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徐向前元帥對晉中戰役的總結

(2009-09-18 21:54:58) 下一個
zt 徐向前元帥對晉中戰役的總結

太原道:山西文史
http://www.tydao.com/2009/90715/ws90715jinzhon.htm

  晉中戰役是華北野戰軍一兵團剛剛成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運動戰、殲滅戰,創造了以寡擊眾、以少勝多的光輝戰績。這是廣大軍民用血汗換來的勝利果實,也是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顯示威力的有力證明。

  我們的軍隊,起於青萍之末,席卷千軍,所向披靡,靠的就是運動戰。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大規模殲滅戰,幾乎都是運動戰。運動戰這一作戰形式,是我軍的拿手好戲,克敵製勝的傳統法寶。

  何謂運動戰?毛主席說:運動戰,就是正規兵團在長的戰線和大的戰區上麵,從事於戰役和戰鬥上的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的形式。同時,也把為了便利於執行這種進攻戰而在某些必要時機執行著的所謂運動性的防禦包括在內,並且也把起輔助作用的陣地攻擊和陣地防禦包括在內。它的特點是:正規兵團,戰役和戰鬥的優勢兵力,進攻性和流動性。(《毛澤東選集》第四八六頁)。

  駕馭這種作戰形式,中心點在於一個活字,即高度的靈活機動性。如果說陣地防禦戰、城市攻堅戰叫打死仗的話,那末,運動戰就叫打活仗。離開了活字,便不成其為運動戰,更談不上保持戰役戰鬥中的主動、優勢地位,達到大規模殲敵製勝的目的。晉中戰役,我兵力不如敵人多,裝備不如敵人好,部隊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但自始至終居主動地位,一月之間,鯨吞敵十萬之師,說到底,就是充分發揮運動戰的靈活機動性的結果。

  我軍的靈活機動性,首先表現在出敵不意上。

  縱觀整個戰役過程,出敵不意之點,至少有四:我軍攻堅臨汾,苦戰兩個多月,傷亡很大,疲憊不堪,僅休整二十來天,即北上晉中,保衛麥收,完全出乎閻錫山的意料。他認為:共軍在臨汾傷亡兩萬多,大大損了元氣,不可能很快恢複。正在做晉中萬無一失的美夢呢!此其一。我軍北上作戰,不是自南而北,逐步推進,而是以少部兵力佯動於汾河以西,主力則隱蔽開進晉中平原東側山區,突然殺向敵軍腹地,又出乎閻錫山的意料。他以為我軍兵力有限,隻會依托晉南解放區,沿同蒲路向北平推,絕不敢實行縱深迂回,攔腰開刀。此其二。劉鄧大軍、陳謝兵團南下,我軍新組成不久,雖缺乏大兵團野戰經驗,但攻擊力相當旺盛,確有伏虎吞鯨的能力,也出乎閻錫山的意料。他在親訓師被殲後,仍不清醒,認為山西境內的共軍,不過是些地方部隊、遊擊兵團,沒有什麽了不起。不惜把趙承綬集團拿了出來,按蔣介石的旨意,大膽與共軍決戰。此其三。當戰役進入第二階段,我軍大踏步北進,直插太原附近,攔頭斷敵退路,更是出乎閻錫山的意料。他萬萬想不到,所謂機動力甚強的趙承綬集團,竟被逼入太穀、徐溝、榆次間,陷於進退維穀的絕境。此其四。古語說:猛獸失險,童子曳戟而追之;蜂蠆入袖,壯夫彷徨而失色。以其禍出不圖,變速非慮也。(《諸葛孔明異傳》)講的就是出其不意的道理。我軍的作戰行動,連續出敵不意,閻錫山盡管重兵在握,又滑頭得很,結果還是步步被動,一敗塗地。由此證明,利用敵人的錯覺和不意,出奇製勝,是運動戰、殲滅戰的訣竅所在。

  我軍的靈活機動性,又表現在恰當創造戰場上。

  大兵團平川野戰,敵我雙方均容易集結兵力,展開兵力,轉移兵力。有利戰場的選擇和創造,是我軍爭取主動和優勢,實行大規模殲敵的重要條件之一。

  晉中戰役是我軍向敵占區進攻,在敵占區運動作戰。這與過去的誘敵深入,在根據地內選擇殲敵戰場,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晉中平原被汾水縱貫南北,劈成兩半,不便我軍東西兩麵機動配合作戰。北麵緊靠閻錫山的老巢太原,交通運輸方便,利於敵人南援或北逃。因此,選擇戰場必須著眼於既有後方依托,又能抓得住敵人。有了戰場而無後方,不僅部隊作戰需要的糧食、柴禾、武器、彈藥供應不上,且有受製於敵,失去退路的危險。同時,僅有戰場和後方,抓不住敵人,或是被敵人突圍而逃,也不行。那就達不到大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解放太原創造條件的戰役目的。

