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141天殲滅154萬國民黨軍zt

(2011-12-15 05:04:22) 下一個
當前位置: 首頁 > 曆史視野 > 中國革命 > 正文 收藏 | 複製 | 下載 | 縮小 | 放大
共享本文: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141天殲滅154萬國民黨軍
作者:趙瑩瑩 來源:北京晚報 更新時間:2011-12-15 點擊: 評論:
1946年6月爆發的全麵內戰,經過兩年作戰,國共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總兵力相比,已由戰爭初期的1比3.4上升為1比1.3。到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時,隨著敵強我弱的懸殊情況的改觀,解放軍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由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運籌帷幄,正確果斷地組織了史無前例的遼沈、淮海、平津3次大戰役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141天殲滅154萬國民黨軍


趙瑩瑩  

    

    1946年6月爆發的全麵內戰,經過兩年作戰,國共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總兵力相比,已由戰爭初期的1比3.4上升為1比1.3。到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時,隨著敵強我弱的懸殊情況的改觀,解放軍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由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運籌帷幄,正確果斷地組織了史無前例的遼沈、淮海、平津3次大戰役。
    為調整軍事部署,1948年8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將“分區防禦”改為“重點防禦”,確定以北平(今北京)、西安、漢口、徐州、沈陽為5大據點,固守東北,確保華北和西北,集中主力同解放軍爭奪華中的作戰方針。
    中共為加快戰勝國民黨的步伐,做好迎接勝利的各項準備,於9月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重要報告提出,大約需要5年左右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便可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
    會議強調要把戰爭打下去,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直到取得最後勝利。會後,解放軍相繼在東北、華東、中原、華北、西北各個戰場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秋季攻勢。
    在秋季攻勢作戰中,華東野戰軍在9月16日至24日進行的濟南戰役,是對整個戰局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濟南戰役共殲國民黨軍10.4萬餘人(包括起義2萬人),活捉王耀武以下高級將領23人;解放軍傷亡2.7萬人。此役標誌著國民黨軍以大城市為主的重點防禦開始崩潰,由此拉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遼沈戰役:中央軍委批評林彪對作戰方針猶豫不決

    濟南解放後,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因勢利導,及時地組織了遼沈決戰。是時,東北野戰軍(簡稱東野)有70餘萬人,加上地方部隊共達105萬人;國民黨的總兵力為55萬人,龜縮於長春、沈陽、錦州3個互不相連的孤立據點,物資供應短缺,軍心渙散,士氣低落。
    鑒於東北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毛澤東早就提出了在東北進行戰略決戰的構想,並斷定打錦州是東北戰場的關鍵所在,曾多次明示或暗示林彪南下北寧線。林彪雖複電表示同意,可是在先打長春還是南下控製北寧線的問題上猶豫不決。
    4月,林彪等以南下北寧線或入關作戰道路和補給均有困難為由,向軍委提出“目前隻有打長春的辦法為好”。軍委有保留地批準了先打長春的建議,同時指出“我們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理由是先打長春比較先打他處有利一些,不是因為先打他處特別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難”。
    5月下旬,林彪認為,攻打長春可能遇到由沈陽、錦州北上的20萬增援之敵的威脅,硬攻長春帶有很大的冒險性,於是放棄攻打長春計劃,改為對長春“久困長圍”,決定以最大主力執行南下作戰。,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聞訊大喜,於7月下旬複電,同意東野改為以主力南下作戰的新建議。但林彪此時對南下作戰的困難仍顧慮重重,故未能確定部隊南下日期。
    8月下旬,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嚴厲批評下,林彪才開始擬定南下作戰的具體計劃。9月上旬,中央軍委和東野經過反複醞釀與磋商,終於將作戰方針最後確定下來。
    遼沈戰役於9月12日從攻打錦州開始。但在戰役實施過程中,林彪舉棋不定,反複無常。獲悉國民黨軍將由葫蘆島登陸增兵錦州,林彪因敵情變化,對攻打錦州之決心又發生動搖,先是提議放棄北寧路作戰,回師攻打長春,隨後未待中央軍委回電,又表示了“攻錦州”之決心。
    10月3日,中央軍委複電林彪等,要求“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錦州,對此計劃不應再改”,並批評說:“又不敢打錦州,又不想回去打長春,我們認為這是很不妥當的”。林彪經過一度猶豫、顧慮後,才堅定了攻取錦州的決心。10月15日,東野攻克錦州。10月21日,長春和平解放。11月2日,沈陽宣告解放。
    遼沈戰役曆時52天,共殲滅國民黨正規軍及地方部隊47.2萬人;野戰軍傷亡6.9萬餘人。此戰役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敵我力量的對比。

                   淮海戰役:毛澤東稱“粟裕同誌立了第一功”

