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印度

(2009-07-03 13:32:35) 下一個
ZT:印度
摘自百度百科:09-7-3

國家簡介
  【國名】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

  【古名】身毒/天竺

  【別稱】孔雀之國/婆羅多

  【國教】印度教

  【國歌】《人民的意誌》

  【國花】蓮花

  【國鳥】藍孔雀

  【國樹】菩提樹 、榕樹


  【麵積】麵積約298萬平方公裏

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

國徽

爾印度實際控製區等)。印度政府宣稱其領土為328萬7800平方公裏。

印度麵積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人口】11.66億(2009年美國CIA網站)。印度斯坦族占46.3%,泰盧固族8.6%,

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達族3.9%,

馬拉雅拉姆族3.9%,奧裏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

約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12%)、基督教(2.3%)、

錫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新德裏(Delhi),人口共1530萬(2008)。

  印度首都新德裏,位於該國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譯:亞穆納河)

西岸。新德裏和德裏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the Indian Gate),並以著名的拉姆利拉

廣場為界,廣場以南為新德裏,廣場以北為老德裏。 今日德裏是印度的政治、經濟、

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它占地 1485平方公裏,人口1991年為838萬,

到1997年,估計達900萬以上。德裏是印度的心髒,在這裏可以感受到整個國家運行的

脈搏。同時,它又是一麵鏡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輝煌的曆史,

也可反映出印度現代的身影。老德裏、新德裏緊緊相聯,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

組成了一幅引人入勝的曆史畫卷。

  【國家元首】 印度共和國聯邦總統是普拉蒂巴·帕蒂爾 (女),

2007年7月25日就任。

  總理:曼莫漢·辛格,2004年5月22日就任。

  【重要節日】

  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

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共和國憲法,印度建立共和國。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

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

  灑紅節(Holi),每年公曆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

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燈節(Divali),在公曆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曆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後創造了印度河文明。

約在公元前14世紀,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

並征服了當地土著。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形成以人種和社會不同分工為基礎的

種姓製度。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開始統一印度次大陸,

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

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自11世紀起,來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

不斷入侵並長期統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臥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開始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領。

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

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

為英聯邦成員國。




政治體製
  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聯邦製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征性的,

實權由總理掌握。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

生。印度副總統在總統無法行使權力時,並不能自動接任總統。


  行政權力由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行使。

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首相人選,由總統任命首相。然後再由首相向總統提名副首相及

其他內閣成員。
  印度國務院設國務卿一名、國務委員若幹名。不設副國務卿。

  【憲法】憲法於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稱印度為所謂的聯邦製國家,

是主權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采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製。公民不分種族、

性別、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點,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

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由聯邦議會及邦議會組成選舉團選出,

每屆任期五年。總統依照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的建議行使職權。

  【議會】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

聯邦院共244席,

議員由各邦及中央直轄區立法院議員選舉產生,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1/3。

聯邦院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憲法規定副總統為法定的聯邦院議長。

  【政府】聯邦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 (Pratibha Patil),2007年7月當選總統;

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拜龍·辛格·謝卡瓦特 (Bhairon Singh Shekhawat),

2002年8月當選;

首相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2004年5月任職;

執政黨印度國大黨主席為索尼婭·甘地。

  【司法】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權力機關,有權解釋憲法、

審理中央政府與各邦之間的爭議問題等。各邦設有高等法院,縣設有縣法院。

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委任。總檢察長由總統任命,

其主要職責是就執法事項向政府提供谘詢和建議,完成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檢察權,

對憲法和法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等。


  【政黨】
  ①印度國民大會黨(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Indira Gandhi〕):簡稱國大黨(英)。國大黨(英)是印度最大的政

黨。據稱有初級黨員3000萬,積極黨員150萬。1885年12月成立,

領導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印度獨立的鬥爭。印獨立後長期執政,

1969年和 1978年兩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組建新黨,改用現名。該黨現為最大執政黨,現任主席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 

  ②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

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稱有350萬黨員。

印度人民黨是印度第二大資產階級政黨。

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勢力和城鎮中小資產階級利益,

具有極端民族主義和極端教派主義色彩。現任黨主席為奈杜(Naidu)。

  ③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

簡稱印共(馬)。

1964年以孫達拉雅和南布迪裏巴德為代表的一派從印度共產黨分出後組成。

近年來發展較快,黨員增至 70萬,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黨。

在西孟加拉邦長期執政。現任總書記哈·辛·蘇吉特(H.S.Surjeet)。

  ④印度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India):成立於1920年。有黨員54萬。

1964年分裂,以黨主席什·阿·丹吉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稱。1981年4月,

丹吉因支持英·甘地與黨內發生分歧而被開除出黨,該黨再次分裂。現任總書記

A·B·巴爾丹(A·B·Bardan)。

  ⑤泰盧固之鄉黨(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黨。

近年來是印度政壇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選成為全國最大的地方政黨。

在安得拉邦執政,黨主席、邦首席部長錢·奈杜(Narra Chandrababu Naidu)

以重視信息技術著稱。

  【重要人物】 

  普拉蒂巴·帕蒂爾(1934/12/19~),聯邦總統、律師、政治家,國大黨成員,

曾任拉賈斯坦邦邦長,現任印度總統。

  普拉蒂巴·帕蒂爾,1934年12月19日出生於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

一個檢察官家庭。她早年畢業於孟買的政府法律學院,獲法律學士和藝術學碩士學位。

1962年,帕蒂爾當選馬哈拉施特拉邦議會議員,開始了從政生涯。

1986年,她當選為議會聯邦院(上院)副議長,

1988年擔任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國大黨主席,1991年當選為印度議會人民院(下院)

議員。2004年,她出任印度拉賈斯坦邦邦長,成為印度曆史上第一位女邦長。

  2007年6月14日,帕蒂爾被印度團結進步聯盟推舉為印度總統候選人。、

7月21日當選為印度首位女總統。

  帕蒂爾的丈夫謝卡瓦特是一名教育家,也曾擔任過議員和市長的職務,

有一雙兒女。 
  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1932/09/26~),總理、外交部長,

資深政治家,國大黨元老,2004年5月19日被總統任命為新總理,

並在任命國務院成員時兼職外交部長,22日正式宣誓就職。


  2004年5月印度國大黨意外贏得印度第14屆議會選舉後,


就在人們普遍看好國大黨主席索妮婭·甘地即將出任印度新總理之時,

索妮婭·甘地於2004年5月18日表示拒絕出任,推薦前財政部長辛格出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