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跟老師一個zt~~

(2011-11-19 22:35:50) 下一個

解放軍報: “氣象武器”正向我們走來

  印度洋大海嘯恐怖的陰影尚未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今年8月下旬以來,墨西哥沿岸地區又遭受“卡特裏娜”颶風的襲擊,其損失不亞於一場戰爭。大自然的“變臉術”再一次證實了自然力的驚人。而人們在實驗室中模仿大氣變化的新概念武器——氣象武器,同樣令人驚駭,目前它正一步步走進現代戰場。
 “呼風喚雨”並非神話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技術主要包括:
  人工降水。可造成洪水泛濫和交通阻塞。其基本方法,是根據雲的性質,分別向雲體內播撒製冷劑(如幹冰、丙烷等)、結晶劑(如碘化銀、碘化鉛、間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亞鐵等)、吸濕劑(如食鹽、尿素、氯化鈣)和水霧等,以改變雲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質,改變或加速其生長過程,達到降水或消雲的目的。
  人工造霧和消霧。用來掩護己方重要目標和區域,阻擋敵方光電偵察設備的工作,影響精確製導武器的命中率。其基本方法,使用造霧劑在海洋上空造霧;向霧中播撒製冷劑,使霧滴凍結成冰晶,降至地麵,達到消霧的目的。
  人工防雷電。一是向對流雲中播撒碘化銀,使雲中形成大量冰晶,增加雲中放電的電流,從而減少雲向地麵放電的可能性;二是將大量導電性能良好的物質(如塗有金屬的尼龍針)播撒到雲中電場較強的部位,或在地麵利用高壓放電產生大量隻帶正電或隻帶負電的電離子,並借上升氣流帶入雲中,增加雲內的導電性能,使雲內的電荷中心通過逐步放電而中和或消失。
  人工影響台風。使之襲擊對方港口和海岸設施;目前,人工影響台風的試驗正在進行中,其方法是將大量的碘化銀播撒到雲中,使水滴冷卻結冰,由此釋放出的熱量將減小台風眼與其外緣的氣壓差,從而減弱台風的風力。
  讓氣象為戰爭服務由來已久有規模地將人工影響局部天氣技術用於戰場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先使用的是造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製式發煙彈藥和器材首次用於戰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煙幕的戰場運用有了較大發展,美、英、蘇、德等國軍隊的煙幕使用已達戰役規模。與煙幕的影響相類似的是人工造霧。1913年海軍最早使用造霧劑在海洋上空造霧。毒氣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後,陸軍開始使用造霧劑造霧。戰後,空軍也開始用人工造霧掩護作戰行動。人工消霧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20世紀40年代,英國首次采用燃燒汽油加熱空氣的方法,消除了機場大霧。
  首創氣象戰的是美國。越戰時期,美軍曾秘密進行了長達7年之久的人工降雨。越南地處熱帶叢林地區,美軍利用西南季風期雨季的有利條件,在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進行人工降雨作業,目的是破壞交通運輸線“胡誌明小道”。在越南戰場上,美軍的人工降雨使作業地區降水量增加了30%以上,一次可造成每小時80多毫米的特大暴雨,使戰場上洪水泛濫、橋斷壩潰、道路泥濘。當時,地處北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為保證道路暢通,不得不從戰鬥部隊抽調大批人力和物力進行搶修,軍事運輸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由美國總統約翰遜批準的這項秘密氣象作戰計劃,前後耗資2160萬美元,出動飛機2600多架次,投放催雨彈4.74萬枚,參加作戰的人員為1600餘人。據美軍統計,1971年4月初未進行人工降雨時,每周通過“胡誌明小道”的物資運輸車多達9000輛;而6月份美軍投入了1391枚人工降雨催化彈後,每周車流量銳減至900輛,其效果大大優於使用B-52轟炸機實施轟炸。
  “氣象武器”離我們還有多遠氣象戰具有自己的特點:一是在一定天氣條件下進行;二是在局部地區進行,影響相關的天氣區;三是人工作業必須接近有利天氣區,這在雙方交戰狀態下會受到影響;四是多采用催化劑進行作業。但據1981年4月1日英國《衛報》報道,英國經過13年的秘密研究,突破了傳統的施放催化劑影響局部天氣的框框,從調節大氣基本結構的思路出發,通過人工調節對流層中靜電屏蔽層的密度來決定氣團的運動,從而實現對天氣和氣候的控製。據稱,它可以控製5000公裏範圍內的天氣,而且成功率超過93%。
  氣象武器和氣象戰十分隱蔽,人工影響天氣所造成的後果與自然天氣變化渾然一體,難以分辨;而且在某時、某地對天氣施加的影響效果,可能在幾小時甚至幾天以後在距作業區很遠的地區才表現出來,人們很難發現其與人工作業之間的聯係。因此,氣象戰可在敵方毫無覺察中達到戰爭目的。但氣象武器也有不足之處,如不能區別對待攻擊對象,參戰人員和平民、交戰國和中立國,有時甚至連己方和友軍部隊的行動也會大受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各種氣象條件的認識和了解更加深刻,一些新的科學設想正在幫助人們打開思路,去尋找更廉價、更有效的控製天氣的新辦法。可以肯定,人們在這個基礎上將找到控製天氣的新技術,開創一個真正的“呼風喚雨”的新時代,氣象武器和氣象戰將會活躍在未來的戰爭舞台上解放軍報:地球物理武器:戰爭的“利器”地球的“殺手”