    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地區,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國民黨反動政權首都南京的北大門,戰略地位十分顯要。
    早在1948年1月,粟裕經過慎重考慮,將自己逐步形成的改變中原戰局、發展進攻戰略、奪取全國勝利的戰略構想,向中央軍委“鬥膽直陳”。中央軍委曾電示粟裕率領3個縱隊渡江南進。粟裕則認為,3個縱隊渡江南進,會分散和削弱我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於4月再次向軍委建議:3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而是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河)準(河)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
    4月底,毛澤東在河北省城南莊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研究如何發展戰略進攻問題時,采納了粟裕的建議,改變渡江南進的設想,決定盡可能多地把國民黨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六七月間,粟裕組織指揮的豫東戰役,不僅創造了一個戰役殲敵9萬餘人的空前戰績,而且證明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決策是正確的。
    濟南戰役即將結束時,粟裕9月24日向中央軍委及華東局、中原局建議,“即進行準海戰役”。次日,中央軍委發出兩個電報表示同意。中原局當日也來電支持,並表示配合華野作戰。中央軍委在征詢劉伯承、陳毅等人意見後,批準了這個建議。
    10月11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了《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計劃戰役分3個階段進行。隨後,軍委還接受了粟裕的建議,決定“整個戰役統一受陳(毅)鄧(小平)指揮”。
    11月6日,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等發起淮海戰役。此時已擴大了戰役的原定規模,擴大到殲滅淮河以北全部敵軍。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人組成總前委,鄧小平任書記,統一領導指揮淮海戰役。
    參戰部隊有華東野戰軍的山東兵團、蘇北兵團、西線兵團等共16個縱隊36萬人;中原野戰軍共7個縱隊15萬人;華東、中原和華北冀魯豫軍區的地方部隊,總兵力60萬人。
    淮海戰役,曆時65天,共殲敵55.5萬人,生俘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第十二兵團司令黃維等高級將領。野戰軍傷亡13.4萬人。準海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在長江以北建立“重點防禦”的計劃。
    粟裕在整個戰役中,及時建議舉行淮海戰役,並促成指揮領導的統一,以及在戰役中的深謀遠慮和指揮藝術,為最終奪取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同誌立了第一功。”

                   平津戰役:創造了解決國民黨軍隊的3種模式

    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和淮海戰役的捷報頻傳,使華北國民黨在戰略上陷於完全孤立的境地,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麵臨著華北、東北兩大野戰軍的夾擊之勢。    
    傅作義集團共4個兵團13個軍,連同其他部隊約50萬餘人。1948年11月,傅作義將各地兵力收縮集中於西起張家口,東至北平、天津、唐山、塘沽、山海關一線,擺出“一字長蛇陣”,後又決定重點固守平、津、張地區,同時確保塘沽海口。
    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於11月下旬分3路提前入關。月底,東北、華北兩大野戰軍聯合發起平津戰役。參戰部隊有:華北2個兵團7個縱隊及地方部隊共20餘萬人;東北野戰軍14個縱隊共80萬人,總兵力約100萬人。
    1949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林彪為書記,統一領導和指揮平津戰役。在整個戰役中,創造出解決敵軍的3種模式。
    一是天津。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易守難攻。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兼防守司令中將陳長捷自吹天津城防“固若金湯”。盡管東北野戰軍完全有能力用武力占領天津,但為減少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仍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天津問題。但在陳長捷拒絕走和平之路後,東野1月14日對天津發起總攻。經過29小時戰鬥,勝利解放天津。
    二是北平。北平是國民黨軍在華北最大的戰略要地。傅作義在兵臨城下孤立無援、欲戰不能、欲守不得、欲逃無路的情勢下,隻有接受和平談判與和平改編才是唯一的出路。為此,國共雙方進行了3次和平談判。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三是綏遠。北平解放後,國民黨綏遠省主席兼綏遠保安司令官董其武中將向傅作義表示,願意追隨傅走和平道路,並為實現綏遠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此時,中共為集中力量首先解決國民黨殘餘力量中的主要部分,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國民黨軍隊,讓它原封不動或者保持中立,然後經過一個相當的時間之後,再將這部分軍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9月,董其武所部4萬餘人宣布起義,華北地區全部解放。
    
                           附錄;三大戰役的偉大意義

    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從1 948年9月至1 949年1月,曆時141天,共殲敵正規軍144個師(旅)、非正規軍29個師,俘虜86萬人,斃傷25萬餘人,起義5萬餘人,投誠12萬人,改編25萬人,合計共1 54萬餘人;野戰軍共傷亡24萬人。
    三大戰役的勝利,為渡江戰役乃至奪取全國勝利奠定了基礎,大大縮短了原先預計的解放戰爭進程。
    經過三大戰役以後,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已被消滅,國共兩黨軍事實力發生了根本變化,國民黨軍由戰前的565萬人降至204萬人;人民解放軍由戰前的280萬人增至557萬人。到1948年11月,毛澤東根據敵我力量對比的狀況,提出“隻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1 949年4月,渡江戰役一舉成功,終於結束了蔣家王朝在大陸22年的專製統治。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20期,據《北京晚報》)


關鍵字: 解放戰爭 三大戰役
責任編輯:執中   文章錄入:
擴展閱讀:
解放戰爭啟示錄:開戰初期沒人認為中共會..王樹增《解放戰爭》節錄,用事實反駁《大..郭建波:英明睿智的決策——毛澤東解放戰..偉大的遼沈戰役——全東北解放的號角解放戰爭時期朝鮮對我國的支持辱滅崇高、邏輯不通的毛岸英朝鮮戰爭鍍金說1948年的五路大捷殲敵對比
共享本文:           收藏|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您對本文的評價: 查看點評排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