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埃文森8226;卡爾遜——卡爾遜與八路軍遊擊戰術(一,二)

(2009-09-19 23:44:42) 下一個
zt 埃文森8226;卡爾遜——卡爾遜與八路軍遊擊戰術(一,二)

上個世紀40年代的太平洋戰爭中,美國軍隊裏有一位極善於運用八路軍的遊擊戰術,在與日軍作戰中出奇製勝、屢建功勳的軍官,他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埃文森8226;卡爾遜上校。卡爾遜之所以如此推崇八路軍的遊擊戰術,這是與他在中國的特殊經曆分不開的。

埃文森8226;卡爾遜(1896—1947年)是美國紐約州人,青年時期畢業於著名的西點軍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卡爾遜以上尉軍銜赴歐參戰,因作戰勇敢,獲法國政府頒發的軍功獎章。回國後,卡爾遜曾擔任羅斯福總統的衛隊長,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1937年春,卡爾遜以中校軍銜受命赴中國,他的身份是海軍部觀察員。臨行前,羅斯福總統要求他:“我要你不時地寫信給我,直接寄往白宮。告訴我你幹得怎樣,告訴我那裏發生過什麽事情。”並約定兩人之間的通訊由總統的秘書瑪格麗特8226;莉8226;漢德傳遞。此前卡爾遜曾擔任過美國駐中國使館武官,他曾於1927年和1935年兩度來華。作為一個美國人,卡爾遜為人正直,極富正義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卡爾遜1935年到中國時,即深深地同情中國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呂正操將軍曾回憶:“1935年6月,石友三部叛變投敵的鐵甲車隊隊長白堅武,勾結日寇企圖用鐵甲車衝進永定門的城豁口,與日寇裏應外合侵占北平。當時叛軍先用炮擊,炮彈落在二龍坑路,引起市內人心恐慌。我得知情況後,立即帶部隊乘汽車奔赴永定門城豁口進行堵擊。經我部炮擊鐵甲車,叛軍即行後退。與此同時,我團派出部隊到豐台截斷其後路,前後夾攻圍殲,叛軍全部覆滅,我軍無一傷亡。當時人心振奮,群眾紛紛打電話、寫信或前來我部慰問。同時,還有歐美駐華使館的武官和記者也來到永定門上的指揮部參觀、采訪。我團官兵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其中有個美國駐華武官卡爾遜直接向我表示同情和讚揚。”

1938年4月初,卡爾遜來到炮火連天的台兒莊戰場。他會見了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和直接守衛台兒莊的池峰城、田鎮南等各級將領、聽取戰況介紹,觀察前線各個地方,“作為軍人,我注意觀察,分析這場戰爭采用的戰略戰術”。日軍被打敗逃跑後,卡爾遜參觀了仍在燃燒著戰火的戰場。他寫道:“日本人沒時間掩埋他們的死者,到處都有黑色的殘骸,說明直到最後1分鍾,日軍還在焚燒戰死者的屍體。走到北部城牆外的田野上,我們看到了4輛被炸毀的坦克,坦克兵腫漲的屍體躺在外麵。這種坦克是中型的,每輛配置一門54毫米口徑的大炮和兩挺6.5毫米的機槍。城北兩英裏的邵莊有個被中國軍隊摧毀的日軍炮兵陣地,有近300匹戰馬被擊斃。炮群周圍的地麵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彈坑。幾輛彈藥卡車和拖車翻倒在這些房子的一側。房子的牆壁變成了碎石瓦礫。牆內有25或35匹馬的屍體,其他地方也到處橫著馬屍。顯然是中國軍隊155毫米的大炮準確地擊中了這個地方。”   卡爾遜以正直、誠實而聞名於美國軍界,也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深切信任。作為第三國的軍人,他的記錄和描述是日軍在台兒莊慘敗的鐵證。他譏笑日軍將領把在台兒莊的失敗說成是“後退,並不是敗退”,“不過是阿Q式的狡辯”。卡爾遜按照他與羅斯福總統的約定,向羅斯福報告了中國軍隊在台兒莊取勝的消息。羅斯福接到信後,感到“卡爾遜的信件激起了我的想像力”。卡爾遜在信中主張“美國一定要援助中國,中國人應該獲得援助用於抗日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明顯的問題了”。(參見布賴福特著:《卡爾遜與中國——美國人的軍官、八路軍的朋友》,三聯書店1985年12月第1版)



