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解放石家莊戰役烈士陵園 (圖)

(2009-09-18 12:28:02) 下一個

zt 解放石家莊戰役烈士陵園
2007-11-12
http://www.ce.cn/culture/memory/200711/12/t20071112_13562680.shtml

圖為河渠烈士陵園舉行揭碑儀式。本報記者蘭海燕攝

今天上午,部隊官兵、國家部委及當地領導、社會各界人士、附近村民近萬人相聚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河渠村,隆重舉行河渠烈士陵園揭碑儀式,以此表達對在解放石家莊戰役中死難先烈的哀悼,迎接石家莊解放60周年的到來。

位於河渠村東嶺的河渠烈士陵園中,安葬著80多位在解放石家莊戰役中死難的烈士。1947年11月,我軍第一個大規模的城市攻堅戰打響後,位於石家莊西北約40餘公裏處的河渠村成為後方醫院,因傷重而亡的百餘位烈士安葬於東嶺的嶺坡上。


建國後,有30餘位烈士遺骨被其親屬移走,80餘位烈士遺骨永遠留在了這塊光榮的土地上。烈士墓群多年來由於沒有專人管護和專項資金維修,連年風雨銷蝕,大部分墳丘失去明顯標誌,隻能從幾小片生長的荒草中辨認出5塊歪斜的墓碑。

河渠村東嶺烈士墓群曾作為周圍村莊和中小學校進行革命英雄主義和傳統教育的基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看著烈士墓群隨著歲月的推移漸漸消失,對革命先烈懷著深情的人們非常著急,多年來曾多方呼籲有關單位和部門對烈士墓群進行保護性維修。1998年,河渠村在解放軍總參謀部工作的賈雪陽、在黃壁莊水庫管委會工作的朱平均多方呼籲、發起並帶頭捐款籌資,組織村民對烈士墓群進行修葺整理,建起了永久性紀念建築。此後,在縣、鄉、村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又不斷進行了維修和完善,從而使這裏成了首座埋有烈士忠骨的解放石家莊戰役烈士陵園。今年以來,平山縣領導對紀念烈士犧牲60周年活動非常重視,對烈士陵園進行了維修,用大理石材質重新塑造了解放軍戰士塑像,對碑座及碑體進行了維修,同時建起了展覽室供社會各界瞻仰。

在今天的烈士陵園揭碑儀式上,曾與烈士並肩作戰的老戰士、與河渠村民共同護理傷員的後方醫院護士在講話中表示,要把先烈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讓他們的精神一代代傳遞下去。

在揭碑儀式上,部隊官兵和少先隊員進行了宣誓。
來源:工人日報


讓先烈的精神常駐

隨著河渠烈士陵園揭碑,首座埋有解放石家莊戰役烈士忠骨的陵園建成了。走進莊嚴肅穆的陵園,人們很難相信幾年前這裏還是荒草叢生。圍繞烈士陵園的修複,記者在現場采訪了總參幹部賈雪陽。

記者:當時是在什麽情況下想到要修複這個烈士墓群的?

賈雪陽:作為一名軍人,我對在戰場上犧牲的烈士有特殊的感情。河渠村是我的老家,當年我參軍前,常和村民們一起在烈士墓群附近耕作,和老人們聊天時得知,這些烈士都是為解放石家莊而英勇犧牲的。老人們多次講,這些先烈受重傷後不叫苦,不喊疼,隻盼著傷好後能早日回到戰場繼續參加戰鬥。他們這種精神打動了我,從那時起我就對他們懷有一番敬意。其實,修複烈士墓群是河渠村人民共同的心願,沒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修複到這個程度的。

河渠東嶺有幸埋忠骨。烈士們雖然走了,但他們的精神、英魂常在。每到清明節或解放石家莊紀念日,我們就來這裏給他們掃墓,每來一次就受一次教育。上世紀90 年代我返鄉時,發現這裏越來越荒涼破敗。我覺得先烈們為國捐軀的精神應該傳承下去,我們活著的人應該把犧牲的人的精神留住,所有河渠村民都有責任把這種精神留住。在河渠村民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即將消失的烈士墓群變成了陵園。

記者:人們往往講求投資要有回報,但您和河渠村人民辦這樣一件沒有金錢回報的事,您認為值得嗎?

賈雪陽:怎麽說呢,這件事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為在教育人上能起到金錢所起不到的作用。每次我回來,看到本村和四周村裏的孩子走進這座陵園,肅穆地向英雄們致敬,受到英雄們獻身人民解放事業的精神教育時,我就覺得做這件事很有意義。用來激勵後人的先烈們的獻身精神是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

我相信年輕人在陵園裏感受到的那種教育,由然而生的對烈士的敬意,對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為國奉獻的精神會有好處。我覺得,我們不僅要搞好物質投資,更要注重民族精神建設方麵的投資,使每個人都去做一個有功於國、有德於民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