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第四野戰軍作戰力量及沿革:第38軍 zt

(2012-04-05 23:19:56) 下一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l縱隊。該縱隊是一支以中國工農紅軍為骨幹發展起來的部隊。

  該軍第334團的前身為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領導平江起義成功後組成的紅5軍之一部,長征到達陝北時其番號為紅1軍團第4師第10團。其第338團的前身為1932年11月吳煥先、王平章重建的紅25軍的第75師之一部,長征到達陝北時其番號為紅15團第75師第223團。1937年8月,這兩個團分別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第1營、第344旅第688團第1營。該軍第335團和第337團的前身為以紅軍幹部、骨幹組成的八路軍第343旅第685團新2營和第343旅補充團。

  抗日戰爭初期,上述部隊在晉冀豫地區艱苦轉戰。1939年起先後進入山東和蘇北地區。爾後,即長期戰鬥在蘇北、魯南、濱海戰場,發展為山東軍區之第4、第6、第13、第23團。1945年8月,第6、第13團與濱海軍區獨立第3團合編為山東解放軍第l師;第4、第23團與濱海軍區獨立第1團合編為山東解放軍第2師。這是第38軍兩個師的前身。第38軍另一個師的前身,是由山東軍區濱海支隊與部分地方武裝於1945年8月組成的東北挺進縱隊大部。在抗日戰爭中,這些部隊分別參加過平型關、汾(陽)離(石)公路、陸房、白彥、陳道口、郯城、贛榆等大小戰鬥共700餘次,斃傷浮日偽軍4萬餘人,湧現出“郯城戰鬥模範連”、“何萬祥連”、“安東衛連”等許多英雄單位和張桂林、何萬祥、鍾家全等大批英雄人物。

  1945年9月,山東解放軍第1、第2師和東北挺進縱隊開赴東北。到東北後,山東解放軍第1、第2師分別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直屬第1、第2師;東北挺進縱隊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遂往返於沈陽、通化、吉林、長春、法庫等地,進行了上下汲台、秀子河子、金山堡、四平、拉法、新站等追剿匪偽的戰鬥和對國民黨軍隊自衛作戰。

  1946年8月,東北民主聯軍直屬第1、第2師和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部分部隊,‘在吉林敦化地區合編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以第7縱隊領導機關為其領導機關,萬毅任司令員,李作鵬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梁興初任副司令,周赤萍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原東北民主聯軍第1、第2師改稱為第1縱隊第1、第2師;原第7縱隊第19旅和第20旅第58團改編為第3師。第1縱隊組成後,參加了三下江南、四戰四平、遼西會戰、攻占沈陽等戰役。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解放軍,第1縱隊番號不變。11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製及部隊番號的命令,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屬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建製,李天佑任軍長。梁必業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曹裏懷任副軍長兼參謀長。原轄第1師改稱第112師,江擁輝任師長,黃玉昆任政治委員;第2師改稱第113師,賀東生任師長,王樹君任政治委員;第3師改稱第114師,劉賢權任師長,方國安任政治委員。同時將遼北軍區獨立第10師撥歸第38軍建製,改稱第151師,趙東寰任師長,蔡明任副政治委員(政委未任命)。這時,第38軍已有近5萬人,並有了炮兵、工兵和汽車部隊。第38軍在平津戰役中,擔任主攻天津的任務,最先突破天津城防並攻占金湯橋(今解放橋);殲國民黨軍2.7萬餘人,活捉了國民黨天津防守司令兼警備司令部司令陳長捷等5名將官。隨後進軍中南,參加宜(昌)沙(市)、湘西南、廣西等戰役。第114、第151師還配屬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滇南戰役。滇南戰役後,第151師撥歸廣西軍區建第114師回師湘西,參加剿匪作戰。在全國解放戰爭中,第38軍進行主要戰鬥170餘次,轉戰黑、吉、遼、熱、冀、津、魯、豫、鄂、湘、桂、黔、滇等13省市,解放大小城市100餘座。湧現出“全麵模範連”、“四平突擊隊”、“神勇突擊連”、“李文才連”、“天津戰役三好連”、“蘆溪戰鬥模範連”、“進軍廣西戰鬥模範連”、“進軍滇南戰鬥模範連”等195、個英雄模範單位和曹緯、王西蘭、李文才、白玉清、郭守德、盧錫勤、叢貴、崔永峰、李秀燦等628名英雄模範。

  1950年10月,第38軍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誌願軍第38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7月,第38軍從朝鮮回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