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從“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階段”說起

(2009-08-12 21:57:14) 下一個
zt:從“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階段”說起 09-8-11作者zhang88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經說過:“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階段。在這個曆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始終存在著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性”。這是毛澤東同誌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一個經典概括,許多人或許已經忘了,也有一些人一提起就會斥之為“左”的理論而滿臉鄙視。但是,麵對現實中無數迷茫與困惑,麵對今天複雜國內國際的局勢,難道還不值得我們重新反思一下嗎?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階段”。這句話錯了沒有?回答是一點都沒錯。過去,這句話是教導,是真理,那是因為它是領袖說的;今天,它仍然可以成為經典,仍然是真理,那是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的,看來就是再過100年,社會主義也變不成共產主義;“始終存在著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性” 這句話錯了沒有?回答是看來也沒有錯。過去,這句話是教導,是真理,也因為是領袖說的;今天,蘇聯垮台變成資本主義了,一係列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變成資本主義了,顏色革命還在進行,私有製和民主的藥方還在四處兜售,和共產主義還是要不共戴天,國際上兩種社會製度、兩種意識形態的鬥爭仍然激烈,在這種形勢下,難道隻是其它社會主義國家有資本主義複辟的現實而中國就沒有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嗎?所以,“始終存在著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性” 也是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的。在今天的中國,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不但有,而且時刻在增大,這句話非但不錯,而且依然是經典,依然是真理。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社會主義社會是不是“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如果存在,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階級是存在的,社會主義不是無階級社會。但現在所講的階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而是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研究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階級和階級關係的新發展新變化。有的人說得好,改革就是重組,也就是重新安排社會。今天,中國社會正在進行著深刻的分化與裂變,資本家階級與勞動階級越來越涇渭分明。這是因為,在市場關係下,生產資料的所有形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一是所有製關係讓位於資產支配關係,二是資源占有形式更加多樣化。因為資產支配關係性質不同,人們的階級屬性也就不同。華爾街的CEO們是雇員,但他們是資本家,也是資本主義的代表和社會操縱者。中國已經擁有了數量巨大的老板,這些老板中的一部分支配的是個人資產,他們是徹頭徹尾的資本家,另一部分支配的是公共資產,但在改革的名義下,已經私化了,他們也是資本家,而且“吃喝嫖賭全報銷”,比華爾街的CEO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占有形式更加多樣化,所以今天的資本家還可以在生產和經營領域之外播種、發芽、開花和結果,這是中國特色。比如說,在中國,對權利的支配也就意味著對資產的支配,權力和資本越來越緊密地結合起來,權利已經越來越成為更有效率的資本形式。這些人因此成為老板的老板,成為資本家的資本家,是更高層次,更貨真價實的資本家。所謂的腐敗,隻不過是資本另一種運作形式罷了。在市場關係向一切社會領域滲透的過程中,這樣的資本關係也在向任何社會領域進軍,“腐敗在蔓延”,其蔓延的水平與質量,已經能讓每一個有良知中國人,都可以從腐敗深度,讀出當今曆史醜惡的一麵。而勞動階級呢?不可避免地雇傭化、貧困化和邊緣化了。  

因為階級發生了,自然就要發生階級對立和階級壓迫。比如深圳的林嘉祥說:“你們這些人算個屁啊!”請注意這裏的“你們這些人”,其實就是雇傭化、貧困化和邊緣化的那些人,林對這些人表示了足夠的蔑視。還有鄭州的那個官員的質問,“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這裏的“黨”顯然是結黨營私之“黨”,而絕不是共產黨之“黨”。這裏的“老百姓”,顯然就是當今社會無權無勢的普通勞動人民。  

有壓迫就要有鬥爭。鬥爭就要有一個心理和思想上的準備與積累過程。比如現在廣泛討論的中“仇富”的問題,就是一個重要的心理趨向。為什麽“仇富”?是中國人與“錢”有仇嗎?不是,錢是好東西,是代表勞動成果的,可以用來交換勞動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那中國人“仇”的是什麽呢?是因為在今天的中國,財富的品質或品位嚴重扭曲了,財富的社會含義不是健康與發展,財富代表的是一種貪婪的力量,為富不仁幾乎是普遍的現象,由財富而形成的資本,從頭到腳,全身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肮髒的血。所以,中國人“仇”的不是“富”,仇的是在“富”的背後起支撐作用的社會關係。在“仇富”的基礎上,中國人現在還開始“仇官”了,這是“仇富”邏輯的自然延伸,因為“富”的背後是“官”。那麽,“官”的背後又是什麽呢?將來人們總要去尋找深層次的原因。  

說到底,這是一個肯定還是否定的問題:是肯定當前正在發展中的資產支配關係和資源占有形式並推動其繼續發展呢?還是否定這種資產支配關係和資源占有形式而改革不合理的秩序與製度。這實在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兩條路線。中國向何處去?僅僅是“相當長的曆史階段”開始時期就有這麽多的“仇”,那麽今後走向曆史深處之後又怎麽樣呢?這就不僅是“仇”而是相當地“愁”了。盡管理論和思維會有無盡的空間,但一想到這些矛盾與衝突在人類曆史上、在中國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作用與影響,還是不免讓人感到迷茫無助,不免於讓人“惆悵難再述”。而相當困惑的是:既然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都存在,難道就不會再發生社會革命嗎?但願那些群體性突發件不是前奏才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