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誘人的酸麵包

(2020-12-31 17:43:03) 下一個

— 2020年最後一篇博文,獻給酸麵包。

 

     自從三月中旬辦公樓關閉,員工在家遠程工作以來,全公司多次雲集網上,高管們與員工們交流,通報公司的狀況。

       

       記得第一次雲會議上,開場白是公司的VP們挨個做自我介紹,放上家人的照片,展示自己的業餘愛好,活躍會場氣氛。大眾型愛好的,有願意跋山涉水的,有喜歡安靜讀書的;有周末流連於高爾夫球場的;稍顯刺激型的,有高山滑雪的,密林狩獵的,越野賽車的... 興趣五花八門,愛好不一而足,讓人刮目相看。

 

        美國人的愛好廣泛,是從小練就的。從小學到高中,除了課業,絕大部分學生都參加過多項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比如各類體育隊,文藝團體,各種俱樂部,還有做義工等等, 不勝枚舉。許許多多的課外活動,總有一款適合你。這種愛好逐漸成了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也不斷地探索新的或堅持固有的愛好。同事中,就有餘時間去學開飛機的。還有個文文靜靜的女孩子,喜歡馬術,堅持了若幹年,周末常常到外州參加馬術競技。文藝範兒的就更多,逢年過節,公司要搞個慶祝活動,一個電郵發出去,組織個二、三十人的交響樂隊,合唱團啥的,也就是分分鍾的事。

 

      那次會議中, 隻有一位VP的愛好讓我詫異,甚至有些不屑。他說,他的愛好是做酸麵包(Sour Dough) ! 

 

        酸麵包? 我沒聽錯吧? 可是會烤個麵包就算是個愛好,這也太小兒科了吧?怎麽能和其他人愛好同日而語呢?

 

        別誤會,我也很喜歡酸麵包。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怎能忘記秋林公司的大列巴?” 濃濃的麥香裏略帶酸味,硬脆的外殼下麵是鬆軟蜂窩有筋道的麵包瓤。在美國,和大列巴味道最相近的就是酸麵包了。吃起來會讓人想起家鄉的味道。去西餐館吃飯,如果餐前的開胃麵包有選擇的話,我會選酸麵包。隻不過烤麵包讓人覺得就是個家務活,算不得特技。會議結束,VP們各種愛好的事也就過去了,忘記了。直到某一天,開車到大女兒家,她說她開始做酸麵包了。

 

       大女兒喜歡美食,也愛親手操作。我曾經寫過一篇博文 《學醫的女兒是名廚》,講她的廚藝故事。沒想到酸麵包受到深諳廚藝的大女兒的青睞。我突然想起了那位VP的愛好。難道這酸麵包裏還頗有名堂? 我倒真要刮目相看了。

      

      大女兒親自展示了她做酸麵包的全過程。最關鍵的是發酵的引子。她用的酵母引子來自於一位朋友,已經傳承了十幾年了。為了使酵母引子能存活下去,每周都要重新它一次,使引子保持活力。從酵母引子開始,和麵加上一,兩天的醒麵,直到烤出新鮮的麵包,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和麵的手法還挺有講究的,不必用力揉,隻是溫和地抻。抻出麵來,折回到中心,麵不抻斷就好。整個過程比較容易,就是周期長。但是烤出來的麵包真是十分誘人。

       

      那次從大女兒家回來,除了帶回一個剛出爐的新鮮酸麵包,還有一罐酵母引子。回到家,我上網買了必要的工具,開啟了做酸麵包的模式。還別說,真是越做越上癮。先是家中領導鑒定,批示是,今後不能斷了酸麵包;送給鄰居朋友品嚐,都說酸麵包做得正宗地道,讚不絕口。 年終辦公室例會上,我送出了一張酸麵包照片,饞得同事嚷嚷要一個。

 

      最讓我出乎意料的,還是酸麵包的悠久曆史,邁克爾·蓋恩茲勒(Michael Gaenzle)在《食品微生物學百科全書》中寫道:製麵包的起源是如此古老,以至於所有關於它們的說法都一定是純粹的推測。最古老的酸麵包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是在瑞士發掘的,但其起源 酵母發酵的曆史可能與幾千年前的新月沃土有關。...麵包的生產在整個人類曆史上都依賴於將酸麵團用作發酵劑;使用麵包酵母粉作為發酵劑不到150年。

 

      做酸麵包仿佛是在追根溯源,領略千百年前人類的一種飲食模式。我愈加理解了那位VP在公司大會上顯示他的才藝時的心情了。

  

新出爐的酸麵包

 

喂好的“引子”是漂浮的

麵團入烤爐之前

 

醒麵的小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仲夏百合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 祝新年快樂!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很棒,多謝分享。新年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