  戰役進程中,我軍給敵人的兩次殲滅性打擊,都與恰當選擇和創造戰場有關。第一作戰階段,主力東出,戰場設在平遙、介休間,目的在於吸引河西敵閃擊兵團主力第三十四軍回援,在運動中殲滅之。那裏前有汾河阻隔,後有太嶽山區作依托;南麵的靈石被我占領,與晉南解放區連成一片;北麵的祁太鐵路被我切斷,敵人無路可走。可惜因通訊聯絡不好及敵情變化,未能抓住第三十四軍,隻殲滅了親訓師等部。第二階段作戰,以殲滅趙承綬集團為主要目的。我軍在頂住該敵瘋狂進攻的同時,一麵拔除白(圭)晉(城)線上的敵重要據點白獅嶺,控製子洪口通道,以保證大軍作戰的物資供應;一麵將榆次、太原間的鐵路切斷,斷敵退路。趁趙承綬集團驚惶失措,將其逼入我在徐溝、太穀、榆次間選定的戰場。那裏是個三角地帶,村落星布,一馬平川,利於我軍展開兵力,發揚火力,分割殲敵;離鐵路、公路較遠,西有汾河阻隔,不便敵人來援;南麵的平遙、介休、汾陽、孝義、文水五縣之敵,均被我切斷,隻圖守城自保;廣大鄉鎮在我手中,群眾紛紛起來參戰支前,形成我得力後方。因而,數萬敵人被我團團包圍後,猶如甕中之鱉,隻能束手就擒。戰役勝利的實踐表明,我們將戰場選在河東而不在河西,選在北麵而不在南麵,是恰當的,起到了既有後方援應,又能抓住敵人的作用。

  我軍的靈活機動性,還表現在神速運動上。

  打運動戰,貴在搶時間,神速動作,不失戰機。時間的因素,是關係戰果大小、戰局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兩軍對戰,你要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要調動敵人,圍殲敵人,要應付戰局中的各種變化,要在最後猛烈擴張戰果,一言以蔽之,離不開爭取時間。掌握了時間,主動權在手,保持戰役戰鬥的突然性,加上兵力集中等條件,打擊敵人,必能形成雷霆萬鈞之勢,容易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反之,活仗會變成死仗,主動會變成被動,殲滅戰會變成擊潰戰,甚至得不償失,與戰役戰鬥的預期目的大相徑庭。在這個意義上說,時間就是無形的戰鬥力。

  晉中戰役我軍以少勝多,與分秒必爭,神速運動,製敵機先,有莫大的關係。一是戰役開始,出東山,下平川,當時,敵子洪口要塞攔阻於前,攻破需費很多時間,容易暴露我作戰企圖。我們令部隊幹脆甩開子洪口,夜繞白獅嶺,直撲平遙、介休。這一著,迅雷不及掩耳,打開了戰局。二是包圍掉頭北逃的趙承綬集團,如果耽誤個一兩天,這塊眼看到手的肥肉,就有溜掉的危險。部隊那麽疲勞,天氣那麽炎熱,咬緊牙關,猛進猛插,上去一個班是一個班,上去一個排是一個排,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圍住敵人就行,真是分秒必爭啊!我們的口號是:堅持最後一口氣!爬也要爬到戰鬥崗位上去!抓住敵人就是勝利!結果,搶到了時間,包圍了敵人。三是擴張戰果,乘勝追擊。趙承綬集團被圍殲,晉中敵軍兵敗如山倒,這個時候,正是我猛打窮追,大量殲敵的最好時機。所謂歸師勿遏,是指有秩序撤退的敵人,而不是潰不成軍的敵人。我們大膽把部隊撒出去,追!追!追!橫掃千軍如卷席,連克上十座縣城,抓了幾萬名俘虜。那時敵人慌亂的程度,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我們幾個戰士,追擊上百的敵人,敵人隻知道拖著槍跑,不知道停下來射擊,直至累倒在地,象攤爛泥,乖乖交槍投降。清源縣有個老農,拿著扁擔,一下繳了十九個敵人的槍。三個新華社前線記者,俘敵三十七名,還繳了兩門炮、兩挺機槍、十多支步槍。什麽槍杆子、筆杆子、鋤把子、夥夫、馬夫,都跑去抓俘虜,抓都抓不贏。這些都說明,在戰役戰鬥的節骨眼上,贏得時間,製敵機先,是多麽重要。

