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不一定讚同,但比較全麵的分析)朝鮮上演朝版“兩彈一星”,卻致東亞火藥桶爆發

(2009-06-03 19:27:22) 下一個
ZT:[原創]朝鮮上演朝版“兩彈一星”,卻致東亞火藥桶爆發

* 文章提交者:jiafb1976 加貼在 陸軍論壇 鐵血論壇 http://bbs.tiexue.net/list_32_0_0_0_1.html


朝鮮上演朝版“兩彈一星”,卻致東亞火藥桶爆發

——中國在朝鮮核彈危機中的得與失

2009-6-2



近日,東亞之朝鮮半島是風雲驟起,先是韓國前總統盧武炫自殺,然後朝鮮上演朝版“兩彈一星”,這一來東亞火藥桶是要爆發了。中國是如此的無辜,本來是想著“和平與發展”,卻不得不再次麵對一場“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在一個錯誤的地點、以錯誤的名義、和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恐怕到將來也隻能得到的一個錯誤的結果。

一、朝版“兩彈一星”上演在錯誤的時間,效果很差,還很危險。

(一)朝版“兩彈一星”很蹩腳,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金正日有點愚蠢,比起他的父親是遠過之(典型的衝動型,無理智,無遠見,無信用)。許多年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演出了一起世界為之震驚的華版“兩彈一星”,這是實際上是基於中國已經有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和生產能力,中國已經不隻一次與美蘇這樣的超級大國搞過“武鬥”,總之中國是有底氣的,所以當時中共為了激勵國內情緒(中國在六、七十年代,其國內形勢國際形勢是非常不利的),就有必要演出一台全民興奮的好戲,這就是有名的“兩彈一星”,這台好戲成果是顯著的,中國獲得了應有國際地位。相反,今天金正日也上演了朝版“兩彈一星”,可惜已時過境遷,首先朝鮮經濟極度困難、資源相當有限,單靠打興奮劑是無濟於事的,其次現在的國際形勢主要還是“和平與發展”,打仗並非最佳選擇,所以朝版“兩彈一星”既消耗了其國內有限的人力物力,又不能帶來有利的和平發展環境,而且還可能引發戰爭,導致亡國亡黨。

(二)朝版“兩彈一星”很爆力,是場極度危險的遊戲,後果很嚴重。

許多年前金日成做了一件大事,1950年6月25日淩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兼朝鮮人民軍司令官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大韓民國的突然進攻。當時大韓民國國防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後漢城就失守了。值得指出的是,金日成並未事先知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詳細的作戰計劃和具體的開戰日期,因此中國大陸與美國一樣,直到戰爭開始才得悉的。這也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北朝鮮單方麵“不宣而戰”。

今天,金正日再續前緣,也像其“老子”一樣上演獨角戲。朝版“兩彈一星”後,因不可預見因素,甚至可能因為“ 插槍走火”,而最終導致“東亞火藥桶”爆發,這可了不得啊,可能會是區域性的有限核戰爭。我們不防搞點有用的推演:首先是朝韓雙方大規模集結兵力(如:十二架美製F22已飛臨戰區),雙方反複進行針對對方的軍事演習(外交手段也不斷加強措詞);然後是在模糊的分界線邊摩擦不斷(過去朝韓雙方就是經常完真的,不時有人死傷),結果是到了衝突擴大化,於是美韓日三方決定小小的懲罰一下朝鮮,F22掩護B2用鑽地導彈摧毀包括寧邊核設施在內的大量“兩彈一星”設施和裝備(相信朝鮮還有少量隱藏的設施和裝備,但是美國也是偵察了一部分的)。之後朝鮮當然是要報複一下的,朝鮮立即發動三八以北區域的火炮襲擊韓方(朝鮮最強大的不是核彈,而是強大的炮兵),由於韓方首都漢城(漢城)就在其炮火下,所以美韓日三方決定再次以強大的空中力量和戰術核彈(為什麽要用核彈,這是因為朝鮮有堅固的地下工事且朝方已經是有核國家)襲擊朝鮮的炮兵群,這樣一來,朝鮮半島就自動進入全麵戰爭狀況。

