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粟裕兵法

(2009-09-25 21:59:45) 下一個
zt 粟裕兵法
http://mem.netor.com/m/jours/adindex.asp?boardid=2652&joursid=21471
陳舟

第六章“一切調度都要著眼於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對於幾乎一切都取給於敵方的紅軍,基本的方針是殲滅戰。……殲滅戰和集中優勢兵力、采取包圍迂回戰術,同一意義。沒有後者,就沒有前者。 ——毛澤東

一、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1946年7月至8月,我華中野戰軍在粟裕、譚震林的率領下進行了著名的蘇中戰役,七戰七捷,先後殲敵6個旅、5個交警大隊共5萬餘人。蘇中戰役是解放戰爭初期第一個殲敵最多的戰役,也是1946年內殲敵最多的一個戰役。毛澤東聞訊後極為興奮,在戰役結束的前三天即 8月28日,就為中央軍委起草了一份給各戰略區首長的電報。在這份很有名的電報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粟譚軍從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一個半月內,作戰六次,殲敵六個半旅及交通總隊五千,造成輝煌戰果。而我軍主力隻有十五個團,但這十五個團是很充實與很有戰鬥力的,沒有采取平均主義的補充辦法。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例如八月二十六日集中十個團打敵兩個團,八月二十七日集中十五個團打敵三個團),故戰無不勝,士氣甚高;繳獲甚多,故裝備優良;憑借解放區作戰,故補充便利;加上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這一經驗是很好的經驗,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並望轉知所屬一體注意。”

毛澤東把蘇中戰役作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範例向全軍介紹,並要各戰略區仿照辦理,這無疑是對粟裕作戰指揮才能的充分肯定,是對粟裕成功地貫徹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方針的最高獎賞。

打殲滅戰,這是毛澤東戰爭指導上的一貫思想,是我軍在戰役戰鬥上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詳盡闡述了殲滅戰的思想。他強調,對於幾乎一切都取給於敵的紅軍,基本的方針隻能是殲滅戰。隻有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圍剿”和發展革命根據地。他幽默地說,“拚消耗”對中國紅軍是不適宜的,因為“比寶”不是龍王向龍王比,而是乞丐向龍王比,這未免滑稽。擊潰戰對於雄厚之敵不是決定勝負的東西,而殲滅戰則對任何敵人都立即起重大影響。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人,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
毛澤東還認為,殲滅戰和集中優勢兵力、采取包圍迂回戰術,同一意義。沒有後者,就沒有前者。其中,集中兵力是首先的主要的,它是打殲滅戰的基本戰法。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為了改變敵我的形勢。他說過:“幾個大漢打一個大漢之容易打勝,這是常識中包含的真理。”因此,戰略上“以一當十”,戰術上“以十當一”,這是紅軍製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

在毛澤東軍事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常勝將軍粟裕,對毛澤東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思想不僅理解透徹深刻,而且運用純熟靈活。他在回憶錄中說:“由於紅軍是在敵人包圍之中作戰,武器裝備一切取之於敵,因此殲滅戰一直是我軍作戰的基本方針。戰略戰術的運用常以能否達到殲滅敵人為標準。在井岡山時期,紅軍為了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依據不同的敵人,采取了不同的戰法。對於一打就垮的部隊,采取窮追;對於戰鬥較強的部隊,則運用迂回包圍。如井岡山第二次反“進剿” 時,紅軍打贛南劉士毅的部隊。該敵是地方部隊,戰鬥力不強,與紅軍剛一接觸就逃跑了。粟裕所在的部隊一口追了35公裏,俘虜敵營長以下官兵300人,繳槍 250支。這種追擊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追擊,而是為了達到殲滅敵人的戰術。

粟裕在研究戰史時曾經談到,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反“圍剿”,是一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範例。當時,蔣介石調集11 個師又2個旅共10萬餘人的兵力,統由國民黨江西省主席、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指揮,向中央蘇區發動進攻。我軍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向根據地中部實施退卻。敵人以平均日行35公裏的速度,分多路向我進攻,每路又分成梯隊。我軍在多路敵人中選擇了魯滌平的嫡係部隊張輝瓚的第十八師和譚道源的第五十師。這兩個師各約1.4萬人,我軍集中 4萬人的絕對優勢分別殲滅之。當得悉張輝瓚師孤軍深入,已進抵龍崗時,我軍迅速定下決心,乘敵立足未穩,集中優勢兵力,運用迂回包圍戰術,於12月30日一舉全殲該敵,活捉張輝瓚;接著,又在1931年1月3日殲滅譚道源一個旅,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第一次“圍剿”。
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粟裕根據當麵戰場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方針,“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屢戰屢勝”。

前麵提到的解放戰爭初期的蘇中戰役,敵處絕對優勢,共15個旅約12萬人;我處劣勢,共19個團3萬餘人。正是由於粟裕乘敵之隙,巧妙用兵,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實現了七戰七捷。

一戰宣家堡和泰興。粟裕乘敵驕狂,進攻前戒備疏鬆之隙,指揮華中野戰軍主力第一師、第六師各以6倍於敵的兵力,分別出其不意地向宣家堡、泰興守敵整編第八十三師第十九旅發起攻擊,殲滅敵2個美械團另2個營,共 3000餘人,擴展了我軍的回旋餘地,為轉用兵力、連續作戰打開了局麵。