HAARP - 電磁武器
   HAARP利用相控陣天線的原理,調整每個天線發射微波的相位,使180個天線發射的微波聚集形成一個波束,發射到高空電離層中的某一點,可以使能量聚束 到1瓦/厘米3。把這樣強大的能量,用於破壞指定地點上空的電離層結構,是輕而易舉的事。發射到電離層的微波束,可以像微波爐一樣,把以該點為中心一定範
圍的電離層加熱,直至把臭氧層燒出一個大“洞”。宇宙中的各種射線(如紫外線)可以通過這個空洞長驅直入,毫無阻礙地侵入地球,釋放出比核爆炸強大得多的 輻射能,造成對人類的巨大傷害,甚至可以殺死一定目標範圍內的所有生物。由於地球是一個整體,電離層好似包圍在地球外麵的一層薄薄的肥皂泡,電離層加熱後
燒出一個大洞,相當於肥皂泡一處受損,其結果將導致整個肥皂泡的變形乃至破裂。地球各圈層的平衡破壞後,必然會影響平流層和對流層,甚至造成大氣環流的改 變,引起所在地區內的洪水和幹旱。當然電離層平衡的破壞,也會影響到以電離層為反射體的地麵上遠距離無線電通訊。

HAARP - 電磁輻射
   美國國防部的HAARP項目最新成果,科研人員成功地在電離層的極光之中製造出了人造極光-在自然極光的內部,一個個綠色的人造光斑。
  電噴流是指在電離層水平方向流動的電流,它可以存在於任何緯度地帶。但是,在兩極附近電噴流要比低緯度地帶強大得多。在極地的電噴流稱為極光電噴流,它是產生極光的能源。要在地麵上發射極低頻電磁波是十分困難的。因為發射的天線必須與發射的低頻電磁波的波長相匹配。如要發射30赫的電磁波,需要的天線長度為1000公裏, 顯然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利用強大的極光電噴流來做虛擬天線。極光作為一種活動的非線性介質,其主要能量集中於2.8~10兆赫,這和HAARP的工作頻率 是一致的。HAARP用載波(其頻率範圍是2.8~10兆赫)將其要發射的頻率(低頻或高頻)進行調製,然後發射至臭氧層。如果HAARP的頻率能引起極
  光電噴流諧振,那麽就可以把極光電噴流變成一個虛擬天線。使之輻射出具有極強能量的電磁波,其高頻可到幾百萬赫,低頻可低至0~1000赫。HAARP項目的天線陣高頻電磁波可以構成對無線電通訊的幹擾,甚至可以破壞大麵積或局部地區的通訊設備(包括衛星通信、有線和無線通訊)。低頻電磁波可以和人的大腦工作頻率 (0.5~40赫)一致,從而進行意識的控製。人的大腦波可分為四組:茁波(13~35赫)控製人的正常活動,琢波(8~12赫)控製人的學習和注意力, 茲波(4~7赫)控製人的想像力,啄波(0.5~3赫)控製人的睡眠。來自極光電噴流的這些高強度的甚低頻電磁波進入大腦後,不僅可以起到控製對方士兵的 意識、破壞其思維的目的,更有甚者,強大的60赫的頻率可以破壞DNA,減弱人的免疫能力,後果難以想像。利用這些低頻電磁武器作戰,可以很快造成對方有 生力量的癱瘓,不戰而勝。
  同時由極光輻射出來的低頻電磁波,也可以作為電磁波的場源,用於各種電磁法勘探,如實施大地透視層析成像等。既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也可以民用。如探測水下潛艇、發現地下建築、勘探地下礦產資源等。

HAARP - 改變地磁場產生地震
   極光的輻射,不僅會引起電場的變化,而且也會引起地磁場的變化。而地磁場是生物處於平衡的因素,它的改變,不僅會導致生物平衡的失調,而且可能造成地磁場 極性倒轉,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性後果。天然地震能引起電離層和磁層的變化,反之由HAARP激發起電離層和磁層的變化,也會導致天然地震。這就是特拉斯效應下的人控地震。總之,由HAARP發出的高頻電磁波和電噴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由電離層產生的電磁反射,以及破壞臭氧層帶來影響有多大,目前還不是很清 楚。若貿然大規模進行這種有巨大風險的試驗,將不可避免地
會對人類、環境、生物、乃至整個地球產生災難性後果。當然在譴責這種試驗的同時,應開展我國相關的研究工作,並應有相應的對策。
  新科技帶來的新武器越來越威脅人類的安全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