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中國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冷戰中的社會主義盟友(9)

(2009-06-30 13:33:08) 下一個
ZT:中國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冷戰中的社會主義盟友(9)

鳳凰網發表於:09-6-26

第一,50年代中期,蘇聯領導人認為,中國的政治、意識形態和經濟已轉入社會主義體製,蘇聯援助它發展它們自己的核計劃不會損害蘇聯本國的利益。大約與此同時,中國作出了一係列決定,這些決定證實了中國要研製這種炸彈的意圖。
當中國已經有了一項核能計劃並開始實施時,蘇聯很快即向它提供了一個原子彈樣品(1957年)。

(注:根據1957年10月中蘇雙方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的協定,蘇聯將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但事後蘇方卻以種種借口拖延不給。1959年6月蘇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提出暫緩按協定向中國提供上物品和資料,兩年以後看形勢發展再說。
參見《當代中國的核工業》,第32 頁。)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核武器,
中國把這一計劃作為頭等重要的問題。


第二,50年代末期,中國試圖用蘇聯核武器的威懾力來增加自己的政治分量。
這點在1958年5月中國外長陳毅的講話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他強調說,
中國打算擁有自己的核武器。蘇聯在1958年9-10月間的台灣海峽危機中支持中國,
並宣稱它將不允許美國或日本進攻中國。同時,蘇聯也讓北京知道,
它不打算支持中國借蘇聯核武器的援助來實現其對台灣海峽的政治目的。

台灣海峽危機結束之後,莫斯科對援助中國製造核武器問題的態度流露出一種
不幸的跡象。鑒於中國的經濟實力還很薄弱,莫斯科知道,
即便在中國搞出起自己的核武器之後,它也仍需多年才能形成一種足夠的打擊力量,
例如,
能夠幸免於敵人的第一次核打擊。正是由於此原因,莫斯科認為,
中國擁有核武器,從政治角度看,
將有助於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發生有利於社會主義陣營方麵的轉化。

第三,60年代初期。在這一階段,蘇中政治關係已經趨於冷淡,
莫斯科認為沒必要再幫助中國發展它的核計劃了。
不過這並未嚴重影響到中國的這一計劃,
因為中國專家已經弄清了蘇聯和美國是如何解決那些理論技術問題的,
並著手解決工程問題了。

根據查爾斯·霍爾諾的論述,蘇聯提供的反應堆(裝置在北京附近)是中國1958年時僅有的核裝置,到1960年底,中國已能從5公斤的鈈裏提取足夠的濃縮鈾,約為製造一顆原子彈所需的量。霍爾諾先生認為,中國在燃料供應上要依賴蘇聯生產的濃縮鈾這一點,是中國開始尋找自己的濃縮鈾資源的原因。所以,霍爾諾認為,中國在1964年10月完成第一次核試驗期間所使用的濃縮鈾,是由建在甘肅蘭州的鈾濃縮廠生產的,幾乎沒有蘇聯的幫助。

中蘇核合作中止之後,1964年10月中國第一次原子彈爆炸成功的事實,部分為周恩來的下述談話所證實。1970年5月,周恩來在會見一名美國記者時談到中國原子彈爆炸之事,他說:感謝蘇聯撤走專家的行動,中國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

C、蘇聯決定中止與中國核合作的原因:至少有三個原因。

其一,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想失去自己的核壟斷地位。由於意識形態的相同,莫斯科開創了在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由政治性偏袒而致分化的先例。另外,在中國與蘇聯決裂,及其擁有核武器的事實已被知曉之後,這個國家的方針開始主要傾向於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然後是南斯拉夫。

其二,或許,盡管沒有公開說,蘇聯害怕中國為建立自己“全麵霸權”的前景所誘惑,利用其擁有核武器的事實,先對小國,而後是其他國家進行核訛詐。

其三,如果對中國的核技術轉讓使之製造出它自己的原子彈,那麽對蘇聯的國家安全來說,則前景堪憂。

莫斯科試圖將中國對蘇聯及其衛星國進行傷害的危險,減小到最低限度。


結論:對合作的政治評價

50年代蘇中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相當密切,盡管其過程沒有公開報道。
對蘇聯來說,這種合作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完全可以說,
蘇聯在中國建成的的 211個工業企業,構成了中國經濟及國防建設的基礎,
但耗用了蘇聯自己相當大一部分經濟潛力。戰後,在蘇聯的技術援助下,
中國建立了265個企業,已有 256個投產,其中的243個(91.6%)是工業企業。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中國國家計委副主任顧卓新這樣說,至1957年底,
有537個大型工業企業部分或全部投入生產。

莫斯科統計,蘇聯援華企事業建設項目的出口總值為9409億盧布,
其中所提供的設備的出口值總計達8394億盧布,技術援助的出口值為1015 億。
(57)在1959年,出口價格1個盧布約等於國內價格10個盧布。這即意味著,在華工業企業建設的費用總計約達100億盧布。考慮到1959年蘇聯的國民總收入約為1.3萬億盧布,(58)這些建設費用也即約占蘇聯年國民收入的7.7%。


可以從另一角度看這些數字。1960年,蘇聯當局做出一項決定,開始為公民修建每套價值3?5萬盧布的小公寓。這樣,蘇聯在中國工業企業建設中投入的資金能夠修建268萬個公寓。這對解決住房問題會是一個重要貢獻,而這個問題即使到現在,
90年代中期也仍未解決。

上述提到約占蘇聯對華發送設備的一半,包括建成軍事企業所需的設備。蘇聯專家說,50年代末,國防費用約占中國國家預算的四分之一(26.1%)--26.9億元中的7,042億元。(59)這是最大的開支項目。

在中蘇關係冷卻時期(60-70年代),蘇聯傳媒聲稱,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不可能生存。中國則相反,貶低援助的重要性。對同一問題持兩種這樣極端的觀點,幾乎無法改善兩國的關係。實際上進一步導致了分裂。作為一個原則,作者在中國和蘇聯發表論文時,回避把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問題作為一個單獨的命題。至少這種合作是雙方受益的:蘇聯為它在遠東的盟國創建了工業實力,而中國則增強了自己的國防力量。兩國實際上是在60年代初終止軍事合作的。另一個重要的事情是,在合作結束時,中國從中得到了很多,並沒有被“困住”。(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