二戰如南。我采取避其鋒芒、擊其側翼的戰法,以少數兵力迷惑敵人,主力則長途奔襲百裏,以4倍於敵的兵力,出敵不意地攻擊向如南增援之敵第四十九師,在運動中殲敵1個半旅,連同在阻擊中消滅的敵人,共1萬餘人。

三戰海安。海安是蘇中的戰略要點和交通樞紐。敵集中6個旅的兵力分路由如皋、薑堰合擊海安,我以運動防禦阻擊敵人,殺傷敵3000餘人,創造了敵我傷亡15比1的記錄。
四戰奇襲李堡。我主動撤離海安後,敵誤認為“蘇中共軍大勢已去”。我乘敵驕兵輕進和2個旅的部隊正在換防之機,集中兵力突然向李堡發起攻擊,殲敵1個半旅9000餘人。
五戰丁堰和林梓。我華中野戰軍經短期休整後,集中主力16個團3萬餘人,以夜行軍插入敵側後,從敵兵力薄弱的丁堰、林梓打開缺口,鑽到敵人肚子裏,全殲5個交警大隊,另1個營,共3000餘人。

六戰邵伯。我第十縱隊3個團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頑強堅守邵伯、喬墅陣地,抗擊敵整編第二十五師2個旅的瘋狂進攻,斃傷敵2000餘人。

七戰如(皋)黃(橋)路。我軍攻黃(橋)救邵(伯),用攻其必救的辦法調動敵人,在如皋、黃橋之間與敵遭遇。我先是集中5倍於敵的兵力,殲滅分界之敵第九十九旅;隨後向加力轉用兵力,集中15個團殲滅敵第一八七旅和第七十九旅1個團,共殲敵2個半旅約1.7萬餘人。

粟裕在總結蘇中戰役的經驗時指出:蘇中作戰之所以能獲得重大勝利,就軍事上來說,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執行了戰略上以少勝多的原則,但在戰術上,則恰好相反,采取了以多勝少的打法”。他在後來還回憶說:“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長期熏陶下,我們總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就整個蘇中戰場來說,敵我兵力對比是三點五比一,由於我們靈活用兵,在第一、二、四、五各決戰鬥中,我們都集中了三倍以上的兵力對付待殲之敵,有時為了保證全殲和速決,還集中了絕對優勢的四倍、五倍、六倍於敵之兵力。”正因為如此,蘇中戰役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毛澤東高度評價說,蘇中戰役“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朱德也讚揚道:“粟裕是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
在集中優勢兵力的具體運用上,粟裕從不拘泥於已往的經驗,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度和使用兵力。他認為,部隊數量較少時,可以隻對一個作戰目標形成優勢;部隊數量較多時,可同時對幾個作戰目標形成優勢。在大多數情況下,將戰區主力集中在一個主要戰場和方向上行動,以迅速轉換戰局。這是粟裕在全局的劣勢和被動中爭取局部優勢和主動,逐漸改變敵強我弱的形勢,並最終戰勝敵人的基本方法。

解放戰爭中的華東戰場,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全國的主戰場。蔣介石在實施重點進攻時,用於華東戰區的兵力占其進攻解放區總兵力的27%,占其重點進攻兵力的66%。因此,華東戰區是當時我軍各大戰區中承受壓力最大的戰區,中央軍委也賦予華東戰區以較重的作戰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陳毅、粟裕始終把集中使用戰區主力,作為轉換戰場形勢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戰略防禦階段,首先將華中主力大部集中於蘇中地區,在蘇中解放區前部地區進行了蘇中戰役,勝利完成了戰爭初期的試戰任務;爾後,華中、山東兩軍合並,又集中9個縱隊,進行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重創進犯山東解放區的敵人。在戰略進攻階段,集中華野外線兵團主力首先實施了沙土集戰役,後又統一指揮外線兵團和中野2個縱隊進行了豫東戰役,協同劉鄧、陳謝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原戰局。接著,又揮師北上南下,集中華野全軍,勝利進行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與中原野戰軍密切協同,殲滅國民黨軍主力於長江以北。

毛澤東曾經說過,集中兵力看來容易,實行頗難。人人皆知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然而很多人都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粟裕根據自己的戰爭實踐,體會到集中兵力之所以做起來難,“如何判斷和選擇重點是關鍵”。他以濟南戰役為例。濟南守城之敵,在王耀武統一指揮下,以濼口、馬鞍山為界,分為東、西兩個守備區,守備東線的是中央軍,守備西線的是雜牌軍吳化文部。顯然,濟南守敵是以東線為其重點。西線守敵六十九軍軍長吳化文,在戰役前曾有棄暗投明的表示,加之敵人的機場在城西。粟裕遂決定將攻城兵力重點首先用在西線。結果,我軍僅用4天就全部占領了濟南的外圍防禦地帶。

粟裕不僅善於準確地選擇和判斷集中兵力的重點,而且能夠掌握好兵力集中的時機、方向和集中後形成的布局。他多次說到,在我處內線的情況下,不宜在戰略上過早集中兵力,以免由於我之過早集中而造成敵人更加集中;集中的時機不當,還可能造成戰場被敵壓縮得過於狹窄,從而使我處於被動地位。集中兵力的方向應根據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和戰場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利用老區和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並有鞏固的戰略後方作依托。集中兵力後的布局,應與相鄰戰區集中兵力的方向相協調,便於戰略上或戰役上的協同。

