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十八軍先遣部隊挺進康區zt

(2011-04-18 09:20:24) 下一個

十八軍先遣部隊挺進康區(1)



中央軍委對西南軍區擬推遲十八軍入藏時間的意見,於3月2日作出批複,指 出:“中央和軍委同意你們的各項布置。但現在不應動搖今年入藏計劃的決心,而應力求在今年能完成計劃。十八軍在蓉雅間大體完成肅清土匪的任務後,應分批設 法前進。”① 第十八軍黨委遵照西南軍區轉達的中央軍委指示精神,於3月12日報告了具體執行意見:為爭取今年進軍西藏,決定以軍副政委王其梅、第二參謀長李覺率偵察營 和政策研究室及後勤人員,組成前進指揮所(簡稱軍前指)進到康定,統一指揮第五十二師、第五十三師兩支先遣部隊。其任務是:調查西藏的政治、軍事等情況, 提出供確定政策的意見;調查進軍路線,研究昌都戰役作戰計劃;籌措物資,組織運輸,采購犛牛以備隨軍運輸使用;與當地政府和土司、頭人協商組織犛牛運輸支 援等工作。決定北路先遣部隊由五十二師師長吳忠、西藏工委委員天寶率一五四團配屬軍工兵營進到甘孜;南路先遣部隊由五十三師副政委苗丕一率一五七團進到巴 塘。 西南局、西南軍區於3月13日批準了十八軍派出先遣部隊的計劃。 3月29日,王其梅①、李覺②率領的軍前指及北路先遣部隊,自樂山出發,從而揭開了向西藏進軍的序幕。 王其梅、李覺率軍前指離開樂山前夕,北路先遣部隊五十二師一五四團於3月27日在樂山召開了出師動員大會,軍師等領導人參加,向一五四團贈送了“進軍先 鋒”的錦旗。29日軍前指和一五四團出發時,樂山黨政軍領導、樂山人民傾城出動,熱烈歡送。同日,由吳忠率領的五十二師前指在駐地夾江納入進軍行列,向雅 安前進。 3月31日,軍前指和北路先遣部隊抵達雅安,受到西康省委和駐雅安的第六十二軍部隊的熱烈歡迎。2月底進至雅安的由陳子植、陳競波率領的先遣支隊機關和兩 個營,即並入軍前指。 雅安是西康省省會,成雅公路的終點;再向西行已無公路,物資全靠人背馬馱。4月初,軍前指所屬部隊集結雅安。大軍雲集,糧食供應出現困難。西南軍區支援司 令部聞訊急調汽車45輛運糧食15萬公斤,於4月7日趕運到雅安,並設立兵站。4月8日飛機空投糧食2250公斤,得以緩解糧食不足的困境。此次組織緊急 趕運糧食,警示進軍西藏的運輸補給麵臨嚴峻挑戰。 調查研究工作是先遣部隊的重要任務之一。政策研究室與軍、師前指在康定、甘孜、德格等地展開了緊張的工作。通過詢問來往的商人、香客和拉薩來的人員了解情 況,運用各種方法,逐步摸清了西藏政治、軍事的基本情況和動向,對康藏地區的地形、道路、氣候和兵要地誌進行了初步的研究。這些都為後來的進軍工作奠定了 堅實的基礎。特別是通過社會調查,對西藏政治、經濟、宗教、民族等情況有了比較詳細具體的認識,充實了《進軍守則》,完善了進藏應注意的各種事項,使之更 加切合康藏地區實際,並為上級製定政策提供了依據。還通過對西藏氣候、自然災害的調查,提出包括防凍傷、防雪盲、防冰雹、防山崩、防雪崩、防塌方、防泥石 流、防高山病等方麵的方法。 軍、師前指及先遣部隊經過一段實踐,係統地總結出在高原地區行軍、宿營、炊事、人馬健康、愛護物資等具體經驗;還總結了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的經 驗。這些,為後續部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和經驗。跟隨軍前指行動的政策研究室,經過短短兩個多月艱苦的調研工作,先後編寫出《西 藏社會各階層對我進軍態度之分析》、《對西藏各種政策的初步意見》、《進軍西藏應注意和準備事項》、《英美帝國主義幹涉西藏問題之趨向和我之對策》、《西 藏財經問題研究提綱》、《藏人的風俗和禁忌》以及《進軍守則》等材料,還翻譯了許多藏文宣傳資料,編寫部隊藏語文課本等。這些材料上報下發,為中共中央、 西南局製定方針政策,為部隊進行政策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3月,十八軍將《對西藏各種政策的初步意見》上報西南局並中共中央,其主要內容是: 一、對西藏現行政教合一製度及對###、班禪的態度。