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新媒體成睡眠“隱形殺手” (ZT)

(2013-03-31 08:00:14) 下一個
打破砂鍋
睡眠本是人們再正常不過的生活作息,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不斷改變的生活習慣似乎正一點點透支著公眾的睡眠。請關注——睡個好覺,真的很難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新媒體或成睡眠的“隱形殺手”,好多網友直呼“中槍”,抱怨“想要睡個好覺真的好難”;19日發布的中國首個睡眠指數報告也表明國人睡眠質量不高,總分僅為64.3分,剛逾及格線。其中,四分之一的居民在睡覺這件事上“不及格”,超九成公眾的睡眠與“良好水平”存在差距。
快節奏生活奪走“黃金入睡點”
都市生活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劉豔驕博士認為,現代社會裏,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原有的生活節律受到影響。“國人睡不好,絕大部分跟生活習慣有關。”
現代生活中,有些特殊職業的工作性質打亂了睡眠規律,別人休息時他還要熬夜工作,比如記者、醫生、警察等等;有些人則要經常出差、出國,旅途的疲憊加上時差的顛倒,生物鍾不斷被打亂;有的腦力勞動者認為夜深人靜、思維敏捷,更喜歡在夜間工作,比如文案策劃、作家等等;也有一些人雖然早早下班,卻被各種延綿不斷的夜生活打破了睡眠習慣;還有各種各樣的作業、培訓課程,不斷推遲著人們的入睡時間……
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陳彥方教授介紹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實有著深刻的道理。和生物周期一樣,睡眠也是有節律的,一般認為晚上11點前入睡是最好的時間點。“人的睡眠包括兩部分:速眼動與非速眼動睡眠。非速眼動睡眠在前半夜較多,主要是常人經過一天的用腦後,腦力消枆很大,生理時鍾自然會誘使我們睡覺,讓腦部進入修護階段,這對生命的維係相當重要。”陳彥方說,一旦錯過最佳入睡時間,就會帶來入睡難的問題,導致體內激素紊亂,不利於機體的新陳代謝。
新媒體成睡眠“隱形殺手”
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中指出,有67.1%的居民睡前使用手機和電腦聊天、發信息,在零時還沒有上床睡覺的人群中,首要原因就是上網聊天、玩遊戲。新媒體對公眾的睡眠質量、身體健康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
不少人花在網絡上的時間,已遠遠超過社交、娛樂、與親朋溝通等方麵的時間,甚至擠占了工作和睡眠。忙完一整天,許多人喜歡睡前放鬆一下,拿起手機、平板電腦等玩一會,聊微信、玩遊戲、刷微博……但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後,發現自己已經睡不著了,幹脆繼續玩下去。在高科技產物的獨特魅力下,許多人對新媒體產生依賴。“現在不聽著耳機就很難入睡”、“都能那麽容易撂下,就不是個事啦”,麵對睡前少上網的倡議,不少網友表示“很難撂下”。
相關研究表明,網絡依賴越強的用戶睡眠時間越少,這種依賴可能進一步轉化為深層次的情感和心理依賴,一旦離開網絡,很多人會產生焦慮、失眠、精神不佳等問題。
據了解,美國近期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亮度最亮的情況下,使用平板電腦等持續兩個小時,會使人的褪黑素分泌減少22%。正常情況下,褪黑素的分泌有晝夜節律,一般在淩晨2點到3點達到高峰,而夜間褪黑素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睡眠的質量。一旦褪黑素受到某種程度的抑製,就會使人始終處於淺睡眠,甚至大大減少睡眠時間。
中國睡眠指數報告發布警示稱,“不要讓娛樂、電子信息毀了睡眠”。劉豔驕博士也建議,這類人群一定要重視睡眠問題,按時睡眠,減少整夜的娛樂活動;出現持續的睡眠障礙一定要到醫院專科診室就診。
“不良行為”嚴重幹擾睡眠
睡眠是一項係統工程,各種不良行為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
中醫上說“胃不和,則臥不安”。上班一族的時間緊張,很少吃早餐,午飯則大多是吃快餐。因此晚飯就顯得尤為重要,加上宴請聚會也多安排在晚上,許多人睡前會吃的很多,而且多是高糖、高脂等高能量食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睡眠障礙中心副主任醫師韓方認為,睡前吃得過飽,胃腸要加緊消化,裝滿食物的胃刺激大腦。大腦有興奮點,人便不會安然入睡。
此外,為工作應酬而酗酒、為保持工作狀態而飲用大量咖啡等行為也不利於睡眠。劉豔嬌博士還指出,有些人存在睡眠障礙,可能是因濫用保健品、藥物而產生的隱含不良反應的集中體現。
都市人整日坐在辦公室,上下班開車,嚴重缺少運動也會影響睡眠。“白天有適量的活動度,身體有一定的疲勞感,人才會很快入睡。”陳彥方教授解釋說。
除了上述情況,現代生活環境的改變也影響著人們的睡眠質量。一般人需要在黑暗安靜的環境中入睡,“然而,我們的睡眠環境被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所照射,被日夜不停的汽車聲和噪雜聲音所籠罩著。”劉豔嬌博士說。

中國科技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