二、適時轉用和連續使用兵力

圍繞作戰重心適時轉用和連續使用兵力,是粟裕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思想的一大特色。他在談到蘇中戰役時說過,由於我們手頭兵力不多,更沒有預備隊,隻能從戰場上及時轉用兵力。對於這個問題,如南戰鬥後海安以東休整時,通過團以上幹部的戰鬥總結會議,大家認識到,“幾個打一個”決不意味著我們部隊的戰鬥力量差;需要時增調兄弟部隊加入作戰,也決不“丟臉”。“隻要作戰需要,戰役指揮員也應毫不猶豫地轉用部隊。”粟裕在運籌戰區作戰時,往往同時計劃幾個相互聯係的戰役,作出一至數月的安排,以便連續使用作戰力量。他十分善於在兩個戰役或兩個作戰方向之間,適時轉用兵力,以掌握主動。在他看來,及時轉用兵力和連續作戰不僅可以及時捕捉到有利戰機,擴大戰果,而且往往能夠達到出敵意外。

蘇中戰役的宣泰戰鬥和海安戰鬥以後,我軍又連續進行了如南戰鬥和李堡戰鬥,特別是如南戰鬥,我軍從西向東機動100餘裏尋殲敵人,完全出敵意外,結果都取得了勝利。七戰如黃路時,粟裕曾及時將第一師的第一旅由加力方向西調,轉用分界,配合第六師等部以10個團的兵力,5比1的絕對優勢,迅速圍殲了敵第九十九旅2個團。隨即又將第六師和第一旅東調,會同第三旅、第五旅以15個團的兵力圍殲加力、謝家甸之敵3個團,打了一個幹淨利落的殲滅戰。

豫東戰役我攻克開封後,部隊已連續行軍作戰1個月,相當疲勞,且有的部隊已傷亡近萬人。究竟是稍事休整,還是連續作戰?粟裕毅然決定抓住有利戰機,連續作戰,再殲援敵。在殲滅區壽年兵團後,我軍準備組織部隊勝利撤出戰鬥,轉入休整。此時,敵3個兵團繼續向我進攻,特別是黃百韜兵團對我軍從戰場東部撤出威脅較大,粟裕決心繼續戰鬥,給黃兵團以殲滅性打擊。當時我軍連續行軍作戰,傷亡消耗逐漸增大,加之戰區久旱無雨,井河幹涸,又值炎熱的夏季,部隊飲水奇缺,吃不下飯,晝夜苦戰,體力漸弱,再打這一仗確實相當困難。但廣大指戰員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投入新的戰鬥,又殲滅黃兵團3個多團的兵力,全殲敵整編第七十五師第十六旅旅部及2個團。
粟裕不僅善於組織部隊連續作戰,而且善於指揮部隊不失時機地迅猛追殲殘敵,擴大勝利戰果,徹底打垮敵人。在抗日戰爭末期的浙江西部天目山戰役中,第一次戰役從1945年2月14至18日進行了5天,就有兩天是追擊。第二次戰役從3月6日至26日雖延續了21天,但主要戰鬥發生在前3天。隨後,我軍便兵分三路勇猛追擊,先後占領章村、孔夫關、羊角嶺、潘村等地,又迅速進占東、西天目山。第三次戰役,我軍於6月21日午後剛剛結束圍殲左兵團第一五四、第一五五團的戰鬥,未及休息甚至來不及打掃戰場,掩埋好犧牲的戰友,就立即向東急進,去圍殲龐大的右兵團。22日晨我軍第一、第三、第四縱隊即完成了對右兵團的分割包圍。部隊雖已多次斷炊,有的已兩天未吃飯,但指戰員咬緊牙關,忍饑耐渴,發揚連續作戰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經一天兩夜惡戰至23日夜終將頑軍第七十九師和突擊第一、第二隊大部殲滅,殘頑奪路南逃,我軍又追至南湖(即橫湖)。頑軍氣勢洶洶的第三次進攻,即以徹底慘敗而告終。

適時組織實施部隊的轉移和休整,是粟裕關於靈活轉用兵力和連續使用兵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他曆來認為:作為戰役指揮員,要十分重視抓緊和利用休整時間,在一定意義上說,要象對待創造和捕捉戰機那樣重視才行,這是我軍得以連續勝利作戰的重要保證。在具體做法上,他一貫堅持作戰與休整統籌考慮,充分利用作戰間隙進行戰場休整。
例如,1947年1月的魯南戰役即將結束時,陳、粟就判斷徐州之敵不久將會發動新的大攻勢,決定爭取兩周時間休整部隊,進行戰前各項準備。他們主要抓了以下幾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將山東、華中的各野戰兵團和地方主力部隊統一編為11個步兵縱隊和1個特種兵縱隊,調整充實基層組織,使華東我軍進一步實現了組織指揮上的集中統一。

第二,召開了幹部會議,傳達黨中央關於當前形勢和任務的指示,在總結7個月作戰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毛澤東的積極防禦戰略方針和打運動戰、殲滅戰思想的認識,增強全軍的內部團結和統一作戰指導思想。

第三,抓緊各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戰術技術訓練,特別是使中央、軍委的指示和魯南會議精神為廣大指戰員所掌握,大大鼓舞了全軍的戰鬥情緒和必勝信念。

第四,在華東局主持下,合並蘇、魯地方機關,以全力部署、動員和組織各項支前工作,統一和健全支前組織,籌集大量糧草、彈藥和其他軍需物資,為我軍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提供了物質保障。