60年前的金日成導演的朝鮮戰爭和60年後金正日導演的朝鮮戰爭一樣,其結局都是北朝鮮大敗,當然金正日可能敗得更慘(也許和伊拉克的“老薩”一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朝鮮與中國山水相連,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將是極為難堪的。所以,這場新的朝鮮戰爭中,中國武裝力量是否介入及是否進行有效的經濟援助就成了朝鮮的救命稻草。


二、不自覺的卷入,中國在朝鮮核彈危機中的得與失。

中國在朝鮮核危機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已經在朝鮮核危機前得到朝方通告,但是中方政府是否強烈反對就不可而知了,反正是朝鮮核危機仍然爆發。朝鮮核危機最後是否會引發戰爭,決不是中國所能左右的,因為曆史一再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往往會不以人為原因幹涉而發生,所以,中國將不自覺的卷入到朝鮮核彈危機中,直到戰爭進行或結束。這個時候中國隻能依據自身利益,引導形勢發展使之有利自身利益。

國與國的交往從來都是基於利益交往(或厲害關係),至於主義和信仰也是利益之上的(正是無往不利)。所以我們分析中國在朝鮮核彈危機中的得與失,就是要找到中國在這場危機中的利益關係或厲害關係。

下麵我們來分析一下各方的利益關係或厲害關係:

1、中方,中國近三十年發展是利益於鄧小平同誌為首的黨中央卓有遠見的兩個判斷: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是兩大主題,基於這個兩個判斷,中國的決策者製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政策。三十年的突飛猛進,中國的國力大增,中國即將趕上或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亞洲第一)。

現在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朝鮮核彈危機是否有利於中國。有利的一麵:目前中國與近鄰間有較嚴重的領土問題,南海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有衝突,西部與印度有衝突,東麵有台海(台灣尚未統一)問題,北方有朝鮮問題,國際上有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所以中國有必要借朝鮮核彈危機敲山震虎,打擊一下美帝的囂張氣焰,畢竟美國、日本、韓國也還是不希望朝鮮核彈化的,中國可以用朝鮮無核化來與美日韓談判,以爭取有利環境。不利的一麵:朝鮮核彈危機不易受控(中國對朝鮮的控製能力是相當有限的,就是老毛這樣的政治高手也未能徹底控製住金日成),極有可能演變為地區衝突甚至是全麵戰爭,這樣一來中國就不得不中斷和平發展而提前走進戰爭狀態。

2、北朝鮮,朝鮮當然是不願意戰爭的,國家本來就窮、資源又缺,如果遇到戰爭,以朝鮮的實力肯定是打不過美日韓的(有限的核彈不足以發揮作用),最大可能是戰敗,窮則思變嘛,戰敗必然導致民變,導致亡黨亡國,至於金正日及家屬、派係就會成為過街老鼠(看一下意大利的墨索裏尼就知道金正日的結局了),所以我們斷言金正日及朝鮮是不願意戰爭的。那麽,金日成引發朝鮮核彈危機畢竟想怎樣呢?我們認為,他的本意就是想為和平談判爭取籌碼,為朝鮮政權更替(金正日重病後,他即將向下一代放權)創造良好環境。總之,威脅是可以的,但是戰爭還是不要打的好。

3、韓國,韓國當然也是不願意戰爭的,但是與北朝鮮不同,如果真的開戰的話,他還是不怕的,因為韓國有足夠的實力並得到足夠多的支持,它可以把壞事(戰爭)變成好事(武力統一祖國)。所以,韓國是不怕朝鮮核彈危機的,這個時候打與不打政府都可以轉移國內民眾視線。

4、日本,日本是完全受益者。由於朝鮮擁有核彈早就是事實了,現在它生了朝鮮核彈危機日本倒是無所謂的,但是它又是跳的最凶的,因為日本想借勢,想乘機恢複軍隊,想乘機成為核大國(日本的核能力不低於中國水平),想乘機打擊中國。

