個師,見到前方各部都全線崩潰,側麵的淩南又被日軍攻陷.他們害怕各部都撤退,隻有自己不撤的結果是--自己孤軍突出被日軍合圍.他們隨後也擅自違背命令一路逃到長城一線.日軍在3月3日攻占空城承德外圍唯一一個據點平泉,隨即繼續向承德進發.

自此省會承德門戶大開!

此時承德的湯玉麟早就亂了方寸,其實他駐守承德的部隊還有二個主力旅,裝備也還相當不錯.承德周圍又是防守的好地形,還有比較堅固的工事.一般來說,就算戰鬥力再弱至少可以打個四五天.

但是湯玉麟早已經被日軍嚇破了膽子,他對張作相謊稱去前線督戰,私自截留下二百多輛運送彈藥補給的汽車,全部裝滿他父子幾年內在熱河搜刮的金銀珠寶現鈔,還有鴉片等物,護送著小老婆們一溜煙的逃到了天津的租界裏麵(老薩附語:逃跑後國民政府通緝湯玉麟,湯逼迫無奈,隻得將功贖罪的命令自己退到長城的殘餘部隊為宋哲元收編,沒有投降日本人,也總算做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好事.1937年,湯玉麟在天津病死,時年68歲).

湯玉麟這一逃,部下軍心大亂.張作相威逼利誘才勉強命令承德部隊出城迎敵.但是湯部一出城,聽到日軍大炮的聲音,軍官首先逃走,二個旅的士兵也隨即全部嘩變潰逃,竟然沒打一槍.

承德城內也亂作一團,有錢人爭相逃命,土匪流氓趁機劫掠!

沒有一兵一卒的張作相在承德司令部裏無法可使,感覺無臉麵對全國民眾,淚流滿麵,一度甚至準備開槍自殺!後在警衛部隊的保護下退到長城一線!

3月4日11時,日軍第8師團騎兵偵察部隊128個騎兵進入承德,他們驚訝的發現該城已經沒有中國守軍.原本有二個旅駐守的承德被128個日本騎兵攻陷,這也是張學良創造的又一個曆史記錄!

前後不過10天時間,熱河抗戰就已經全線失敗.後方的張學良準備用作中路決戰的部分甚至沒有機會開進熱河(當然也不敢開入熱河,因為已經兵敗如山倒了).

張學良的如意算盤完全落空.

此時湯玉麟部已經全麵潰散,一部投敵,一部散亂的逃到長城一線.張作相部除了孫殿英和一些義勇軍仍然熱河堅持抵抗以外,大部分都被打散,零星的潰敗到長城一線.

而戰鬥力較強的萬福麟部在日軍打擊下和其他幾路守軍崩潰的情況下,也隻能被迫全線後撤!

此時的戰局已經非常危險,長城離平津近在咫尺,丟了熱河就失去了戰略緩衝地區.

可以利用熱河優勢地形尋機殲滅敵人的構想就無法實現了.

同時,把中國幾十萬大軍投在長城一線沒有縱深的地域硬拚死守,因為一旦失守--日軍幾天就可以達到平津,已經沒有退路了.這種拚火力拚裝備的防禦方法,實在是以我之短打別人之長,之後長城會戰的損失慘重就可以理解了.


戰局非常的不利,華北危在旦夕!

蔣介石挽救敗局和張學良的下野


戰局惡化如此,這些各方麵沒有想到的.

其實開始如果按照蔣公的說法,先派部隊把湯玉麟搞掉,再火速清洗掉他在熱河的勢力,控製住他的部隊防止投降和嘩變,同時得到熱河民眾的支持.

之後再把東北軍,湯玉麟部和中央軍,西北軍晉軍等主力部隊二十五到三十萬人開往熱河中北部集結,在熱河南部再保有一二十萬的機動部隊,隨時開往支援.

而當時關東軍可以用在熱河的日軍最多隻有二個師團五萬人左右,其他必須防備蘇聯人,國內的部隊又不可能短期內抽調過來.

兵力上八對一或者十對一,再利用熱河的複雜地形和老百姓的支持,最慘的結果恐怕也是支持三四個月,迫使日本坐下談判.如果打的好還會有取勝的可能.就算打輸了,也可以逼迫日本一較為寬容的條件和中國談判,不至於像後來打到平津門口才被迫談判,這樣還是能夠保住熱河省的大部分領土的!

況且就算熱河丟了,此時也可以再集中兵力到熱河南部的長城一線固守,一旦作戰時間拖到五到六個月以上,沒有長期作戰準備的關東軍方麵就很難支持了/畢竟占領東北時間較短,各方麵沒有成熟,還有義勇軍的後患.此時停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的,談判的條件對中國方麵也會有利的多!

可惜,曆史上做事後諸葛亮是沒用的.曆史也沒有假設!

當時熱河軍隊全線崩潰,張學良本應該親自趕到前線力挽狂瀾,但是張學良聽說日本特務機關已經派出殺手在熱河等他,於是猶豫再三,不敢擅自到熱河!

山海關一戰說明東北軍並非不能打,熱河抗戰失敗的如此丟人,完全是高層指揮官無能和熱河省主席長期失政造成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下三點:

一,張學良的錯誤軍事戰略.

為保存實力,並不把大部分主力開入熱河省,而是把非嫡係部隊放到一線.而一線部隊戰鬥力差且不可靠,最終在日軍的衝擊下迅速潰敗,張學良的後方主力還沒有來得及增援,就全線崩潰了.

況且早就知道日軍要進攻熱河,卻遲遲不作戰前部屬.直到日軍進攻前夕才緊急編組部隊,這種準備的倉惶和無力實在是讓人痛恨!

二,湯玉麟的無能.