粟裕認為,戰役間隙的休整,不隻是一般地休息,而是包含著為了以利再戰的很繁重且又很複雜的工作內容。況且,麵對敵人的大舉進攻,戰役之間的空隙通常是很短暫的,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和抓緊休整時機。他還經常根據任務和戰場情況,預計戰區力量可能的傷亡、損耗和需要補充的數量,抓住主要環節進行各方麵的充分準備,隨戰隨補,隨補隨戰。如淮海戰役開始時華野為36.19萬人,戰役中傷亡10.5萬人,粟裕抓住戰役空隙補充地方部隊和解放戰士,到戰役結束時,使華野兵力達到55.1萬人,為爾後連續作戰作好了充分準備。

通過勝利的轉移行動來實現部隊的休整,是粟裕關於轉用和連續使用兵力思想的又一特點。他認為,在作戰指揮中,“組織轉移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它不僅關係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很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反之,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就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粟裕組織部隊轉移的主要方法有:充分利用良好的人民條件,隱蔽我軍行動,這在組織長距離轉移時尤為重要;挾戰役勝利的餘威,乘敵驚恐不定、各處敗縮之際,迅速脫離戰場;在援敵多路緊逼的情況下,我先聲奪人,給對我威脅最大之敵以殲滅性打擊,震懾敵人,乘勢轉移。

如前所述,豫東戰役後,部隊經過連續作戰,減員較大,十分疲勞。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組織部隊勝利撤出戰鬥,轉入休整,就是一個直接影響戰役成果的大問題。為此,粟裕對當麵敵情和組織部隊轉移的問題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被包圍的整編第七十二師戰鬥力不強,且已構築較堅固的工事轉入防禦,我隻用少數部隊予以監視,該敵就不敢出動,對我軍轉移影響不大。而在向我進攻的敵黃百韜、邱清泉和胡璉兵團中,黃兵團增援積極,對我軍從戰場東部撤出威脅較大,如不對該敵以有力打擊,我軍攜帶大批傷員將難以順利撤出戰鬥;即使撤出,各路敵人也會尾追而來,使我軍陷於被動。於是,粟裕決心乘黃兵團經長途跋涉,尚未全部展開,戰鬥力相對減弱之機,先聲奪人,給運動中的黃兵團以殲滅性打擊,為我軍順利撤出戰鬥和進行休整創造條件。這樣,既能殲滅更多的敵人,又可對邱兵團起震懾作用,使其在我軍撤出戰鬥時不敢緊跟尾擊。戰鬥的發展完全在粟裕的意料之中,在我軍給黃兵團殲滅性打擊後撤走時,黃百韜一動也不敢動,其他敵軍遭我回擊後也未敢再進。我軍得以順利進入預定地區休整。待敵人查明我軍位置時,我軍已休整一周了。

三、戰役合圍與戰術分割

毛澤東把包圍迂回戰術和集中優勢兵力視為同一層次上的概念,認為沒有它們就打不成殲滅戰。粟裕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深刻領會毛澤東的這一思想。他在談到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時曾說過:1930年2月30日全殲張輝瓚的第十八師,1931年1月3日殲滅譚道源第五十師的1個旅,兩仗相比,打張輝瓚迂回得好,四方麵重重疊疊,他跑不掉;打譚道源則因沒有迂回好,僅殲敵一半,未能達到全殲。這說明,要打殲滅戰,在兵力運用上,必須把包圍迂回結合起來,沒有迂回打不好殲滅戰。”

粟裕在指揮大兵團作戰中,不僅創造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成功經驗,而且在繼承我軍傳統的包圍迂回戰法的基礎上,發展了戰役合圍藝術。粟裕是我軍許多善用合圍戰術打殲滅戰的優秀將領中的傑出代表。無論是在組織每戰圍殲敵個把師的小規模合圍作戰中,還是在指揮每戰圍殲敵幾個師乃至十幾個師的中型和大型合圍作戰中,粟裕都顯示出高超的戰役指揮藝術。縱觀我軍戰史,每次包圍敵3萬人以上的大中型合圍共22次,其中粟裕指揮或參與指揮的作戰就達10次之多。

粟裕關於戰役合圍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戰役合圍是取得戰役勝利的重要前提。

他認為:在我軍以往的戰役中,一般隻要對敵人達成了戰役合圍,勝利就算基本有把握了。既然殲滅戰是我軍的基本作戰方針,那麽,在戰役中要殲滅敵軍集團,就必須實施戰役合圍。我軍的戰史充分顯示,無論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反“圍剿”作戰,還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進攻戰役,未能圍住敵人的戰役都無一例外地打成了擊潰戰,而實現了戰役合圍的戰役絕大多數全殲了被圍之敵。因此,粟裕在指揮每一戰役或戰役每一作戰階段時,總是竭盡全力合圍敵人,以便不使漏網,力求全殲。

第二,戰役合圍是“戰役之關鍵”。

由於合圍在戰役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而它通常是戰役最緊張激烈的作戰階段,是指揮上最複雜困難的時刻,戰役指揮員在戰前和戰中都應注重對這一作戰行動的籌劃和把握。粟裕在回憶孟良崮戰役時說:六縱攻占垛莊,封閉了合圍口之後,盡管敵軍還有10個整編師包圍著我軍,戰場形勢變得更加險惡,陳毅和他還是都鬆了一口氣,因為圍殲敵人最關鍵的階段過去了。

