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大量戰功顯赫各型戰機導彈

(2009-10-29 11:30:03) 下一個
zt 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大量戰功顯赫各型戰機導彈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申進科 白先林 選稿:黃駿




資料圖:中國航空博物館



資料圖:航空博物館展出的圖-16戰略轟炸機

  坐落於北京昌平大湯山腳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是全國惟一、亞洲最大、世界屈指可數的大型航空專業博物館,收藏了200多型300多架飛機、直升機,13000餘件其它武器裝備樣品,其中符合國家二級文物標準以上的有100多件。

  在紀念空軍成立60周年之際,這裏館藏的文物珍品再次引人矚目:無論是參加1949年開國大典空中受閱的飛機,還是抗美援朝戰爭和國土防空作戰中的功勳飛機;無論是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的座機,還是參加過核試驗的轟炸機、強擊機,都見證著中國空軍的發展壯大。

  ★在“老航校”一步飛天

  -飛行學員直上“九九”式高級教練機,成功地用酒精代替汽油,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

  航空博物館珍藏的“九九”式高級教練機創造的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被世人常說常新。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不久,中共決定在東北籌建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後來人們習慣稱之為“老航校”)。接著選派了一批籌建航校的幹部,陸續從延安開赴東北。

  據館長齊賢德介紹,當時,老航校總共隻有10來架變了形的木質初級教練機,已經不能使用,飛行訓練遇到了很大困難。航校打破常規,勇敢實踐,超越初、中級教練機,直接上“九九”式高級教練機,飛行訓練取得成功。

  隨著飛行訓練的展開,缺少汽油的困難越來越突出了。他們經過多次試驗,調整改進了飛機的有關部件,成功地用酒精代替汽油,保證了飛行訓練所需要的飛機燃料。

  就是靠著這些“九九”式高級教練機起家,“老航校”邊建邊訓。在3年多時間裏,培養出一大批航空事業的領導骨幹和多種航空技術幹部。

  ★開國大典上的“魔術飛行”

  -參加1949年開國大典空中受閱的飛機本來隻有17架,大家卻看到26架飛越天安門上空

  在參加1949年開國大典空中受閱的飛機跟前,記者聆聽航空博物館特約航空史研究員白鳳昆所講的一段故事:1949年 8月下旬,開國大典閱兵總指揮聶榮臻提出:組織一個飛行隊通過天安門,接受新中國領導人的檢閱。

  在南苑機場上,航空局集中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飛行員和五花八門的飛機。這些飛機各有各的高度,各有各的速度。經過認真準備,空軍參加受閱的計劃圖終於交到大會籌委會。隨後,空軍參加開國大典受閱的計劃表於9月22日正式出台,它比地麵閱兵部隊的組建遲了整整一個月。

  當時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南苑飛行中隊的首要任務是負責北平的防空安全。開國大典時,如果敵機偷襲怎麽辦?經過反複研究,由毛澤東、朱德和周恩來批準,一份使蘇聯專家十分震驚的“帶彈受閱飛行”預案製定出來了,聶榮臻親自來到南苑機場挑選了帶彈飛行的飛機和飛行員。

  為了充分顯示軍威,在無飛機可增加的情況下,周恩來又主持軍委航空局重新修訂了受閱飛行方案,並提出“讓9架P-51飛機循環飛行,17架變26架”的方案。這樣一來,慶典當天人們看到的受閱飛機不是17架,而是26架。1

  ★朝鮮戰場上“一鳴驚人”

  -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飛機,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大顯身手,誌願軍空軍曾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榮立集體一等功的南空某師飛行一大隊,如今已經裝備最新型的殲擊機。航空博物館珍藏的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噴氣式殲擊機,是他們的老大隊長王海等空戰英雄非常珍視的“夥伴”,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曾大顯身手。

  1951年1月29日,空4師28大隊大隊長李漢擊落美軍F-84戰鬥機一架。這是誌願軍空軍首開紀錄。此後,張積慧擊斃戴維斯、韓德彩擊落費席爾,都是誌願軍空軍的著名戰例。

  在抗美援朝作戰中,誌願軍空軍湧現了一大批戰鬥英雄。其中,擊落敵機5架以上的有趙寶桐、劉玉堤、孫生祿、蔣道平、範萬章、韓德彩、魯瑉。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他們成為噴氣式飛機時代的中國王牌飛行員。

  王海帶領的空3師9團1大隊在抗美援朝作戰中,英勇頑強,機動靈活,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美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

  還有一個與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蔣道平有關的戰例鮮為人知:美國空軍第5l聯隊上尉飛行員約瑟夫·麥克康奈爾,是美空軍在朝鮮戰爭中的“首席三料王牌駕駛員”。1953年4月12日,在朝鮮龜城附近的空戰中,被誌願軍空軍飛行員蔣道平擊落。

  就是靠著這種噴氣式飛機,誌願軍空軍參戰部隊敢打敢拚,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飛越“天險”屢出奇兵

