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第四野戰軍作戰力量及沿革:第50軍 zt

(2012-04-06 09:28:40) 下一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是原國民黨軍第60軍起義後改編的。

  1948年秋,在東北的國民黨軍被人民解放軍分割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奉命從5月開始,對長春守軍東北“剿總”第1兵團(指揮新7軍、第60軍等部)共約10萬人,采取“軍事圍困、經濟封鎖、政治瓦解”的方針,進行長困久圍。國民黨軍第60軍軍長曾澤生將軍麵對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又經過人民解放軍的爭取,毅然率所部3個師於1948年10月17日宣布起義。這一果斷行動,為長春和平解放及遼沈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第60軍起義後,立即開赴吉林省九台縣及其附近地區待命。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授予這支部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番號,並任命了領導人。軍長曾澤生、政治委員徐文烈、副軍長葉長庚、參謀長舒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其所屬原第182師編為第148師,師長白肇學,政治委員陳一震;原暫編第21師編為第149師,師長隴耀,政治委員李桂林;原暫編第52師編為第150師,師長李佐,政治委員李冠元。全軍2.3萬餘人,隸屬東北軍區。3月,遵照中央軍委命令,東北軍區將第167師(由1948年2月25日在營口起義的原國民黨軍東北保安暫編第58師改編而成),編入第50軍建製,師長王家善、政治委員張梓楨。全軍共轄4個步兵師,1個直屬炮兵團。第50軍成立後,按照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原則,進行政治整訓,建立和健全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實行黨對部隊的絕對領導;使部隊政治素質有了很大改善。該軍也抽調2490名班以上人員和軍官到東北軍政大學和牡丹江教導團學習,調341名軍官到教導隊學習。通過整訓,這支部隊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很快成為堅決反對反動派統治、忠誠為人民服務、為中國革命徹底勝利而戰鬥的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49年6月14日,第50軍奉命入山海關南下,歸第四野戰軍建製。9月,到達湖北當陽地區,遵照中央軍委和第四野戰軍決定,第150師所屬部隊按營、連建製,分別補入第148師和第149師;第167師改稱第150師,師長王家善、政治委員李冠元。9月中旬,中南軍區抽調一批中、上層軍政領導幹部到第50軍工作,送往東北軍政大學學習的幹部500餘人分配回軍。10月,參加鄂西戰役,俘國民黨軍第79軍代軍長蕭炳寅、副軍長李維龍以下官兵7000餘人。11月下旬,奉命配屬第二野戰軍進軍四川。12月,參加成都戰役,俘國民黨軍8100餘人,迫降1.77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

  1950年2月,第50軍奉命歸屬第四野戰軍建製,加上在鄂西戰役和成都戰役中解放、收編的國民黨軍官兵2.7萬餘人,以及在四川招收的青年知識分子1600餘人,全軍官兵已達5.8萬餘人。5月,遵照中南軍區的指示,將收編的川東挺進軍士兵2000餘人補入第148師,將成都和平解放的國民黨軍第20兵團3個軍的殘部縮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67師,師長方暾,政治委員秦振,歸第50軍建製,並在天門地區進行整訓。9月下旬,第50軍奉命由湖北開赴東北,歸東北軍區指揮,在吉林西豐、遼源、磐石、海龍一帶集結待命。在此期間,奉命撤銷了第167師和軍炮兵團,組建了3個師屬炮兵營。1950年10月和1951年7月,該軍兩次奉命入朝作戰,勝利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有7000餘人獲朝鮮政府授予的勳章或獎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