第三,戰役合圍與戰術分割同時進行。

這是粟裕在戰役合圍問題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他明確指出:“戰役發起後,戰役合圍同戰術分割要同時進行,在實施戰役合圍、構成對外正麵的同時,要向敵縱深猛烈突擊,迅速將敵各旅、團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務使敵人無法組織協同和互相支援作戰。”戰役合圍追求成建製殲滅敵軍集團的目標,被圍之敵就常常建製完整或比較完整,能組織有效的防禦。因此,為了一舉殲滅敵人,不使其蝟集成一團,並破壞其協同動作和互相支援,一般應在戰役合圍的同時進行戰術分割,以期逐個殲敵。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指揮的多數合圍作戰有兩個特點:一是規模較大,常常一次合圍敵人數萬;二是常圍殲強敵,被圍之敵往往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這就使合轉過程中的戰術分割顯得更為重要。

第四,圍殲與阻援結合。

戰役合圍是一種具有決戰性質的作戰行動。我每次誌在必得,敵往往重兵救援,這常常使一些中小規模的合圍作戰演變成大規模的會戰。粟裕認為,阻援是合圍作戰的一部分,沒有成功的阻援,就不能真正圍住敵人。重視阻援,是粟裕在戰役合圍指導上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他在指揮合圍作戰時,經常使阻援兵力多於圍殲兵力。宿北戰役,他以24個團的兵力殲敵整編第六十九師,以28個團的兵力監視、阻擊其他三路敵人;孟良崮戰役,他以11個師的兵力圍殲整編第七十四師,而以18個師的兵力進行阻援作戰;豫東戰役第一階段,他以2個縱隊圍殲開封,以7個縱隊阻擊邱清泉、孫元良兵團,第二階段以4個縱隊圍殲區壽年兵團,以5個縱隊阻援;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中的圍殲黃百韜兵團,莫不如此。

第五,實現戰役合圍必須密切配合。

粟裕常說大兵團作戰猶如一架機器,各個部件都必須按照分工合作,不能有絲毫障礙。因此,戰役合圍中的協同動作是取得勝利的決定條件之一。有鑒於此,他極為重視協同問題,每次作戰總結,必講協同方麵的經驗教訓。黃橋戰役總結,他首先肯定防守兵團與突擊兵團的協同配合是比較好的,然後指出:在野屋基戰鬥中,第六團未能很好配合第一縱隊,使一部分敵人得以突圍出去,第七團沒有幫助第二縱隊,以至繳獲不大;高橋戰鬥,第二縱隊配合不好,從而使第一縱隊不能很快解決頑獨立第六旅,第一縱隊從高橋、八字橋南下較遲,使黃橋防禦一度變得十分困難等。他在總結蘇中戰役、萊蕪戰役經驗教訓時,也一再與各縱隊首長研究作戰協同上的得失。他在濟南戰役動員令中寫道:“大兵團作戰,彼此休戚相關,常常因一部之得失成敗影響全局,故必須各自警惕,在上級總的意圖之下,兢兢業業,想盡一切辦法來完成本身所擔負的任務。”

合圍是打殲滅戰的一種基本戰法,根據不同的敵人、戰場態勢和戰役企圖,靈活、巧妙地運用合圍樣式,則是一種指揮藝術。粟裕不愧為這方麵的大師。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各次進攻戰役中所采取的合圍樣式有很多種,現擇要介紹以下幾種:

其一,鉗形攻擊式合圍。

沿敵軍集團兩翼向合圍終點快速機動,用鉗形攻擊的方法對敵達成合圍。這種樣式有利於迅速前出到兩翼暴露、孤立、突出之敵的後方,封閉合圍圈。粟裕不僅在萊蕪戰役、魯南戰役中成功地運用這一合圍樣式,而且在上海戰役中創造性地加以發展,采用雙層鉗形攻擊的方法合圍敵人。

其二,分進合擊式合圍。

從多個方向向心攻擊,用分整合擊的方法對敵達成合圍。達種樣式要求進擊部隊處於適當位置,能從不同方向奔襲預殲目標。這通常是敵人已陷入內線作戰,戰略或戰局上已處於被包圍、被割裂狀態時的合圍方法。粟裕在宿北戰役和豫東戰役第二階段,曾采用此法。

其三,側正合擊式合圍。

以一部兵力正麵阻擊,主力從進攻之敵的翼側向其後方卷擊,用側正合擊的方法合圍敵人。這種樣式通常以主力突擊敵後,把突擊方向指向敵人的薄弱部位,切斷進攻之敵退路,能打亂敵人布勢,迅速改變戰場態勢。在黃橋戰役中,粟裕首創這一合圍樣式。

其四,對進突擊式合圍,

從兩個方向相向攻擊,以對進突擊的方法合圍敵人。這種樣式是從相反的兩個方向向敵運動,並在接敵之前或同時向兩翼迂回兵力,實現四麵包圍。在沙土集戰役中,粟裕通過長途奔襲對敵整編第五十七師進行南北夾擊,同時向黃鎮集、龍■(左土右固)垌集機動兵力合圍了敵人。

其五,伏擊式合圍。

預設口袋,誘敵入甕,用伏擊的方法對敵達成合圍。這是最有利的一種圍殲樣式。粟裕指揮天目山第三次反頑戰役殲滅敵第七十九師等部,就成功地運用這一合圍樣式。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在許多重大戰役中都使用過合圍的作戰方法。除了前麵已談到的以外,這裏再舉兩個戰例。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

