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美國民主基金會:反華勢力錢袋子 和其他的一些事

(2009-07-20 22:03:32) 下一個
zt 美國民主基金會:反華勢力錢袋子 和其他的一些事

新華網 ( 2009-07-21 )

通過向“東突”、“藏獨”等多種勢力提供經費資助,美國在幹涉中國有關事務時又多了一張牌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於秋發自北京 7月13日這天,伊恩·凱利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作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凱利一向在媒體麵前“遊刃有餘”,但13日這天當有記者問起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會是否會停止對熱比婭的援助時,凱利支支吾吾地推說:“我還沒有看到這方麵的報道,所以我不準備發表評論。”

這家基金會全稱是“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又譯為“全國維護民主捐贈基金會”,簡稱NED),從其網站上公布的受捐助名單裏,不難發現以熱比婭為首的“ 世維會”等“東突”組織。隨著烏魯木齊“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幕後黑手——“世維會”的真麵目逐漸得到揭露,作為其背後的重要金主—— NED也浮出水麵。
自“7·5”事件以來,NED旗下的所謂《民主文摘》就成了“世維會”此次犯罪活動的“辯解書”。

而在資助“東突”之外,NED還大力資助“藏獨”等各種反華和分裂勢力。

一手捧紅熱比婭

2005年,熱比婭赴美“保外就醫”。初來乍到,NED就主動找上門去,表示願意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就在這一年,熱比婭在美國成立“國際維吾爾人權與民主基金會”,轉年又成為“美國維吾爾人協會”(UAA)主席。而NED每年向“美國維吾爾人協會”支付 20萬美元。2007年,熱比婭領導的“世維會”和“國際維吾爾人權與民主基金會”等“東突”組織一共得到NED提供的52萬美元資助

到了2008年,從NED在網站上公布的亞洲計劃有關中國部分的資金捐助清單可清楚看到,“世維會”、“國際維吾爾人權與民主基金會”、“美國維吾爾人協會 ”、“國際維吾爾國際筆會俱樂部”從NED得到的捐款數額為57萬美元。其中,“世維會”得到14.6萬美元,而“美國維吾爾人協會”得到的資助最多,為 26.9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際維吾爾國際筆會俱樂部”,其他三個組織均由熱比婭擔任主席。

在資金用途一欄中,NED表明,這些捐助資金均用來“促進維吾爾民族的人權與民主”。今年5月18日,NED發起了一場主題為“東突厥斯坦:在中共統治下的60年”的會議,熱比婭被邀請第一個致辭。從此次大會的議題來看,表麵上是討論宗教自由和高度自治,實則充滿了分裂色彩。

視中國為“重中之重”

提供經費資助是NED的主要活動方式。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可金長期研究各種國際組織。他向《國際先驅導報》透露,與中國有關的組織是NED資助計劃的重點,“包括‘東突’、‘藏獨’或者所謂民主人權組織等反華和分裂勢力,NED每年向涉及中國的各種組織資助的金額多達500萬美元以上。”

與“東突”一樣,“藏獨”勢力也視NED為“提款機”。根據NED亞洲計劃,僅2008年 NED就向與“藏獨”有關勢力提供了35萬多美元。美國學者威廉·恩達爾披露,曾參與幹擾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境外接力活動的“國際聲援西藏運動”至少自1994年起便接受“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而達賴“流亡政府”的《西藏時報》、西藏多媒體中心及西藏人權民主中心都接受“國家民主基金會”資金。

充當政府“白手套”

表麵上,NED是美國上百萬個非政府組織中的一員,但“它與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開發署、中央情報局有密切的聯係。”上世紀80年代初,因中情局顛覆外國政府的行動被揭發,中情局曾建議成立“國家民主基金會”。趙可金指出,“NED成立於1983年,當時在任的裏根政府考慮到冷戰因素,決定以非政府組織的形式推廣美式民主,向世界滲透影響。”

直到現在為止,美政府撥款仍然是NED的主要財政來源。就連該基金會創始人之一艾倫溫斯坦也說過,“我們今天做的許多事情,就是25年前中情局偷偷摸摸做過的事情。”
趙可金表示,除了直接的資助外,NED還通過幾種方式輸出“美式民主”:推動國會、美國智庫、美國商會等向海外提供支持;支持美國議員在輿論界發表主張,與基金會遙相呼應;在各國的留學生中培養親美勢力,進行滲透等。

“對阿富汗、伊拉克等國,美國采取了直接的入侵方式進行民主輸出,但對一些大國,它隻能偷偷摸摸間接行動。”他指出。

事實上,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就曾多次直接指責“NED是美國政府幹涉委內瑞拉的一種武器”。而NED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扮演過特殊的政治角色,比如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伊朗等西亞國家、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它們都受到其顛覆活動或推動“顏色革命”的影響。



境外各路人緊盯中國網民


新華網 ( 2009-07-21 )


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突破3億人次,穩居世界第一位。圖為鄭州一家正在營業的網吧。本報資料圖

外媒、跨國公司、情報機構……,中國網民的一點兒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起他們關注的興趣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李雨原、羽策發自北京、東京 一張陳年舊帖,卻引來了一次鄭重其事的辟謠。

