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朝鮮人的“乒乓外交”  

(2009-08-06 10:29:16) 下一個
zt:朝鮮人的“乒乓外交”

人忌短視,把短暫當作永恒,那樣容易勢利——政治家尤其要有點曆史眼光。  

曆史老人也是勢利的,他總是把幸運賜給強勢者。不過,他總又辨證地給弱勢階級提供點機運,以為補償。  

曆史老人愛惡作劇。  

曆史又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上世紀70年代,為對抗北極熊,毛澤東曾經創造了“乒乓外交”,一舉突破困境,並成功地導演了尼克鬆訪華與中美建交的曆史喜劇。  

孰料,30年之後這一喜劇又重複上演。不同的是,角色和舞台換了。  

不久前,我在一個帖子中對此也曾肆言妄論,彼時還心猶惴惴,孰料這麽快就變成了現實。  

   

中國為對抗北極熊的咄咄逼人,也曾成功地調整過大國外交的原有方針。30年河東河西,中蘇與中朝、中蘇美與中朝美的關係易位和變化,極富機趣。曆史老人就像一位惡作劇的禪師,他居然在世人麵前撂出這麽一個殘酷的機鋒。  

   

是要反思反思了,不知當局者能否清醒一點?  

朝鮮的“間諜外交”與當年毛周的“乒乓外交”,何其相似乃爾!  

質同形異之處也須辨之:中國當年是第三者大兵壓境,朝鮮目前是對手直接作俑,劍拔弩張中抽球削球,不同一也。其二,當年毛周在意外中利用小球,必然寓於偶然;朝鮮則以間諜為小球,抓之重判不假顏色,更不“保外就醫”,以為討價還價的籌碼。  

射衛星,爆核彈,挺直腰杆,我行我素,得有骨氣,還得有點智慧。  

在中國買辦精英眼裏心中,簡直是捅破天了,小金蹦不了幾天了,非完蛋不可了!不向美國磕頭,也得給中國作揖。  

克林頓訪朝的喜劇,煞了他們崇美新思維的風景。  

   

看來:  

一,政治鬥爭還是有別於“經濟人”思維:一味拿熱臉貼冷屁股,不一定“雙贏”;以牙還牙,未必就輸、就砸鍋。  

春秋戰國,抗日戰爭,國共合作,二戰曆史……這一現象反複出現過,惜乎人們太健忘。  

你越韜光養晦,人家越是騎到你頭上拉屎,支持台獨藏獨疆獨越厲害,你可以唾麵自幹,但換不來“和諧”與“夥伴”。  

曆史的辯證法是無情的。  

二,至少這次,對形勢的判斷,草根比精英高明。回到曆史老人話題,“卑賤者最聰明”。  

三,朝鮮人的骨氣和智慧,是無產階級政治風範的本質體現,政治家個人的因素,倒在其次。  

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到葉利欽,作為官僚買辦階級的政治代表的立場,決定了投降主義立場,從階級投降到民族投降,決定了他們的“新思維”:先天軟骨病和市儈短視智慧。普京的破;魄力智慧,也是其來有自——俄羅斯人民族主義覺醒的體現也。  

個人因素取決於曆史因素。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中國人是該補鈣和認真反思了。  

在道義上,無論是爆核還是打間諜球,朝鮮人都無可責備,應該自省的,倒是我們自己。  

如不改弦更張,無論朝鮮向何處發展,對中國都未必是好事。  

一,朝鮮在重重封鎖圍堵中將社會主義堅持住了,對自己的有過背信棄義過節的大鄰居,則留下階級和民族隔閡的雙重傷痕,陰影自然隻會加深。那就隻剩下地緣政治關係,在中美日韓之間委蛇周旋了。  

二,即使按照中國精英的意願,朝鮮日後也結束“閉關鎖國”,“改革開放”“接軌轉型”了,那至多增加一個越南——對華關係大半會較越南為遠。既然“融入世界 ”,自然也“傍美國大款”,奉美國為“先進文化生產力”。拜在同一門下,彼此彼此,也無所謂“盟國”和“六方七方”了。傻瓜都懂得:拜師進門,最佳選擇是直接拜祖師,拜門徒矮一輩,不是自貶身份嗎?你還看人家臉色,我幹嘛要隔一層看你的臉色!何況你的“夥伴關係”還是一廂情願,美國人時下看似製裁我,真正矛頭還是指向你的。在我大不了與韓國同一;對你,人家支持台獨藏獨疆獨可是旗幟鮮明從未動搖過。有個三角框架,反倒便於自己縱橫捭闔。——朝鮮“轉型”後隻會更親美,無可置疑,美國人又多了一枚牽製和分裂中國的棋子。  

中國精英對內有一個規則:隻要反毛,都是同誌朋友。以之對外,就形成一種迷信:美國人要的就是“姓資”,隻要一“轉型”,一定會成為老板的夥伴和座上客。其實這一新思維模式有點“階級鬥爭擴大化”。何謂?自然,親不親,階級分。用於反毛、顛覆社會主義,這是對的。用於國家關係,就不是那麽回事了。跨國資本老板是“經濟人”,政治歸根結底還是為賺錢服務的,他的最終目標是賺大錢。顛覆社會主義是資本擴張的根本需要。但落實到各國,就因人而異了。如東歐小國,可以入北約收為仆從;致若中俄,則隻能是競爭對手,隻有將其不斷分裂弱化,才能使其永葆殖民地的青春,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美國人製裁朝鮮,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分裂中國。中國人無視於此,自己被人製裁著,還跟著起勁吆喝,製裁自己的盟國,自斷手足還得意洋洋。美國人一定心裏偷著樂,他們又看到了當年葉利欽狠命拆散蘇聯的情景。  

“負責任大國”,不是對美國負責,我們還是首先對自己的國家人民負負責吧。  

(09。8。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