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劉伯承與"軍語":曾經受副手韓德勤的啟發

(2009-08-31 08:34:48) 下一個
zt 劉伯承與軍語:曾經受副手韓德勤的啟發

來源:解放軍報 選稿:錢程燦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是全軍統一使用的規範化、標準化用語,是權威性、法規性的工具書,目前已發行了5個版本(1951年版、1956年版、1972年版、1982年版、1997年版),前兩個版本都是在劉伯承元帥親自領導下完成的。

  劉伯承是善於帶兵作戰、研究軍事理論的典型軍人。早在劉伯承擔任川軍第2混成旅團長時,一天,團隊野外演習完畢返回途中,劉伯承對中校副團長韓德勤說:“開進就是向敵前進。”韓德勤說:“不是,這是個有一定戰術含義的術語,是行進間對敵陣地進攻。是到達敵炮火有效射程時,指揮員一麵在前衛掩護下進行偵察,定下決心,一麵令行軍縱隊向前集結,以便指揮員定下決心,下達命令後,即可迅速展開的一個戰術階段。遭遇戰就省去了這個階段,由行軍縱隊直接展開。”劉伯承聽罷未置可否。部隊返營後,韓德勤正忙著揩汗更衣,一身汗水的劉伯承進來了,手裏拿著一本翻開的書,對韓德勤說:“開進的意思我未弄清楚,恐怕還有許多人不清楚,你把這個軍語通報全團吧!”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了劉伯承嚴謹細致的學風和對軍語的執著考究。

  1930年春夏之交,劉伯承和左權等從蘇聯回國,到達上海。劉伯承擔任中共中央軍委編譯科科長。在周恩來的領導下,他和從蘇聯歸國的其他同誌一道,翻譯了大量的蘇聯軍事論著。1932年8月,時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兼瑞金衛戍區司令員的劉伯承和左權等翻譯了蘇聯紅軍的《軍語解釋》,這是我軍第一部譯自外軍的軍語專著。

  軍語的係統化、規範化是一支軍隊邁向正規化軌道、建軍思想和戰爭理論趨於成熟的重要標誌。這部《軍語解釋》翻譯時,我軍正處於初創時期。黨在創建人民軍隊的實踐中,積極思考、探索軍隊建設和發展的思路。1927年9月,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工農紅軍進行了“三灣改編”,建立了軍隊的政治工作製度;1928年5月,中共中央擬製了《軍事工作大綱》,提出一個比較全麵的建軍設想;1929年12月,召開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形成了“古田會議”決議,確立了黨的建軍原則。這一係列探索和實踐使我軍有了明確的建設方向和指導方針。同時,一些具有我軍特色的軍語也應運而生,有的還沿用至今。例如:“支部建在連上”、“三大民主”、“三大任務”、“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但是,當時我軍畢竟還處於初創時期,作戰形式主要是遊擊戰,軍事理論和正規化建設都十分薄弱,也尚未形成一套自成體係的軍語,與迅速發展的鬥爭形勢不相適應。1930年夏,紅軍開始實行由遊擊戰爭向正規戰爭發展的軍事戰略轉變,這是人民軍隊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這一戰略轉變,包括軍隊組織形式和作戰形式的轉變,引起了軍隊建設、作戰原則等一係列變化。在這種形勢下,黨中央要求我軍學習蘇聯軍隊正規化建設的經驗和標準,組織力量集中翻譯、改編、印發了一係列條令、條例和軍事理論著作。劉伯承、左權等翻譯的《軍語解釋》,對於這一時期我軍的正規化建設發揮了一定作用。

  當時,針對我軍主要沿用舊軍隊軍語的情況,劉伯承還對舊軍隊軍語進行了改造。為糾正舊軍隊遺留在紅軍中的不平等稱呼,劉伯承為各種各樣的人規定了新稱呼:把軍官改叫指揮員,士兵改叫戰鬥員,傳令兵改叫通信員,夥夫改叫炊事員,馬夫改叫飼養員,挑夫改叫運輸員……這些稱呼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軍推進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客觀條件逐漸成熟,軍隊建設開始了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轉變、由單一軍種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轉變的曆程,軍語規範化建設與其他方麵的正規化建設也現實地擺上我軍全麵建設的議事日程。

  195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劉伯承任院長兼政治委員。該院成立僅僅3個多月,劉伯承就批準有關部門將翻譯外軍軍事理論著作中有待統一譯名的軍語,以及軍事理論研究和軍事法規編寫中有待規範的軍語分期編印成《軍語通報》,從1951年4月30日起,印發軍事學院各係、各教研室征求意見。

  在軍事學院組織編製我軍規範軍語的同時,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軍訓部軍事出版局也同時展開了這項工作,並請劉伯承元帥擔任編審委員會主任。1951年9月,在劉伯承指導下,該局編印了《軍語匯編》(初稿)。該書分陸軍、海軍、空軍3編,收錄軍語詞目約4650條,書後附錄了常用各種度量衡一覽表。

  1955年2月7日,劉伯承針對《軍語匯編》(初稿)存在的問題,複函軍委訓練部總監部,談了對規範軍語和軍隊標號的意見。在劉伯承的親自組織下,軍事學院經過5年時間對軍語的收集、整理,於1956年12月編輯出版了《軍語畫一》(初稿)。這本書把軍事學院先後通報畫一的所有軍語,包括“軍語畫一”第一集、“軍語通報”第9至23號、陸軍軍隊標號、海軍軍隊標號(草案)中的全部軍語和一部分未通報使用的軍語,根據新條令和教令的內容,進行了重新整理匯編。全書分為4個部分,每個部分設若幹章。第一部分為陸軍,設戰役、戰術,司令部工作,炮兵,裝甲坦克和機械兵,化學兵,工程兵,通信兵,偵察,後方,軍事地形,訓練工作、訓練方法和科學研究工作的術語等11章;第二部分為空軍,設空軍的組織及航空兵的種類,戰役、戰術,司令部工作,通信、雷達,偵察,專業保障,後方勤務及場站,轟炸武器,空降兵等9章;第三部分為海軍,設兵力組織名稱,艦艇名稱,海岸防禦,戰役、戰術,登陸與抗登陸,一般用的軍語等6章;第4部分為防空軍,設一般用的軍語,防空航空兵,對空情報兵,對空探照燈兵,雷達兵等6章。全書共收錄2000多個詞目。該書的編寫體製很有特色,采用表格形式,分為4個縱向欄目,第一個欄目為“畫一的軍語”,第二個欄目為“俄文原文”,第三個欄目為“過去未畫一的軍語”,第四個欄目為“說明 ”。後來大多數被正式確定為解放軍軍語,至今仍在繼續使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