  -C—46運輸機,在“世界屋脊”上一邊開辟航線,一邊空投、空運,支援地麵部隊進軍西藏、解放西藏

  與2008年抗震救災中作用非凡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相比,在航空博物館珍藏的C—46運輸機顯得那麽古老。

  1950年1月,中央決定進軍西南,解放西藏。剛剛組建的空軍在海拔5000至7000米的“世界屋脊”上,駕駛老舊飛機,一邊開辟航線,一邊空投、空運,做到“地麵部隊開進到哪裏,彈藥、糧食、物資就空投空運到哪裏”。

  1950年4月15日,謝派芬機組駕駛C—46運輸機,突破“空中禁區”,首次試航康定,空投成功;5月7日,王洪智機組駕駛C-46運輸機,首次試航西康重鎮甘孜,空投成功。

  此後,空軍擴編了空運部隊;繼續開辟新航線,擴大空投範圍;並建成了第一座高原機場——甘孜機場,使空運基地向前沿推進了240公裏;還在起降機場和空投區新建、擴建了通信、導航、氣象台(站)等保障機構和設施。

  1956年,駐藏部隊和西藏人民奮戰3個多月,修好了高原特有的長跑道,建起了拉薩遠郊第一個航空站——當雄機場。

  在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的基礎上,中央決定,空軍和民航局的運輸機在5月下旬分別從北、東兩麵沿不同航線入藏,在拉薩當雄機場著陸。

  5月26日清晨,空軍航空兵某師副師長韓琳駕駛領隊機5116號,由玉樹起飛,飛越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首次在當雄機場降落,成功地完成了北京—拉薩航空線的試航任務,並在當雄機場的跑道上進行了滑跑及起飛試驗,為空氣動力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三比○”永載戰史

  -米格—15、米格—17Ф和殲—5、殲—6,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空軍的主戰飛機,立下赫赫戰功

  殲—5、殲—6,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空軍的主戰飛機,曾立下赫赫戰功。

  白鳳昆介紹,在1950年至1969年期間,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建立起來的年輕的空軍,一方麵與入侵我國領空的美機作戰,另一方麵與對我沿海地區進行瘋狂襲擾破壞的台灣國民黨空軍作戰。在這場持久的戰鬥中,空軍得到了極大鍛煉。

  1955年1月,在陸、海、空軍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等浙江沿海島嶼的戰役行動中,空軍在奪取製空權、封鎖敵占島嶼、實施航空偵察、支援陸海軍部隊登陸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8年入閩作戰,勇奪製空權,其中一個使敵人大為震驚的戰例是三比○首戰告捷。1958年7月29日,入閩作戰第一批航空兵部隊到達前線第三天,粵東沿海濃雲密布,雷雨交加。11時許,國民黨空軍劉景泉帶領F—84G飛機4架,貼著雲層,低空向汕頭方向進襲。時任航空兵某師師長林虎果斷地命令大隊長趙德安率領4架米格-17Ф型飛機起飛迎擊。一場激烈的空戰,在南澳島上空打響。趙德安大隊擊落敵機2架、擊傷1架,自己無一損傷,以三比○的戰績首戰告捷。

  國土防空,戰績輝煌。從1949年至1969年,空軍在擔負防空作戰任務中共擊落敵機96架、擊傷180架。

  ★射天狼成就“大校營長”

  -從薩姆—2到紅旗—2,都是人民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的“原始裝備”,卻開創了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

  在10月1日的國慶閱兵中,來自空軍的紅旗—9、紅旗—12地空導彈方隊精彩亮相。他們攜帶的地空導彈武器係統,是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的“先鋒號”。組成“紅旗—9方隊”的空軍地空導彈某師“英雄營”,50年前擊落國民黨空軍一架高空偵察機所用的地空導彈係統,就在航空博物館珍藏著。

  1959年10月7日,國民黨空軍一架RB-57D高空偵察機竄入北京通縣上空進行偵察活動。營長嶽振華沉著指揮,及時正確地定下射擊決心,隨著巨大的爆炸聲,敵機的殘骸迅速墜落。此舉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

  1962年9月9日,二營在南昌設伏時,對進入火力範圍的敵U-2飛機突然發射,將其擊毀,取得第一次打U-2的勝利。

  1964年7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真、李先念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了“英雄營”全體官兵。這是毛主席在建國後惟一接見過的一支整建製部隊。在首次擊落U-2飛機時,毛主席聽完嶽振華的戰鬥經過匯報後,手一揮說:“打下一架就給他加一顆星!”於是破天荒地產生了這樣一位特殊的“大校營長”。

  “英雄營”的“原始裝備”從薩姆—2到紅旗—2,見證了我國地空導彈武器係統引進—仿製—自行研製的發展過程。經過50餘年的發展,空軍地空導彈部隊裝備係列化程度不斷提高,防空體係逐步完善,成為我國防空作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毛主席23次乘坐的飛機