5、俄羅斯,俄羅斯是典型的觀望者,它認為最好不打,因為他也想和平崛起,但是如果出現不利(戰爭),它一樣可以獲利(回想一下沙俄是怎樣借中日戰爭、中法戰爭等來巧取豪奪我國領土的)。俄羅斯,從來都不講信用的,它隻有利益。

6、美國,美國大抵大與中國一樣並不希望戰爭,所以它認為朝鮮核彈危機還是和平解決好。這個美國主導的世界已經是夠亂了,伊拉克、阿富汗、伊朗、加沙都已經搞的美帝國焦頭爛額了,現有又是戰爭又是經濟危機,它美國當然暫時不想再戰了(請注意是暫時)。美國現在需調整國家戰略,恢複一下自身實力。

總之,對中國來說,第一,和則最好,戰則不利;第二,朝鮮半島的統一是有利於中國的(唐初,朝鮮半島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後新羅統一半島,後曆代朝鮮王朝基本巨服中國,從而建立了較穩定的中日屏障),所以獨立且統一的朝鮮有利於在中國與日本間有道屏障,我們自然是希望北朝鮮統一半島,盡管這種可能很小,即便南韓統一半島也是好的(有一個條件:日本不能介入)。


三、朝鮮核彈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沒有準備的國家。

朝鮮核彈危機並不是今天說發生就發生的,它的發生是一個漸進過程。所以朝鮮核彈危機並不可怕,因為就中國而言,我們已經有所準備。隻不過,我們總是單方麵希望朝鮮最好有核但是藏而不露。但是,要發生的它終究還是發生的(我們同樣可以預言,伊朗它在5-10年時間內必然也要搞一個伊版“兩彈一星”,因為就目前而言“兩彈一星”已經沒有技術壁壘)。

中國必須進一步做好準備以應對不斷危險的朝鮮核彈危機。中國隻有充分的進行必要準備才有利於把朝鮮核彈危機化解,而且我們的準備越是充分,越是有利於阻止戰爭。

一是外交準備。中美朝三方是不願意打仗的,韓日兩方是不怕打仗的(對政府而言),俄羅斯是中立派。所以,中國在外交的努力主要應針對美朝俄三國,拉攏俄羅斯,爭取美國,說服朝鮮。特別是針對朝鮮,中文應表明態度:如朝方先動手,中國就兩不相幫,如韓方先動手,中國就全力援助朝鮮。從而力爭把東亞從戰爭邊緣拉回。

二是兩都準備。北京離東亞戰爭策源地太近,周圍又資源匱乏且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啊),實是危險之地。從明朝遷都北京後,它就沒有再沒有擔當好首都職責,先是土木堡事變讓明朝元氣大傷,接著又是李自成進城、吳三桂倒戈(時間之短,讓人回不過神來),明朝就改弦更張,然後又是日本逼宮、八國聯軍破城,北京真是危險之地。進入新中國後,北京還是不濟,為了她,我們已經搞了南水北調,但是沙塵暴還是不止。所以為了穩定,中國可以考慮遷都,不過話又說回來,遷都是一件大事,不是說想遷就遷。折中一下,為了中國的發展,我們可以搞兩都製(或稱兩京製),事實上不論是古代還是國外,是有這個先例的,如巴西、漢唐(就是東都洛陽、西都長安)。

在維持北京第一首都地位的前提下,在祖國內地城市新建第二首都(如重慶,本人先申明我不是重慶人)。北京繼續政治、經濟和軍事首都的主要職責,其它功能逐漸轉移,把重慶建設成為司法和監察為主要職責,附帶部分政治、經濟和軍事職能的第二首都。中國是典型的中央集權製國家,為了順應曆史潮流和國家的穩定,因此中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三個核心力量主要部分必須統一在一起,不可單方麵把經濟職能完成弱化,北京還應繼續行使政治、經濟和軍事首都的主要職責,不過考慮到北京的資源有限,可以實施北京與天津兩城合並成立京津特區(麵積可達近3萬平方公裏,人口兩千五百萬,其實力將大增),把首都置於特區範圍是有利的(比如,美國華盛頓就在哥侖比亞特區),從而大大加強京津地區經濟能力。

