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網文zt. 俄媒稱錢學森在1966年領導研製中國反導係統

(2011-11-28 14:15:43) 下一個
俄媒稱錢學森在1966年領導研製中國反導係統zt

2011-11-25



俄媒稱錢學森在1966年領導研製中國反導係統

核心提示:俄媒稱,1966年中國決定分階段分步驟建設國家導彈防禦係統,開始啟動640係列工程。當時中國已經知道,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在進行反導建設。640工程由錢學森負責,中國科學院、二炮和其他一些相關部門參加,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某基地進行係統試驗。



資料圖:中國640反導工程反擊1號攔載導彈。

據俄羅斯軍事評論網10月19日報道,近年來美國和俄羅斯圍繞反導問題爭執不已,互不讓步。實際上,過去或現在積極打造反導盾牌的國家並非隻有美俄,還有中國,而且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大膽嚐試,甚至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俄媒稱,世界大國軍方對所有航天項目都非常感興趣,而且還會積極參與,使之用於軍事目的。同樣,一些軍事產品也會用於民用航天項目。比如俄羅斯現在使用的“聯盟”運載火箭實際上就是R-7導彈的改型產品。上世紀冷戰高峰時期,美蘇展開太空競賽,其他國家最初隻能當觀眾,根本沒有加入競爭的願望或能力。後來逐漸有一些國家開始大膽嚐試,1965年法國發射首顆國產衛星,70年代日本和中國也先後發射衛星。當時除了為滿足各種需求直接研製和生產導彈之外,美蘇還從60年代開始研製能夠對抗敵方導彈的兵器,從而開啟了反導係統建設的大幕。不過,美蘇都沒能在戰略導彈防禦方麵迅速取得重大進展,直到70年代末才開始列裝一些係統設備。中國當時也沒有置身事外,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對抗外部威脅,中國同樣積極從事反導建設,努力打造反導盾牌。

俄媒稱,1966年2月中國決定分階段分步驟建設國家導彈防禦係統,開始啟動640係列工程。當時中國已經知道,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在進行反導建設。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對中國也非常不利,中美尚未和好,中蘇關係緊張,因此可能發射導彈攻擊北京的潛在對手不隻是美國,還有蘇聯。當時中國最有可能遭到敵方中程導彈的攻擊,如R-12或R-14導彈。雖說當時對抗這些導彈要比防禦隨後出現的更先進的導彈要相對容易一些,但是當時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時期,現代化兵器缺乏,很難有效應對敵方的導彈威脅。

俄媒稱,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國防工業的主要任務是研製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這種策略很好理解,當時中國軍隊雖然人數眾多,卻很難具備擁有幾顆原子彈所能達到的戰略遏製效果。因此,盡管當時非常貧困,中國還是抽出資金研製反導係統,而且賦予其特別重要的戰略地位。640工程由錢學森負責,中國科學院、二炮和其他一些相關部門參加,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的某基地進行係統試驗。640工程規定研製部署早期遠程雷達預警係統和攔截導彈,以及令所有人驚訝的反導裝置。除了直接研製反導係統之外,還對該基地進行改建,因為當時的舊設備根本無法試驗新型反導係統。

俄媒稱,中國反導係統導彈部分的構想與美國“奈基-宙斯”反導係統類似。美國在建設“奈基-宙斯”反導係統時計劃使用LIM-49A“斯巴達”導彈進行外太空攔截,由“斯普林特”導彈進行低空攔截。在中國的640工程中,“反擊三號”應當像美國“斯巴達”導彈一樣進行大氣層外攔截,“反擊一號”和“反擊二號”則應當像“斯普林特”一樣進行大氣層內攔截。不過,中國“反擊”係列攔截導彈的試驗並沒有完全展開,最初兩次“反擊”導彈試驗使用的隻是大尺寸模型彈,第三次試驗則以失敗告終。有意思的是,中國當時研製的“反擊一號”攔截導彈在外形上幾乎和美國“斯普林特”導彈一模一樣,“反擊三號”則幾乎是“斯巴達”的孿生兄弟。中國當時之所以能仿製美國導彈,當然不是因為華盛頓允許自己的秘密產品流入中國,而是因為美國當時不僅大量出版有關反導話題的書籍,而且一些書中還披露了許多技術細節,結果造成了泄密。


  
俄媒指出,1972年《反導條約》簽署之後美蘇相繼放緩或暫停了各自的反導項目,中國640工程隨後也受到一定的影響。1976年以後工程研發步伐明顯放慢。隨著國家工作重心開始向經濟建設轉移,1980年640工程正式終止。

    這項工程雖然沒有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卻也有一些重要進展,積累了許多重要技術。之後有關中國反導係統建設的消息幾乎銷聲匿跡。但是近年來中國在此方麵的興趣似乎有所恢複,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07年中國“風雲-1C”氣象衛星的退役和銷毀。當時有消息稱,摧毀這顆報廢衛星的如果不是導彈,那就是被稱為“衛星獵手”的特種衛星武器,無論如何都充分表明中國的反導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關鍵字: 640工程 錢學森 中國反導係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