湯玉麟部下二個旅先後投敵,二個旅未戰嘩變,整個會戰中,湯玉麟部基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動搖了全線的部屬.

湯玉麟在熱河的無惡不作,也讓中國軍隊在熱河失去全部群眾基礎,導致火速的潰敗.

三,中央也有一定的責任

關鍵在於對於張學良的態度.張學良此人是一個才能平庸的軍閥,雖然不和日本勾結,但是能力實在太有限,趕不上其父張作霖三分之一,不足以作為一個戍邊大將.其能力連其後保住綏遠的傅作役也不如!

張學良此人私心又重,不願放棄權力!

中央如果想根本改變東北華北抗戰形式,根本上說還是要果斷使出強有力手段,迅速收拾掉張學良,奪取東北軍的軍事指揮權,組織華北抗戰.

但是,中央顯然咕唧張學良在華北的勢力,不敢隨便動手!老薩實話實說,張學良雖然對不起東北老百姓,但是對東北軍戰士還是對的起的,一直真心把他們作為子弟兵看待.所以張學良一直受東北軍的愛戴,直到之後東北軍下層軍官為把張學良從南京救回來甚至發生內部兵變,殺死了軍長王以哲!

另外就是沒有處理好第四次圍剿和華北的關係.

就當時來說,既然已經製定了全麵消滅中共的計劃,或者不能消滅也要把其打出中國的核心區域,比如說打到後來的陝北,那麽就應該火速執行.況且華北的情況如此嚴重,圍剿就必須速戰速決,全力集中主力迅速掃蕩蘇區,盡快解決.

但是第四次圍剿使用的是碉堡戰術,從第四次圍剿到第五次圍剿成功足足用了一年時間.期間又因為華北的戰鬥,被迫停止了第四次圍剿的步伐!

其實就華北來說,日軍可以使用兵力不過二三個師團,最多10萬人,偽軍戰鬥力則不值得一提.東北那時候還有30萬,配合西北軍,晉軍,加上幾個師的精銳中央軍總數可以達到40萬,守熱河還是可行的.

但是由於張學良的無能,白白丟掉了利於防禦的熱河省,讓中國軍隊隻能在長城和日軍硬拚硬打,結果是損失極為慘重!

中央開始沒有能夠控製住張學良,之後為了收拾張學良的爛攤子又被迫停止第四次圍剿,實在是得不償失!

此時各方麵的憤怒已經到了極點! 各界,包括東北軍內部一起指責張學良和湯玉麟的無能賣國,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嚴懲!

原來一向支持張學良的胡適博士也憤怒的寫文指責張學良的五大罪狀: (一)自己以取咎取怨之身,明知不能負此大任而偏要戀棧,貽誤國家,其罪一;(二)庇護湯玉麟,縱容他禍害人民,斷送土地,其罪二;(三)有充分時間而對熱河、山海關不作充分的準備,其罪三;(四)時機已急,而不親赴前線督師,又至今還不引咎自譴,其罪四;(五)性情多疑,不能信任人,故手下無一敢負責做事的人才,亦無一能負責自為戰的軍隊;事必恭親,而精力又不允許;
部下之不統一,指揮之不統一,都由於無一個人肯替他負責任,其罪五。

中國出席國聯會議的代表顏惠慶、顧維鈞,覺得熱河丟失太過於丟臉,自己無法在列強麵前抬起頭來,憤然向南京政府遞交了辭職報告。

中華民國監察院的邵鴻基、高一涵等7名委員隨即聯名彈劾張學良和湯玉麟。

當時蔣介石3月6日緊急從江西剿共前線趕往保定和張學良交涉.

人還沒有到的情況下,蔣介石急令中央軍精銳第二十五師,第二師,第八十三師北上趕赴熱河南部增援.

此時的張學良還不死心,還準備和中央提條件,他電報中說: 政府隻要補充一千多挺機槍,二三百門迫擊炮,再發一些高射炮,我是有決心上前線拚殺的.

3月7日,國民政府國務會議決議:湯玉麟放棄職守,貽誤軍機,停職查辦。

3月9日,蔣介石到達保定 和華北軍政官員交涉.大家一致認為張學良現在無論能力和身體都已經無法有效指揮長城作戰.如果長城一失,華北就危在旦夕,中華民族就麵臨著生死存亡的關口了!

蔣介石之後又和張學良會談,張學良此時也知道自己無法控製住這個爛攤子,他檢討說: “熱河之變,來逾旬日,失地千裏,固有種種原因,釀成惡果,要皆學良一人誠信未孚,指揮不當,以致上負政府督責之殷,下無以對國民付托之重,戾愆叢集,百喙奚辭”“應懇迅賜明令,準免本兼各職,以示愆儆。”

其實當時蔣介石許諾張學良隻是暫時出國,回來一樣是東北軍統率.張學良後於1934年1月8日回國返抵上後,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職.

3月10號,張學良宣布下野, 東北軍改編為4個軍,由於學忠、萬福麟、何柱國、王以哲分別任軍長,歸北平軍分會指揮.

在之後的長城作戰中,東北軍表現總體還是可以的,說明東北軍並非不能打.熱河的慘敗實在是軍事高層無能的結果!

3月12日,國民政府免去張學良北平軍分會委員長職務,由何應欽代替。張學良則在澳大利亞顧問瑞納的陪同下,前往歐洲戒毒.

日本方麵跟隨後撤的熱河東北軍一路追擊到長城關隘.東北軍則在蔣介石的命令下,開始在長城一帶誓死阻擋住日軍的進攻步伐.中央軍西北軍晉軍則全力向長城一線趕去!

中日政府軍主力的第一次正麵對抗就要在偉大萬裏長城上全麵開始了!

薩沙07年1月作於金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