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中國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冷戰中的社會主義盟友(6)

(2009-06-30 13:21:47) 下一個
ZT:中國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冷戰中的社會主義盟友(6)

2009年06月26日 10:08鳳凰網

例1,1958年5月,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寫信給赫魯曉夫先生,要求蘇聯政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個五年計劃初期項目中的48個項目的建設,提供技術援助。信中明確提出請蘇方人員幫助設計這些項目,並強調說,蘇聯有必要為所有這48個工業項目提供最重要的設備和機器,而這意味著1958年交付的這部分機器和設備,其價值將超過4億盧布。

要求蘇聯提供設備的那些項目的細目表則進一步顯示出,這些項目中包括有中國國防力量所賴以為基礎的那些企業。其中有河南鋁廠(年產10萬噸鋁);湖南稀有金屬廠;包頭稀有金屬廠,該廠生產15種稀有金屬;特殊五金廠,年產3-5萬噸優質電線;建灘軍工廠年產5萬公裏軍用電纜的電纜車間;精密電子儀器廠,整流器廠和其他企業。

例2、1958年7月,中國政府通過中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向蘇聯政府轉達了一項關於援建中國幾家導彈生產企業的請求。這幾家企業和一些生產導彈附屬設備的工廠將在1960-63年投入生產。中國想在蘇聯全麵的幫助下生產新一代的裝備,而如果沒有蘇聯的參與和援助,這將是不可能完成的。

中國人建設國防企業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蘇方有時無法按時實現中國的全部願望和要求,這常導致蘇聯專家的工作跟不上趟。而蘇方專家延遲來華行期的原因則在於,所需的這類人員必須急切地、實實在在地從全蘇聯範圍內進行挑選。

中國方麵將蘇聯專家工作中的所有弊病通報給蘇駐華使館,使館再向莫斯科報告。根據慣例,上述情況將報告給蘇聯外交部的遠東司,遠東司傳閱後再轉交給有關部委。政府部門通過蘇聯使館將處理結果通報給中國,蘇聯外交部是一個點,負責在華特殊項目管理工作的蘇聯各部委和各部門的所有答複,都將匯總到那裏。俄國檔案館保存有一部分這類材料。

我們來展示一個有趣的例子,這是1958年8月5日,國家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副主席阿爾希波夫在通信中給蘇聯外交部遠東司副司長利哈喬夫的答複。信中提到向中國616廠交付“特殊裝備”(指與軍事有關的裝備,甚或是武器)一事,該廠負責生產坦克發動機。阿爾希波夫解釋說,延期向該廠交付特殊裝備的原因在於,蘇聯工業在設計和製造這種設備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

50年代後期,蘇聯國防工業的能力已跟不上中國國防工業發展的速度了,上述例子並不是唯一的現象。蘇聯駐華使館一秘紮爾科夫在他提交給使館的關於對包頭和大同市蘇聯援建項目的訪問報告中,列舉了有趣的證據。他寫道,根據蘇聯專家們的陳述,蘇聯部長會議國防工業委員會忽略了向客戶提供技術文件的有關問題。這位蘇聯外交官指出,包頭447兵工廠有時收到蘇聯方麵的低質量文件,那些文件似乎是從蘇聯的工廠中倉促搜集來的,由此不得不在中國重新修訂它門。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常見的敷衍馬虎的情況。比如,提供給吉林電焊條廠的機器設備的生鐵外殼內有水,結果其中一部分機器的外殼在西伯利亞被凍裂。

蘇方無法達到中方關於加快速度的要求。中國工廠的總工程師趙陽要求蘇聯專家早於預定時間來華,尤其堅持要蘇聯的總工程師盡快來華幫助組織生產。

1958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一項關於1959-1965年蘇聯向援建和計劃援建的海外企業提供設備及材料的輸出量的決定。照此計劃,蘇聯擬為其在華援建企業提供的設備和材料的輸出總量為:1958年6.5億盧布,1959年11.6億盧布,1960年10.82億盧布,1961年6.72億盧布,1962年3.42億盧布,1963年1.57億盧布,1964年0.19億盧布。但是,盡管按此計劃做了安排和預期準備,這點是重要的,該計劃卻未能幸存下來。

3、蘇聯對華技術援助及其在中蘇軍事合作中的作用

蘇聯有關材料所顯示的確切數據,反映了合作的量的方麵的問題。我們認為,蘇聯外交部遠東司這份有司長庫爾久科夫簽名的1957年3月29日的記錄材料是極為可信的。相同的內容在該部以後的文件材料及蘇聯其他各部委的文件材料中,也曾出現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