是集中兵力殲滅黃百韜兵團(即第七兵團)。當敵第三綏靖區一部起義後,出現了 30公裏的部署缺口,為我軍迅速切斷第七兵團的退路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粟裕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部署各兵團、各縱隊猛烈進擊,截殲第七兵團,並向徐州進逼。他命令山東兵團急速穿越第三綏靖區防區,直插隴海路,並與第十一縱和江淮軍區獨立旅打通聯係,準備堵截敵第七兵團西逃並阻止徐州之敵東援;第四、第八、第一、第六、第九縱隊排除一切困難,銜尾追擊第七兵團;蘇北兵團南越隴海路向徐州東南進逼,威脅徐州與堵截西逃之敵。粟裕要求各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困難,不怕饑餓,不怕傷亡,不怕打亂建製,不為河流所阻,不為小股敵人所吸引,勇猛穿插,大膽迂回,追擊與堵擊截擊相結合。我軍終於先敵占領了黃八集、大許家,割斷了徐州與碾莊之敵的聯係,將敵第七兵團7個師合圍在以碾莊圩為中心的狹小地區內,並奠定了淮海戰役第一仗勝利的基礎,對爾後的戰役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49年4月至5月的渡江戰役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解放南京;第二階段,我軍合圍殲滅南京、鎮江、蕪湖逃敵,占領浙贛鐵路;第三階段,攻占上海,解放崇明島。

在渡江第二階段,即我軍突破敵人的長江防線之後,

戰役勝利的關鍵在於能否達成對敵人的割裂和圍殲。4月21日,粟裕與張震聯名向軍委、總前委建議:鑒於第七、第九兵團渡江後,敵尚無全盤部署,抵抗甚微,我應乘登陸勝利之威,促成敵之更大混亂,達成分割包圍。他們在作出敵人主力將向杭州撤退的判斷後,為迅速切斷“京航國道”(即南京至杭州的公路),不使敵人主力退向杭州,並達成對敵人的圍殲,遂令第九兵團率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兩軍全部,以急行軍經青弋江、宣城向郎溪、溧陽挺進,不為小敵所阻惑;令第七兵團迅速將攻擊箭頭轉向南陵以東宣城方向,在第九兵團右側後成梯次隊形前進。

4月22日夜,敵人開始向杭州撤退。粟裕把指揮的重點轉到追殲逃敵上來,全神貫注地指揮東集團和中集團的部隊在廣德、長興、吳興一帶會師,封閉合圍口,將向杭州及浙贛線潰退之敵,圍殲於郎溪、廣德及長興地區。他連續幾次電促各兵團加速向指定的合圍地區前進,並率指揮機關進駐常州。

我追擊部隊高度發揚了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不怕疲勞,不怕饑餓,不顧春雨連綿,踩著泥濘的道路,跋山涉水,快速行軍。當時上上下下的思想都集中在一個字上,就是“快”。25日下午,我第二十八軍占領宜興,第二十三軍於同日黃昏占領溧陽,南京至杭州公路遂被我切斷。26日我中集團先頭部隊已進至郎溪、廣德地區;同時,我第二十八軍進占長興。27日,中集團的第二十七軍在吳興附近與東集團的第二十八軍打通了聯係。這樣,就封閉了合圍口,把敵軍10萬之眾逼入郎、廣之間的山區。我追擊部隊機動靈活,猛插猛打,戰至29日上午,將敵全部殲滅。

四、從小殲滅戰到大殲滅戰

毛澤東的殲滅戰思想中,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善於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殲滅戰的規模和程度。作戰形式的不同,執行殲滅任務的程度就不盡相同。一般說來,遊擊戰隻能小規模地殲滅敵人,或者消耗敵人;運動戰執行殲滅任務;陣地戰則有時執行半殲滅半消耗任務,有時主要執行殲滅任務。在戰爭的各個不同時期或階段,殲滅戰的規模也不同。比如,解放戰爭初期,在我軍剛由遊擊戰轉變為運動戰的情況下,毛澤東要求:“注意打小規模殲滅戰”,以取得經驗;解放戰爭中期,當我軍積累了一些殲滅戰經驗,並能集中3、5個縱隊一起活動時,他就提出“打中等規模之仗”,一次戰役要求殲敵3、4個旅;到了解放戰爭後期,我軍打殲滅戰的經驗豐富了,並能集中7、8個縱隊甚至10餘個縱隊在一個戰場活動時,他就要求我軍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即便是在同一時期,毛澤東根據敵我力量對比的狀況,對各個戰場殲敵規模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對兵力較多的東北野戰軍,提出的殲滅任務就相對大一些,而對兵力較少的西北野戰軍,提出的殲敵任務就相對小一些。

在學習和研究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戰爭實踐,善於思考的粟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關於殲滅戰規模的思想。在他看來,殲滅戰的規模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敵我雙方和戰場情況逐步改變的,它必然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認識和把握這一過程的特點、規律,是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重要一環。

早在解放戰爭全麵爆發之前,粟裕就通過對敵我雙方互相對立的諸因素中的分析,意識到這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將具有新的特點和新的規律。他認為,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和人民解放軍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軍隊的數量(450萬)和武器裝備都發展到它統治中國以來的最高峰,人民解放軍也發展到127萬人,解放區的麵積已達 230萬平方公裏。盡管仍然是敵強我弱,但因敵我力量的重大變化,廣闊戰場上的運動戰將成為國內戰爭的主要作戰形式。我軍應充分利用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以運動戰為主,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作戰形式轉變的同時,殲滅戰的規模也將經曆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在指揮蘇中戰役的過程中,粟裕就認識到:“在兵力對比敵優我劣的情況下,過早地進行大會戰,我們是難以有勝利的把握的。在戰爭初期,我軍兵力應該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我軍指揮藝術的提高和戰局向我解放區縱深發展而逐步集中,由一次殲敵一個旅,逐步集中兵力發展到一次殲敵幾個旅,這樣比較有利。”後來,他在總結經驗時又進一步明確指出:“解放戰爭開始,敵強我弱的形勢很明顯,打殲滅戰的規模必須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華中主力在蘇中幾仗打得比較順利,沒有吃過什麽大虧,由小到大,逐步發展作戰的規模,是一條很重要的經驗。”