在硝煙彌漫的中國抗日戰場,卡爾遜與老朋友、美國進步記者埃德加8226;斯諾重逢。斯諾把《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的打印稿拿給卡爾遜看,並向他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的種種情況,卡爾遜非常向往,並產生了“對中國共產黨特別有興趣”的心情。他想成為第一個向美國、向世界報道中國共產黨軍隊進行抗日遊擊戰爭的外國軍事人員。   卡爾遜決定親自去看看紅軍改編的八路軍是如何打擊日本人的。他的要求得到上級的批準,並通過蔣介石的澳大利亞籍顧問端納獲得蔣介石的同意。斯諾還請中共駐上海辦事處給延安發了電報,毛澤東回電表示歡迎。

1938年7月,卡爾遜來到八路軍一二九師開創的晉冀魯豫根據地考察、采訪,受到了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和正在這裏檢查和指導工作的第十八集團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同誌的歡迎。在南宮,徐向前和鄧小平會見了卡爾遜,並回答了他提出的問題。1940年卡爾遜在紐約出版了《中國的雙星》一書,其中有一章是專門記述這次會見的,比較詳細、生動地介紹了談話內容和他的感想。他寫道:“這些八路軍的人是滿懷自信心的。他們在為生存而戰鬥的漫長年月裏,深入而全麵地考慮了整個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問題,他們的主張是肯定和明確的,而且,他們對自己的軍事戰略和自己運用這個戰略的能力,也具有無限的信心。”卡爾遜對鄧小平同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寫道:“鄧小平在參加八路軍以前,當過工人。他在法國呆過一段時間,並在那兒研究勞工運動。鄧小平個子矮些,身體結實健壯,他的思想極為敏銳。

一天下午,我們討論了整個的國際政局,他對情況的了解範圍之廣使我大為吃驚。他講的一則消息使我感到震驚。他說:‘去年,日本從國外購置的戰爭物資有一半以上是美國提供的。’ ‘你肯定這一點嗎?’我問。我知道美國主要同情的是受侵略的中國一方,而我在中國內地旅行的8個月裏,當我考慮到這件事時,我一直認為美國人會拒絕把戰爭物資賣給一個侵略的國家,這是不成問題的。我太天真了。他對我說:‘是的,這消息是戰爭第一年結束時,從美國發的一則電訊中說的。’這使我感到很難過。我說這則電訊的報道準有錯誤,我不相信美國人會有意助長我在過去一年來在這裏所親眼見到的大屠殺和苦難。”

由於鄧小平同誌向卡爾遜提到美國賣軍用物資給日本的問題,使這個正直的美國人感到十分尷尬,他立即寫信給羅斯福總統和自己的父親,希望盡快弄清真相。當得到肯定的回答時,卡爾遜十分憤慨,他認為這是美國人的恥辱。後來,卡爾遜回國後,向美國輿論界緊急呼籲,反對美國向日本出售軍用物資,並預言日本將對美國發動軍事進攻。他還強烈要求美國政府改變片麵援華的做法,力主給八路軍以直接的軍事援助。所以,1944年8月14日,朱德、周恩來、葉劍英、聶榮臻曾致函卡爾遜,讚揚他是“真正代表美國民主的朋友”,感謝他“正在呼籲、撰文和工作,將我們戰鬥和謀求合作的真況告知所有盼望擊敗法西斯的正直的人們”。以後,卡爾遜作為軍事觀察員,被美國政府正式派駐延安,毛澤東與他進行了兩次長談。卡爾遜在日記裏寫下了他對毛澤東的印象:“這是一位謙虛的、和善的、寂寞的天才,在黑沉沉的夜裏不懈地奮鬥著,為他的人民尋求著和平與公正。

