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韓旭東:核裁軍成了麵子工程,多核世界該何去何從?

(2009-07-16 21:26:13) 下一個
zt:韓旭東:核裁軍成了麵子工程,多核世界該何去何從?

來源:半月談


自從1945年美國第一家擁有核武器後,世界就開啟了有核的曆史。朝鮮今年5月進行第二次核試驗,使核問題再次進入國際社會關注的視線,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安全問題。


核熱土星羅棋布何其多


追求大國目標是研製並擁有核武器的內在動力。核武器最初被納粹德國視為稱霸歐洲的一張王牌,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就開始著手研製核裂變技術。


美國為追求世界霸主地位而將核武器變成了現實。


1945年8月,美國將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成為第一個使用原子彈的國家。這不僅使美國從二戰中獲得了更大的戰略利益,也使它能在戰後揮舞核大棒進行威脅與恫嚇。


此後,蘇聯、英國、法國、中國相繼進行核研發和核試驗,極大地提升了各自的國際地位。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是被《核不擴散條約》正式認可的有核國家,其核地位是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由於核武器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而其威懾力依然巨大——“個頭兒小壓千斤”,一些國家為了迅速抬升本國的國際地位,扭轉不利局麵,也劍走偏鋒,大力發展核武器。其中有的已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有的距離核俱樂部僅有一步之遙。


為了在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中生存,建國之初,以色列就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啟動核計劃,秘密研製核武器,並於1973年取得成功。為了保住其中東地區唯一擁有核武器國家的地位,以色列還於1981年6月出動飛機,對伊拉克尚未開始運轉的核反應堆進行轟炸,使整個反應堆成為一堆瓦礫。這是世界上第一例對核反應堆的攻擊。輿論認為,到目前為止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事實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在印度獨立前出版的一本書中說,印度以她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麽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麽銷聲匿跡。印度於獨立後的第二年即1948年開始著手核能開發,並於1974年5月試爆了核武器。1998年5月,印度進行了兩組5次核試驗。印度之所以進行核試驗,其目的是在國際上獲得核大國地位,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軍事上建立一支稱霸南亞的核力量,以對抗來自巴基斯坦和所謂中國的威脅。


為了與印度抗衡,巴基斯坦也於1998年5月進行了爆炸核裝置的試驗。


2006年10月,朝鮮進行了其曆史上的第一次核試驗。今年5月,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


此外,世界上還有一些完全具備生產核武器技術條件的國家。日本就是一例。目前,日本擁有88座核反應堆,其中36座用於研究。日本一家名為原子能情報資料室的民間機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境內目前儲存的鈈可以累積製造1000枚原子彈;如果加上它在國外儲存的鈈,足夠造出5000枚原子彈。可見,日本變成一個有核國家也隻是意願問題。


此外,伊朗和敘利亞被懷疑在秘密發展核武器。韓國、巴西和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也都在“覬覦”核武器。由於核能也可以和平地民用——目前,不少發達國家的民用核能能量巨大、品種繁多,供應充足,而民用核能和軍用核能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這將為許多國家最終擁有核武器提供很大的便利。


除了國家謀求核武器外,各種恐怖組織也企圖獲得核武器。據有關國際組織統計,1993年至2004年間,全球共發生300多起走私核燃料事件。雖然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恐怖組織已經擁有核武器,但在目前混亂的核控製體製下,恐怖組織真正獲得核武器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全球之所以麵臨如此巨大的核擴散危機,罪魁禍首是西方主導的國際政治體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核問題上實施多重標準。對於自己的核武器庫,美國盡可能地“高”、“精”、“尖”,以便在實施核打擊時更“準”、“穩”、“狠”。美國的這一標準,無疑刺激了與美國有矛盾的國家去追求決定性的核打擊能力。


阿拉伯世界一直希望建立“中東無核區”,美國卻一手扶植以色列,它不允許伊拉克和伊朗發展核武器,而對以色列的核武器問題三緘其口、聽之任之,“中東無核區”成為泡影。


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美國多重標準的受益者。印度是南亞地區的大國,美國希望利用它作為遏製中國的一個“砝碼”;巴基斯坦是美國北約盟國之外的國家,但可以享受北約盟國待遇,美國把它視為控製中亞、遏製俄羅斯的前沿國家。所以,美國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發展核武器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很多國家,如巴西、埃及、土耳其、阿根廷等,都拒絕排除在某個時間擁有核能力的可能性,巴西甚至早已建成鈾濃縮中心,試圖建造核潛艇。對它們,西方核大國態度曖昧,美國傳達出的信息似乎就是:隻要順從美國,就有可能進入核圈子,否則就可能列入“黑名單”。


核較量爾虞我詐何其深


在核武器問題上,各國之間的爾虞我詐可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它使得全球核不擴散的目標——防止核擴散、大國核裁軍、和平利用核能,都難實現。


高調爭奪民心


今年4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訪問捷克發表演說時提出“無核世界”的構想。這是奧巴馬上台爭取世界民心展開的一大輿論攻勢,以爭取道義上的主動。奧巴馬想提高美國的凝聚力,以有效發揮美國在構建國際新秩序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奧巴馬同時還提出吸引人眼球的倡議,一是今年年底前與俄羅斯簽署有關削減核武器協定,使雙方削減80%的現有核武器,將各自彈頭減少至1000枚。二是推動美國國會批準《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三是促成國際民用核能合作,推動《停止生產裂變材料條約》之國際公約。


此言一出,有人認為美國的安全觀發生了變化,進入無核世界的機會出現了。其實,這隻是大國在爭取民眾、贏得道義的一個智力博弈罷了。試想,以核大棒恫嚇別人的人可能放棄核大棒嗎?實際上,美國這是要將俄羅斯一軍。