西藏政教合一製度要逐步改革,實行政教分離。但由於西藏人民對宗教信仰的根深蒂固,所以這種改革必須 根據西藏人民的覺悟程度,有步驟、有計劃地在相當時期以後才能夠達到。對西藏原有政權機構暫予保留,團結僧俗官員。目前可成立軍政委員會,待條件成熟時, 再成立西藏人民自治政府。 二、對西藏貴族及僧俗官員的態度。除不可挽救的、與人民為敵的、罪大惡極的應予懲辦外,一般的應采取爭取、團結、改造方針。 三、對喇嘛(僧官除外)的態度。喇嘛在西藏人口中占數量很大,且又極為集中,是西藏政治、文化思想上的領導集團,故應根據宗教信仰自由原則,不予幹涉。但 因其對西藏人民之政治、經濟、文化之進步阻礙至大,故亦必須分別的逐步教育改造之。對寺廟財產一律加以保護,提倡獎勵他們減輕過重的剝削。對宗教活動不予 幹涉,勉勵他們學習生產技能,參加生產。對有德望、有地位的喇嘛保持其合法地位,爭取他們成為佛教內部的開明分子。 四、對西藏農民及牧民的態度。農牧民是西藏社會財富的主要生產者,是我們的基本群眾,應當親密地和他們團結,了解並幫助解決他們的疾苦,幫助農民興修水 利,改良農具、耕種方法和技術。幫助牧民發展畜牧業,解決畜產品之出售。 五、對藏民社會福利政策。為打破民族隔閡,融洽藏漢感情,要以實際行動多為西藏人民謀福利,如進行醫療服務,舉辦供銷社,提倡發展家庭手工業,改良交通, 修橋、築路。推廣寺外教育,包括電影、圖畫、學校、歌舞、音樂、戲劇等等,並盡量使用藏區原有形式。 六、改革康藏烏拉差役製度意見。烏拉差役製度弊端主要在土司、頭人的剝削和虐待,如去其弊端,改為運輸隊,給以酬金,當能積極參加支前工作。對支前運輸隊 員,有病予以治療,按解放軍戰士待遇,使他們樂於為人民解放軍服務。 七、對西藏民族區域自治問題。根據共同綱領中民族政策的規定,西藏人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民族自治,使藏民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 民族團結的大家庭的一員,西藏人民在自願的原則下,成立人民自治政府。西藏人民有發展其語言、文字及保持或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中央人民政府 幫助西藏人民發展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建設事業。西藏人民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體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反對英美帝國主義及其他外國的侵略。 八、對西藏自治區初步劃界意見(略)。 《對西藏各種政策的初步意見》的報告,受到西南局和中共中央的重視,成為西南局後來製定《十條政策》的重要依據,對中共中央製訂解決西藏問題的方針政策起 了重要作用。 北路先遣部隊在雅安進行了短暫休整、補充。吳忠、天寶於4月3日召集師前指以及一五四團連以上幹部,作前進的動員部署。軍前指將第十軍支援的一個輜重團的 騾馬689匹(包括飼養員442人),以及所馱運的糧食,全部調入該部。4月4日,郤晉武團長率第一五四團一營為前衛,向西進發。到達飛仙關時,此處的鐵 索橋被土匪破壞,隻得用簡便器材架設便橋通過。接著,由吳忠、天寶率領的第五十二師前指並師偵察連、工兵連、一五四團主力、軍工兵營以及由薛和率領的軍偵 察科、測量隊等單位,相繼向甘孜前進。 4月16日,軍前指率偵察營由雅安出發,向康定前進。途中所需糧食,除騾馬馱運外,幹部戰士自行攜帶負重達30公斤以上。在高原缺氧條件下徒步行走已不容 易,負重行軍更為艱難。 雅安至康定途中,要經過大小十餘座橋梁。有的橋是由幾根鐵索上麵鋪裝木板的鐵索橋,行走時左右搖晃,上下擺動,令人頭暈目眩。