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放:zt 鴉片戰爭前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

(2009-09-16 10:38:25) 下一個
回放:zt 鴉片戰爭前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

鴉片戰爭前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
作者:佚 名

http://www.eywedu.com/Youth/qnwz2008/qnwz20080636.html
青年文摘

  公元1793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此時,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對外貿易長期出超。

  18世紀初,海外貿易雖因政治原因屢受封禁,但中國的絲織品、茶葉、瓷器等行銷於世界各地,擁有全球性市場。大量出超使每年都有巨量白銀流入國內。據說當時對日本的貿易,“大抵內地價一,至倭可得五;及回貨,則又以一得二”。對南洋貿易“利可十倍”。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平均從中國購買茶葉值銀 400萬兩。而運到中國來銷售的商品總值,尚不足以抵消從中國運出的茶葉一項。

  而中國數千年來發展到至臻完善的小農經濟,具有高度自給自足的特點,西方產品在中國幾乎找不到市場。百餘年後曾主持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在其《中國見聞錄》中寫道:“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

  但1793年前,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孕育的全球工業浪潮和殖民貿易,在隨後數十年間不斷地拍打清帝國圍牆,100年後,它隻剩下殘垣斷壁了。

  從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又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迅速脫離傳統的發展路線而突然加速前進。1764年織工哈格裏夫斯發明了手搖紡織機,即著名的“珍妮機”。1769年瓦特發明了單動式蒸汽機,1785年英國的棉紡工廠開始用蒸汽作動力。

  正是這些“奇技淫巧”使英國工業尤其是紡織業效率得到數十倍的提高,英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態勢噴薄而出。“英國製造”的產品也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市場,攻城略地。

  占世界1/3人口的中國不能不讓英國資本家們垂涎。但中國自給自足的特性和對海外貿易的禁令,使英國的產品徘徊在中國的國門之外。馬戛爾尼訪華團正是在這種情形下,試圖通過外交途徑打開中國市場。

  但是,此路不通。

  此時,西屬美洲白銀產量下降,而殖民擴張費用緊缺,英國停止把白銀運往廣州。轉機出現於鴉片貿易的發現。

  其實,最先將鴉片作為商品輸入中國的是葡萄牙人。葡人以澳門為基地,將印度麻窪產的鴉片運入廣州,在1767年以前,每年輸入中國約200箱,尚不成規模。

  英國向中國出售鴉片,起因於英屬東印度公司廣州財庫日益支絀,要求印度政府給予財政支援。其具體做法是:英屬印度政府將鴉片批發給有鴉片特許經營權的散商,這些散商在廣州出售鴉片後將收入納入公司的廣州財庫,廣州財庫支付散商倫敦匯票,後者可於英國將匯票兌換成現金。此招果然奏效,東印度公司趁勢擴大生意,專門成立鴉片事務局,壟斷印度鴉片生產和對華出口。

  據統計,1800~1838年,輸入中國的鴉片達422676箱,每箱平均價約750銀元。18世紀最後10年共有20000箱鴉片輸入中國。因此,從1790~1838年,輸入中國的鴉片價值白銀23904萬兩。

  對華鴉片輸出使英國平衡了50多年以來持續的對華貿易逆差,再也無需運送白銀到中國。相反的還有大量盈餘可換成白銀運出中國。

  大量進口鴉片毀我國民身心不說,巨額白銀流出造成銀貴錢賤,引起嚴重的通貨緊缺,導致清政府財政危機,經濟長期失衡,國力式微。

  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深為朝廷有識之士所悉,待1839年林則徐大人赴廣州禁煙,英人自然不甘財路被斷,不惜訴諸武力,是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緣起。怎奈軟弱的清政府在一係列的軍事衝突中接連吃敗,被迫簽訂了50多個對外商務的不平等條約,英國取得了打開中國國門的一切條件。

  國門洞開,新的一輪商潮隨堅船利炮滾滾而來,深入中國的內陸。1887年洋貨進口突破一億海關兩。到1894年,7年間已經迅速上升到1.62億海關兩。中國貿易巨額入超已勢不可逆。

  (江海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