俄羅斯也不放棄“表現”自己的機會。奧巴馬的“無核世界”論一出,俄羅斯馬上回應說,如果美國和其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願意放棄核武器,俄羅斯也將放棄核武器。此話意味著俄羅斯支持無核世界,但不會率先放棄核武器——俄羅斯把球踢回給了美國。


“先發製人”


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在核武器發展上剛剛起步,非常擔心受到美國的核打擊。於是,蘇聯在1955年的日內瓦首腦會議上正式提出,核國家應該共同承諾不對任何國家首先使用核武器,企圖對美國的以大規模報複為主要精神的核戰略進行一定的限製。冷戰後,俄羅斯又放棄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普京總統當政期間正式提出 “先發製人”的核打擊原則。


與中國的“自衛防禦核戰略”不同,美國的核戰略一直“既注重威懾,也基於核實戰”,美國及其盟國一直拒絕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2005 年,美國國防部的《聯合核作戰行動原則》更是規定美軍可以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敵國和恐怖分子發動先發製人的核攻擊。而美國核武器的使用權,已經下放到戰區司令一級,強化了其“全麵核威懾”的真實性。


俄羅斯核威懾力提高


北約不斷東擴,俄羅斯常規兵力無力抵抗西方國家進攻。在此形勢下,俄羅斯越來越倚重核武器。幾乎每次北約東擴時,俄羅斯總要發射白楊M導彈,以此向有關國家證明,俄羅斯核力量足夠將北約軍隊趕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隨著軍力的提高,俄羅斯特別注重核威懾力的運用。2007年8月,俄羅斯空軍恢複戰略轟炸機不間斷遠程戰鬥值班飛行。2008年9月,俄兩架沒有攜帶核彈頭的圖-160遠程戰略轟炸機,首次降落在南美國家委內瑞拉。俄羅斯戰略核潛艇也開始在全球各大洋巡航,核威懾能力大大提高。


核裁軍開花結果何其難


縱觀近半個多世紀的核裁軍,目前真正落實的很少。核裁軍協議最終淪為紙上談兵,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容身之地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參與核裁軍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想通過搞核裁軍削弱對方核能力,同時提高自己的核能力。


核裁軍隻是麵子工程


1945年至1949年期間,美國獨家壟斷著核武器,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核訛詐。為了通過軍控與裁軍談判來維持美蘇之間這種不平衡的戰略關係,阻止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美國於1946年率先玩起了軍控談判,在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一項名為“巴魯克計劃”的建議。


蘇聯擁有原子彈後,美試圖維持核優勢,而蘇聯要爭取核均勢,兩家都圍繞著核裁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誰都不想真的因為核裁軍而削弱自己的核力量。即使達成了限製核武器數量和減少核武器數量的某些條約,美蘇的核能力也沒有從根本上削弱過。


美蘇玩核裁軍,是給世界其他國家做樣子看,以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縱觀美蘇之間所有的關於核裁軍的條約或協議,很少有哪一個條約或協議是美蘇兩家真心想執行的。


最突出的就是關於《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印度與巴基斯坦於1998年連續進行核試驗後,美國參議院於1999年10月否決了該條約,對國際核軍控與裁軍進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核裁軍執行軟弱無力


任何一個有關核裁軍或軍控的條約或協定,都是兩個或多個國家一起達成的。不像一個國家的國內法需要強製執行,它們隻是一種承諾而已,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因為國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再履行自己做出的承諾。如“美蘇反導條約”是美國與蘇聯於1972年5月達成並於同年10月生效的一個具有核裁軍性質的條約。可是,2001年12月,美國宣布退出,理由是它妨礙了美國政府發展保護美國人民今後免遭恐怖分子或“無賴國家”導彈襲擊的能力。這是世界核裁軍史最為嚴重的一次倒退。


美俄大玩核裁軍遊戲


蘇聯解體後,美俄兩家間發生核大戰的可能性日益減少。1992年1月,美國總統布什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分別提出了核裁軍倡議,都主張削弱兩國的核武庫。美俄兩國開始接觸與談判。同年6月,美俄兩家達成諒解協議。由於部分利益沒有滿足,美俄兩家進行了激烈的討價還價。經過近一年的較量,美俄兩家達成妥協,終於簽署了一個協議。世人為之鬆了一口氣。可是,美俄雙方又玩起了遊戲。美國議會提出,批準該條約的前提是以前的某些條約生效,一直拖到 1996年1月美國才批準該條約。


俄羅斯更是捉起了迷藏。俄國家杜馬一直拖到2000年4月才批準該條約。由於雙方沒有互換相關文書,雖然美俄兩家的議會批準了該裁軍條約,但還是不能生效。從中可以看出,美俄兩家玩弄核裁軍的技術多麽高超。


核裁軍的前景仍很黯淡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進行第一次核試驗後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是最為堅決的核裁軍倡導者,深信“核武器是人造的,人一定能消滅核武器”。中國政府不斷在聯合國等國際場合提出核裁軍建議。1981年,中國政府還首次提出:“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有必要率先采取行動,停止核軍備競賽,停止試驗、發展和生產一切類型的核武器,並且大幅度削減核武器。”


盡管中國屢屢向世界發出善意,但殘酷的現實就是,中國已經處於“核”的包圍之中。據估計,中國周邊的核彈頭總共達2萬多枚。而朝鮮進行核試驗的地點,距離中國邊界線不到100公裏。這次核試驗引發了裏氏4.7級地震,中國延邊地區震感明顯。而萬一出現核泄漏或核汙染,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維護傳統安全目前仍是各國國防麵臨的重要任務,核能力的下降就意味著傳統安全的降低。因此,世界核裁軍的前景仍然看不到光明的曙光,人們仍將生活在核威脅的陰影之下。(國防大學 韓旭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