在祖國內地城市中重慶最有資格、最有可能成為第二首都,重慶市雖為“市”但其實力遠超海南、寧夏等省、區,其轄區(地級)15、市(縣級)4 、縣17、 自治縣4 、麵積8.23萬平方千米、人口3150萬,其周圍資源富集,工業發達。重慶地理優勢大,是一階區域向二階區域過渡的地區,易守難攻(蒙古大汗蒙哥就死於重慶釣魚台,後忽必列隻好繞道四川、重慶,遠走雲南、兩廣才徹底攻克南宋),是中庸守成的極佳之地。特別是中共、國務院升格重慶市直轄後,其政治、經濟地位風雲直上,到現在該市的許多指標遠高於武漢、成都、南京、鄭州、西安等市(甚至高於貴州、新疆等省)。所以,筆者是認可重慶成為第二首都的(決不是出自私人感情)。作為第二首都,其主要職能應定位司法和監察職能,長期以來中國政權腐敗嚴重,其中一原因就是沒有考慮冗餘分工。如果司法和監察職能獨立行使(異地化),是極其有利於反腐倡廉的(防止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同朝為官,俗語講:“雙貓不見,利避鼠”)。建議,政權中的中央紀委、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監察部、司法部南遷(重要的政治機關還得在黨中央),行政機關中部分社會事務部門(如水利、林業、國土、教育、衛生、科技部門)也南遷(重要的經濟部門也還得留在北京),軍事機關中總後、總裝也南遷(核心的總參、總政與軍委在一起)。

在過去,兩者製在實施上是有困難的(通訊和交通技術限製),現在隨著通訊、信息和交通等技術的高速發展,中央機關的指揮和控製體係完全可以通過網絡和交通手段來實施,所以,應用冗餘策略,將大大提高中國抵抗風險的能力。

(估計針對兩都製,同意和反對的人都多,所以就題外多囉嗦幾句,盡量有理有據一點)

(三)、經濟準備

過去,中國搞“三線建設”來應對原蘇聯的軍事冒險,事實證明那個特定時期的“三線建設”是正確的。所以,在伊戰過後,中央提出要搞西部大開發,這也是正確的。現在,為應對未來全球性核危機(伊朗、印度也是很危險的),中國有必要調整經濟布局,增強其經濟在抗卸風險方麵的能力。總體上,就是要在西部大開發基礎上全麵加強中西部地區的經濟能力,特別是要把國家性投資的重點項目移師中西部(個人認為在沿海地區集中建設航天(火箭)和航空(飛機)等產業有諸多不利因素)。

(四)、軍事準備

單單以和平換和平是不可取地(道德約束力總是很有限的),所以還要注意用戰爭抵消戰爭的威脅。我們越是有充分的戰爭準備,敵對勢力越不敢妄談戰爭。

戰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單一性質的朝鮮半島統一戰爭,另一種是以日本為首的侵略性戰爭。對前者我們將以經濟援助為主,避免軍事直接介入(中國人中願意出錢的人多,但是想上戰場的人很少,不信你隨機測試一下),盡量提供機會讓北朝鮮統一半島,如不能也要作出抵抗架式,決不能有綏靖思想,綏靖政策隻會造成民心盡失;對後者我們要有打核戰的決心,中國國土廣大,可以與敵一戰,按照老毛提法就是:要“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敢於帝國主義者“打核戰”,有了這種決心就有利於與敵對勢力搞核威懾、核平衡,從而促進全球的和平和發展。







本文內容於 2009-6-3 17:20:37 被jiafb1976編輯
#

轉載請注明出自鐵血tiexue.net, 本貼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3606401_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