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伊朗核問題又到關鍵時

(2009-10-28 12:20:13) 下一個
zt 伊朗核問題又到關鍵時



資料圖片:10月25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抵達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共有4名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於當天淩晨抵達伊朗,對其新公開的核工廠進行核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將會於11月中旬提交有關這座設施的報告。新華社發(哈拉比薩斯攝)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 伊朗新聞電視台27日報道,伊朗將於30日前答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關於伊朗將高純度濃縮鈾轉交別國生產的協議草案。報道援引一名接近伊朗核談判代表團的伊朗外交人士的話說,伊朗將本著維護國家利益的原則來答複上述協議草案。目前,有關國家圍繞伊朗核問題的博弈仍在進行,伊朗核問題何去何從引人關注。

伊朗:舉棋不定

當天早些時候,伊朗官方的旗幟電視台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伊朗會接受巴拉迪方案的“框架安排”,但同時希望對該方案作出“重大改動”。

伊朗議長拉裏賈尼在24日曾猛烈抨擊西方在核燃料交易問題上“大耍花招”,千方百計想把自己的意圖強加給伊朗。

伊朗外長穆塔基26日表示,伊朗關於解決核燃料問題有兩套方案正在商議中,一是可以像以前一樣從國外購買核反應堆所需燃料,二是可以將部分伊朗國內生產的低純度濃縮鈾運到國外加工然後再回購較高純度濃縮鈾。伊朗將很快從這兩套方案中選擇一套。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官員最近透露出來的一些態度表明,伊朗政權內部在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

從目前最新透露出來的表態來看,不排除伊朗可能會“原則上同意”把部分低純度鈾運往國外進行加工,然後再購回純度較高的濃縮鈾。但與此同時,伊朗將會在“運出多少”以及“如何運出”的問題上與相關國家討價還價。

分析人士說,伊朗之所以會作出這種決定,一方麵是如果伊朗堅持拒絕“外加工”,西方國家勢必會推動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的製裁。另一方麵,伊朗如果很爽快地全盤接受該計劃,那麽不僅將失去一個重要籌碼,同時可能還會冒著一大批濃縮鈾“有去無回”的風險,並會遭到強硬派人士的反對。

美國:力圖打開缺口

對於伊朗審慎和模棱兩可的態度,美國奧巴馬政府一方麵敦促伊朗迅速解決“低濃鈾”的外加工問題;另一方麵為了求得伊朗的“積極答複”,又對伊朗的拖拉行為擺出耐心等待的姿態。

奧巴馬的前任布什在過去的8年間一直試圖以強硬姿態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但結果適得其反。

奧巴馬政府執政後對伊朗政策進行了有別於上屆政府的微調:通過舉行伊朗核問題多邊會談,形成了事實上的美伊對話。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日前提出伊朗核燃料外加工的折中方案後,美國迅速表示支持。

如今,說服伊朗接受“低濃鈾”外加工,似乎正在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解決伊朗核問題的一個理想突破口。曾長期負責伊朗事務的副國務卿伯恩斯日前宣稱,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該建議的情況下,“伊朗人真的是第一次處於守勢”。

分析人士指出,對於一心想打掉伊朗核計劃的美國來說,允許伊朗回購核燃料,貌似放伊朗一馬,但實際上是要破壞伊朗捍衛核權利的傳統國策。

俄羅斯:調整策略

伊朗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政治和貿易夥伴,一旦對伊朗實行製裁,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將大大降低,並將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俄羅斯一直反對對伊朗實施製裁。

伊朗:國際核查人員開查新申報核設施

不過,為了緩解與美國的關係,俄羅斯近來改變了反對對伊朗實施製裁的立場,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已多次表示不排除對伊朗實施製裁的可能。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會努力促使伊朗與國際社會合作,避免對伊朗采取製裁措施。俄方表示不排除對伊朗實施製裁的可能性是在對伊朗施加壓力。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伊朗濃縮鈾的解決方案後,俄羅斯率先表態支持這一方案。俄外長拉夫羅夫於本月23日說,俄方同意國際原子能機構製定的伊朗核燃料問題方案,並希望伊朗以及所有相關國家同意這一方案。

同月26日,主管中東問題的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在俄《新聞時報》撰文指出,新方案是多邊談判的結果,對於伊朗方麵是可以接受的。新方案實施後,俄羅斯將起主要承包人的作用,但是,俄羅斯不會為新方案提供免費服務。

法國:緊跟美國

法國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立場與美國一致。本月24日,法國總統薩科齊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電話會談,兩人稱,法美兩國在此問題上的觀點“完全一致”,即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日前提出的允許伊朗核燃料外加工的折中方案。

不過法國在伊朗核問題上的態度依然比較強硬,它要求伊朗放棄核計劃,通過與國際社會合作解決問題。

就在國際社會等待伊朗公布解決核燃料問題的決定時,法國外長庫什內27日表示,伊朗現在就應該開口表態,如果現在不說,就將“失去時機”。他還指責說,國際社會等待黑暗隧道出口的“亮光”已將近3年,各方在此問題上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等到各方失去信心並決定結束談判時,它們的等待也就走到了盡頭。(綜合新華社駐德黑蘭記者梁有昶、車玲,駐華盛頓記者趙毅,駐莫斯科記者盧敬利,駐巴黎記者李學梅報道)

*
伊朗造核彈 至少一年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