  -被譽為“鎮館之寶”的4202號伊爾—14型運輸機,曾在18個月內伴隨毛主席飛過祖國的大江南北

  1993年,為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00周年,從11月30日開始,航空博物館舉辦毛澤東座機(係列)展。這個展覽一直持續至今,十幾年來,觀眾熱情經久不衰。

  毛澤東主席在飛機中工作,有一個難忘的瞬間:他身穿灰色大衣,坐在沙發上,伏在一張小方桌前,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材料。

  1957年秋天,毛澤東主席在山東視察後,乘飛機繼續南下。毛主席的座機是代號4202的蘇製伊爾—14型運輸機,機長是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師長的楊扶真。

  毛澤東主席一生中,坐過的空軍飛機不太多。除伊爾—14型運輸機外,他還坐過蘇製裏—2型、蘇製圖—104型和蘇製伊爾—18型運輸機。1945年8月,毛主席從延安到重慶談判,乘坐的是美製 C—47型運輸機。而他在飛機上工作的照片,僅此一張,所以格外珍貴。

  航空博物館收存並展出了毛主席的座機裏—2、伊爾—14和伊爾—18。其中,伊爾—14型運輸機就是這張照片中,毛主席當年乘坐的,特別引人矚目。從1957年3月19日至1958年9月10日,毛主席先後23次乘坐這架飛機,航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它於1992年3月26日退役,從哈爾濱空軍某飛行學院飛來北京,是航博的“鎮館之寶”。

  ★核雲騰空中的多項奇跡

  -伊爾—12、圖—16、強—5,記載著我國核試驗中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和第一枚實用氫彈成功投擲的曆史

  國慶閱兵,當由空軍9架轟-6H組成3個3機楔隊準時通過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時,解說員說:執行受閱任務的空軍航空兵某師自1965年組建以來,先後完成了拉薩試航、空投兩彈、神舟飛船返回艙投放試驗等多項重要任務。當年執行任務的伊爾—12、圖—16、強—5飛機,就在航空博物館珍藏。

  齊賢德介紹,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這次核試驗中,空軍先後出動伊爾—12等14架次飛機,完成了空中運輸、煙雲取樣等任務。空軍航空兵某師郭洪禮、李傳森機組,駕駛伊爾—12型飛機,成功地取得了蘑菇雲樣品,獲得了寶貴的試驗資料。

  1965年5月14日,轟炸航空兵某師李源一機組(第一領航員於福海,共6人),駕駛圖—16型轟炸機,第一次空投原子彈爆炸成功,揭開了我國核試驗的新篇章。

  1967年6月17日,航空兵某師徐克江機組駕駛圖—16型轟炸機,首次空投氫彈試驗成功。這標誌著我國核武器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1971年12月31日,航空兵某師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掛有實用氫彈的強—5甲型飛機,在我國西部靶場作投擲試驗。由於掛彈推脫機構出了故障,三次均投不下,不得不帶氫彈返場著陸,一時出現了驚心動魄的場麵。著陸時萬一氫彈意外脫落或受到震動引起爆炸,後果不堪設想。當時,除一名指揮員外,試驗基地所有人員全都轉入地下。飛機在楊國祥駕駛下,安全著陸。之後,1972年1月7日,楊國祥駕駛強—5甲型飛機再次升空,成功地投擲了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

  ★30年邁出“三大步”

  -我國第一種三代戰機殲—10和我國創新研製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殲—11,成為航空博物館最新的文物

  殲—8、殲轟—7、殲—10、殲—11,這些飛機如今成為航空博物館最新的文物,昭示著改革開放30年來空軍裝備建設的新步伐。

  20世紀70年代末,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的戰略方針,為空軍武器裝備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特別是第三代作戰飛機和防空導彈、雷達以及作戰指揮自動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使空軍現代化建設初具規模。

  殲—8係列殲擊機是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第一種國產兩倍音速的殲擊機。1980年12月開始裝備部隊,成為我空軍的主戰機種之一。

  殲轟—7是我國第一種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雙發、雙座、超音速、全天候殲擊轟炸機。殲轟—7 A(空軍型)是殲轟—7的改進型。首批研製的殲轟—7 “飛豹”(海軍型),於1988年12月首飛成功。殲轟—7 A於1997年立項研製,2005年裝備空軍部隊。

  我國第一種三代戰機——殲—10飛機,是我國采用當今國際先進技術,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單發、輕型、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戰鬥機。1998年3 月,殲—10原型機首飛。2002年5月裝備部隊領先使用,2004年1月設計定型,2005年正式裝備部隊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建製、成係統地形成了戰鬥力,是我國空軍在未來戰爭中奪取空中優勢、實施戰役突擊的主要裝備之一。

  殲—11飛機,是我國20世紀末,引進俄羅斯蘇—27生產線製造的重型戰鬥機。至2007年,已有多批殲—11飛機裝備空軍航空兵部隊,顯著提升了作戰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