有的鐵索橋載量有限,部隊通 過時人需拉大間距,騾馬要卸載, 所有馱載的物資,全由幹部戰士扛過橋去。這樣,每過一道鐵索橋都很艱難、費時。此時,高原已開始下雨,經常雨雪交加。淋雨、泥濘、柴濕、氣壓低,造飯困 難,加之高原反應,病號驟增,部隊十分疲憊。 20日,軍前指在大雨中前進。機關人馬剛過前碉橋,橋基即被洪水衝垮。後續人員和騾馬馱運的糧食,均被阻於橋東。王其梅、李覺當即決定,隻帶電台、機要人 員及少數參謀、警衛人員和測量隊先進康定,前指機關大部人員和偵察營留在前碉橋至兩路口之間搶修道路、橋梁,然後跟進。 21日,軍前指翻越二郎山。二郎山海拔3212米,是進軍西藏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因川西平原暖濕氣流與高原冷空氣在此相撞,氣候變化異常,山頂有很厚的 積雪,常常東坡雲霧繚繞,綿綿細雨,西坡晴空萬裏,山頂飛雪。山高坡陡,原始森林密聚,林中漫布藤葛和橫七豎八的枯樹,地下是腐爛枝葉和苔蘚,蜿蜒小路且 泥濘不堪。加之高原空氣稀薄,爬山時氣喘噓噓,不時有人滑倒,衣服濺滿泥水,有人還劃破手臉,鮮血直流。王其梅、李覺等均棄馬步行,與大家一起在泥濘中艱 難跋涉。經過兩天奮戰,越過二郎山,又越過當年紅軍長征路過的瀘定橋,繼續前進。 在此同時,北路先遣部隊出康定後,已翻越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這座山由連續三層山梁組成,百裏之內荒無人煙,山上空氣更加稀薄。盡管內地三四月正是豔 陽天,此地卻冰凍三尺,寒風凜冽,指戰員們普遍有強烈的高山反應,呼吸急促,心跳過速,嘴臉幹裂,還出現臉腫、眼腫、流鼻血、頭暈等症狀。吳忠、郤晉武、 楊軍等師團首長身先士卒,與幹部戰士一道爬山,給大家以極大鼓舞。經過各級幹部、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開展思想體力互助,終於順利地通過進軍途中這一座高 海拔的大山。 4月28日,五十二師前指率一五四團勝利到達甘孜。到達甘孜的前夕,在朱倭召開了北路先遣部隊黨委會。在黨委書記吳忠①、副書記天寶主持下,研究了部隊抵 達甘孜後的工作部署。 雅安至甘孜600餘公裏,先遣部隊跋涉了24天,這是進軍西藏初試徒步行軍的第一次艱苦曆程。由雅安出發時,根據騾馬馱運和人員的背負能力,共攜帶20天 食糧。為確保這點糧食能吃到甘孜,隻好加大每天的行程。第一五四團從兩路口翻二郎山到鴨子口宿營,一天行程55公裏;自折多塘翻折多山至長壩春宿營,一天 行程60公裏。這種在高原條件下的負重行軍,體力消耗極大,幾乎到了人的生理極限。這是部隊高度政治責任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的表現,也為後續部隊的組 織行軍管理積累了豐富經驗。 吳忠此時率先遣部隊進藏,碰到的不是荷槍實彈的敵人,而是糧食的極度匱乏。盡管他經曆過無數艱難險阻,從來沒有叫過苦;但麵臨數千指戰員缺糧斷炊困境,使 他不得不向上級求援。 5月5日,吳忠向軍部報告說:部隊攜帶糧食已將吃完,空投未成,征糧困難。為長期打算,節衣縮食,爭取時間,已動員部隊從5月1日起每人每天隻吃一斤糧 ①。並組織部隊挖野菜(亦不多),捉地老鼠,捕麻雀充饑,以補糧食不足。同時柴草也很缺乏,隻有拾柴草,放牲口,戰士們普遍的口號是以度過災荒年的精神, 同糧食打仗,度過飛機不能空投的日子。這個報告,西南軍區轉報了中央軍委。 前方部隊斷糧,後方非常著急。先遣部隊4月28日到甘孜後,空軍飛機於29日準備向甘孜空投。部隊聽說要來飛機空投糧食,大家都翹首以待。郤晉武團長的日 記中記載了那天準備接收空投的情況:“戰士們仰望著天空,十二時過去了,十三時又過去了,大家失望地回去了。”原來這一天二郎山上空有一雷電雨區,飛機不 能通過,第一次空投失敗了。雷電雨區一直穩定在二郎山地區上空,空軍部隊每天都向甘孜試飛,但都被迫返航。甘孜部隊日益嚴重的糧荒情況,牽動了西南軍區首 長和空軍指揮機關人員的心,敦促空運大隊想方設法完成任務。