在這裏,粟裕縝密地分析了解放戰爭時期殲滅戰規模逐步增大的三個條件:

其一:敵我力量的消長。

解放戰爭初期,盡管敵我力量對比已發生重大變化,但總的形勢依然是敵強我弱。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應充分利用內線殲敵的有利條件,哪裏好消滅敵人就在哪裏打仗,各戰區之間可以有戰略性的配合,但不宜過早作戰役性配合。如果急於作戰役性配合,我軍兵力作更大的集中,則敵人的兵力也將隨之作更大的集中,對各個殲敵不利。隻有通過小殲滅戰使敵人的力量進一步衰弱,使我軍的力量進一步增長,殲滅戰的規模才有可能逐步擴大。

其二,我軍指揮藝術的提高。

大規模殲滅戰是一種大兵團作戰,它往往需要集中若幹個縱隊,甚至若幹個野戰軍協同作戰,這對戰役指揮的要求是很高的。隨著我軍在戰役上的集中,無論是領導機構,還是所屬部隊,各方麵的關係都會更加複雜,各部隊之間、指揮員之間都有一個重新適應、建立信任感的過程。我軍的集中又必然導至敵人的集中,使我軍的作戰對象、作戰地域、作戰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這就需要逐步積累經驗,打一仗進一步。

其三,戰局向我解放區縱深發展。

解放戰爭初期的蘇中戰役,為了鼓舞士氣民心,掩護我解放區的戰爭準備和各項轉變,以及對敵人進行戰略偵察,我軍是選擇蘇中解放區的前部地區作戰。這就必然使殲滅戰的規模受到一定限製,如蘇中戰役殲敵5萬餘人是7仗的總和,最大的如黃路一仗,也僅殲敵1.7萬餘人。而當敵人繼續增加進攻我華中的兵力時,為了進一步殲滅敵人,戰局必然向華中縱深轉移。在這一過程中,我軍可以進一步集中兵力,充分利用解放區的有利條件,開辟戰場,調整布局,實行大踏步前進和大踏步後退,把運動戰、殲滅戰推向更大規模。

蘇中戰役後不久,我軍就集中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進行了宿北戰役,

全殲敵整編第六十九師2.1萬餘人。粟裕稱這一仗是“成為兩支野戰軍集中後戰役規模越來越大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成為殲敵由小到大的一塊中間階石”,認為踏上了這塊階石,再上一步去踩更高的階石,就比較好辦了。宿北戰役勝利後,兩支野戰軍繼續並肩作戰,爾後又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兵力進一步集中。粟裕又協助陳毅指揮野戰軍主力,接連打了魯南、萊蕪、孟良崮等大規模戰役。在戰爭的實踐中,我軍從分散作戰到集中作戰,由打小仗到打大仗,既打敵人步兵又打機械化部隊,既擅長野戰又能城市攻堅,使運動戰和殲滅戰的規模越打越大。粟裕後來在回憶錄中深有感觸地說:作為戰區指揮員應不斷地研究、分析敵我力量的對比變化,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敢於適時把戰局推向新的水平,而不能坐待條件完全成熟。從孟良崮戰役到豫東戰役,再到淮海戰役,都使他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當我軍進入戰略進攻階段之後,依據當時華東和中原戰局的發展,粟裕認為,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和我軍戰略戰術的發展,我軍的殲滅戰應進一步向更大規模發展。 1948年1月22日他向中央軍委建議,長江以北劉鄧、陳粟和陳謝三支大軍應采取忽集忽分的戰法協同作戰,以求徹底殲敵一路。粟裕曾談過他當時的一些考慮。他說:我軍自孟良崮戰役後一直沒有找到打大殲滅戰的戰機,我對此不斷地進行思考。我認為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戰略戰術的變化,我軍的殲滅戰將進一步向更大規模發展,這可能是個客觀規律。因為敵人在多次遭我殲滅後,兵力已大為集中。如果我們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戰機則勢必難尋。基於這些考慮,他覺得這一時期在中原很少打到殲滅戰,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敵我兵力對比過於懸殊,敵人除了以一定數量的兵力固守點線外,還集中了幾個各由2至 4個整編師(軍)組成的較強的主力兵團機動作戰。黃淮平原上,交通比較發達,敵人有一定的摩托機械化裝備,機動較快。如果一點被攻,三五天內敵援軍即可趕到。我軍若在三五天內不能解決戰鬥,勢必要放下嘴邊的敵人,迅速撤出戰鬥,否則即將陷入被動。而我軍當時為開辟新區,發動群眾,建立政權,基本上是采取分兵應戰。劉鄧主力3個縱隊分散在大別山、淮西兩區域,2個縱隊開辟桐柏、江漢兩區域;陳謝兵團(2個縱隊)在伏牛山區及其以北;華野除留許譚兵團 (4個縱隊)於山東、蘇北兵團(2個縱隊)在華中堅持外,第三、第八、第十縱隊由陳士渠、唐亮率領在豫西行動。陳粟手中隻有4個多縱隊(一、四、六縱、中野十一縱和兵力約為1個師的兩廣縱隊)在豫皖蘇和魯西南地區作戰。由於敵人總是集中3、4個整編師(軍)一起行動,而我軍主力較為分散,因而許多戰機不得不放棄。如果我們要想殲滅敵人,必須集中足夠的兵力,既要有足夠的攻堅力量,還要有足夠的阻擊多路援敵的力量。不僅如此,由於敵人機動兵力密集,在殲滅一路敵人之後,更多的敵人又會紛紛擁上,新的戰機又將出現,打了一仗之後還要打第二仗、第三仗,一個戰役可以發展為兩三個階段來打,部隊必須準備連續作戰。這樣,在中原殲滅敵人,就必須高度集中兵力,從打大殲滅戰著眼去作準備,才能打到敵人,殲滅敵人。如果著跟於隻打小仗,每次求殲1至2個正規旅,想積小勝為大勝,那麽由於敵人兵力集中不易分割,而增援較快,往往連小殲滅戰也打不成。正是根據這一特點,粟裕深感必須盡可能地集中更多的兵力,組織強大的野戰兵團,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非如此就不能逐次殲滅敵軍主力,就不能迅速改變中原戰局。