  時間是無形的戰鬥力,無形的戰鬥力要靠人的力量去爭取。因而,指戰員的智慧、覺悟、吃苦能力、犧牲精神、組織紀律性、戰鬥素養等,乃是取得這種戰鬥力的源泉。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在這些方麵得天獨厚,敵人望塵莫及。晉中戰役的勝利,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我軍的靈活機動性,也表現在攻與防、集中與分散、正規部隊與群眾力量的有機結合上。

  晉中戰役是一場速戰速決的大規模野外進攻戰。敵我雙方,在運動中反複較量,或我攻敵防,或敵攻我防,或我進敵退,或敵進我退,沒有固定不變的作戰線,沒有單一的戰鬥形態。這就要求各部隊既善於進攻,又善於防禦,隨時準備根據敵情、任務的變化,從攻擊轉入防禦,從防禦轉入攻擊。進攻時,集中優勢兵力、火力,采取火力、爆破、突擊三結合的打法,重點突破,迂回穿插,分割殲敵。防禦時,控製要點,構築陣地,組織火網,以一部兵力正麵牽製敵人,主力則布於縱深或翼側,伺機向敵暴露之翼側或後方進行迂回包圍,實施反擊。事實證明,部隊掌握兩套本領,攻防結合,交替運用,是靈活製敵,爭取勝利的關鍵一環。

  大兵團進入廣闊的敵占區作戰,地形道路不熟,到處都是敵人的據點,容易眼花繚亂,四麵出擊,導致兵力的分散,喪失戰役戰鬥中的優勢地位。對此,我們特別注意防止。辦法是:(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沒有兵團的命令,各部隊不得擅自行動。(二)兵團下達任務明確、具體,賦予縱隊指揮員以適當機動自主的權力,便於隨機應變。(三)始終集中主力於主要作戰方向,以一部兵力和地方武裝密切配合,擔任佯動、助攻、鉗製、阻擊等任務。(四)控製戰役預備隊在手,以便隨時機動。(五)大力加強通訊聯絡,上下左右及時通氣。(六)先打分散、孤立、運動之敵,後打集中、守城之敵,每攻擊一個目標,集中三倍、四倍於敵的兵力,吃掉一個再吃一個。(七)在追擊階段,則適當分兵,猛烈擴張戰果。戰役實踐證明,這些辦法是形成我軍優勢地位的重要原因。

  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我軍的運動戰,曆來區別於單純以正規軍為作戰力量的運動戰。它是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相結合的作戰形式,有堅強的群眾力量作後盾,作基礎,因而才能發揮巨大威力,立於不敗之地。這次戰役,我黨政軍民齊動員,主力部隊、地方武裝、老區與新區的群眾,密切配合作戰,形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它是以寡擊眾、以少勝多的根本因素,也是保持部隊靈活機動作戰的主要條件之一。據戰後統計,一個月的後勤供應,即消耗糧食近一千萬斤,燒柴六百萬斤,民工五百二十三萬個工作日。如果沒有群眾的這種支援,部隊連飯都吃不上,還打什麽仗呀!戰鬥中,許多支前民工拿起武器參戰,消滅敵人,押送俘虜,彌補了我兵力短缺的困難。新區群眾搶收保糧,給我軍帶路、送情報、轉移傷病員、爭取和瓦解敵軍,也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戰役的最後階段,參戰的群眾甚多,追擊敵人,捉拿俘虜,繳獲戰利品,聲勢浩大,充分體現了人民戰爭的優越性。晉中戰役的勝利,是廣大軍民共同譜寫的一曲人民戰爭的凱歌。

  毛主席曾經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來概括人民軍隊的作戰特點,我以為深有道理。古往今來,優秀軍事家指揮戰爭,駕馭戰局,無不注重靈活機動四個字。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的我軍,尤其如此。它是運動戰的核心,運動戰的命脈,運動戰的奧妙所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是我軍研究和實踐的主要課題。用這種戰略戰術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都市紅塵 回複 悄悄話 前麵幾段全是廢話,隻會戴高帽子,其實總結就一句:徐向前能打,不愧是五虎將之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