飛行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多次穿雲破霧,勇闖高原禁區,終於5月7日在甘孜投下108包大米,稍 解燃眉之急。 這108袋大米共約5000餘斤,對在甘孜的4500餘人的部隊來說隻是杯水車薪,按供應標準尚不足一日之需,但卻帶來了很大的精神鼓舞。此時每人每日定 量減少,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隻能吃個半飽。然而當地寺廟卻傳出話來:“田鼠是地菩薩,麻雀是天菩薩。”為尊重藏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部隊不得不停止捕捉鼠 雀。後來師前指通過甘孜當地政府和康北上層人士夏克刀登①,代購了青稞33萬斤,再加5月7日至17日六架次飛機空投了大米萬餘斤,才緩解了缺糧困難。 甘孜地區在支援進軍西藏,特別在支持昌都戰役中,地位十分重要。西藏工委根據西南局指示,決定向4個縣派出軍代表,協助西康省甘孜地委開展新區工作。徐達 文、夏仲遠、楊東生(藏族)、馬紮布(蒙古族)分別擔任甘孜縣、德格縣、鄧柯縣、爐霍縣軍代表。這些幹部到各縣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團結上層人士,動員 組織藏族群眾支援解放軍進軍西藏,解放昌都,對安定社會秩序,穩定後方,都起了重要作用。 軍前指於4月24到達康定後,攜帶的糧食也吃完,靠購買少量糌粑、土豆和挖野菜維持生活。盡管食糧嚴重缺乏,生活艱難,但軍前指立即展開工作,調查西藏情 況,研究政策意見。 康定、甘孜地區為藏族聚居地區,其間雜居著少數漢族。雖然國民黨管轄下的西康省下麵設有專、縣等政權組織,但實際上仍由土司②、頭人統治著藏族群眾。先遣 部隊開展一切工作,都必須得到他們的同意與配合。軍、師前指首長遵照黨的民族團結政策,主動對民族、宗教上層人士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王其梅、李覺到達康定 後,即前往拜訪康定軍管會副主任夏克刀登及委員格桑悅喜、張西郎傑、益西郎傑等人,還廣泛接觸其他上層人士,宣傳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統一祖國 大陸的任務和意義,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希望他們努力支援進軍西藏。夏克刀登係德格玉隆地區大頭人,土地、牛羊頗多,擁有相當數量的槍支和武裝力量。 此時,夏克刀登不僅向部隊出售了數十萬斤糧食,還出動犛牛為部隊承擔大量物資運輸。為解決渡過金沙江以後的隨隊運輸,先遣部隊要購買一批犛牛;通過開展統 戰工作,在石渠即購得犛牛6000頭。德格女土司降央白姆①和夏克刀登等人,都向部隊出售了數百到數千頭犛牛。至9月底,總共購得犛牛萬餘頭,基本上解決 了隨軍運糧問題。康北地區上層人士在支援進軍西藏任務中,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先遣部隊指戰員在康定、甘孜等地,切實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尊重藏族群眾的風俗習慣,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到秋毫無犯。行軍中保護沿途經 幡、瑪尼堆,寧可在風雪中搭帳篷宿營,也不住喇嘛寺廟。借住藏族群眾民房,一般都向房東贈送茶葉等物品,以示感謝。部隊每日出發前認真檢查,發現有使用群 眾家中器物而丟失的,必定道歉並照價賠償。購買柴草等日用物資,一律用銀元付給合理價錢。到達駐地後積極做群眾工作,為房東背水、掃地、劈柴,免費為群眾 治病。對群眾有意見的事立即加以改進,如停止打魚、不再捕捉麻雀、田鼠等。群眾說這座山是“神山”,部隊就到另外的山上打柴。群眾說那是他們放牧的草場, 部隊就把軍馬趕到另外地方去放牧。群眾經過瑪尼堆從左往右邊走,部隊出操、散步路過瑪尼堆也從左邊向右轉。