是他提供了中國現代的自由思想和基礎,以非凡的組織能力建立了現在的中國共產黨機構的基礎……他的卓越洞察能力,使山西、河北的抗戰方式如此有效地抵消了日本的現代化武器的優勢。”他對中國共產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指出這是一個充滿朝氣和自豪感,是一個堅強、坦率、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統一、廉潔和民主並且受到人民愛戴的政黨,“所以農民給予支援,參加共產黨的軍隊,同他們一道作戰,因為他們確信,共產黨在為他們的利益而戰,因為共產黨通過改善農民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狀況使他們確立了這樣的信念。這才是對於共產黨軍隊表現出這樣大的民眾號召力的惟一合乎情理的解釋。”

卡爾遜也曾兩次由八路軍總部派到模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考察,並受到了聶榮臻司令員的熱情接待。他第一次去,是在1937年12月底到1938年2月,由周立波同誌陪同,在晉察冀邊區考察訪問了近50天。周立波同誌日後還根據此行寫了一本《晉察冀邊區印象記》。在曆時50天的考察訪問中,他們步行和騎馬走了2500裏路,兩次穿過敵人的封鎖線,走遍了河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特別參觀了冀中根據地的民兵和部隊,還采訪了日本俘虜。卡爾遜後來回憶說:“這是一次艱險的長途旅行”,也是“一種十分有趣、十分寶貴的經曆。”在五台山金剛庫,聶榮臻司令員接見了他,他倆一直談了大半夜,氣氛十分融洽。卡爾遜向聶司令員提了許多問題,諸如“八路軍能不能在敵後堅持住?”“槍支和彈藥怎樣補充?”“怎樣對付日軍的掃蕩?”“遊擊戰爭怎樣開展?”對這些問題聶司令員都給予了他滿意的答複。這些令卡爾遜非常感興趣。他對聶司令員說:“我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那無非是蹲在戰壕裏打槍打炮,你打過來,我打過去。我們這些士兵都像機器人一樣,根本不動腦子,枯燥得很。你們這種搞法,實在有味道,很有鬥爭藝術,一麵打仗,一麵考慮許多問題,不單著眼於軍事,還搞政治、搞經濟、搞文化,這是我從來沒見過,也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一年後,即1939年,他又第二次來到晉察冀。他看到八路軍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鬥爭,不僅在敵後牢牢站住了腳,還創建了一個蓬蓬勃勃,處處充滿新氣象的抗日根據地。他對八路軍建立根據地、進行遊擊戰爭的做法非常佩服。他說,我從晉察冀學到了許多新的軍事思想,我也要這樣搞。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卡爾遜先後會見了朱德總司令和任弼時、左權等領導人,也曾會見了劉伯承、徐向前、張浩(林育英)、薄一波、陳賡、陳錫聯、徐海東、聶榮臻、賀龍、關向應、林彪等八路軍將領。他在給羅斯福總統的信中說:“我發現這個集團的成員(指第十八集團軍領導人)總是誠實、可信、不推諉、不拖拉……他們在道德方麵極端節製,經常進行自我批評,並邀請別人批評他們。”在評價八路軍時,他說:“我認為它是中國最完整的政治團體。這支軍隊發展了一整套軍事戰術,它與中國其他任何軍事力量采取的戰術都迥然不同,並且對外國軍隊來說也確是陌生的。”“他們在他們的‘啟蒙’中反複灌輸樂於奉獻的精神。”卡爾遜相信“這支軍隊在十年中擊敗了強大的國民黨軍隊,也使它能贏得對日作戰的勝利,而中國的其他軍隊則做不到。”他還指出:“在這樣的一場戰爭中,中國會是我們的盟友。”這些觀點,都表現了卡爾遜的遠見卓識。

經周恩來同誌的親自推薦,卡爾遜還深入江南地區新四軍部隊參觀考察,並認為新四軍“是一支在與日軍作戰中頗具戰鬥力並值得信賴的軍隊。”當他得知國民黨軍隊襲擊新四軍的消息後,非常憤慨,於1941年1月下旬回國,直接向羅斯福總統報告了“皖南事變”的真相。美國政府在證實了卡爾遜的消息後,通知蔣介石政府:“在內戰的危險沒有消除,國內的團結尚未恢複之前,暫停對中國的財政援助。”

(參見布賴福特著:《卡爾遜與中國——美國人的軍官、八路軍的朋友》)

http://hi.baidu.com/yfx1955927jldd/blog/item/876bbca370026fa4caefd0b9.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