豫東戰役殲敵9萬餘人,就是在粟裕的這一思想指導下進行的。他在回憶錄中說:“豫東戰役的勝利證明,適時擴大戰役規模,組成更為強大的野戰兵團。以對付敵人的高度集中,比以較小的野戰兵團,尋殲較小目標的敵人,對我更為有利,發展下去,勢將成為我軍同敵人主力的決戰。”

濟南戰役前夕,中央軍委於1948年7月14日曾電告粟裕:擬令山東兵團向濟南攻擊,迫使邱清泉、黃百韜兵團北援,此時,已轉入外線作戰的西兵團尋敵一部攻擊之。粟裕經過慎重考慮,建議集中華東野戰軍全部兵力協力攻打濟南,並同時打援。中央軍委采納了他的意見。華東野戰軍隻用了8晝夜即攻克了濟南,而援敵懼殲未敢出援。粟裕認為,濟南戰役中敵人南線3個兵團在我軍前沿徘徊,不敢北上交手,說明敵人是在避免不利條件下與我軍打大規模之仗,也說明我對敵進行決戰的有利條件已逐漸成熟。
淮海戰役即將發起時,粟裕意識到該戰役將發展成為規模巨大的戰略性戰役決戰。為使我中原、華東兩大野裁軍和地方武裝密切協同,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他向中決軍委建議:請陳毅、鄧小平統一指揮。中央軍委第二天就複電同意他的建議,並決定成立淮海戰役總前委,統籌淮海前線作戰事宜和地方支前工作,臨機處置一切。此外,他還建議召開華東、華中、中原、冀魯豫四方及中野、華野代表參加的聯合支前會議,解決大兵團作戰的供應和運輸問題。在總前委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我軍取得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偉大勝利。

粟裕關於殲滅戰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打大規模的殲滅戰,必須以解放區作依托。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重大建議,都強調大兵團背靠老解放區作戰,比遠離解放區作戰更有利於改變戰局。在他看來,依托解放區作戰,有利於集中解放區的人力、物力,直接支援戰爭;有利於進行戰爭動員,大打人民戰爭;有利於轉移兵力,選擇戰場;有利於封鎖消息;有利於部隊的休整和補充。解放戰爭中,當我幾十萬大軍在廣闊的農村根據地實施機動作戰時,解放區人民全力支前,為奪取戰爭的勝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特別是人力、物力的消耗很大(沂蒙山區汽車抵不上大車,大車抵不上小車,經常保持50萬民夫保障我們的40萬軍隊的供給)。沂蒙山區敵我雙方武裝一百萬以上,民夫130萬,擺在縱橫一百裏的地區內,人力、物力的消耗空前巨大,山東的水都幾乎要喝幹。”
粟裕這一思想的前提,就是深刻認識到大兵團打大殲滅戰,需要有雄厚的後勤支援力量。大兵團作戰戰場範圍廣,參戰兵力多,戰役規模大,機動性強。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有可靠的物資保障。當時華東野戰軍本身的後勤力量有限,衣食住用及許多戰勤工作幾乎全靠人民群眾來承擔。在3年解放戰爭中,山東人民有700 多萬人參加了支前行列,將4億多公斤糧食及大量的作戰物資運達前方,保證“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同時,我軍也建設了一些有近代化技術的軍工企業。當時,華東地區作戰的炮彈供應,主要來自於大連的建新公司。粟裕曾說過,華東戰場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人民的小推車和大連生產的炮彈。

粟裕經常吟誦陳毅的《記淮海前線見聞》一詩:
幾十萬,民工走不通。
駿馬高車送糧食,
隨軍旋轉逐西東,
前線爭立功。
擔架隊,幾夜不曾睡,
穩步輕行問傷員:
同誌帶花最高貴,
疼痛可減退?
……
每吟至此,粟裕就仿佛回到了當年的華東戰場,聽到了那隆隆的炮聲和千萬輛支前小車發出的有節奏的鳴響……是的,沒有解放區人民的全力支援,我軍一次比一次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就不可能實現,解放戰爭的勝利就成為一句空話。

2003-5-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