一向遭受過往兵匪搶劫並無償為藏軍支差的藏族群 眾,這次見到解放軍大部隊,他們不但未受損失,反而得到解放軍的幫助,感到特別新鮮,對部隊的疑慮逐漸消失。甘孜一位藏族老人到處講:“當年的紅軍回來 了!我見過趙爾豐的軍隊、劉文輝的二十四軍,也見過藏軍,都是搶我們的,吃我們的。隻有解放軍是給我們、幫助我們的。”淳樸善良的藏族群眾知道解放軍是為 人民服務的軍隊後,就迸發出巨大的擁軍熱情。飛機到甘孜空投時,有一次將米包、銀元箱散落在數十裏以外,當地群眾收拾起來,用犛牛馱運送還部隊。第一五四 團三連班長宋毛誌不慎把一支卡賓槍落入雅礱江中,被水衝到下遊,被藏民格洛拾得。格洛是愛槍如命的獵手,但當他知道是解放軍的槍時,還是走了很遠的路,到 甘孜把槍親手交還給吳忠師長。這件事成為甘孜軍民頌揚藏漢關係的佳話。部隊初到甘孜,房東外出時都把門鎖上,後來不但不再鎖門,還請戰士幫助看家。部隊借 住藏胞的房子,一般都是住在樓下(樓下是牛羊圈)。軍民關係密切以後,群眾一定要部隊搬到樓上去住。他們稱讚:“這次來的漢人軍隊和過去的漢人軍隊就是不 一樣,是‘嘉薩巴’(新漢人)”。“新漢人”成為藏漢民族團結的紐帶,使黨的民族政策結出了碩果。 5月6日,一五四團政委楊軍率二營從甘孜出發,16日抵鄧柯。鄧柯位於康北金沙江東岸。二營在鄧柯一麵打造準備渡江的船隻,一麵積極調查當麵藏軍和道路情 況。團主力和軍、師直屬分隊在甘孜修飛機場,後轉入搶修通往爐霍的公路。 6月上旬,五十二師前指接到軍前指關於昌都戰役的初步設想、擬將主力使用於右翼(鄧柯)的電報。為進一步搞清鄧柯當麵和縱深情況,吳忠令郤晉武前往鄧柯, 同楊軍政委一起進行調查研究。郤於11日率團輜重連自甘孜出發,18日到達鄧柯後,即獲悉藏軍由貢覺增兵百餘到達卡鬆渡,有進犯鄧柯、玉樹的跡象。21 日,又得悉藏軍近日將有所行動。郤、楊決定派人渡江向縱深進行偵察。22日淩晨3時,團偵察排渡過金沙江向縱深前進。10時,在距鄧柯20公裏處與藏軍第 三團一部遭遇,並發生戰鬥。12時後,鄧柯方麵聽到金沙江西岸有槍聲,楊軍政委、胡煥光營長即率第六連前往支援。該連渡江後即與藏軍形成對峙,戰鬥至黃 昏,藏軍後撤。此行動上報後,軍前指電示五十二師前指,為避免過早暴露部隊由鄧柯渡江的作戰意圖,過江分隊應立即撤回。六連等分隊即遵令撤回江東。這次戰 鬥,一五四團過江分隊因輕敵麻痹,並倉促應戰,因而受到不應有的損失;但是粉碎了藏軍進駐西鄧柯的企圖,摸清了藏軍一些作戰特點,起到了“火力偵察的作 用”。 6月18日,軍司令部作戰處處長薛和、西南軍區司令部情報處康藏情報站(後該站編為十八軍司令部偵察科)站長李奮率65人和第五十二師偵察連由甘孜出發, 於26日進抵德格。德格位於金沙江東30公裏。由德格渡金沙江經崗拖去昌都、拉薩,為主要通商大道。崗拖駐藏軍第十團一個連。薛和等抵德格後,即大力開展 對德格女土司降央白姆及其他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和積極進行對康藏地區情況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大量兵要地誌資料,及時掌握了噶廈昌都總管府及藏軍動向等重要 情況。 6月16日,康藏公路通車康定。張國華由新津出發,沿途檢查道路、運輸情況,看望築路部隊,於6月29日抵康定。張國華在康定做調查研究和統戰工作,並與 王其梅、李覺初步議定了昌都戰役作戰方案,隨後返回四川。王其梅、李覺率軍前指於7月10日由康定出發,24日到達甘孜。王、李與第五十二師前指領導人深 入研究了昌都戰役的作戰預案。軍前指進一步進行調查研究,開展統戰工作,並擺沙盤、設敵情、落實戰役方案;還深入到連排,與戰士共同研究負重行軍、宿營、 作戰的辦法。 由五十三師第一五七團組成的南路先遣部隊,在副政委苗丕一①率領下,於4月3日自四川眉山出發,6日到達雅安。雅安以西的飛仙關大橋遭土匪破壞,8日,部 隊在此也遭到土匪襲擊,交通受阻。一五七團即派出部隊將此股土匪百餘人消滅,後留下一個營在飛仙關維護交通。