7 月12日,韓國《朝鮮日報》韓文網絡版突然刊登了一篇文章,援引韓國東北亞曆史財團政策企劃室研究員南相求的話稱:“中國網民指責‘南京大屠殺主犯是韓國人’的說法毫無根據。”文章對網民的觀點憂心忡忡:“如果它廣泛在網上傳播,被不明真相的民眾看到,很可能成為影響中韓關係的地雷。”

“有這麽嚴重嗎?”從事網絡新聞編輯的餘女士發現,引起韓媒關注的“始作俑者”其實是3年前的1張舊帖,而當時回帖中還有不少中國網民表達了對原帖的質疑。餘女士對韓媒的反應有些驚訝,“要不是他們的報道,我還不知道會有這個說法呢。”

相形之下,一直旅居韓國、經常和媒體打交道的詹德斌,早在韓媒披露這篇報道之前,就曾被韓國學者追問過中國網民對南京大屠殺的看法。“他們很敏感。”詹德斌向《國際先驅導報》介紹,中國網民的一點兒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起他們關注的興趣。

外媒常“蹲守”中國網站

“比如騰訊、新浪、搜狐。”詹德斌舉例稱,中國網民經常“光顧”的網站亦是韓國記者和各路“專家”們經常“蹲守”的“據點”。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期發布的《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38億,穩居世界第一位。在網民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網民的意見表達也日趨活躍。除了韓國媒體,其他外媒也紛紛利用網絡來窺探中國的國情和民意。

“繼續:尋找華南虎的行動在繼續!”早在2007年10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即以此為題,報道了瀕危的華南虎被拍攝後在中國網絡上引起的爭議。其後,最令國內關注的外媒報道,當屬美國《科學》雜誌刊登虎照。

這份與英國《自然》雜誌並駕齊驅的重要國際學術刊物,以300字左右的篇幅介紹了中國網民因華南虎照片真偽展開的大辯論,報道在虎照旁編發的配圖說明意味深長:“‘平麵’老虎?”狐疑之情,溢於言表。

美聯社記者曾向中國同行坦言,怎麽發現中國新聞?答案之一就是——上網!
剛從新聞專業碩士畢業不久的陳同學清楚地記得,今年6月“鄧玉嬌獲釋”後,她看到美聯社記者同步發出了評論,稱讚中國網民成為推動社會反腐的重要力量。

鄰國對涉己報道很敏感

與中國網絡上的“大事件”相比,外媒也格外關注網民對涉及自己國家事件的相關報道,而這在與中國利益休戚相關的鄰國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日文雅虎網站上,有個名為“中國網絡”的專題,一旦中國網絡上議論什麽新鮮事,這裏都會第一時間報道。在雅虎論壇的十大話題中,“中國”這一標題一直列於其中。
兩年前,承諾當選首相後不會參拜靖國神社的福田康夫如願當選後,日媒發現了大量中國網民在各大論壇中對福田的評論,日媒最後總結說,福田當日本首相,中國人比日本人更高興。去年中國汶川大地震中,當中國網民在論壇留言感謝日本救援隊員時,日本媒體也對此進行了集中報道,引起了民間的很大反響。
詹德斌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韓國媒體間市場競爭格外激烈,一旦發現有漏掉的關於中韓間的新聞,往往被視為漏掉“獨家報道”,媒體間此後便競相轉載,形成一股股報道熱。
此外,去年由於在越南不肯正視並挑釁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引起一些中國網民憤怒。一時間,數個網站上出現了網民為泄憤而炮製的所謂“進攻越南計劃”。這些網絡空話和笑談是不負責任的和不妥當的,後果也是嚴重的:竟引起了越南有關方麵的高度關注。

跨國公司擔心刺激網民

除了媒體,在中國日進鬥金的跨國企業對中國網民則是又愛又怕。在他們看來,網絡上的言論就是中國老百姓的呼聲,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自己在中國的業務拓展。
汶川大地震時,迪奧品牌代言人——美國電影明星莎朗·斯通因大放厥詞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而引起民間不滿,憤怒的網民開始在網上論壇和博客上譴責這位女明星。為了減少損失,迪奧公司中國總部立即道歉,說會“立刻”在所有
中國廣告中撤下莎朗·斯通的形象。

美國《商業周刊》因此撰文,從西藏事件到奧運聖火傳遞,再到汶川大地震,全球跨國公司都已不敢忽視中國網民的“怒吼”。

情報機構搜集軍事信息

時刻窺探中國網絡動向的還有一些國外軍事情報機構,他們則利用網絡每天搜集中國的軍事信息。據美國《華盛頓時報》披露,2005年1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了“公開信息中心”,該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每天在全球各個網站、論壇裏搜集各種各樣的軍事信息。依靠這些信息,美國不僅能發現他國最新軍事動向,而且連該國某些機密的武器發展計劃,也可能因網友的無意識透露而被美國情報機構掌握。

據該報披露,中國的軍事網絡就曾為“公開信息中心”提供了有關中國武器裝備的重要情報。2004年時,美國情報機構一直想弄清解放軍的某型潛艇是否已經投產卻始終不得而知。但一天,有關該潛艇的照片出現在中國某軍事網站的論壇上,讓美國情報機構“得來全不費功夫”。

據一位國內軍事網站的負責人介紹,每日訪問該網站的IP地址有30%來自海外,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美《簡氏防務周刊》的一位記者也向該網站負責人透露,中國的軍事網站就是他們獲取中國軍事情報的重要來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