因供應困難,主力進至天全即開始一麵進行修 路,一麵繼續完成進軍準備工作。公路粗通瀘定後,張國華決定由苗丕一率500人(第一五七團一營及由該團抽組的兵站人員)作為先遣隊,提前於5月25日向 前進發,6月13日到達康定。 與此同時,由平措旺階和陳競波(軍政治部聯絡部部長)率領的南路工作隊,於6月8日由康定出發,沿途進行統戰工作,動員土司、頭人、寺廟支援運輸,為南路 先遣部隊提前進駐巴塘做必要的準備。 康定地委為支援進軍西藏,決定巴塘黨組織動員黨員和東藏民主青年同盟②盟員到十八軍,5月底即有50餘人到達康定。這批藏族青年大部分為中、小學文化程 度,還有曾在北京、南京等地讀過大學的,都會藏漢兩種語言,為部隊在藏區開展工作所急需。他們在康定經過動員學習,絕大部分參軍加入了十八軍。 在他們的動員下,巴塘人民積極支援進藏人民解放軍,群眾將自己家的糧食主動賣給部隊,幫助進藏部隊度過缺糧的困難。 此外,另一批北京藏民研究班成員30餘人也於6月11日到達十八軍駐地新津。這批人員是在北平、南京解放之初, 由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在北京大學、南京蒙藏學校等院校及原蒙藏委員會、班禪駐南京辦事處等機關物色的進步藏、漢等民族青年, 後集中到北京組成藏民研究班,學習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到達新津後,參軍加入了十八軍,也於7月1日進至康定。 西藏工委決定,將這兩部分人組成西藏工作團,由天寶任團長、樂於泓① 任副團長。西藏工作團隨即進駐甘孜,進行短期政治、軍事訓練後,分配到機關和部隊、兵站等處,擔任藏語文翻譯和基層幹部。這一批藏族青年,在進軍西藏、建 設西藏中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有的後來成了工作骨幹乃至領導力量。 7月4日, 苗丕一率南路先遣隊由康定出發,沿途跋山涉水、修路架橋,並做土司和寺廟的統戰工作;經20餘日的艱苦行軍,於8月2日到達巴塘。 南路先遣部隊所經過的雅江至理塘之間,社會情況比較複雜,常有土匪出沒。8月2日,理塘兵站鐵木工隊到毛埡土司②管轄地區上山伐木時,指導員朱紅水被土匪 打死,翻譯受重傷。兵站要求毛埡土司維持社會治安。土司將土匪活捉,但要自行處置,兵站不同意,要由部隊處理。毛埡土司遂停止了支援解放軍的物資運輸,導 致南線運輸中斷。這是當時頗有影響的“毛埡土司事件”。第十八軍黨委為此發出通報,要求嚴格執行政策紀律。後來經康定地委、南路先遣部隊黨委派人耐心做工 作,事件才得以平息。毛埡土司於10月底恢複了支援運輸工作。 巴塘為南路進入西藏的主要通道。清末趙爾豐部就是從康定經巴塘到達昌都的。巴塘以藏族為主,雜有漢、回民族,文化教育比較發達,設有師範學校和中心小學, 藏漢雙語教學,不少青少年兼通藏漢語言、文字。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勢力進入巴塘,法國天主教、美國基督教均有牧師在此傳教。巴塘還有國民黨黨部、立法委 員、“國大”代表等,政治情況比較複雜。解放前夕,巴塘成立了以平措旺階為首的共產黨組織及其外圍的“東藏民主青年同盟”,吸收了一批青年,成為西康地區 進步力量的代表。苗丕一等到達後,根據軍黨委的指示,組成以苗丕一為書記、平措旺階和陳競波為副書記的南路先遣部隊黨委,統一領導巴塘地區的作戰準備和支 前等工作。 南路先遣部隊到達巴塘後,積極組織後方運輸及支前工作,加緊建造渡江作戰船隻,動員組織巴塘地區犛牛500頭,準備隨部隊渡江運輸。 至此,第十八軍北南兩路先遣部隊分別在甘孜、鄧柯、巴塘、德格等地建設起堅實的進軍基地,為昌都戰役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http://3g.163.com/book/3g/section/0000GUQU/0000GUQU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